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一场震撼了神州十年的科学神话,在此时此刻,根基似乎动摇了起来。

    而一场惊天的大骗局,从这三份清晰而有力的材料上,反而愈来愈清晰!




第245章:鲇鱼(月票加更,求全订)
    接二连三的丑闻曝光,不仅仅让王红成在冰城地区的名望急转直下。当王博士被公安机关控制的新闻不敬而走之后,全国各地更是出现了一波声讨浪潮。

    虽然水变油的骗局忽悠住了一大部分的人,甚至包括了许多的权威专家和学者。但是不乏有一些理智的人一直在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揭露水变油这个从物理学角度根本说不通的技术。

    一时间,大量辩驳水变油技术的文章,开始在各大报纸上浮现。

    这些文章中,虽然揭露水变油骗局的侧面各有不同,不过有一个理论是一致的——水里的氢与氧是化合状态的,不存在可燃烧的氢气,把水分子中的氢、氧分离,有电解、光催化、高温等许多办法,断开氢、氧的结合需要能量,而氢氧燃烧之后又结合成了水,这个过程按照能量守恒原理不产生任何能量,而是一种能量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

    所以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水变油,根本不可能!

    虽然仍有许许多多的王红成狂热追随者试图用那套歪曲的理论去辩解维护,但是随着已经掀起的浪潮,关于水变油技术的真实性,已经大打折扣。

    到了这儿,许许多多的人才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短短的两天之内,全国多地发生了自杀事件。很多被王红成忽悠了一年多甚至更久,将所有身价或不惜借高利贷来投资水变油技术的人,终于失去了最后一点点的侥幸,崩溃了。

    徐茂和的家中。

    看着报纸上沸沸扬扬的新闻,李宪连连唏嘘。

    看着叼着烟,胡茬老长的徐茂和,也在他身边咋咋呼呼。这老小子既看不得人惨,看到有人比自己还惨的时候又有点儿庆幸,简直矛盾的可以。

    一会儿大声啧啧一脸惋惜:“哎呀,这人从八楼跳下来,之前还是个银行信贷处的主任,啧啧、这王红成太他妈犊子了,你瞧瞧把人坑的。”

    一会儿又很托不成钢的嘲讽:“不过挪用公款去投王红成,这人也特么是真虎。”

    看够了,感叹够了,徐茂和终于摆正了心态。

    掏出烟给李宪恭恭敬敬的上了一根儿,“宪子,这一次可多亏了你了。要不是你提醒了哥哥,又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帮着哥哥,怕是我一时想不开没准儿也特么得跳楼。”

    李宪接过烟,嗤笑道:“你可得了吧,被骗了一千多万,你不还剩下三百万呢吗这些跳楼的卧轨的可是被骗的裤衩子都抵押出去了,跟你不一样。”

    徐茂和端着打火机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脸刷一下青了,然后又变得通红。在那儿僵了好大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转身回了客厅。在电视柜下边儿悉悉索索的翻了半天,翻出了几份文件放到了李宪的面前。

    “宪子,之前哥哥怕丢人,没拿出来。你自己看吧……我现在没特么去楼顶,还真就是仰仗你了。”

    李宪奇怪的看了眼徐茂和,将桌子上的那几份文件看了一眼。

    不看还好,这一看,他也是一阵后怕!

    那,是徐茂和将车子房子送去银行做抵押贷款的申请。

    “草!你不是说……”李宪嘎巴嘎巴嘴,“不是说就投一千多万吗”

    徐茂和将烟头放在烟灰缸里掐灭了,“屁!当初王红成那狗卵子说要在庆安建个生产基地,说是连厂房带设备一共缺三千万。我特么当时寻思和我那公安局的哥们儿把这个基地吃下来,以后靠着王红成提供基料母液用水变油,垄断整个庆安和北林地区的加油站。一千二百万只是第一批!”

    李宪深深无语。

    此时此刻,他也不禁替徐茂和后怕。

    “宪子。”见李宪不吱声,徐茂和动情道:“哥哥这条命,是你救的。以后没说的。哥哥只要有一口干饭吃,你李宪要是还饿着肚子,哥哥吐出来也得让你吃饱!有哥哥一口稀粥,就有你…….”

    “得得得!”李宪赶紧叫停——话是好话,可说的太埋汰。

    “别扯那么多没用的了,我十一月份要用钱。你现在手里还有一千万吧”李宪也不客气,“别乱花了,给我准备好。”

    徐茂和一愣,“日娘,我特么就是跟你客气客气啊!你来真的啊”

    “借不借吧”李宪嫌弃的看了这货一眼。

    “借、那肯定得借……”徐茂和弓着身子,一副奴才相,“不过哥哥现在可是指着这一千万混吃等死了、有啥来钱的项目,你可得想着我点儿。我现在可是谁都信不着了,宪子,以后哥哥可就跟着你了!”

    哎、

    看着面前大年糕一样要往自己身上贴的徐茂和,李宪揉了揉太阳穴。

    大项目有的是、

    他娘的缺钱啊!

