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巨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凤鸣岐山
“唉……那就得麻烦阿峰你了。”
一向乖巧的儿子突然玩起了叛逆,李书记措不及防之下,也真是郁闷坏了。
“李叔,没事的,我会陪毅哥一起去榕城报到的,先让毅哥下基层去吃吃苦头,对他将来也是有好处的。”
事到如今,再想劝止李毅显然已经不可能了,既如此,顺势安排一下,让李毅这个自以为天之骄子的家伙吃吃苦,然后再救其于水火之中,既能不耽误其往上走,又能让这家伙认清自我,在郭文峰看来,也真没啥不好的。
“行,那我就不管了,一切就全都拜托给你了。”
李书记鞭长莫及之下,也真是拿自家独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好在还有郭文峰这个铁杆盟友能从旁帮衬着,李书记其实也真没啥可不放心的……
“上杭啊,我擦,还有人自己往那疙瘩钻的,自讨苦吃不是”
尽管答应要陪李毅一道去榕城报到,然则为了保险起见,郭文峰还是提前几天赶到了榕城,这一到了地头,便即将祈丰与肖剑斌这两位地头蛇都请到了金石大厦的家中,方才刚说了李毅将去上杭就职一事,祈丰便已是惊诧不已地怪叫了一嗓子。
“得,别瞎哔哔了,说吧,你们俩都有啥关系在上杭的,要不在龙源市里的也成。”
上杭,郭文峰虽说不曾去过,可那疙瘩的条件有多差,他却是不会不清楚——全县三十二万人,可去年的国民总产值居然连七千万人民币都不到,实在是穷得个咣当作响了的。
“县里没人,不过龙源一号薛恒斌原来是我爸的老部下,另外马尚武也算是我爸这一条线上的。”
见得郭文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二)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二)
“哎呀,郭董,丰少、斌少,我来迟了一步,海涵,海涵。”
“帝豪”酒楼的天字第一号包厢中,酒菜才刚上齐,董宁毅终于急匆匆地推门走了进来,满脸堆笑地冲着众人便是一阵致歉。
“还行,二十五分钟就赶到了,算你有心。”
闽清多美女,祈丰三不五时地都会去那儿逛逛,跟董宁毅自然是早就混得个烂熟了的,这会儿招呼起来,丝毫不见外。
“天地良心,哥几个有召,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闯也得闯着来啊。”
人到中年的董宁毅明显发福了,身宽体胖之余,性子比之数年前当真不知圆滑了多少。
“呵,行了,老董,你也别叫屈了,赶紧,坐下来,咱们哥俩算起来也有四年没见了,先喝几杯再说。”
郭文峰对董宁毅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加之此次还有用得着他之处,言语间自然也就随意得很。
“嘿,郭董有令,岂敢不从,为表诚意,我先干三杯!”
在座的无疑就属郭文峰地位最高,他既是发了话,董宁毅自然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紧着入座之余,爽利地便抄起了酒杯,连着三杯茅台便下了肚。
“好,老董依旧是爽快人,来来来,先吃几口菜,压压酒气。”
尽管有事要跟董宁毅商榷,可也不急于一时,待得董宁毅一口气连干了三杯酒,郭文峰笑着便夸奖了其几句。
“好叻,丰少、斌少,一起开动啊,再给我几个胆,这独食,我也不敢吃啊。”
董宁毅的八面玲珑神功显然已经大成了,在讨好郭文峰的同时,也没忘了要巴结一下祈、肖二人。
“你小子这是拿我的酒菜来敬我,尽特么的慷他人之慨啊!”
