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
第191章:大力出奇迹(第一更求月票!)
苏娅彻底迷上了黑陶。
每天上午将宅子收拾完,下午便半个小马扎跑到杨淑珍那里和一群年轻人一起学习。因为不是协会的学徒,杨淑珍也没特意的让她学习哪个环节。又因为时间上的不固定,小丫头也是赶到哪儿就听到哪儿。
从制造环节上区分,整个黑陶手艺大致可以分为选料,加工,烧结三大部分。
料选的好不好,是保证黑陶质量的主要环节。而加工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制作者的艺术修养,而烧制工艺则是重中之重,一款黑陶能不能称之为黑陶,主要取决于烧制。
根据这三大环节,经过三天的教习,协会里已经给新来的这批学徒工分了组。
小哑巴下午赶到的时候,正巧看见朱娟掐着腰站在院子里,指挥着选料组那十几个小伙子,将刚刚从河边儿找出来的河泥进行制备。
邦业县位于诺敏河的中下游,周边的河泥比较细腻。根据黑陶选料的要求,河泥必须要经过5年以上风冻的陈泥。只有风冻完全的陈泥才不易开裂,且使用方便。
所以选料这活儿是个脏活累活,杨淑珍甚至都不用考虑,直接就将那一百人里最壮实的安排到了选料组。
看着朱娟挽着袖子,对一群身上沾满泥浆愁眉苦脸的小伙子呼来喝去,支使他们将红泥稀释泥滤网,然后搅拌调密,再放入协会一旁的高地上晾晒和泥甩条备用,苏娅偷偷一笑——现在看到朱娟,她就能想起猴子事件。这两天,杨淑珍的亲闺女捏人捏出猴子样的笑话已经在协会里传开了。
本来,看着一群说自己捏人像猴子的家伙干脏活,朱娟心里别提多出气。可是看到那个惹人厌的小哑巴施施然过来,似乎还偷偷的看着自己笑,她整张脸又阴沉了下来。
哼。
也不知道这小妮子哪儿好。
看了看苏娅有点儿发黄的马尾,朱娟一甩自己又黑粗又长的大辫子。看了看苏娅那白色的确良衬衫下的胸脯,朱娟傲然一笑。看到苏娅那粗布阔腿裤子下面的屁股蛋儿,朱娟撇了撇嘴,翻了翻白眼儿。
“姐,你说的那个小狐狸精,该不会就是她吧”
朱娟身边,一个脸蛋儿圆圆的小丫头片子,看着她连撇带剜的眼神儿,扯了扯她的袖子。
“嗯呢、就是她!”朱娟一眯眼,说到。
“好漂……”小丫头片子刚想夸,见自家姐姐的面色不善,赶紧将后边那字儿咽了回去。
“漂个屁漂!瞅瞅她那样儿,小静你说,她哪有一点儿能比得上你姐我黄毛丫头一个,胸脯没有五两肉,屁股跟个桃儿似的,一瞅就不好生养。切。”朱娟又剜了一眼苏娅,收回了眼神儿。
“……”她身旁,在海林学成了裁缝,又帮着师傅家忙活了一个多月才到了邦业的朱静久久无语。
看了看苏娅那被朱静完全忽略的的身段,皮肤,长相,她拍了拍自家大姐粗粗的胳膊,憋红了脸,道:“嗯呢姐,你说地对!”
说者违心,听者当真了。
朱娟傲然一挺胸,看着苏娅从一处平房之中拿出了两个已经制好,阴干了一宿的瓶胚往窑那边儿走去,她眼珠一转,一把拉起了自家妹子。
“姐你嘎哈去”
“妈这会儿没在,我去收拾收拾她!”
