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程六点了点头,放下酒杯,大马金刀的将双手按在了膝上:“嗯呐,想在赤塔建个大市场。今年四十多了,手底下跟着我的兄弟们也都三十好几,不能总这么飘着了。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年前k34出了个大案,一伙小比崽子在车上整死了十多个人,抢钱跑了。

    北面这趟线是赚钱,而且越来越赚钱,可是也越来越没规矩了。劫道的,卖假货的,早晚得把这趟线给弄断了。我就寻思着,立个规矩。大家伙日后该赚钱赚钱,但是合着规矩来。这样




第138章:想转型的程六爷
    人生而多磨,遂不可在每件事前过于敏感。精神之坚强与无动于衷,才是对多牟命运之坚盾利矛。

    李宪曾经在《政府论》里边看过这么一句话,当时他一直不太理解资本主义屁民的想法,为啥面对磨难既要精神坚强还得无动于衷呢

    干他呀!

    不过现在他好像有点儿理解了。

    无动于衷不等同于没有行动,而是在于某方面的克制。

    嗯,这应该是翻译的锅,没把作者的愿意表达清楚。

    事实上王铁成关于自己的家事一直以来都说的很少,李宪得到的信息大部分是八卦来的。看着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一杯酒下肚,就裹了大衣躺倒了角落里盖着苫布的机床旁边,在昏黄的仓库灯泡映射下将他的身上打上一层橙色,李宪忍不住抿了口酒。

    “哎、是个爷们儿。”一旁的徐茂和叹了口气,“不过这样的人活不长。什么事儿都憋在心里,日子琐碎一点点往上摞,早晚累死。”

    见李宪瞪起了眼珠子,徐茂和嘿嘿一笑:“多少天了,要不是你隔三差五打电话让我照顾,我都忘了仓库有这么一人。跟游魂似的,要是之前也这样,他那婆娘跑了我一点儿都不意外。不知疼不知热,谁能跟木头过一辈子”

    “凑、你知疼知热,你咋现在还单儿着呢”徐茂和过年也三十二了,也是结了婚又离了婚。

    “我那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你去问问我那些娘们儿,哪个不心心念念的想让哥们儿安定下来跟她过日子可结婚就是那么回事儿,我他娘的虎了一次,这辈子绝逼不虎第二次。”

    看着徐茂和大吹大擂,李宪嘴一撇,“你早晚也得累死,肾虚而亡。”

    吵闹够了,徐茂和说起了正事。

    年后的时候程六联系了他,说了将要大批将手中机床出货的事情。念着他那近千台机床一出手,肯定会压低市场价,所以想让徐茂和尽量安排,将手里的机床先一步清理。

    这算是还李宪的情。

    现在过了二月二,各地区企业已经恢复了生产,徐茂和认为时机已经差不多了。按照目前的行情,仓库里的这批品相的20床子价格大约能达到十六万,而40床子的价格,则能达到三十万左右。

    目前北方市场上兴起了很多小机械加工厂,20床比40床吃香。不然按照一手的售价算来,40床至少是20床价格的一倍。

    考虑到这一批车床里面20型数量占据了百分之七十,倒也不怎么伤。

    而且目前这个价格,李宪倒也满意。

    一百二十七台车床,一共折合人民币才花了五十九万多。现在转手的话,小两千万到手。就算除去运费之类的开销,那至少也得剩下一千八百万。

    还不满足的话,要啥自行车

    不过关于钱怎么分,他和徐茂和倒是起了不同意见。按照徐茂和的想法,这一回自己是纯粹跟在李宪屁股后玩儿,而且因为之前没有听进去嘱咐,没带够钱平白少赚了不少。所以哪怕是在收购车床的时候自己掏了大份,卖完之后也得李宪拿大头六,自己拿小头四。

    对于徐茂和连连说自己虎,李宪深表同意。

    不过考虑到车床回来之后的所有事情都是徐茂和在操作,而且这人虽然莽撞了点儿,可是够朋友,是个值得深交的人。遂提出五五平分,谁也别多拿谁也别少拿。

    正在二人争执的时候,仓库门口传来了一阵狗叫。

    紧接着,一阵爽朗的笑声就从推开的小仓门方向传了过来。

    徐茂和正在吃饭的几个伙计扑棱一声就站了起来,手里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了家伙事儿。

    “别人都是为了分赃打的头破血流,你们俩倒是为了咋让吵吵的离大老远都能听见。都是仗义人啊。”

    看到那迎着棚顶吊灯走来的高大人影,徐茂和赶紧让伙计们把家伙收起来,哎呦一声起身打了招呼:“六爷!你咋来了不是说明天你安排吗”

    “六爷。”人走得近了些,看到程六和他身后跟着的赵四等人,李宪也起身。

    程六来到二人身边,展开大手在李宪和徐茂和的肩膀上各自拍了拍,然后扯过小马扎就坐在了方桌旁。拿起旁边不知道谁用过的筷子,在咯吱窝地下一抹,夹了口羊肉。

    将近两米的身高,再加上程六是个极壮实的人,坐在那小方桌前,就跟熊瞎子舔蜂箱似的。

    羊肉太烫,程六秃噜着嘴,连连呼气道:“中午听说小老弟过来了,本来可不寻思明天安排咋地。没成想下午北边来了个电话,明天就得过去一趟。这就直接来了。”