董宁毅说起来该是肖系的人,不过祈丰显然并不在意,笑骂间,亲热尽显无遗。
“老董,今天我请你来,是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的。”
说说笑笑间,酒已过了三巡,气氛已热,自是到了该谈正事的时候了,郭文峰在举杯跟董宁毅又干了一杯之后,紧着便挑出了话题。
“郭董有事请吩咐,只要我老董能办得到的,肯定没二话。”
这一听郭文峰如此说法,董宁毅的眼神顿时便是一亮,没旁的,以郭文峰今时今日的地位,多少体制中人想巴结都巴结不上,至于说到帮忙呢,董宁毅根本不在意,概因他很清楚郭文峰念旧的性子,但消能帮得到郭文峰,所得的回报那绝对是十倍以上。
“好,那我就直说了,是这样的,我有一朋友最近会从京里下来,应该是去上杭任副县长,那地儿,我没什么熟人,所以呢,就想请老董你去上杭
掌个舵,帮我看顾着点,当然了,政绩方面不用担心,两年内,gtp翻个五倍是至少的,不会耽误了你换届时向上走的,行还是不行,老董不必有顾虑,给我个实话就成。”
李毅过几天就要到了,郭文峰实在没太多的时间可浪费的,故而,他也没绕啥弯子,直接便把事由挑明了来说。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送佛送到西(三)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送佛送到西(三)
“阿峰,军子。”
李毅明显是迫不及待要去走马上任,比跟郭文峰约定的时间要早了一天抵达榕城,还好,他并未兴师动众,也就只带了一只不大的旅行箱而已,施施然地,就跟一来榕城旅游的客人一般。
“毅哥,一路辛苦了。”
这一见李毅虽是满脸平和的笑容,可眼底深处无疑满满都是自信之神色,郭文峰的头不由地便是一疼——人在仕途,不能没有野心,也不能缺了自信心,可若是太过了,那一准要出大问题,更别说李毅这等根本不曾接过地气的主儿,一下基层去的就是生态相当复杂的老区,没个谨慎的心态,不出乱子才真是怪事了的,只是机场通道口处人多眼杂,显然不是谈私密话的好所在,纵使心底里有些忧虑之思绪,可郭文峰也不曾表露出来,也就只是笑着跟李毅握了握手。
“毅哥,欢迎来东南省。”
蔡学军虽才刚毕业一年半,可主持一镇工作已有半年,人情历练之下,也自早非昔日阿蒙,自然也看得出李毅的心态明显有些飘,不过同样没去说破。
“军子,不错嘛,毕业才一年半,就已经是实职正科了,这速度,啧,再过两年,指不定都超过我了,厉害,厉害啊。”
李毅本性不差,只是这一生到目前为止都走得太过顺畅了些,身上难免有些世家子弟的臭毛病,那便是太过自我了些,这显然不是啥好事来着。
“毅哥,车在外头候着呢,咱们啊,先上车再聊。”
蔡、李两家虽一直都是铁杆盟友,可论及各自的地位的话,蔡家无疑才是主导者,原因很简单,蔡老爷子还健在,而李老爷子却是早就已过世了的,从此意义来说,李毅把自己摆在了蔡学军的上位处,心态确实成问题,对此,蔡学军倒也没啥不满,毕竟彼此乃是发小,谁上谁下的,蔡学军根本不会去计较太多,然则郭文峰却是有些看不过眼了,无他,倒不是对李毅本人有啥不满,而是对他这等处处彰显优越性的世家子弟坏毛病有所担心——天高皇帝远,下头那些基层干部可不会管你是谁的后代,看你不顺眼,那就一个字——干!
“哈哈……行,那就走吧。”
李毅正自踌躇满志着呢,自然是不曾注意到郭、蔡二人的眼底深处都有着同样的忧虑之色,哈哈大笑着便当先往外走了去……
“毅哥,我这里有份资料,你先看看。”
李毅新至,接风洗尘宴自然是要摆的,一行人在“帝豪”酒楼畅饮了一番,待得酒饱饭足,也没再去旁的地儿,直接便回了金石商厦的顶层公寓,这才刚分宾主在沙发上落了座,郭文峰紧着便从茶几底下的抽屉里取出了一张纸,伸手便递到了李毅的面前。
“嗯,怎么没有书记的相关信息”
资料很简单,拢共也就几十行字而已,介绍的都是上杭高层的一些简历以及他们的根系情况,唯独缺的便是县一号的相关信息,李毅细细地过了一遍之后,立马便注意到了这么个明显的缺
失。
“龙源市刚对县里进行了调整,假如不出意外的话,新任书记应该是现省组织部肖部长的原秘书董宁毅,当然了,目前还没落实下来,一切都还难说得很。”
董宁毅的任职其实已经通过了,只不过因着调令尚未正式下达,郭文峰并不打算把话说得太死,另外么,他也不准备急着将董宁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蔡学军的新集体经济(一)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蔡学军的新集体经济(一)
“毅哥,基层的工作只要把准了脉搏,真能做到因地制宜的话,其实也真难不到哪去的。”
在一帮玩在一起的世家子弟中,蔡学军年纪最小,可论及政治智商,却无疑是最高的一个,这不,根本不用商量,只一看到郭文峰不断地敲打李毅,蔡学军就知道该轮到自己来唱红脸了。
“哦”
蔡学军倒是说得可轻松写意,可李毅明显不太相信,无他,蔡学军才刚毕业一年半,真正就职镇长也才刚满半年而已,在李毅看来,蔡学军之所以能如此风轻云淡,那完全都是郭文峰不计代价地帮着砸业绩之故。
“呵,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为地方官的,只要能巧妙利用辖区内的资源,让百姓合理合法地赚到钱,那就是好官,而有了百姓的支持,很多看似难缠的事儿么,自然而然地就迎刃而解了。”
蔡学军并未因李毅的轻忽而动气,笑呵呵地便出言解释了一番。
“哟呵,军子,你行啊,说具体些。”
蔡学军这话糙理却不糙,李毅只略一咀嚼,眼神便已是就此亮了起来。
“说来可就话长了,时间还早,咱们开车一起去转转,到了地头,解释起来也有个对照不是”
蔡学军是真有心要帮李毅一把的,自然不会吝啬自己那么点混基层的经验,笑呵呵地便提议了一句道。
“成,这就走!”
