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悍媳:妖孽夫君宠上瘾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宅思mm
这个盒子里是生丝。
心情难以抑制的激动。
成败就在此一举。
“冯兄,一路辛苦了。梅若怎么也在这里难不成你也跟着你父亲一起去了凤山县胡闹啊,冯兄这一路风餐露宿的,你怎么能让梅若跟着一起,这不是胡闹啊。”
陆凌走进前厅,热烈招呼的同时,看到了一身男装打扮的冯梅若!
也是又急又气。
两家关系非同一般。
陆凌就像是冯梅若的叔父一般,自然是敢当面教训。
冯望林笑道,“陆老弟,别说了,你也知道我大病一场刚刚好了没多久,这孩子不放心,我都上路了,她偷偷追了上来,已经都上了船,你说我能怎么办总不能让她一个人回去。
的确是欠管教。”
嘴上说着教训的话!可是那满眼都是宠溺的表情,早就泄露了内心的得意。
就差明说,我闺女孝顺!
陆凌不满,这个冯兄宠孩子都要宠出花来了。
陆敏之在一旁含笑不语。
他是看着冯梅若长大的。
两个人算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虽然还没过明路,可是两家长辈透漏了要给他们定下亲事的打算。
他也是拿冯梅若当做自己未过门的妻子看待。
这一次也是心里担心,但是更多是欣赏。
冯梅若自小胆子很大。
敢做男子不敢做的事情。
冯家的情况,他自然知道。
冯家冯梅若的大哥没了。
冯家除了冯望林之外,再无男丁,冯家已经被除族。
哪有什么依靠。
冯梅若大概是不忍见到父亲带病操劳,才男装示人,想要替父解忧。
“梅若,一路上累了吧,要不然和你敏之大哥去后堂歇歇”
陆凌不想孩子们跟着听到他们的谈话。
内忧外患的,不忍孩子跟着担惊受怕。
冯梅若笑着摇摇头,对着陆凌施礼。
“陆伯伯,您就别赶我走了,我可是指望着在您这里显摆,等着您夸奖呢,您可倒好,还没过河就要拆桥啊。”笑着打趣。
自小她和陆家亲近,没少在陆家住。
陆家的人她都自在惯了,说话一向没遮没拦。
陆凌笑的胡子都要抖了好几下。
这个孩子。
“你啊!还是这么调皮,好啊,你快快拿出来显摆,要是东西不好,小心陆伯伯罚你绣个屏风给我。”
此话一出,冯梅若立刻脸惨白如纸,可怜兮兮的拉着陆凌的袖子讨饶。
“陆伯伯,您就饶了我吧,让我绣花还不如让我写字呢,我给您抄十卷的法华经还不行您就心疼心疼我的这一双白葱似的手指头吧,到时候要变萝卜的。
那样子可就不美了。”
这一下三个人都笑了。
这还是冯家的趣事。
冯梅若别看长得一派大家小姐的气派,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就连算盘珠子都打的噼里啪啦响,三个账房先生都比不过一个她。
可是偏偏在女红上就是个蠢笨的。
绣鸳鸯能绣成野鸭子,绣牡丹能绣成一堆杂草。
在几次实验之后,两家人看着冯梅若那肿的和萝卜一样的手指头终于死心了。
她就不是这个料。
陆敏之也帮腔道,“爹!您就别为难梅若妹妹了,她和叔父这一路辛苦了,我看着风尘仆仆,想是都没有梳洗就赶来我们家,您还是赶紧看看叔父带来的东西!我也想开开眼。”
冯梅若立刻如小鸡吃米一般的点点头。
求表扬啊。
等了一路上了。
陆凌大笑,指着一双小儿女,“看看,都是娶了媳妇,忘了娘,这媳妇还没进门,胳膊肘已经往外拐,你说说我养了半天,倒给你养了个好女婿。
这个生意可亏本了啊!”
