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召唤无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仙有星
江蓉从脑海里瞬间就把地图给描绘出来,快速的推断出杨成景所说的再往南走的位置。
“嗯。”
杨成景的点头,算是承认了江蓉的猜想。
在军事上面,比杨成景更加的出众的江蓉,自然也能够想到匈奴人突破酉阳地界的后果。
江蓉是一个比较乐观的女人,目前遇到的困难繁多,她都不为困难担忧,总是能露出笑容,让人心生信心。
但是,这一次,江蓉有点笑不出来了,嘴角露出一丝苦意,说道目前的困难。
“如果,再往南走,目前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了,再加上这里已经不是草原,马匹的草料也不好准备,支撑不了几天。”
如果需要再往南走,那么他们就需要更多的粮食来支撑他们的行动,但是两人都明白,现在粮食是他们最大的一个危机。
不用江蓉提出来,杨成景也知道。
“现在我们还有多少的干粮”
杨成景询问了江蓉,从进入酉阳地界之后,他们就不再分成两部兵力,而是合到了一起,不过江蓉有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杨成景只能作为一个客将,听从她的调遣。
这一点,杨成景也没有提出自己的不满,现在的情况,需要他们全力以赴才能够面对的难关。
虽然和江蓉认识时间不长,但是杨成景相信,即使是江蓉的人品不行,但是在利益相同的情况下,还是不可能对他,做出会害到他们两个人共同利益的事情。
“如果如果一天分成两顿来吃的话,大概能坚持到明天晚上。”
江蓉现在恨不得把一块干粮掰成两块来吃,她的心里对军队的所有干粮的去向,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咳咳咳,我们出去的时候碰到匈奴人袭击村庄,分了半天的干粮出去。”
既然提到干粮这个事情,杨成景也自然的想起了,他把半天的干粮送出去了,在部队遇到粮食短缺的情况,他还做出了送出粮食的事,让他脸上有些尴尬,讪讪地说出口。
隐瞒事实,只会让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提前拿出来讲,反而是,更快的找到方法去解决。
而且,就算杨成景不说,肯定会有人来向她禀报这一个事情,到时候反而会是将他的信誉给拉低了。
第88章方法
“那就只能坚持到明天的中午。”
江蓉清完杨成景的诉说之后,倒没有怪他,虽然她也不能理解,但是既然事情已经做了,她也不是一个喜欢喋喋不休的人。
脸色上没有任何的一丝变化,更没有一丝要责怪杨成景的意思。
只是在粮食消耗完的时间,改口成了中午。
粮食马上就要耗尽了,这个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灾难。
为了解决粮食这个问题,杨成景和江蓉可以说快要把头皮都想破了。
为今之际,只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撤退,第二个就是找到汉军的踪迹,从他们的手里补充粮食。
但是两个方案都有很大的问题,如果撤退,只能是往南或者是往西撤,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回到能补充粮食的地方。
第二个,就是找到汉军的踪迹,只要找到主力,他们粮食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但是整个酉阳城的战场非常的广阔,即使是把6000人都撒出去,要找到主力也会要花一段的时间。
而且,现在汉军的主力部队,也就是原来阻止匈奴人进入幽州的那一支,现在还在不在酉阳城的战场上都是个问题。
至于,找到汉军的主力之后不能够补充他们粮草这件事,杨成景完全不用担心。
汉朝在北疆这一带,经营了这么多年,装备粮草什么都不缺,随便从哪个地方要点粮草过来,都能让他们吃到饱。
不过目前也正因为这一个问题,匈奴人也不会因为补给线太长的缘故,完全可以食敌之粮,有一种给敌人做嫁衣的感觉。
虽然粮食这个问题,就算匈奴人不能在汉军的头上得到补给,他同样可以在村庄和老百姓的头上掠夺到足够的物资。
而他们自己却因为整个酉阳城的战场都陷入了战火,反而是很难找到可以补充粮草的地方,一些储藏备用的军粮的地方,江蓉早就事先派人去查看过了,但是结果。
那一些地方要么就是已经被匈奴人捣毁了,或者是粮草都被汉军转移了,但是转移的地点,他们却没有办法得知。
两人现在坐在帐篷里面,苦思冥想,对于两人来说,打仗都是一把好手,但是面对现在的困境,两人却完全没有头绪。
杨成景在外面奔波了半天,也嫌站着累得慌,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
江蓉的帐篷也够大,早就摆了四五张椅子,杨成景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毕竟,站着想跟坐着想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前者更累一点。
