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天师上位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漫步归

    “县令大人不准,可你们这些河面上做生意的难道就没有请什么江湖术士过来看看的么”卫瑶卿道。

    二莽叹气连连:“我虽未找过,但有船老大确实从别的地方请过一个小有名气的术士过来,可那术士才来一晚,准备第二日早上看个究竟,结果第二日一大早,就被河神送回来了。就因为这个,原本对这件事将信将疑的人都信了‘河神’作祟的事情了。”

    他说的“送回来”就应该指的是双手双腿被绑在木抬上送回来那种了,卫瑶卿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毕竟咱们临江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临江河几辈子都没听说这等事情,突然冒出来,一开始都是不信的。”二莽道,“看这‘河神’如此厉害,就有些怕了。”

    可怕归怕,事情还要继续,这一次,他出行忘了祭祀,结果死了个船工,更是让原本心里对“河神”还有些存疑的二莽已经完全相信了“河神”的存在了。

    “那说说咱们这位林大人吧!”卫瑶卿并未在这件事上继续追问下去,转而将话题绕到了林世同身上,“你觉得林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也没什么特别的,咱这地方平日里也没什么大事发生,有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二莽说道,“林大人不是什么贪官,但要说如何厉害也没有。”

    “中庸。”裴宗之在一旁吐出了两个字。

    二莽连连点头,道:“对,对,就是中庸这个意思。”

    “林大人的宅子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来了之后吧!”二莽想了想道,“也没有注意。”

    “他家的门与别家的门位置不同,你也没注意”卫瑶卿睨了他一眼,问道。

    二莽干笑了两声道,“那又不碍着旁人,林大人自己喜欢,我等还能管不成听说就是林大人为了办案方便,县衙办案的地方在后院,他方便进出便换了个位置。”

    “红灯笼呢”卫瑶卿又道。

    二莽不知道怎么了,只觉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倒不是心虚,只是这个少女如此快的追问,看似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却每每问出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一深想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这不太对劲还是围着林大人展开的,莫不是想办了林大人吧!

    二莽心惊之下,不敢有半点隐瞒,忙道:“就是河神的事情出来之后挂上的,毕竟这河神祭祀死的人也没个理由什么的,后来也不知谁说挂红灯笼辟邪,越传越快,红灯笼又不值几个钱,就连县衙还有林大人他们家里都挂上了,大家便都挂上了。”

    卫瑶卿失笑:“那辟邪了么”

    二莽道:“还是有一两个倒霉的死的,挂个灯笼又不碍什么事,就随他去了。”顿了顿,二莽又道,“除此之外,就好像没什么事情与县令大人有关了。”

    卫瑶卿只道“有事会再来叫他”便放他回去了。

    雨一直在下,临近傍晚的时候,老祥泰的管事又敲开了他们的舱门,施礼过后道:“大天师,人过来了,要去看看么”

    她还未答应,裴宗之便从包袱里取出一把油纸伞撑开带着




第九百七十二章 来临




第九百七十章 是夜




第九百七十三章 旧事




第九百七十六章 探子




第九百七十七章 失踪




第九百七十九章 机关(4K)




第九百八十章 问旧(4K)
“这个还用人教么”林世同摇头,神情平静的看着她道,“没有人教,是我自己的主意。”

    “你要报复的办法有很多种,偏偏选择了用‘河神’来杀人”林世同的回答显然无法说服众人,王栩忍不住插话道,“编的如此有模有样,不累么”

    “临江城欠我于家一个公道,当年我于家因这莫须有的河神而

    &



第九百K八十一章 入楼(4K)




第九百八十二章 吾乡(4K)




第九百八十三章 难平(4K)




第九百八十四章 敌袭(4K)
    不到半日的时间,叶修远便匆匆赶来,连脸上的汗都来不及擦,一见她,开口便道:“城外有人。”

    卫瑶卿抬眼看他,道:“有多少人”

    “不知,但数量不在少数。”叶修远道,“还立了匈奴的大旗,总之,那些人屠个济南城绰绰有余了。”

    别忘了济南城连同文官在内的官员官差加起来只有百余人,至于百姓,自发阻止的防守决计是比不上这些训练有素的匈奴武士的,叶修远连百姓都考虑在内,却发现根本挡不住。

    “临鲁关那里也已经传书了,消息都传出去了。”叶修远拿衣袖擦着额头上密密麻麻的细汗,道,“大天师,现在怎么办”

    “我不是同陈硕说了考虑考虑嘛!”卫瑶卿坐在椅子上,手指在案几上敲了敲,“他们不会立刻攻城,你别急……”

    叶修远连忙应是。

    “就是急也没用。”卫瑶卿又道,“让临鲁关的兵马速速过来接应,若是运气够好,说不准还能将这些匈奴人一举拿下。”

    也就是说现在只能等了叶修远拭了拭额头上的汗,在屋里走来走去。

    卫瑶卿抬起头来,叫住了他:“叶大人,莫在我面前走动行不行此事我正头疼着呢!”

