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回头大宝剑
担心女儿后仰下去,吕布换了个手势,用左手搂着小腿,托住屁股,右手护着女儿的后背,随后微微摇晃,两滴滚烫的泪珠落在了女儿额头
第三零四章 虎父有虎女
晌午时分,煮好的饭菜端上桌来。
屋内香气弥漫,吕布肚里的馋虫早就垂涎不已。这两天狂奔赶路,基本没吃过东西,腹中空空。
一阵狼吞虎咽过后,三个大碗里的饭菜皆已见底。
哇,好厉害!
小玲绮扶着桌角,偷瞄这边风卷残云的吕布,乌黑的眼珠里充满了崇拜的闪亮光芒。
平日里,她连一小碗碎米粥都吃不完,而屋子里这个像巨人一样的大家伙,居然能吃这么多。
不经意间,父亲的形象在小家伙的认知范围里,变得高大起来。
吃得半饱之际,严薇端着小米粥出来,准备给小家伙喂食。
“噜噜”小家伙摇着脑袋,表示抗议,她不喜欢吃这个。
现在的吕绮玲才一岁半,只会说一些个简单的字词。每当不会表达的时候,她就挥舞起小手,比起一些她觉得正确的动作,嘴里也不忘跟着噜噜。
这副可爱的模样着实将吕布给逗乐了,他放下手中碗著,起身走来,温和说着:“薇娘,我来喂吧。”
从妻子手中接过小米粥,吕布蹲下身子,用汤匙从碗里舀了一小勺,吹了吹热气,递向女儿:“小铃铛,来,张嘴,啊”
小家伙很喜欢腰间的两个铃铛,所以严薇给她起了个小名,叫做‘小铃铛’。
周岁礼的时候,小家伙抓周,笔、墨、纸、砚、书籍、首饰、胭脂……
数十样东西物件摆在面前,你猜她抓了什么
她居然抓了根做饭用的勺子。
这令满怀期望的众人颇为惋惜,虎父未必有虎女呀!
小时候抓到的东西,会决定今后一生的命数。
这是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道理。
严薇对此倒是没有过多的想法,在她这个当娘的看来,女儿今后未必非要大富大贵。即便当个普普通通的人,只要能够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得到想要的幸福,那就比什么都好。
看着递来的汤匙,小玲绮本能的往后缩了缩,抱住娘亲的腿,怯生生的偷瞄起这个该叫爹爹的大个子。
她现在见到吕布不哭,可不代表认可了他。
家中上到娘亲,下到婢女,清一色的皆是女子。突然冒出这么大个男人,小家伙一时半会儿肯定接受不了。
“这是你逼我的。”
女儿不给面子,吕布严肃起脸,当场撂下狠话。
随即,他将手里的汤匙方向一转,投入到自己嘴里。
咀嚼的瞬间,吕布脸上流露出**的美味模样,与之前的严肃脸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然后便看见他做作无比的开始了新的表演:“哇,真的好好吃呀!”
“小铃铛,要不要尝一口试试呀”吕布挑了挑眉眼,试图引诱起来。
小家伙完全不为所动,甚至于小眼神里,还透着浓浓的嫌弃。这种套路,在娘亲用了几十次后,已经不新鲜,也不管用了。
吕布也不气馁,这个方式不行,那就再换一个。
“吃完这碗小米粥,阿爹就给你打一套拳,怎么样”
“噜”
“那我们去堆个大大的雪人,比爹爹还高,好不好”
“噜”
“……”
“……”
“吃完这个,咱们就去骑大马怎么样”
“大马!”