    唯你卫生巾的代理权已经拍卖出去了,一共七百多万。算上这些代理的卫生巾第一批货款,以及这一段时间纸厂和白酒厂的盈利,自己手里有九百多万。

    就算算上徐茂和的这一千万,距离印象之中第一届央视标王的三千零七十万,还差着三分之一呢。

    现在眼看着快要十月份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千多万……

    这去哪儿搞

    看着搂着自己胳膊的徐茂和犯贱,他暗叹了口气。看来,只能把那些古董处理一下,看看能不能凑凑了。

    “徐哥、跟我去趟京城吧。”

    “嘎哈去啊”

    “变卖家产……”

    ……

    &



第246章:古董疯子(求全订)
    九月中旬的天气已经有些转凉。

    眼看着秋老虎似乎有温顺下去的势头,李宪心里着了急。

    秋天来了,意味着冬天就不再遥远。在跟陈冬升说了自己想将手里那批古董出手的打算之后,李宪便直接带着闲来无事,一心要跟着李宪发财的徐茂和和他几个伙计一起回了邦业。

    到了邦业也没过夜,直接将自己屋子里那些古董打了几个包,便连夜回到了哈尔滨,本打算买机票直接去京城,可是临行之时出了乌龙——从高三那接收的遗产之中,有大量的古代刀兵,这部分东西,带不走。

    无奈之下,李宪只好和徐茂和兵分两路,让徐茂和带着个小弟走陆路,自己则是带着那批古董之中价值相对高的,乘坐飞机直接抵达了京城。

    之前已经得了李宪电话的陈冬升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不过这一段时间陈冬升的拍卖行事情比较多,今天临时有个大客户,便提前告知李宪另有人接。

    下了飞机,出了机场,李宪就看到了李诚儒那台骚到不行的大奔。

    “儒哥。”

    看见李诚儒那太阳下发光发热发亮的大光头,李宪拖着大行李箱挥了挥手。

    “呦喂!”见到李宪这个架势,李诚儒赶紧走上前来,接过了他手里的箱子,“宪子老弟儿,怎么着,我听东升说你这是缺钱了,想要把手里的物件儿都出手”

    虽然这话听着有点儿别扭,不说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李宪点了点头,也没转弯抹角,“嗯呢,过段时间要用一笔钱,手头有点儿紧。”

    李诚儒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你缺多少”

    虽然之前陈冬升没有提及李诚儒到底有多少钱,可是李宪知道这家伙现在是贼有钱。从谈吐之中就能听出来,特别特服装卖场一天进账十几万,据说一批货周转下来那就是三五百万。从这一方面推断,这个日后的三线演员手里的流动资金怕是得有个一两千万。

    他才和李诚儒第二次见面,虽说感觉这人还不错,不过交浅莫言深,李宪只是笑了笑,“一千多万吧。”

    听到这个资金缺口,李诚儒暗暗咂舌,“得,你这买卖做的忒大,我寻思少来少去的,你拿你那串珠子做个抵押我给你挪动挪动得了。现在古董不像之前那些年了,三十五十一件儿到农村去有的是。这两年古董行情见涨,挺多老物件儿出了手,以后怕是再难遇着。你手里这点儿物件儿,能留着还是尽量留着。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经济形势好,这些老物件眼瞅着就是涨。你这卖出去,倒是可惜了了。”

    听到这番掏心窝子的话,李宪重新的将李诚儒定位了一下。

    通过之前的那次饭局,他知道李诚儒也是喜欢好古董这一道的,明知道有占便宜的机会,还能当着自己的面这么说。

    这人,值得交。

    正当他这么寻思的时候,李诚儒大手一挥,“得,哥哥就是跟你说一嘴。东升那边儿可能也是怕你吃亏,这一次也没找外人,都是圈子里的朋友。到时候你看看价钱,要是觉得合适你就出手,要是觉得不合适再说。酒店给你安排好了,东升说晚上处理完了拍卖行那边儿的事情就过来。我先送你们过去。”

    李宪点了点头,招呼了身后徐茂和的那个叫明子的马仔,一起上了车。

    ......

    陈冬升给李宪订的地方是国贸街附近一个东来大酒店的地方,这年头京城街头车还没那么多,一路上也没堵车,不大会儿的功夫就到了地方。

    酒店不大,可是位置,门面,环境都不错。

    晚上六点多,李诚儒刚刚安排完李宪和明子二人吃了晚饭,陈冬升就带了人过来了。

    本以为陈冬升这样的未来大佬,圈子里肯定也是卧虎藏龙,可偏偏这些人里边儿李宪一个都不认识,面生的紧。

    他跟陈冬升有交情,既然要出手手里的古董,和这些人就是实际上的买主卖主关系,许是顾及到混的太熟没办法讲价格,这些人在陈冬升的介绍下和李宪寒暄一通之后,倒是没再说太多。

    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李宪也没上赶着。不说废话,直接将两个大行李箱从衣柜里抬了出来,放在了床上。

