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全能技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永誓不贰

    “对”

    “这需要做一系列调动,比你转官十二秩还离谱”文天祥指出了这里的困难。

    “那就多劳靠山活动活动了”宋晨可一点不客气,直接喊文天祥帮忙。

    “你想对付蒲家”文天祥猜想到宋晨要干什么了。

    宋晨点了点头,在靠山面前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




第214章 能力越大 责任越大
    “很难而且危险,只要你调过去,就会引起蒲家的警惕的,这群人在朝廷也有人脉的,想清楚没有”文天祥再次问道。

    蒲家在泉州经营多年,市舶司把持在他们手上已经近百年了,当地归属于殿前司管辖的军队,其实也掌握在这个家族手上,更别他们手上还有数量不明的私军,他们把泉州经营得如铁桶一般。

    “弟子想尽快过去”阿牛还在他们手上,当然是越快越好了。

    “好,我想办法”文天祥做了这个承诺,宋晨听到后安心多了。

    贾府

    宋晨很少到这个地方来,这次想跑官,还是沿海制置副使的位置,没有那么容易当上的,必须走一走老贾路线,当然关于这一点他没有跟靠山讲。

    这回去,宋晨可没有打空手,买了一些奇珍异宝送到贾府。

    “宋晨,来就来嘛,送这些东西干什么,那可有点生分了”贾似道很是和颜悦色地说道,倒不是因为宋晨的礼物,而是因为宋晨为他带来了空前的胜利,让他相位上做得更稳。

    “第一次拜访,应该把礼节做足”宋晨很是恭敬地说道。

    两人没有聊几句,宋晨就表明了来意,说得是干脆直接,他想做沿海制置副使。

    “朝廷每年拨给沿海制置司的经费只有三万贯”贾似道觉得有必要把这个情况给宋晨说明。

    听到宋晨想去这个衙门时,他还是有点惊讶的。

    沿海制置司并不算什么实权部门,重要性远不如沿江制置司,这是官员们都不愿意去的冷衙门。

    没有想到聪明的宋晨居然主动往里面靠,实在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还好贾似道没有继续追问下去,算是答应了下来。

    内城,皇城司。

    陈不二手里拿着一封信很久了都没有放下,此时他心里是翻江倒海,面上却仍然没有一丝变化。

    信里通篇都在指责他如何如何地使坏,利用一个为国屡立奇功的年轻人,把他置于危险之中,差点让他丧命。

    当然有转折的,然而这个年轻人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地原谅了他,接着的意思就是你这个老家伙总得表示表示吧,做一些补偿。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年轻人觉得自己担负起沿海制置副使的重担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然后最后是,你看着办吧。

    这个白须老者把信放在蜡烛上,烧成灰烬后,然后朝太后寝宫走去。

    第二天朝堂上,皇帝宣布了自己的对襄樊战役有功之臣的奖赏,吕文焕官升三秩,居首功;张世杰转官十秩,居第三;宋晨转官八秩,位于第四;当然还有范天顺、牛富、张贵、张顺、李和尚、李如云、尚一刀、邱莹莹等人的奖励。

    只升了八秩,宋晨的计划似乎要泡汤了。

    接着又宣布了一项赏赐,对火炮研发与制造有关人员的赏赐,田小宝、墨玉海、周直、张长照分明不有不同的奖赏,宋晨居于首功,转官四秩

    这样就转官十二秩,比张世杰升得还快,一下子连跳十二级,可以说简直亘古未有。

    说实话张世杰连升十级都已经令人咋舌了,宋晨更夸张,连跳十二级。

    张世杰好歹是武官,宋晨可是没有任何功名的文官,因军功连跳十二级,这可踩了士大夫们的尾巴,他成了活靶子,所有大臣的怒火都烧向了他。

    “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样做为朝廷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御史中丞章鉴首先开起炮来。

    他对事不对人,之前宋晨这个有功之臣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还是他第一个站出来替宋晨说话。

    现在他又反对这种不合礼制的赏赐,朝廷又从一个极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

    “皇上,这是对我朝的典章制度的严重破坏”礼部尚书叶梦鼎也站出来说话了。

    “臣相信宋晨还会为我朝立下不世大功的,下回拿什么奖赏他呢他还年经,不出几年说不定升无可升赏无可赏,到时皇上应该怎么办呢”

    留梦炎的话很诛心,皇帝都不知道拿什么东西赏赐给臣子,往往有另一种说法,臣子功高盖主了,那时君臣关系也走到头了。

    “宋晨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现在是非常时期,应该多给他机会锻炼”文天祥站出来替自己弟子发声。