小家伙的眼中光彩四溢,显然是听懂了吕布的意思。
说了这么久,总算来了个有用的。
吕布舒了口气,学着小家伙自创的动作,手脚并用的比划起来:“吃了饭饭,就可以长高高,长高高以后,就可以骑大马。”
“大马,大马”
小玲绮松开抓着娘亲的小手,高兴的手舞足蹈。
随后她主动走到吕布面前,张开了小嘴。
吕布将汤匙里的米粥吹了又吹,确定不烫之后,才喂进小家伙的嘴里。
小玲绮一心想着要骑大马,面对递来的米粥是当仁不让,大口大口的嚼吃起来。
看着女儿将一小碗米粥吃了个底朝天,吕布
第三零五章 所谋者,天下耳
五原郡城门口,魏木生陈卫等二十余骑成功返抵。
他们虽是与吕布同日启程,但胯下的战马跟赤菟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丁半点儿,更何况吕布归心似箭。
城内东南角,起初的小乡塾从城外迁至了这里,占地面积比起之前大了数倍。原先只是一件破房子,房顶铺着茅草,如今已是鸟枪换炮,砖瓦盖顶,垒土修身,筑得严严实实。
这倒不是戏策的主意,而是那些孩童父母,向郡守请愿,然后出工出力修建起的新学堂。
城中百姓之前都是些穷苦人家,要么是流离失所,要么是在给豪绅当佃农。他们以前根本不敢想象,自家的娃儿也能够识字学本事,那是只有大户人家的子弟,才能够享有的待遇。
看着孩子们用枝丫、石块在地上写着学来的生字词语,他们这些当父母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骄傲自豪。
天底下,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戏策不收分文的传授知识,百姓们感恩戴德,但凡自家有了好东西,肯定第一个给这位先生送去。
塾堂里的弟子学生,从起初的几个,十几个,延至今日,已经超过两百之数。
小到六七岁,大到十三四岁。
读书是件神圣的事情,起码在质朴农汉们的眼中是这般。
每当路过塾堂前的街道,听到塾堂里传出的读书声,路上百姓都会放轻脚步,心存敬畏。但凡无紧要之事,绝不会迈进塾堂一步,怕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玷污了学堂圣地。能够远远的看上一眼自家孩子,便已然心满意足。
“小先生,这个字怎么念呀”六七岁的孩童拿着竹简,凑到白狐少年的跟前。
戏策曾经向郭嘉发出过邀请,让他也来教书,省得整日里无所事事。结果郭嘉当场就给否了,他知晓自个儿的脾性,放荡洒脱,哪受得了教书这种苦闷的繁琐事务。
只有在闲得特别无聊的时候,才会来塾堂溜上两圈。
塾堂里的学生,则会称呼他一声‘小先生’。
记得郭嘉刚来的前两次,许多与他岁数相仿的少年学生,皆是不服于他,纷纷出题刁难。
结果嘛,自然不言而喻。
尽管现在的郭嘉还未成长为完全体的鬼才,但以他现在的聪慧头脑,也是少有人能够压得住他。
这帮村野少年,仅仅靠学了几个月的知识,就来显摆卖弄,想要难倒郭嘉,简直是异想天开。反倒是让郭嘉说得妖鬼传说,给唬得一愣一愣。
郭嘉顺着男孩手指的位置,微楞一下,随后便给他解释起来:“这个字呢,念‘轲’,荆轲的轲。”
小男孩明白之后,有模有样的行礼作揖,道了声:“谢小先生点拨。”
郭嘉‘嗯’了一声,站起身来,他走到一处屋门前,直接踹开了房门。
正在屋内烤火的戏策听得响动,侧目看来,见是郭嘉,脸上带有笑意的朝他招了招手,“奉孝啊,来来来,过来暖和暖和。”
郭嘉转身将门合上,走至近前劈头盖脸的叱问道:“戏志才,你疯了吗,居然教他们这个!要是传到了汉王廷,一百个脑袋都不够你砍的!”
荆轲刺秦王,出自于《战国策.燕策三》。
汉家尊儒,而《战国策》中所提倡的政治主张和言辞策略,完全与之悖逆,没有半点相融,更是被汉家的大儒们,斥之为‘邪说’。
“儒家宣扬的那些礼数,无非是忠君爱国,愚弄百姓的手段。毕竟百姓们越蠢笨愚驽,他们掌控起来,才更加得心应手。”
戏策淡淡说着,郭嘉不是外人,也没有必要支支
第三零六章 神医
临着学堂的对街,有间名为‘济善’的药堂,门前摆有两口烧煮的大锅,淡淡的药香从里面飘散开来,弥漫四周。
药堂门口排起两条长龙,远处走来名高个青年,脖子上骑着个小家伙,抱着青年脑袋,嫩嫩的小手指向药堂,嘴里含糊不清的咕嘟着:“噜噜”
这对父女不用说就知道,吕布和他的女儿。
本来是想去城外的乡塾找戏策,毕竟回来两三天了,不去看看戏策,怎么都说不过去。
乡塾的旧址仍在,可塾堂里并无戏策踪影,后来吕布才被人告知,塾堂已经迁至了城内东南。
一年半没回来,郡城里的建筑布局,变化真大。
吕布心中如是感叹,至于骑在脖子上的小家伙嘛,在家的这两天,吕布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逗得女儿总算认可了他这个爹爹的存在。
