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之吕布再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头大宝剑

    天还未亮,浩大的迎亲队伍就已经去到了董家门口,在送上彩礼之后,接上新娘,沿着城内大道,去往戏策府上。

    今天的戏策一袭红袍喜服加身,骑在一匹雪白的骏马身上,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容光焕发。似乎昨夜的大醉酩酊,并没有影响今天的心情状态。

    回到府邸,戏府之中早已是人满为患,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吕布在府中帮着招呼宾客,除了有曹性宋宪这些熟悉的朋友,朝堂上亦是有不少人来。他们来此,当然不是为了戏策,而是为了给足吕布脸面。

    以小铃铛为首的小家伙们在府中到处跑动,风风火火,也是极为高兴。

    有大司马的女儿带头,这帮小魔王们,自然是肆无忌惮,在人群中一路横冲直撞。

    偶有撞到个别的朝中大员,在见到是吕玲绮后,那些本来愠怒的面庞,也在顷刻间转为了笑脸,让她慢着些跑,小心摔着。

    及至晌午时分

    ,迎亲的队伍,终于慢悠悠的抵达了府门。

    早就堵在门口的小家伙们精神一震,全都跑到戏策的白马面前,伸手讨要喜钱。

    叽叽喳喳,如同枝头上的喜鹊。

    戏策无奈,只得给这帮小捣蛋们塞上用红线穿着的喜钱和酸果,这些小家伙们才心满意足的让开道来。

    董家小姐下轿,和戏策各执‘牵红’一端,迈上梯坎,进入府内。

    待到吉时,作为司仪的吕布手捧喜简,大声宣读起来:“昔开辟鸿蒙,物化阴阳。万物皆养,唯人其为灵长;盖儿女情长,书礼传扬。今成婚之礼,见信于宾;三牢而食,合卺共饮。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韶华美眷,卿本佳人;值此新婚,宴请宾朋;云集而至,恭贺结鸾。吉时已到,请新人上前!




第五六一章 谋士之争
    月底。

    封丘的事情败露,传至长安朝廷。

    李傕郭汜擅杀朝廷使节,摆明了是要跟朝廷作对到底,这使得朝堂上掀起了一致的声讨之音。

    下朝回府,吕布招来麾下一众文官商议此事。

    作为长史的陈宫仅仅思索小会儿,便率先发言:“主公,我觉得此事颇有蹊跷。李、郭二人若真是想反,之前就不会写那么长的奏疏向朝廷请罪求恕。照我料想,这其中,必有我们所不知的缘由。”

    吕布赞赏的看了陈宫一眼,颇为认可陈宫推测。

    以前在董卓帐下的时候,他曾与李傕郭汜共事过一段时日,这二人都是上阵不要命的狠角儿,但同时也是求生欲极强之人。

    吕布不相信二人在获悉朝廷宽恕之后,还会横生事端。可如今,外面传言皆说是李傕、郭汜杀了朝廷使者,而他二人又没有发声辩驳。

    如此一来,就好比是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眼下如何处置”吕布出声问道。

    陈宫不假思索,很快给出答复:“吾以为,主公当率正义之师,伐之!”

    若能剿灭这两股董贼余孽,吕布的声望势必还会再涨。

    陈宫话音落毕,有一人站了出来,向吕布拱手,朗声说道:“主公,下官不敢苟同陈长史的意见。放眼天下,李傕郭汜如今已成丧家之犬,势力单薄,根本不足为虑。

    更何况此二人所在的封丘,距离长安甚远,若前去征剿,必会耗费大量钱粮。故下官以为,没有必要为此二人,兴师动众。”

    视之,乃是东曹掾辛评。

    眼下关中好不容易平静,百姓们勉强算是过上了安稳生活。

    然则,国库里的存粮并不丰裕,前两年发放救济流难百姓,如今所剩,已不足支撑起一场战争。一旦出兵开战,战争所带来的钱粮消耗,只会以赋税的形式强行加征到百姓身上,到时候又是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这是辛评所不愿见到的。

    辛评说完,逄纪也跟着出列,同样是先拱手行礼,随后才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下官也不赞成远征,除去庞大的损耗开支不说,若是李傕郭汜实行流亡作战,灵活奔袭,恐会让人很是头疼。所以下官以为,当遣使节去往河内与冀州,令河内郡守王匡和冀州牧袁绍,共同出兵征剿。”