    “文少监怎么不避避嫌呢,那位能力有目共睹的人是你弟子吧”吕师孟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你文天祥平时不是很正人君子的吗,我任命几个本家到兵部任事,你也在那里唧唧歪歪,现在你自己怎么也搞起裙带关系了。

    这话一出,下面嘘声一遍。

    “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文天祥终究有点心虚,气势还是有点不足。

    “宋晨无经海经验,不过工艺技能极强,我看还是适合留在我工部”马廷鸾当然不愿意放走这样一个大才了,所以连他这半个盟友都出来打秋风。

    “就是嘛”

    “沿海制置司职能那么重要,岂能让宋晨这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去弄嘛”

    “什么重要,沿海制置司重要,一年也没有看剿了多少海匪呀”

    “要是让李老仙听去了,不扒你的皮才怪。”

    李老仙就是沿海制置使,虽然这个职务是兼任的,但是朝堂上这么说人家,这不是欠揍吗。

    就这样吵来吵去耗了一天,仍然没有结果,因为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各占一半。

    这个皇帝虽然水平不高,但也知道在这种事情先不要做决定,应该等一等再看。

    第二天,等候上朝的大臣们都在议论皇太后谢道清的一个梦,她老人家梦到一个仙人从海上来,告诉她让一个年轻人去经海,将有利于国运。

    不知道怎么的,大臣们都从不同的渠道获知了梦的内容。

    即使留梦炎那一派,都不敢像昨日那样,非常激烈地反对朝廷对宋晨的任命。

    “沿海制置司每年耗三万贯钱,并没有产生多少作用,经考核应对其经费应该减小到一万贯”作为吏部尚书留梦炎对官吏有磨堪的权力,说直白点就是绩效考核,现在他对沿海制置司的考核打了零分。



第215章 美丽牌火柴
    随即他提了一个折子上去,上面呈了一百多条,每一条都不是胡乱列出的,而是事实,李老仙在这里都无法反驳。

    留梦炎这么做是会得罪李庭芝的,他倒不惧,反正这个脾气古怪的李老仙从来没有给过赛宋江留梦炎好脸色看。

    “为什么还要单独设一处衙门,朝廷现在要把每一个铜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白脸老者陈宜中也站出来使绊子了。

    “李制置经略两淮的功绩有目共睹,留尚书的话有失公允吧”文天祥准备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一下。

    留梦炎还是有点忌惮这个做起事情什么后果都不管的李老仙,虽然不怕得罪,但也没有必要得罪死了,被其粘住还是很麻烦的。

    加上这次对宋晨的任命有皇太后谢道清的意思,此刻文天祥又故意大讲特讲这个两淮制置使,想把两人彻底对立起来。

    留梦炎这一派最终闭了嘴,不过岂能让宋晨这么称心如意,可以另辟蹊径在其他方面给他挖一个坑。

    既然宋晨想单独建衙,可,但是今年拔给沿海制置司的经费就从三万贯降到一万贯,至于建衙的经费嘛自己找李老仙要去。

    当宋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呼失败。

    靠山真是书生意气,在经费上不增加也就得了,这下还减少了,反正有皇太后撑腰应该不做任何让步的。

    这下弄得他还把李老仙也给得罪了,站在老仙的角度看,突然有个人想当他的大副,为此他还遭了个飞火,而且还让他的沿海制置司少了两万贯的经费,泥菩萨都还有几分火气,更何况他李老仙了。

    把这一层揭开后,靠山大呼上当,原以为取得了胜利,没有想到却为自己的弟子埋了一个颗钉子,他很是自责。

    宋晨赶紧说道,这些难题他有解决办法的。

    他又自觉失言,不应该让处处替他着想的靠山内疚,连说他宋晨别的本事没有,赚钱的本事倒很强,没有经费他可以自己去挣。

    没隔几天,吏部的任命的文书就下来了。

    这几天宋晨一直也没有闲着,把火柴给弄出来了。

    找来郑思肖、鲁宗贵二人设计火柴盒,找朱学霸研制火柴,找谢国明控制成本。

    火柴使用的三硫化二磷,既安全又无毒,作为穿越者的优势,不用经过一百多年的演进,完全可以一步到位。

    别看火柴在21世纪基本被淘汰了,现在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点火方式的革命。

    在古代点火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么用铁块击打打火石发火,往往要打许多下才能成功;要么使用火折子,这个相对容易,但是价钱昂贵呀。

    现在宋晨弄出的火柴,一盒六十支,只要三个铜板,好用省心不说,比之前的点火方式还经济实惠。

    宋晨弄出制造火柴梗的机械,火柴可以实现半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又居中协调,真的费了不少心。