    叶修远忙应了一声,走到屋外,继续来回走动起来。

    裴宗之看着叶修远来回走动的身影,道:“看样子,他是真的挺紧张的。”

    卫瑶卿嗯了一声,道:“那是自然,就是呆了一些,遇到这样的事,不知道怎么办了。不过呆也有呆的好,至少不会做出丢下百姓逃命的事,交给我拿主意,他也不会添乱。”

    早些年大楚边境处有个府尹,在匈奴打入关内时就收了细软,独自逃命,都不曾指挥官差百姓御敌,留下满城的百姓惨遭屠戮,待到朝廷派兵过来,满城被屠的只留下五个躲在米缸里的孩子,朝廷因此大怒,将那府尹抓回来满门抄斩,可事情毕竟发生了,就是满门抄斩,也换不回满城百姓的性命了。

    裴宗之沉默了片刻,忽然问她:“你同那个智牙师有那么好的交情他当真那么想请你前往匈奴”

    “当然没有,我跟他怎么可能有交情”卫瑶卿道,“所以我头疼的就是这件事,我想不到他这个举动的用意。”

    裴宗之道:“我若是他,真纠集了兵力,更当迅速攻打边境才是,怎的都不会将潜入大楚多年的人马纠集起来跑来攻打济南。”

    此一举怎么看怎么都有点怪怪的。

    “留着兵马,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要攻打入关之时,却按兵不动,我想或许另有所图”卫瑶卿想了想道。

    “能图什么”淡淡的声音在屋内响起,也问出了她心里所想的事情。

    女孩子沉默了片刻,忽地出声:“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裴宗之看向她。

    卫瑶卿朝他笑着挤了挤眼,“你传递给陛下的消息最快要多久”

    “看你传什么了。”裴宗之看着她,“若是传个人,怎么都要来回奔波,若是一封信,最快也就千里马的脚程。”

    “若是一句话呢”卫瑶卿反问他。

    裴宗之道:“看什么话了,有些话,今日子时就能出现在陛下面前。”

    卫瑶卿算了算,奇道:“怎么传的飞鸽传书也没有这么快。”她就是知晓叶修远是飞鸽传书,还想快一些,便找了裴宗之,没想到,裴宗之还当真做到了。

    裴宗之抬头看了她一眼,道:“有些话可以用烟。”

    不同颜色的烟,卫瑶卿怔了片刻,恍然,喜道:“就是可以用烟传的话。”

    裴宗之嗯了一声,看向她:“说吧!”

    ……

    边境的清晨亮的早,邵老将军却早已穿上齐整的甲胄在城头巡视。边境的守兵已经开始操练,虽说剩余的兵马都是些文弱之旅,匈奴人当真打过来,也不过能抵挡几日,但该操练还是得操练。他们多挡一日,就能为百姓多争取一日退离的时间。

    副将登上城头,走了过来,道:“城里的百姓能走的都走的差不多了,可还有不少无处可去不愿离开,说就是当真匈奴攻过来了,死也要死在这里。”

    边境地界贫乏,百姓多不富裕,也就刚温饱罢了,一旦离开生活的地方,就将沦落为流民。人皆有乡情,没有谁愿意沦落为奔波流离的流民的。

    “没办法呀!”邵老将军叹了口气,看向前面光秃秃的一片,叹道,“匈奴随时可能攻城,老实说,拖到现在还按兵不动,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

    副将低低应了一声,转身正要离开,却忽地叫了一声,抖着手,指向不远处的烽烟台,惊道:“将军,快看!”

    邵老将军跟着转过身去,在看到烽烟台上缕青烟也是愣住了。

    三道长烟一道短烟是攻打信号。

    这就是京城所传递的消息。

    “是谁点的火”邵老将军看到的一瞬间便是本能的不信,“疯了不成”

    副将也跟着道了一句“胡闹”之后,却忽地脸色一变,对邵老将军道:“兴许是真的也说不定,这匈奴这些时日的举动委实有些古怪。”

    邵老将军没有反驳。他一身戍守边关,对匈奴人再熟悉不过,这一次确实有些古怪。安插在匈奴的探子回报过,匈奴已经备足了兵马。却不知道为何迟迟不动,这些时日他们正奇怪此事呢!

    “从来都是他们攻,我们防。这一次陛下的意思看样子是让我们攻了。”副将说着,四十多岁的人一时间如孩子一般兴奋,搓手叹道,“这还是头一回啊!”