“哎姐,这不好吧”
朱静还没来得及拒绝,就被朱娟像风筝一般的拽跑了。
……
协会用的这个窑平时是宅子里烧瓦用的,不大。
可是都是老瓦匠们为了修补宅子自行搭建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十几平方米的窑,烧窑烘房,该有的都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手艺人对自己干活儿用的东西从来不对付。
现在兼具着黑陶协会的烧结教学大任,窑上几乎天天白天不断火。
苏娅这两天已经和那几个烧窑的老手艺熟识了,拿着自己从选泥再拉胚修胚亲手制作的两个胚瓶到了窑边儿的时候,便得到了一番夸奖。
胚瓶做的不错,虽然表面没有经过任何的贴花和雕刻,看起来简简单单。可长贯口胚瓶看起来相当古拙,更难得的是胚泥拉到很薄,调泥调得也相当的细腻。两个胚瓶都有将近两尺高低,海碗粗细,可是入手极轻。
虽然达不到黑陶极品之中薄如蛋壳的程度,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接触了黑陶不到十天的初学者来说,做出这样的胚瓶已经堪称悟性绝顶,对于黑陶的泥性领悟的相当深刻。
在烧窑师傅的夸赞之中,苏娅眯起眼一笑,用手比划了一阵。
宅子里放置古董的立柜太多了,可是翻遍了两个仓房,小丫头也没找到什么可以陈列上去的东西。
看着李宪屋子里和堂屋的柜子上空空荡荡,小丫头决定自己亲手烧制一些瓶瓶罐罐将其填上。
这才是她迷上黑陶真正的原因。
如果追寻实用,普通的黑陶制品直接高温烘烤冷却之后就算完活儿。但是要是为了好看,那门道可大了去了。
按照杨淑珍的教导,苏娅只身来到了烘房之中,寻了个好地方放好,便马上出了去——太热了,只一会儿的功夫,她就已经一身的大汗。
站在窑边儿,正揩拭额头汗水的时候,苏娅便听到身后有人叫了自己一声。
“喂,小哑巴。”
一回身,便见到了朱娟和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姑娘走了过来。
朱娟一直对自己不客气,苏娅不太喜欢和其打交道,但是看到朱娟身后那个长着一张团团脸的丫头,她咧嘴笑了笑。
看到小丫头片子躲到了朱娟身后偷偷的打量自己,苏娅又是一笑。不理朱娟话里话外的挑衅,径直离去。
见人理都没理自己,已经准备好的一套嘲讽竟然吐到了棉花上,朱娟感觉自己胸前憋了口气上不来。
“嗨呀!我看错你啦!原来你不只是哑巴,你还是聋子!哈哈……哈……哈、哎、”
看着自家姐姐一幅懊恼的样子,
第192章:朱静女士,请多指教 第二更求月票
阳光之下,苏娅手中的碎片泛着一样的光华。
这几天杨淑珍在教导学员时为了示范特地烧制了一套黑陶,之前在给学员们进行讲解的时候,也专程拿出过以前的作品展示。苏娅都近距离的观察过。
可是那些黑陶,跟手里的碎片的质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是手感。
黑陶这手艺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很多制陶环节已经发生了改变或干脆失传。之前杨淑珍拿出来的黑陶质地虽然细密,但是明显是偏软的。可是现在手中的黑陶,拿在手里实实成成,看起来颇为细密坚硬!
但是这也是她自己的感觉,并不敢作准儿。
与传统的黑陶完全不同的一点,是那碎片上面的点点花纹。
陶片之上,被水泼过的地方虽然已经发生了龟裂,但是肉眼可辨一道道形似什么翎毛一样,以绿色为主,外圈或紫或蓝的一片片光晕,吸引了苏娅全部的注意力!
她的记性很好,之前杨淑珍曾经和她说过一些黑陶失传的品种。而在那些失传品种之中,一个名为雀翎黑陶听起来就很好看的黑陶形象,渐渐和眼前的陶片重合在了一起。
顾不得许多,将地上的碎片挑拣了一番,选了几个上面花纹明显的,苏娅立刻起身向协会之中飞奔而去。
看见苏娅拿着碎片跑了,朱娟一愣。她身边的朱静更是哭下了脸,“姐、她不会去找妈告状了吧”
刚刚将自己满肚子的怨气发泄出去,朱娟此时的怨念已经消散不少。怨念一消,人也清醒了起来。
她不禁有点儿害怕。
“怕怕怕……怕她嗨呀,就算是告诉妈能咋地我……大不了挨揍!”
看着自家姐姐心虚的模样,朱静叹了口气。
“姐,你说你犯得上嘛!”
……
当姐妹二人悻悻回到协会的时候,还真就见到苏娅正捧着碎片,对杨淑珍连番比划。
周围围了一大圈的人,正对着那陶罐的破片评头论足。
杨淑珍一脸激动,一边替苏娅拍打着身上的泥土,一边道:“别着急,别着急。小娅,慢慢说!你告诉婶儿,这陶片上的花纹是咋烧出来的!”
苏娅见自己实在比划不明白,四处寻摸了一下,正巧,就看到了想要跑路的朱娟。
事情太复杂,而且苏娅其实也并不清楚为什么陶片会是这样,急的一跺脚,直接追了上去。不顾朱娟极力摆脱,生拉硬拽的将其带到了杨淑珍面前。指了指那陶片,又指了指朱娟。
“娟儿,这咋回事”杨淑珍懂了苏娅的意思,直接将陶片往朱娟的面前一摊,问到。
“啊……嗨呀……”朱娟见实在躲不过去,心一横,脑袋一沉,直接将自己昨天怎么祸害瓶子,今天又怎么欺负苏娅的罪行给交代了。
听到事情的全部经过,协会里那些老师傅面色比较尴尬。
杨淑珍更是满脸通红——她没想到,问个陶片,竟然还问出了这等丑事。
许是实在挂不住脸,她将手里的那些陶片递给了周围的老师傅,嘱咐道:“叔,你们先按照刚才大娟子说的过程烧一遍,瓶子放烘房的时候网上淬碳,然后出炉的时候泼水。雀翎黑陶失传了百年,咱们要是给它复原出来,那可是功德一桩!”