“郭急呢。”
杨成景回来了半天了,还没有见到郭急呢。
“大概在找马的草料吧。”
江蓉揉了揉脑壳,这几天为了粮草的事情,她也没有怎么好好的休息,再加上汉军的主力始终找不到踪迹,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本来从元城出发,她只是担忧于匈奴人的数量和战斗力,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战场上面遇到这一个问题。
“草料”
杨成景不问还不知道,一问差一点吓一跳,一个校尉,去割马吃的草料,想想都不可思议。
不过回过神来,郭急性格爽直,确实也不适合,思考这么复杂的事情,郭急更适合于动手,动脑这个事情,想想好像还真不合适他。
“马,匈奴,汉军。”
杨成景似乎在刚才,江蓉提到马的时候,脑子里好像想到了什么东西,一个可以有解决他们现状的想法,突然从杨成景的脑海里面冒出来。
“江校尉,你说匈奴人会不会知道汉军的踪迹。”
杨成景很不确定的,从嘴巴里说出了一句很不可思议的话。
这个是他脑海里面突然想到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什么意思。”
江蓉也是一下子被杨成景冒出来的一句话,给说蒙了。
什么叫匈奴人会不会知道汉军的踪迹,用一句老话来说明,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汉军的主力,无论是怎么变化位置,作为他们敌人的匈奴人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将他找出来。
“我的意思是,匈奴人在和汉军对持,这一点我们从元城的时候就知道了,假设汉军的主力还没有溃败,那么匈奴人是不是应该会知道,汉军的主力在哪里跟他们对持才对。”
杨成景越说眼睛越亮。
从之前的情报来看,汉军的存在,并不是匈奴人打败不了的,而是消灭了汉军,匈奴人的兵力也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但是不打败汉军,汉军又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无论是截断他们的退路,还是背刺他们一刀,都会让他们非常的难受。
可是打又不好打,萎缩在营地里面,正面的硬刚一把,匈奴人的亏损,绝对会让他们心痛不已。
除非是胡人联军全部到齐了,才有可能硬着头皮将汉军的主力给吃下去。
按照这么想的话,除非汉军是自己露出了致命的破绽,否则不可能那么快被匈奴人解决掉。
但是如果汉军已经被匈奴解决掉了,这一点也有讲不通的缘由,匈奴人始终是在酉阳的地界里面徘徊,没有大规模的入侵到汉朝的腹部地带,没有了汉军的制衡,匈奴人应该像一头狠狠的饿狼一样,应该一口咬在汉朝腹部这一块肥美的肉上。
按照这一个想法推测,汉军的主力还没有被匈奴人所灭掉,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他们没有办法带原来指定的集合地点,等待他们援军的到来,而是因为局势的变化,他们不得已变换他们现在的位置。
“继续说。”
杨成景的想法,算是很微妙,江蓉也突然觉得,有可能。
从敌人的嘴里面,得出自己的军队的所在处,还真是一个办法。
“匈奴人要盯住汉军的主力,反过来汉军的主力也同样要盯住匈奴人,所以,两者的距离,绝对不会相距太远。我们只需要找到匈奴人的主力,也就能够找到汉军的主力。”
杨成景的逆向思维算是给江蓉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
“匈奴人分散出来,掠夺村庄的小分队,都是骑兵组成,然而为了提高他们的速度都是轻装行军,也就寓意着他们不可能带大量的物资移动,如果是这样,那他们劫猎的物资只有两个去向。”
“第一个,送回他们,匈奴人的大营,第二个,找一个地方,先储藏起来。”
杨成景一口气把自己想到的所有事情全部说出来。
前者他们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汉军的主力,粮食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如果是后者,那他们也有机会拿下,没有注意到他们身上的匈奴人。粮食的问题也能得到缓解。
不得不说杨成景的想法很大胆,在这一片酉阳城的战场上,匈奴人的兵力到处都是,正常人的想法,都是在思考如何避开匈奴人,但是他却想从匈奴人的手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一个逆向的思维,江蓉也不得不佩服。
“我现在,就安排人员去寻找匈奴人的位置。”
杨成景提出的大胆想法,立刻就征得了江蓉的同意,立刻找人安排下去。
人数也不需要多,只需要几个斥候,远远的跟在匈奴人的后面,顺藤摸瓜找到他们的位置就可以了。
至于匈奴人,那就更好办了,汉军的位置不好找,但是在外面飘荡的匈奴人可是一大把,出了小镇,不用怎么晃荡,就能够听到马奔腾的声音,那无疑就是匈奴的踪迹。