    虽说大伙儿都是吕布府上的属官,但面对吕布提出问题的时候,却是人人争先,想着在主公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得到吕布的认可和重视。

    吕布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戏策,后者微微摇头,表示没有其它意见。

    三人所言,各有各的道理。

    如何取舍

    这是个难题。

    吕布在位置上思索再三,最后几经比较,还是偏向于逄纪提出的方案。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顾虑,王匡和袁绍,未必会乖乖听从朝廷调遣。

    之前他就用过朝廷旗号,让袁绍和曹操入京面圣,二人却是推诿再三,不愿前来。

    这一次,袁绍同样有可能来个充耳不闻,或是故意推脱。

    逄纪看出吕布的顾虑,主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说得掷地有声:“主公无须担忧,王匡、袁绍若是不听诏令,那主公便可等到来年秋收。等谷物丰收之后,到那时,主公便可以用不遵朝廷号令之事,亲率大军向两人问罪,不仅能将李傕郭汜顺道铲灭,还能将河内和?

    街荩惨徊6杖肽抑校 ?br />

    一石三鸟!

    听完全盘计划,吕布眼中闪过一抹兴奋。

    即便当上了大司马,身为武夫的那股子好斗脾性,也不会就此消散。

    没有战场上的驰骋,于武将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寂寞。

    吕布不止想打袁绍,还想跟曹操、孙坚、刘备这些人物交手。

    重生一世,若不同当世豪杰一争高下,岂非太无趣了!

    相较重生之初的心态,此刻的吕布,已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



第五六二章 衣锦当还乡
    众谋士见到袁绍发火,也都老实安静下来。

    打,还是不打

    本来挺简单的一个问题,现在被这些谋士一吵,整得头疼。

    偏偏还谁都有理。

    抉择——对袁绍而言,是天底下最纠结的事情。

    其实在袁绍眼中,一个董卓立的傀儡皇帝,根本不能算是正统。他早有另立新君的打算,并将目光瞄向了远在并州的刘虞。

    天下间,没有人不想当皇帝的人吧。

    袁绍很有自信,一旦刘虞登基称帝,那他就是天大功劳。既然吕布都能位列大司马,他何尝不能在刘虞登基之后,自封大将军

    击败董卓,并斩获其首级,使得袁绍声望大涨,也使得他的那颗心变得膨胀不少。

    如今袁绍帐下,武有颜良、文丑、高览等人,文有田丰、审配、沮授、许攸,荀谌、郭图,冀州可调将士,不下十余万。

    实力相较当年讨董之时,不知强了有多少倍。

    就算和朝廷真打起来,他也未必会输吕布。

    然则如今,却被一个小小的问题,给难到迟迟下不了决断。

    揉了揉涨疼的脑袋,袁绍摆手说着:“你们先下去吧,容我想想,想想。”

    众人告退。

    出了州牧府后,担任州治书的荀谌回头,问向身后的两名青年:“如何”

    “兄长所言这些人,本事倒有,却未必如兄长所言,皆是良才。在弟看来,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郭图果而无用。

    如此倒也罢了,最主要的还是袁绍本人,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迟重少决,失在后机。

    此人,不足以成大事也!”

    从颍川过来投奔兄长的荀彧微微摇头,当初他也是听兄长提起袁绍乃是雄主,故而赶来了冀州。如今一见,显然颇为失望。

    旁边的荀攸点头,表示赞成。

    “彧弟,你再观察几日,或许并非你所想的那样。”

    荀谌出言挽留,他的这个弟弟有多大本事,他比谁都清楚。当初选择了袁绍,荀谌自然就想把袁绍辅佐成一世雄主。

    “非弟要悖逆兄长,实在是袁绍此人,难成大器。兄长,你还是早些脱身离去为好。”

    荀彧善意的提醒起来,袁绍手下谋士相争太过厉害,谁也不甘退让,仅从今天的争论就可以略知一二。

    “袁本初待我不薄,安忍弃之。”