一听这,朱娟愣了——昂昂这不是刚才姑奶奶我用的方法吗
姑奶奶把失传了上百年的雀翎黑陶给整出来啦
啊
哈!
哈哈航昂哈航!
就在朱娟咧开了嘴,为这突如其来的幸福而欢呼之时,就见到杨淑珍抄起了地上的一根炉钩子。
这时节掏炉灰用的炉钩子都是八号铁筋制成,颇有分量。还没等朱娟的嘴咧到弧顶呢,后背就结结实实的挨了一下!
“嗨呀!疼!妈你干啥呀”
幸福感还没来得及体验,朱娟就感受到了炉钩子的万吨真实伤害。
趁着这功夫,杨淑珍又是一炉钩子抽在了朱娟的屁股蛋子上,大夏天,人穿的本来就薄,被又细又实在的炉钩子一抽,朱娟的屁股上眼可见的就出了一道血淋子。
这一下,直接把朱娟撂倒在了地上。
杨淑珍这下子可得着了,一边儿对着朱娟的屁股狂抽,一边儿恨铁不成钢的喊道:“看我今天不打死你这个害人精!我让你以后再欺负人!人家苏娅招你惹你了啊!”
&nb
第193章:来了大佬(1300月票加更!)
收拾完了自家两个不成器的闺女,杨淑珍干脆就守在了烘房外。次日,随着一阵“刺啦刺啦”的沸水刺耳声,烘干房附近传来了一阵欢呼。
一批十六个瓶子,在高温下被各种方式洒水之后废了大半。但是存留下来的那一小部分,无一例外,都浮现出了令人振奋的墨绿或墨蓝色雀翎纹!
而且表面经过涂炭之后冷却下来的黑陶成品,在硬度上,也硬生生的上升了一个台阶。
趴在炕上已经起不来的朱娟不知道,因为她无意之中的作怪,失传了百年的工艺,重现在了江湖之上。
黑陶是人类最早的制陶工艺,流传至今已经有太多的门道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而身为黑陶手艺的传承人,眼见着雀翎黑陶重新问世,杨淑娟激动的当场落泪。
事实上,当李宪这个春对的外行看到那纯黑之中带着隐约墨色斑纹的黑陶罐罐之时,都忍不住心生赞叹。
特别是那一小批成品之中,一尊那被水滴溅射后,在罐身上绽放出真如同孔雀翎一般绚烂斑点的陶罐,让他爱不释手。
黑陶之美美在古拙,但是雀翎黑陶却在古拙之中,透着一丝绚烂。美的不明显,但是一旦发现这美,便能让人陷进去,脱不出来。
美的如此妖异。
搞黑陶,李宪是本着玩票来的。本想着靠炒作将邦业文化这块大招牌树立起来,以此来提高邦业白酒的身价。现在,雀翎黑陶的问世,让李宪对这个一路传承下来的手艺,有了更高的期待。
在周围人一片振奋之中,李宪砸了咂嘴,对身边的众人到:“现在人都在这儿,咱们得统一一下口径。我首先声明一点啊,雀翎黑陶的发现是偶然。”
就在一群老实巴交的手艺人思量着这话的用意时,李宪勾了勾嘴角:“我的意思是,协会虽然刚刚成立,但是你们这一群秉承着传承和工匠精神的黑陶工艺继承人们,许久前就开始为了将雀翎黑陶重新问世而默默努力。经过十几年的呕心沥血的研究,反复的试错,终于将雀翎黑陶这门失传了的绝技在邦业重现。”
听着李宪睁着眼睛说瞎话,一群人更不理解了。
看到众人茫然的样子,李宪叹了口气:“来吧,动起来。雀翎黑陶再多做出来一批,每个人月工资涨一百。要是想后半辈子吃香喝辣,就照我说的做。”
这句话实在,在场所有人都听懂了。
看着协会里瞬间就忙成一片,李宪摸了摸下巴。
“不行,看样子得追加对黑陶的投资!”
想了想,他直接打电话给了刘伟汉。
“刘县长,有桩大买卖,你得让宣传部配合一下!”
……
几天功夫,邦业黑陶协会经过十几年的艰苦钻研,复刻出了失传已久的雀翎黑陶技艺的消息便不胫而走。虽然在现阶段,黑陶这个物件还没怎么受待见,可是对于专业内人士,这个消息可是足够震撼。
对于任何一门传承,继往开来和补漏拾遗都是一件大事情。
在邦业县委宣传部的联络下,省博物馆很快得知了雀翎黑陶在邦业重现于世的消息。
对于黑陶,省博物馆不陌生,馆内之前就有大量的文物黑陶收藏。
可是听说是雀翎黑陶之时,馆里负责接待的专家还以为是在邦业发掘出来了什么遗址。当前来联络的宣传部人员再三强调是县下属黑陶协会将失传的雀翎黑陶复刻了出来之后,整个博物馆的陶瓷专家们都震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