江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是目前杨成景穿越之后见过,做事最快的一个,短短的10分钟,她就已经决定好了人选,并且安排了所有士兵的细节,将士兵派出去。
杨成景站在一旁看着江蓉,不断的发号施令。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最漂亮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于杨成景来说,认真的女人是最漂亮的。
江蓉独特的气质,可以说在发号施令的时候更具备吸引力,让杨成景都快转不动眼睛了。
好在杨成景的年纪够大,26岁的老男人了,见过的世面还算不小,强行打断了心里的念头。
在乌托邦的世界里面,他连自身的安全都还没有得到保障,更不要提其他的事情。
杨成景回神之后,开始思考他最初的想法。
杨成景最初的设想是从匈奴人的嘴里得知道汉军的下落,设下一个埋伏,抓几个活的舌头,从他们的嘴里面,得知汉军的下落。
从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办法得知汉军的下落,但是在匈奴人的嘴里肯定可以,但是其中就要考虑几个问题,第一个如何才能埋伏到匈奴人。第二个他们没有人懂得匈奴话。第三个所需要的时间。
第一个还能想到办法,但是后面两个,杨成景只能说是硬伤。
从整个支援军从上到下都是文盲,杨成景附身的这一句身体本身也是文盲,连汉朝的文字都认不全,更不要匈奴话这种外语。
其中文化最高的应该属家教程度比较高的江蓉,父亲无论如何都是一名文人,教育程度肯定是在他们这些人之上。
但是匈奴的这种外语,杨成景估计就是江蓉也要认输,匈奴自从成为了汉朝的死敌之后。
就已经认定了他们没有办法交流,只能用刀剑来交流,整个汉朝的边军能够懂匈奴话的人,不超过十个人。
第89章交流
事情安排下去之后,接下来就是等待了,如果不出两人所料的话,大概一个晚上就会应该有结果。
匈奴人不是很标准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在夜晚休息,也是一件被普及的事情,毕竟在古代,天黑之后如果没有必要的事情都会选择待在一个地方不要乱跑。
匈奴人的夜盲症,也算是非常严重的,主食都是肉类,缺少蔬菜水果还有茶叶,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在黑暗当中视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进入黑夜之前,可以说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干,毕竟他们现在只能是等待。
“大人,用餐的时间到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夜晚,帐篷里面也升起了一堆的营火,江蓉的属下送来了两份食物,为什么是两份因为杨成景也没有走开,作为整个计划的提出者,杨成景有必要在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现在,正是紧要的关头杨成景,身上也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办,干脆就在江蓉这里等候。
侍卫送上来的食物,其实也只是一份干粮和一份热汤,那一个味道,简直差极了,干粮吃在嘴里干巴巴的,一点味道没有,这汤也没有任何的一点荤腥,只是拿着他们军用的盐巴,在水里面煮了煮,就盛上来而已。
所谓的军用盐巴,只不过是结成块状的盐巴,整一块的颜色呈青色的,又被称为青盐。
那一口热汤,杨成景喝在嘴里,一瞬间,眉头立马都皱起来了,整个嘴里完全是热汤的味道,一股又咸又苦又涩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如果不是咸的味道稍微较淡,杨成景就感觉是海水烧开了之后,给他们盛上来的味道,当然,这汤里面也没有海的味道,但是那一股苦涩的味道却非常的相似。
杨成景喝这样的汤,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每一次喝他都让他受不了。
盐分是人身体必备的要素之一,缺少盐分,整个人就会全身乏力,甚至是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病。
杨成景自然是知道人体缺盐的后果,皱着眉头,一口气将这汤全部干下去。
三下两下就把盛上来的食物,全部给吃完了,不过杨成景并没有感觉到吃饱,反而有一种饥饿的感觉在身体里面诞生。
杨成景领到的干粮,已经不是原来的一整张饼,而是14不到的分量,因为他们现在必须要节省粮食。
粮食这个事情,江蓉做出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让杨成景支持。
那就是上下一个量,校尉吃什么,底下的士兵就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低粮食不足,带来的士气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