    荀谌摇头,表示不愿离去。

    荀彧也知道兄长脾气,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很难改变。

    他叹了口气,拱手向兄长告辞。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寒冬腊月。

    长安城内飘过两场小雪,将城内屋顶街道铺上了一层纯白色的薄毯。

    近两月来,关中一带基本上是平安无事,吕布也乐得清闲,在家里陪着夫人孩子,享受着美好的温馨时光。

    这一日,吕府中的婢女收拾起了行囊,管事也备好马车,大包小包的往车内安放。

    再有不到两月时间,便是正旦。

    反正关中无事,吕布遂决定了要回并州。

    细细算来,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过故乡。

    古人云:衣锦当还乡。

    吕布也想回去看看。

    叮叮玲叮叮玲

    身穿赤边厚裘袄,衣裳纹有火焰的小铃铛在府内跑动,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老爹的影响,小铃铛也特别喜欢火一样的赤红。

    府内有铃铛声的地方,就有这位大小姐的踪影。

    “小铃铛,慢点跑。”

    在屋子里收拾东西的严薇见到女儿跑出门去,满是担忧的喊了起来。

    “知道啦,娘亲!”

    小铃铛头也不回的应上一声,风风火火的跑至大堂。

    堂内置有火盆,里面的柴火正旺。

    靠在火盆周围的温暖地带,缩着一团黑球。

    “懒东西,就知道你在这里。”

    &



第五六三章 一家子
    回并州的第一站,吕布设定在了上党。毕竟老丈人在那儿,难得回并州一趟,没有理由不去登门拜访老爷子。

    此番返乡,吕布没想大张旗鼓,搞得声势震天,甚至是很低调,只带了两百骑随行。

    一路上走来,花了大半月的功夫,途经左冯翊、横渡过浊河、穿过河东,最后才进入上党。

    “主公,上党郡到了。”开道的陈卫左手握枪,在望见前方城池轮廓后,勒马调头,来到车驾旁,恭声说着。

    车驾内,闭目眼神的吕布‘嗯’了一声,示意继续前行。

    抵达郡城门下,护城河的前方,站有许多的当地官员。为首之人,身穿黑墨官服,虽然相貌看起来较为年轻,但身上却有着股封疆大吏才独有的威严。

    陈卫认得这人,乃是主公的四舅哥,也是如今的并州牧。

    很显然,这群人都是在这里恭候吕布。

    陈卫勒马,再次回走至车驾旁,向里面低声禀报:“主公,并州牧率一众官员,在前方恭候。”

    听得这话,靠坐窗边的吕布睁开双目,回并州的事情,他并未同其他人说过,严信又如何知晓

    但他很快便反应过来,八成是严礼通的信儿,让严信前来迎接。

    严信来接,吕布当然不能不闻不问,他令队伍停下,不急不缓的从车驾走出。

    “下官拜见大司马。”为首的严礼整了整衣衫,当先作揖,尽管吕布是他妹夫,但同时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

    在公众场合,还是应该保持礼仪。

    “拜见大司马!”有了严信作表率,身后一众官员皆是躬身行礼。

    吕布走向众人,来到严信面前,轻抬这位封疆大吏的手臂,在他耳旁低声说着:“四舅哥,咱们一家人就不必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形式了吧”

    听得吕布这番打趣,严信嘴角不由一笑,妹夫,还是当年的那个妹夫。并没有因身份地位的拔高,而变得狂妄自大。

    扶起严信之后,吕布看向依旧躬身的诸人,抬手说道:“诸位无须多礼,吾此番回来,只是想看看故居,并非为公务而来。礼仪上的那些繁文缛节,就免了吧。”

    “是。”

    众人恭敬回道,吕布这番说了,他们这些地方官自是无不答应。

    在这些官员之中,也有个别的熟悉面孔,比如在上党地位仅次于严信的郡守张杨,这位曾参与讨伐董卓的诸侯,如今仍旧担任着郡守职位。

    吕布向他微微点头,他对张杨不仅没有憎恨,反倒有些感激。因为上一世在吕布走投无路之际,正是张杨冒着天大风险,庇佑了他。

    这份情,上辈子没能还上,就算在这辈子吧!

    吕布心中有了计较,随后简单敷衍了余下官员,便随着严信去到了严家。
1...175176177178179...3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