    他却一股不占,当然清楚自己放弃了多大一块蛋糕。

    这些都是为了在襄樊向浴血奋战的将士许下的诺言,那些军士及家属的一部分抚恤金以对火柴厂的股份形式发放,他们才是大股东。

    以后他们每年都可以享受火柴厂的分红,剩余部分可以用来抚恤阵亡军士家属、援助伤残军士用。

    火柴取名为美丽牌火柴,用一个防潮防晒的小纸壳包装,在涂满红鳞的摩擦面一划,就点燃了。

    对于宋晨的强制入股,这些受到优待的人员,都没有什么意见。

    谁会有意见呢,他们的额外的抚恤,是朝廷发放的五倍,只是因为他们跟对了人。

    当然大部份抚恤宋晨都是用现银发放的。

    这个火柴厂采用真正的股份制形式,取名为大宋军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不像东印度一样,真正的发行股票这种所有权凭证,采用记名和不记名双轨制。

    一贯作价一股,里面的老板足有两千余人,启动资金一万贯,当然这钱全部是宋晨出的,公众股东只占五成,还有一个大股东,泉州沿海制置副司。

    宋晨这番高尚的操作,其实是有自己算盘的,有了这块招牌可以大大方方地向自己衙门输血,不用太担心别人的猜疑。

    火柴厂已经运作起来了,每天产量稳定在十万盒,根据销量还可以增加产量。

    没有用什么花哨的营销手段,只是在临安各个街头演示了一下,火柴的订单就订到年后去了。

    这个火柴厂还解决了这些军士家属的就业问题,他们都有一个入厂名额,可以到公司当火柴工,每月四贯,比他们当军士还高,而且不会有克扣,伙食还比他们好得多。

    当然这些从襄樊出来的战士仍然选择跟着宋晨,这种收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再说只要达到了宋晨的标准,赏赐是不会少的。

    后面几天宋晨又去见了谢国明,跟他聊了聊金融运作的问题,他对谢国明寄予厚望。

    从交谈中看到谢国明还有一丝忧虑,这一年里他除了管理临嘉马路的建设之外,其它什么股票银行债券到现在连影子都没有见到。

    他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管理马路修建的事情,现在他随便一个手下都能做。

    宋晨就跟老谢说,不要急,这回他到泉州就准备要跟他弄一个银行来,其他的还是按原本的计划,多路演先把信用的概念普及到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接着就是朱学霸,宋晨就把自己这几个月偷闲记下的初等数学当作礼物送给了他,把学霸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要知道他还有中等数学、高等数学,虽然里面有许多知识他都不会,好在穿越后他的记忆扩大了n倍,可以一字不差地抄下来,让他自己去琢磨。

    现在他这个火药厂已经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了,连欠临嘉马路项目部的五千贯都还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因为四个字军民融合,现在有部分火药对外出售,当然在严密的监控下,卖给几个靠谱的煤矿矿主,对,大宋也有煤老板。



第216章
    如果不是制定的销售条件太过苛刻,现在火药厂还能有可观的盈利。

    又去拜访了太医蔡幼习,这老太医的学习旺盛得很,看到宋晨来了无比高兴,他准备了一箩筐问题问他。

    这回宋晨还为他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一个能让人看到肉眼看不见微观世界精密仪器,叫做显微镜。

    这是宋晨和阿牛通力合作的结果,纯手工打造,费了不少心,有了这个完全能够证明微生物世界的存在,这样为后面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基础。

    另外还有一样礼物就不那么好了,一箱小白鼠,宋晨说这些小白鼠跟人体相似度极高,在上面做实验效果极佳。

    在这次会谈中,宋晨谈及了青霉素,以及相关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细胞、细胞壁、青霉菌、培养皿等等,说如果青霉素制造成功将是功德无量的,会拯救成千上万的生命。

    不过青霉素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出来的,不应在这上面消耗太多的时间。

    蔡太医只是将信将疑,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宋晨的要求,要他把牛痘放在第一位。

    宋晨知道青霉菌要经过一代一代的培养才能成功,让老太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牛痘上是很正确的,现在已经在一个小范围内推广了。

    当然还要去见大宋第一记者张玉娘,自然是要带着李晓菲的,毕竟他答应过她,不能与这个美丽的公子单独见面的嘛。

    宋晨不是去看张玉郎的女装,这种事情在心里想想就得了,不能表现出来,他来与她见面是谈正事的,准备在临安见闻发表几篇关于金融的文章。
1...575859606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