    徐茂和赶紧让人刷了碗杯,放到了程六面前,又给他倒满了白酒,“六爷,北边又有生意了”

    面对徐茂和的询问,程六点了点头,端起酒杯送到了李宪面前,碰杯之后一口闷了一大口,才哈了口气,“嗯呐、又有生意啦。不过这回和之前不一样。之前咱们倒腾来倒腾去,钱没少赚,可是脚下没根。这回不倒腾货了,去划块地,从此老子不做行商了,改坐商。”

    一听这个,李宪来了兴趣:“六爷,想整点儿啥......项目”

    程六点了点头,放下酒杯,大马金刀的将双手按在了膝上:“嗯呐,想在赤塔建个大市场。今年四十多了,手底下跟着我的兄弟们也都三十好几,不能总这么飘着了。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年前k34出了个大案,一伙小比崽子在车上整死了十多个人,抢钱跑了。

    北面这趟线是赚钱,而且越来越赚钱,可是也越来越没规矩了。劫道的,卖假货的,早晚得把这趟线给弄断了。我就寻思着,立个规矩。大家伙日后该赚钱赚钱,但是合着规矩来。这样



第139章:松花江上
    又聊了一会儿北面的事情之后,程六爷带着伙计们告辞离去。临走之前,赵四和李宪约了时间去北林谈代理的事情,对此李宪自然没有异议。

    目前俄罗斯那边的情况,差不多就是除了军事物资之外什么都缺。虽然新浪的卫生纸价位上高了一些,但是程六真的在俄罗斯境内办成了大市场,面对的将是整个俄罗斯,考虑到俄罗斯现在的情况,李宪虽然不指望着大卖特卖,但是多一条渠道总归是好的。

    李宪将这件事情暗暗记在了心里。

    正当他想着这件事情的时候,徐茂和一巴掌拍了过来:“你虎啊!六爷可是很少拉拢人。在边境当倒爷这么多年,从国内冰城到满洲里,再到俄罗斯的赤塔,库尔茨克,莫斯科一趟线他都经营熟了。这买卖一看就是发财的买卖啊!让你入股那是看上你了,你咋不答应下来”

    对于这个问题,李宪还真没法回答。

    在他的印象之中,从93年到02年确实是中俄边境贸易的一个发展高峰期。曾经李匹的一个同学,就是在那面做服装生意的。从沈西大市场拿货,或者直接在西柳那边定版,然后大批量拿到尼布楚赤塔附近对俄罗斯商贩批发。

    他小时候每次过年,这位叔叔多来串门时候带的东西最好。李宪最喜欢纯的发苦的俄罗斯巧克力。

    可是他隐隐约约记得,自从02年前后,这位叔叔的情况就不怎么好了。那时候李宪刚六七岁,模模糊糊记得,说是北面开始驱逐中华商人,他每年花一百二十多万租的商铺,四百多万的存款,以及在那面的房产和货物都没拿出来。

    前些年赚的,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再后来,这位从前是李匹同学圈里最成功的人,在夜市旁边开了个抻面馆,中年生活过的并不如意。

    所以在潜意识里,他觉得程六这个大市场,风险太大了。

    俄罗斯的政策一向都是很刚的,根本不讲道理。特别是对待外国人,更不跟你讲道理。就算是不考虑到后面对边境贸易的记忆,就从现在的角度出发。中华倒爷在俄罗斯能够行得通,是因为现在轻工业薄弱,人民生活需要大量物资的俄罗斯政府需要这么一条途径。

    但是如果日后其国内发展起来,这么一群赚的盆满钵满,而且游走在法律边缘,甚至屡屡靠着违法牟利的人群,无疑是最好的肥羊。

    资本家割气羊毛,可不看你有多少关系。

    在利益面前,钱越多,资本越大,声势越壮,就更容易被当成宰杀的对象。

    所以李宪不敢掺和。

    对于打定了主意的程六,对未来一知半解的李宪不能深说,也就只能打个预防针,希望他给自己留条后路。

    见李宪不吭气儿,徐茂和大骂不会抓机会云云,不爱听他墨迹,李宪直接回了旅店。

    刚刚回到旅店,还没来得及将鞋脱了上床,大哥大就响了。

    接起来一听,正是白天第一家去的那个广告公司,那个……嗯,那个屁股大又白的妇女声音。

    电话之中,大白可没了下午时的傲慢,大兄弟长大兄弟短的商量李宪在小包装的餐巾纸价格上面给她再优惠一些。她想试着做做这一块。

    价格当然是不能便宜的,而且对方要的量实在太小。习惯了开口就是几万提生意的李宪,对这千八包才七分钱单价的餐巾生意毫无兴趣。若非想着将餐巾纸生意打出去,他才懒得跟这些太过初级,只能印刷小广告和锦旗条幅之类的广告商掰扯。