    “仔细一想也能明白陛下的意思,匈奴迟迟不动,必然是有所动作,我们一去,定然会打破他们的计划。”邵老将军叹道,“陛下与先帝做法倒是全然不同,果真是年轻胆大,只是怕就怕我们一出事,这些百姓就……”

    “干等着也会有这一日,倒不如主动出击。”原本质疑的副将仿佛彻底点燃了血液中的热情,激动道,“兴许发生了什么急事,陛下连飞鸽传书都来不及传到。”

    “若是当真如此,那可等不得。”邵老将军再次看向烽烟台的位置,拿下腰间的号角吹了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人马已集结完毕,烽烟台传消息的令兵也已经赶了过来,道:“将军,京里的消息就是三长一短,没有错。”

    他也知晓,这时候传这种消息,守军未必肯听,便特意走了这一趟。

    攻打就是陛下的意思。

    “与其一日一日等着匈奴人上门,不如主动出击。”有站在最前头的官兵扬声道,“陛下虽是个女子,但这一声令下却比先帝好上太多了!”

    “胡说什么!”邵老将军瞟了乱糟糟叫好的兵马道,“我们主动出击正是为了弄清楚匈奴人到底要做什么,他们按兵不动是为了更大的阴谋,而我们要的就是打破这个阴谋。”

    说罢,他翻身上马,红色的斗篷在黄沙里高高扬起:“出发!”

    ……

    守在高塔上的匈奴武士打了个哈欠,耷拉着眼睛有气无力的看向四周。

    入目是满目的黄沙,这样昏暗的颜色让人看得委实打不起精神来,哪有中原大地那样的草绿花红、色彩斑斓,中原是个好地方啊!地大物博,人也生的细皮嫩肉,一副养尊



第九百八十五章 逃离(4K)
    匈奴人在济南城集结兵力准备攻城的事情到底还是没有瞒住,随着济南府尹的急报传入长安,早朝之上,这件事也正式被百官提及了。

    “早说匈奴人狼子野心吧,冒犯我边境还不算,如今竟是连内陆之地也想染指了。竟敢口出狂言妄想屠城,此举……此举简直令人发指!”

    “匈奴人不是说想要请大天师嘛,大天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有官员讷讷道,“许是当真仰慕我汉人阴阳司的玄奇之术呢!”

    王老太爷瞟了眼出声的那个官员,素日里就是谨小慎微、息事宁人的性子,他哼声道“不要犯傻了周大人,你要同匈奴讲君子之礼吗就是让大天师跟着去了,他那些人当真会乖乖收兵走人来都来了,不咬一口怎的会甘心”

    “王司徒所言极是。”最上首龙椅上的女帝开口了,她目光扫向朝中争执的文武百官,“诸位的消息真是灵通,朕半个时辰前才收到的奏折,朕还未提及,诸位卿家倒是比朕还清楚。”

    轰乱的朝堂上蓦地一静,女帝在讽刺众人,这一点没有谁听不出来的,虽然有些事情是约定俗成的,但毕竟不合规矩,想到她当时派人拔除陈善爪牙的动作,百官只觉的浑身发凉,莫不会因此连他们都要动了吧!

    好在这一声讽刺之后,女帝并没有再在此事上纠结,只继续说起了此事“这不是去一个人两个人就能解决的事情,而是匈奴人围在济南城周围这件事本身就让朕觉得不可思议,今日能短时间之内纠结这么多人马围住济南城,明日就能围住长安城,匈奴人这件事不是想忽略便能忽略的了的。”

    有官员出列道“匈奴人既敢深入我中原腹地,就是让他们在济南城得手了又能如何这里毕竟是中原,就算他们能占一座城两座城,我们总有足够的时间来对付他们。相较而言,陈善才是大敌。暂且失了一两座城池也无妨,解决了陈善我们总能拿回来的。”

    “那依卿所言,百姓怎么办你要让朕置大楚子民于不顾么”女帝哼声道,“被陈善攻占与被匈奴攻占有什么区别更遑论,以匈奴人过往所行来看,烧杀抢夺远比陈善更甚!”

    “叶修远已派人去临鲁关求救,临鲁关如今有多少兵马”

    “五万人马。”这个人数比起一些重要关口的留守人数并不算多,却也不是最少的。

    “其中有精兵一万。”有人又道,虽然临鲁关人数不多,但是精兵却不算少,匈奴人当真要屠济南城,也不是没有一战之能。

    “好。”女帝道,“急传临鲁关主将,前往济南城迎敌。朕的子民,绝不能遭匈奴人的虐杀!”

    ……

    一场早朝散去,王老太爷捋着胡须同谢老太爷走在后头,突然道“还算有骨气,比老夫想象的要好。”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谢老太爷却知道他说的是陛下,于是想了想,笑了“到底年岁还小,有犯错的时候。”之前陛下确实做过不少蠢事,“今天这件事做的不错,年轻人嘛,还是要给个机会的。”若是一把年纪还是不改,那就是真的没救了,譬如说先帝。罢了,都故去之人了,总是揪着这件事也不好。

    “比起这个,老夫更在意的是邵老将军传回的消息。”王老太爷说道,“今日午时估摸着急奏就能出现在陛下面前了,也不知匈奴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会不会同济南城的事情有关。”
1...223224225226227...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