陆敏之立刻面色绯红,耳根子都红透了。
像一只煮熟的虾子。
冯梅若不依的跺脚,拉着冯望林的胳膊使劲晃了晃,“爹,陆伯伯欺负人,咱不给他看,也让他着急一下。”
&n
第125章 此陆家非彼陆家
“陆老弟,这个人才是独一份。是老哥哥捡了大便宜。”
冯望林没有掩饰,一五一十的把当日的情况说了一遍。
听的陆凌也是心潮起伏。
早就一想到会有被吴,王,程三家打压,可没想到这是三家是连起码的礼义廉耻都不顾了,这是要逼着陆家放弃皇商竞争啊。
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拿到,可是人家也不可能给他们一丝机会。
陆家以前的丝光锦的确是很出名。
陆家被挤下神坛,自然其他家不会允许他再有机会上去。
“你说也是姓陆”
陆凌倒是有些兴趣。
“是啊,我特意让人调查了一下这个陆见安,我想说不得和你们陆家有着什么拐弯的亲戚关系,结果一打听也是大吃一惊,你猜猜这个陆见安是谁”
冯望林望着陆凌。
两个老朋友互相对视,彼此多年的朋友,心意几乎相通。
陆凌脸色逐渐凝重,冯望林的神色不像是作假。
“难道是我们陆氏的子弟”
心里也是一凛。
陆氏还没有听说有这样厉害的缫丝师父,要知道他手里的这一份生丝已经超越现有的生丝等级,市面上绝对没有丝坊有,光凭这样的手艺,他这个族长居然没听说,也太不可能。
陆家绝对不可能埋没这样的人才啊。
“还真得是陆氏子弟!不过此陆氏非彼陆氏!”
冯望林也是知道陆家的家事,多年的朋友,不知道陆家上一辈子的纷争,况且这个可不是秘密,多少人都知道陆家的事情。
当年陆家分宗,可是闹的很大。
“你是说那个陆家”
陆凌诧异,摇摇头。
“不可能吧那边可是立下的规矩,家规里还特意写明白了,家里子弟绝对不允许从事丝绸匠人技艺,几乎是全员子弟都读书,谁敢碰是要被家法打死的。”
他怎么会不知道,那边的陆家可是一门全都是读书种子,要求的是走上清流重臣的路子。
而且几十年以来也一直就是这么做的,那边的陆家虽然也有些丝绸产业,可是那些产业也就是媳妇子手里的一些陪嫁,家里的哥儿姐儿,绝对不可能碰,谁碰谁死。
“还真得有可能,我查了,这个陆见安还真是你们陆家的嫡枝子弟,是西府陆家,不过因为双生妹妹出生不祥,有道人说克父克母刑克家人,要被陆家东府老太太送走,陆父不同意,结果就被除族,阖家撵了出来。
所以人家不承认是你们陆家的人。”
冯望林刚开始听说这事也是听着发蒙。
这陆父也算是一个慈父,为了女儿宁肯除族也不放弃女儿,这在他们陈国算的上是独一无二。
要知道女儿可有可无。
富贵人家,就算是再对女儿重视也不过是娇养而已,可是和嫡子比起来,差的很远,基本上不可能有人为了女儿,尤其是背着刑克名声的女儿和家族对抗。
这种作为在外人眼中那就是脑子有毛病。
陆凌眼中兴趣渐浓。
“如果这么说,岂不是可以……”
东府那些人目光短浅,哪里知道什么人才,会不会读书才是哪边陆府的标准。
可是他们不一样。
既然是除族,就不算是东府的人,他们陆府可以要啊。
“你别想了,我看着不容易,那个孩子小小年纪可是沉稳聪明得很,是个有主意的,而且我看着有心思,还有脑子,不容易拿捏啊。”
“他就是再聪明,也不过是个孩子,我就不相信,他爹不愿意有宗族庇护,我们陆家可也算家大业大,总不会亏待了他们一家子,一个毛孩子思虑总是不周,他爹肯定能想明白。
我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毕竟我们祖宗可是一家,也不算丢脸啊。
况且既然敢打破祖宗规
第126章 规劝
“你那是什么表情我怎么觉得你从头到尾都是不看好这件事!”陆凌还能不了解自己的老伙计。
冯望林也是起起落落,见过大风大浪的人,这样的态度,就表明冯望林是真的不看好。
“陆伯伯,这个问题我来替我爹回答吧!这个原因我知道。”
冯梅若听了半天,也知道陆伯伯的心思。
她虽然也才不大,可是家里是经商世家,从小耳熏目染接触的都是这些尔虞我诈,商场如战场。
父亲的大起大落,哥哥的身死陪葬,早就让她从一个孩子迅速成长为一个可以帮衬父亲的大人。
敢女扮男装出门寻父,一般闺阁女子怎么敢做。
就算是出门,恐怕也会漏了马脚。
不是谁都女扮男装都能行走江湖。
那是画本上的故事。
实际上,没有点本事,女扮男装恐怕就是給拐子送上门的银子。
冯梅若敢出门!