    见李宪这边实在卡的死,对方在磨了一会儿之后也终于妥协,定下了一千包的单子。

    大白的电话仿佛是一个发令枪,就在李宪洗漱完毕之后,又陆陆续续的好几家广告商打来电话要货。

    见到这个节奏,李宪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之前,餐巾纸的销量之所以上不去,大体是因为目前服务意识还没上去的饭店认为这个东西除了好看之外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感兴趣。而经销商认为,餐巾纸的销售网络太零散,需要针对各个饭店用量小不说还麻烦,所以也不感兴趣。

    这就是典型的供需环节出现了问题。

    而广告商就不同,虽然现在的广告公司都太过初级,但是其本质和后来没什么区别,都是靠着为别人做宣传盈利。利用餐巾纸的外包装广告印刷这个环节作为纽带来将供需改变,这才是李宪的真正意图。

    如果广告公司这边真的将餐巾纸广告这个



第140章:黑云压城(盟主加更,顺便求月票!)
    回到北林市已经是当天晚上半夜时分。

    交代周勇收拾的房子虽然还没整利索,可是床和杯子倒是买回来了。屋里一冬天没断暖气,倒是也不冷。在家具桌椅横七竖八的屋子里,李宪就这么将就了一宿。

    次日,刚刚到了公司的李宪就被陈树林拉到业务部办公室。

    看着老陈贼兮兮的模样,李宪有点儿好笑:“老陈,你这是干啥”

    “厂长,我们弄来了辉煌纸业的成纸!”

    一听这个,李宪收了脸上的笑容,急问道:“纸呢”

    陈树林将抽屉里一沓没有包装的白纸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上。李宪捻起其中一张,放在手里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色泽,然后又来回搓动,看了一下韧性和薄厚。

    “报价呢报价弄没弄到”感受到那纸的质量之后,李宪略微沉吟,便立刻问到。

    陈树林晃了晃脑袋,“那没有。”

    李宪不禁有些失望,又将手中的成纸观察了一遍。

    实话实说,这纸做的不错。按照上面的纹理观察,应该是用棉浆木浆掺杂了少量的秸秆浆配比而成,在细腻程度上,没有全木棉浆的新浪纸密实,可是在荧光剂和漂白剂的用量上面可是下足了功夫。

    纸张白净的不像话,李宪拿了陈树林桌子上一个平时筹建样品时用到的紫外线小手电一照,那纸张发出了一层细密的蓝光。

    瞧那架势,怕是在荧光剂的使用量上,得超过了新浪特优的一倍。

    将老陈准备好的新浪样品和这纸摆在一起,已经肉眼可见的出了色差。一个已经白的发蓝,一个是那种略带些暖色调的奶白。

    这年头,还没时兴什么卫生纸标准。在之前的新浪的宣传之中,新北方面也一直是在用白,细,软作为新浪特优的主要卖点。

    现在,面对这样一款完全就是针对自己来的竞争产品,李宪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卫生纸的发展趋势,肯定是要朝着更健康卫生的方向发展的。在往后二十年,人们对荧光剂和漂白剂危害的认识上去之后,原声木浆卫生纸大行其道,甚至更为极端的0荧光剂和0漂白剂添加的产品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但是在现在,这个商品野蛮发展的时代,搞那一套还是太过超前。一个是因为设备技术因素的制约,另外也有成本因素的关系。

    看着面前色差跟新浪特优明显的卫生纸,李宪大骂了一句奸商。

    卫生纸当然是越白越好,但是是有个限度的。在卫生纸的生产过程之中,漂白剂到达一定比例之后就不会再发挥作用。就和女人化妆一样,粉底打一层就够,打多了也不能让脸变得更白。

    所以想要在白的基础上更白,就要用到荧光剂。

    但是这不是什么东西。通过皮肤的渗透,它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长期使用荧光剂过量,会引发精子质量低,孕妇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一系列的恶果。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见到这种极端的产品,李宪憋了好几口气儿,才强忍住给省报甚至是人民日报写篇稿子,来普及抨击卫生纸加过量荧光剂的想法。

    发报曝光倒是能打击辉煌,但是新浪特优里面也有使用了漂白剂和少量荧光剂,虽然是按照后世的安全标准进行配比的,可是见识到自己为了卖核桃皮在森工报普及致癌食品和生活习惯的文章之后,油条摊子几乎完全在林业局消失的恶果,他还是忍住了。

    没办法,现在的人对产品安全问题表现的很极端,还是属于非黑即白的那种。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儿,不干。

    对于目前的卫生纸产品来说,完全不使用漂白剂和荧光剂是不成的。将砂纸一般的卫生纸提升到新浪特优这个级别,已经是飞跃性的一步。

    再想超前二十年,搞健康绿色那一套,无疑是自寻死路。

    很多时候,时代有它本身的局限性。
1...4344454647...3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