李毅是真的来了兴致了,自是一刻都不想迁延,霍然便起了身……
“毅哥,你看啊,前面就是榕城大学与闽江大学了,两所大学加起来可是一万八千多在校学生,尽管消费能力一般,可胜在人多不是所以呢,我就在学校周边几个村的外围,拆掉那些农民随意搭盖的违章建筑,然后都盖上一圈两层的小铺面商场,等齐活了,不愁没人租啊,这样一来,镇里的财政用度就能解决掉一半以上了。”
从五四路到洪山镇虽然不算近,可架不住郭文峰车多,呼啦啦七八辆车一起出动,也就只花了二十分钟左右,便已到了洪山镇最外围的榕城大学所在处,大老远地,坐在副驾驶室的蔡学军便已回首招呼了李毅一把。
“嗯哼,这个主意不错,现在不比咱们当年了,家家都是独生子女,如今经济又已发展了起来,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越来越多,校园经济确实有搞头,不过那些违章搭盖的农民恐怕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吧”
李毅虽然不是太接地气,可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之人,只一听蔡学军这么一说,立马便给出了个乐观的判断。
“确实,其中不少违章建筑都是村里不太规矩的村霸搞出来的,一开始,还有些人试图武力抗拒拆迁,不过呢,经过镇里反复做工作,真正试图顽抗到底的只是少部分,对这些顽冥不化的,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敢动手阻扰,那就都抓起来,再闹,就送去劳教,抓上几个典型,事情也就定了,当然了,对于积极配合的村民,我们也会给出相应的补偿,比如说在商铺盖好后,可以给他们优先选择权,另外,在租金上也会给予一定的照顾。”
在基层,当老好人,那是肯定做不好工作的,该强硬时,就得强硬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蔡学军的新集体经济(二)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蔡学军的新集体经济(二)
“车停在桥边,咱们下河滩去,那儿还有镇上与村里合作搞的几项产业呢。”
车开过了安置中转房工地之后,很快便开到了洪山桥边,不等车上桥头,蔡学军便已及时喊了停。
“好叻。”
一听蔡学军这般吩咐,李劲松赶忙便是一个减速,紧着便用步话机通知了前后车,不多会,车队便即在桥头边的一处空地上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
“哥几个,这桥下就是咱们镇上自己刚搞的公园,免费的,不过河边那些鹅卵石烧烤摊却是要收费的,嘿,瞧见没,今天都不是周末,就有不少学生跑来烧烤了,真到了周末,想要个好位置都不容易呢。”
桥边有道土坡可以下到河滩处,到了地头,蔡学军指着河滩边的烧烤公园,很是得意地便炫耀上了。
“吃喝玩乐一条龙,挺不错的,军子办事是真用心了。”
公园是新搞起来的,不算特别大,整体沿河呈线形展开,亭子、池塘啥的弄得很有韵味,花草也保养得不错,来这里游玩的客人既可以享受河滩上烧烤的野趣,又可以在公园里休闲,更别说公园深处还有个收费不算贵的儿童游乐场,挺适合一家老少一起来这里耍玩的,看得出来,蔡学军在此事上是用了不少的心思的,对此,郭文峰自是不吝褒奖其几句。
“嘿,咱们接着往前走,瞧见下游那座江心沙洲没,那地儿就是咱们镇上搞的挖沙场,镇上出资买挖沙船,村里出人力,然后对半分账,这样一来,镇上财政不缺钱用,周边几个村的村民们也能得实惠,再往下,那是镇上与几十户村民一起投资的网箱养鱼场,对岸也有不少网箱养鱼场,销路不愁,镇里早跟市内各大酒店早就都签订了供销合同,村民们只要肯下苦,家家户户一年下来都能赚个两千来元的,接下来啊,我们镇里还准备在江对面的上游搞个竹筏漂流项目,投资不大,收益却肯定乐观。”
蔡学军真是把靠水吃水发挥到了极致,但凡水上能搞钱的项目,他都琢磨到了,也都已开始了相关部署。
“军子,总有些村不靠江吧,那你又是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的呢”
见得蔡学军把沿江经济搞得个花团锦簇,李毅自然是佩服得很,只不过在佩服之余,也自不免起了考校之心思。
“毅哥问得好,我们镇十二个村里确实有四个村是不靠江的,让他们去发展水上经济显然是不成的,不过呢,这四个村各有各的优势,要发展,因地制宜也就是了,走,咱们先开车去福屿村转转。”
虽说当上镇长才半年,可这几个月来,为了振兴镇上的经济,蔡学军可是吃了不知多少的苦,甭管是不是靠江的村,他都想出了让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办法来,也都已付诸实践了的,有此底气在胸,他自是不怕李毅的考校。
“镇长来了,蔡镇长来了……”
蔡学军的镇长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坐办公室坐出来的,这不,一行人才刚在福屿村的村口处下了车,一帮正在村口打谷场上耍玩的小屁孩们立马便欢呼了起来,显然都不是第一次见到蔡学军下村视察了的。
“呀,镇长,您来了。”
“蔡镇长,下午好!”
“镇长,晚上到我家一起喝两杯中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