是因为有底气,家里的生意不行了,可是跟着哥哥父亲走过行脚,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要不然还不被吃了啊。
“你说说看,我到要看看你爹凭什么看不上我能把那个陆见安拉拢回陆家。”陆凌也是奇怪,老伙计不可能是妒忌他,想要挖墙脚。
要知道这一次的生丝虽然是人家置办回来的,要是冯望林不说出来这个人,人家慢慢的发展关系,从生到熟,总可以和陆见安打好关系,还有他陆凌什么事。
可是冯望林既然说出来,就证明老伙计和他还是交心的。
两个人多年的交情也不至于让他怀疑老伙计的用心。
“这个陆见安不是您想象中那么简单,陆见安在凤山县很有名,他不仅是凤山县赫赫有名的蚕神娘娘弟子,还是打败凤山县秀才弟子的第一人,据说一首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诗成名,现在门下有两个明年就要赶考的秀才学生,这样的人,您认为愿意屈居人下”
这些传奇故事冯梅若可是一路上听家里下人说了好几遍,简直是百听不厌。
比说书的故事可精彩多了。
陆凌一怔,怎么又出来什么蚕神娘娘
笑道,“你这孩子,蚕神娘娘弟子的事情,那不过是人们为了哗众取宠的一种手段,你没听说王家也有蚕神娘娘转世的女孩子王紫嫣,吴家也有一个蚕神娘娘的托梦传承吴菁,还有那些大家族,哪一个不说家里有蚕神娘娘的传承的,不过都是借着蚕神娘娘一个名头罢了。
这要是也能相信,蚕神娘娘岂不是要忙死了。”
“不过陆见安看来也是颇有才学,能做出这样一首诗的人,应该是有大才情,做了丝坊老板和师傅,的确是可惜了。”
冯梅若看到陆凌不信,这么多年两家关系很近,她也算是陆凌看着长大的,根本可以有恃无恐,也不顾规矩,立马反驳道:“陆伯伯,您可真的这一回走眼了,我们一开始也不相信,可是陆见安身上还真的有些不一样的东西。
听说他这个蚕神娘娘的弟子,可是有蚕神娘娘保护的。
最著名的就是有人在蚕神娘娘庙前大放厥词,污蔑陆见安是装神弄鬼,沽名钓誉,结果一道天雷给劈死了。
还有就是只要和陆见安不对付的,就是会倒霉。
这可不是那些什么,蚕神娘娘的传承人谁都有的。”
陆凌大笑,毫不在意。
“你这孩子还是年纪小,这种事情不知道背后有什么人捣鬼,有的人为了出名,使一些手段也是有的。伯父可是见多了这种蝇营狗苟。”
冯望林见陆凌不信,“老弟啊,你可别想的那么简单,你自己想想,陆见安初到凤山县,那个母家徐家也不是什么有权势的人家,陆见安漏了这一手,不知道多少人打他的主意。
凤山县那些老狐狸怎么会放过这样的人才!
第127章 生存智慧
而陆见安这边腊月的冬蚕已经结茧,可是还有十来天才能收获。
不过年前肯定都收完了。
他这一冬天又出了四千斤生丝,一千斤熟丝,冬天的干茧数量有限,这还是因为陆见安自己秋茧产了三十万斤鲜茧,毕竟五千张蚕种,其实产量不算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