塾堂就在对面,吕布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前方药堂的门口聚集了这么多百姓,他心中难免有些好奇。
吕布走了过去,轻碰排至末尾的老人肩膀,和善的询问起来:“老翁,你们排这么长的队,都是来看病的吗”
穿着旧袄的老翁回头看了一眼吕布,见他带着娃娃,面露慈祥的笑问起来:“年轻人,外地来的吧”
吕布不明所以,老翁便又说了起来:“看见这两条排着的队伍了吗我们这边是领药的,如果要看病的话,得去那边排才行。【】”
“听您老的口气,好像在这里领药不必花钱”吕布好奇问道。
“前面锅炉里煮着的汤药,就是用来供行人驱寒御暖,不收钱的。”
反正前边排队的人还有很多,老人便和眼前的后辈晚生闲谈起来:“去年年底的时候哇,咱们郡来了个活神仙。无论什么疑难杂症,到了那位神医手中,只要按照他开出的方子,不出一月,保管药到病除。附近郡县的大户人家,很多都不远千里的赶来咱们五原,求着这位神医看病哩。”
“有这么夸张吗”吕布隐约猜到了这位神医的来头。
老翁见吕布似是不信,顿时来了脾气,觉得此人亵渎了神医的名声。当场将袖口往上折上两转,口中如说书一般的讲了起来:“县内的五官掾知道吧前些日子他咳嗽不止,整天昏昏沉沉,有时候还口吐浓血。那日他被家人用担架抬至这里,神医摸脉一诊,说这是肠痈病,咳嗽的浓血并不是从肺里出来的,于是开了两钱散剂,给他服下。
五官掾服下后,当场哇哇的大吐浓血,他的家丁以为闹出了人命,怒遏的想要动手拆了这药堂,并将神医送去见官,告他图财害命。
然则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位五官掾竟奇迹般的从抬着担架上爬了起来,随后呵斥了家仆一通,走到神医面前,作揖行礼,谢过活命之恩。”
老翁这边刚说完,那边又有个粗髯的中年汉子立马接口:“东边定襄郡中陵县的葛家老爷,当初也是患了重病,寻遍郡中医郎皆是束手无策。后来听说了神医的事迹,乘着马车来到咱们五原郡,神医诊断过后,几副药方一下肚,休息小半月,好了。
但这事儿没完,葛家老爷病好之后,神医叮嘱他说:‘你现在的身子还很虚弱,没有完全恢复,不要过于劳累,尤其禁绝同房,否则会死’。
结果呢,葛老爷的小妾听说他病好了,从百里外来看他,当夜还行了房事。果不其然,第三天的下午,葛家老爷就发病身亡。
你说准不准
除此之外,赤风岭的猎户,八里庄的货郎,白石桥的锁匠,魏公村的樵夫……”
说着说着,周遭百姓们都来了兴致,各自讲起了关于神医的一系列传说
第三零七章 莽夫身上有了枭雄气
抓起一根细柴枝,小家伙蹒跚脚步,往那炭盆靠近。
“小铃铛,不能玩火哟!小孩子玩火,晚上会尿床。”吕布笑着摇头,将女儿拉回身旁。
“将军可曾听说过章家”戏策轻声说着,跃动的火苗在他双眸里噼里啪啦。
正用手指逗着女儿的吕布狐疑问道:“是太原的那个章家么”
戏策点头,缓缓说了起来:“小铃铛满周岁的那天,章丰来找过我,说是要置购两千匹战马。”
“章家要那么多战马干什么”吕布眉头微皱,两千匹战马,足以组建一个精锐的骑兵营了。
世家豪门招募有护卫仆从,来安家护府,这不稀奇。但从来没听所过,有哪个家族会给自己配备一个骑兵营,这明显是想搞事情啊!
“将军,这些战马并非章家想要,而是咱们的并州刺史。他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风声,可又拉不下脸面来求,就唆使章家前来探听。”
在章丰离开五原之后,戏策就差人跟着去暗查一番,没多久便有了回信,站在章家背后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并州的刺史丁原。
大汉十三州,除去洛阳所属的司隶,其余十二州皆派有刺史。
最初的时候,刺史的职责仅仅只是巡行诸郡,并不得干预地方政务,以六条诏书纠察不法。
所谓的六条诏书即是:其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其二,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其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讹言;其四,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其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其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刺史职位在郡守、都尉之下,俸禄仅有六百石,品级虽然较低,却可以纠劾比自身品级要高的官员。而且刺史奏闻的折子不必经三公委派掾吏按验,可以直接面呈天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