    这两个大箱子,装的都是高三地窖里那些杂类古董,和玉石,佛像。除了易碎的东西用卫生纸和报纸做了隔断防震,其他的东西就随意的很,拿了破衣服一裹就带了过来。

    看着满满两大箱子古董以这个方式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一行人惊呆了。

    “老弟,懂行的知道您这是卖老物件儿,不懂行的还以为您这是天桥下练摊儿的呢!倒是好好安置一下啊”

    和陈冬升一起来的一人笑着揶揄了一句。

    李宪呵呵一笑,也没多解释。心说就这,一路都走的心惊胆颤,生怕人查。还给你好好包着......你寻思你生活在2018年呐

    众人很明显也不在乎



第247章:我可能不缺钱了(求全订!求月票!)
    李宪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见马末都这个名字了。

    事实上在没有回来之前,这位收藏界大佬的名字他就已经是如雷贯耳。但是从第一李诚儒吃饭时候“防火防盗房老马”的善意提醒,到现在满屋子的人听到这个名字一脸蛋疼,他倒是有点儿迷惑了。

    “儒哥,马先生是怎么回事怎么你们……”

    面对李宪的询问,李诚儒摆了摆手,“我出去打个电话,一会儿他来了你就知道了。”

    听到这话,屋里众人又是一阵苦笑。

    李诚儒的电话打出去能有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李宪房门就被敲响。或者不应该说是“敲”,那咚咚咚的声音,就像是有人拿着破城锤在外面砸一样,将满屋子的人都吓了一跳。

    陈冬升摇了摇头,呵呵一笑,和屋子里的众人对视了一眼:“到了。”

    说着,他上前去打开了房门。们还没有完全打开,一个微胖,眼睛整起来跟闭上没什么差别的小圆脸,就闯了进来。

    进了屋都没看人,瞧见一地的古董,这人怪叫了一声:“我艹,你们丫儿把故宫给抢了啊”

    看到那小平头,大圆脸,李宪没憋住。

    年轻时候的马先生,从卖相上看着……竟然不比老了的时候强!

    面前这位让李宪印象最深的,是十几年后曾经在百家讲坛上讲过收藏。从那几期的讲座之中,李宪觉得这个人的学识和文字功底是极强的。那时候央视的寻宝正在热播,全民古董热,李宪曾经在网上搜寻过马末都的信息,得知这家伙也是个人才。

    这家伙最早是在工厂里干铣床工的,后来自学成才,成了青年的编辑,和王朔等人策划了红极一时的编辑部的故事以及渴望等电视剧剧本。后来更是和王朔,刘震云,梁左,海岩这批圈大佬自己成立了一个影视创作中心,拍了个海马歌舞厅,赚了不少钱。

    靠着笔杆子赚了钱,这家伙就开始倒腾古董。从此码字儿就成了副业,而收藏成了起生活的主要内容。

    当时这叫不务正业。

    李宪看过这家伙的成名作今夜月儿圆,写的着实不错。可是李宪知道,这家伙后来去的的成就,可是比写写剧本整整电视剧可大多了这货最牛的时候手下的文物不计其数,自己都没办法估量自己的身价,后来索性自个开了一个博物馆!

    牛逼到爆炸。

    现在,看着这个大佬级别的人物进了屋就寻摸地上的物件,李宪走了过去:“马先生你好,我叫李宪。”

    马末都这才抬起了头,一拍额头:“哎呦,您瞧瞧。失礼了,这些物件儿是您的对吗”

    李宪点了点头,“是的,这次请马先生来,主要是念着马先生对古董的了解深,懂行情。想看看东西的真伪,再就是给估估价。”

    “好说好说、”马末都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和李宪握手的时候,感觉到他手上哗啦啦也一阵响,直接掀起了李宪的袖子,看着那串青金石的朝珠,直接撸了下来,一双招子亮的跟猫头鹰一样,“那咱先从这件儿开始吧!您这串珠子,清朝皇室御用,青金石属水,这跟平常的朝珠不太一样,应该是天坛祭祀时候用的。珠子年份得有个二三百年,可绳子年份不长,应该是民国左右重新穿起来的。李先生,您哪儿人”

    “额、”李宪愣愣的看了马末都一样,“我龙江的。”

    “哦、”马末都深深点了点头,“那边儿的话,大清龙脉所在,考虑到时间和地点,再考虑到皇室背景。这应该是溥仪在伪满重新登基时候用过的。珠子是老珠,绳子是当时后穿,嗯,基本也就这样了。这东西当时没人敢用,也就那么一位,那么一次事儿。应该是后来伪满覆灭,溥仪身边儿人偷着流出来的。您要是卖的话,前年香江那边儿拍过一件乾隆的朝珠,成交价三百来万。您这个,也就二百万吧。不过我家里头有串礼烈亲王代善九世孙世铎的玛瑙朝珠,你要是感兴趣的,咱俩换!”
1...8283848586...3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