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全能技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永誓不贰

    当谈到这里时,张玉娘说说要见见宋晨这位匠人写的文章再说。

    她展开一看标题是信用是个好媒婆,金融引产术,标题雷人,张玉娘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结果是标题很风骚,内容很正经,不过写得过于正经,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看。

    张玉娘说要发表可以,必须让她润润色才行。

    由于不知道她会改成什么样子,再说他去福建路了,看不到修改后的稿子,先还不同意,直到她保证把改过的稿子给他寄到福建去,才答应。

    不过听到这里,李晓菲多心了,你们是不是要私下里鸿雁传情,当即做了个打算。

    李晓菲又问了宋晨,他为什么要署名永誓不贰发表文章。

    宋晨跟她解释这是他的笔名,张玉娘又说他的笔名真够二的。

    当宋晨都以为事情已经谈妥之后,张玉娘又索要广告费,这下让宋晨大跌眼镜了。

    老子不找你要稿费都是好的了,你还好意思收我广告费。

    可惜他跟美女谈判时,智商直线下降,最后几篇文章,直接付了五百贯了,而且是预付。

    张玉娘道出一组数据来,现在报纸发行量是以前的五倍,在余杭、钱塘、嘉兴都有分处,目前一块手掌块那么大点的版面要价两百贯,意思给你宋晨的还是友情价。

    宋晨提前做过功课的,她说的是真的,在她改变主意前,就把这钱给付了,省得这个古灵精怪的她又弄出什么妖蛾子。

    还去见了郑思肖、鲁宗贵两师徒,看看他们把各种防伪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两人现在都是仿伪专家了,走之前宋晨叮嘱他们不要荒废了画艺。

    回到住处,附近这里都有皇城司的密探在全天候保护,还算安全。

    不过宋晨对这种保护模式并没有多少好感,他想的是自己的安全必须由自己人来维持才好。

    这一次建衙,他有五百个军士的名额,到时得用自己的子弟兵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每次回家,他都会到童叔童婶家,跟他们说阿牛是安全的,因为他有制玻璃的手艺,可以创造海量的财富,哪舍得伤害他,这样老俩口才勉强打起精神来。

    然后宋晨又说,他还要等两天,要等到自己这边的人聚齐了,才出发去泉州。

    第二天,经过停工、闹事风波后的临嘉马路正式通车了,宋晨出席了这次典礼,谢国明把宋晨那一套会议仪式学得很到位。

    现场很热闹,毕竟之前两个月,懂得广告效应的他,就在造势,在邸报、临安见闻等有份量的报纸都登载了广告的,而且还请了戏班子来吸引人气。

    每次都提到了收费模式,一次过去十个铜板,更是宣传了马路是六车道,平坦路面坚固,让两地来回的时间省了五个时辰。

    还配了一幅很逼真的油画,一条一眼望不到边的马路上,一家人座在配备了减震装置的四轮马车,享受到飞一般的感觉。

    通车当天,足有一千辆各式各样的马车及马匹过去,收了十贯钱,虽然这个相对于十万贯的投资来说,太少了。

    不过这才是第一天,后面几天,每天都达到两万驾次的车流量了,马路处收费员也增加了,因为每天都要收许多铜板,必须增加安保力量,还有就是路面清洁员也要增加,这些都是养护马路的支出。

    相对于收上来的过路费,支出那是毛毛雨,第一年的利息费用是稳了,四年之后就可以提前还本金了,那时这条路的收入又可以为武穆计划支持。

    到目前为止宋晨诸事颇顺,虽然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之后,他的一万五千贯分红没了,不过他那几头现金奶牛,会源源不断地为他带来红利。

    陆续收到范天顺、牛富的信,信里两人把宋晨狠狠地骂了一通,这可是真骂,说下回见到他,要狠狠地揍他。

    这回连宋晨自己都觉得做得太过了,他把在樊城的将士直接调了三百人过来,这三百人可都是见过无数次死亡的老兵,这些军士都是樊城的魂。

    不过宋晨也把毒舌将军高达借给他那两百将士扣留了,他倒没有来信骂人,因为两人又没有什么交情,写什么信,他直接在鄂州跺脚骂宋晨无耻。

    终于全都聚齐了,这五百军士都是直接归他调度,这也是他的底气所在。




第217章 经费这件小事
    准备出发时,两个小姑娘跑了过来,是李晓菲、小玉儿。

    李晓菲豁出去了,当者五百将士的面,态度坚决地表示,这回去泉州必须带着她们,下面响起一片带她走的起哄声。

    开始的时候宋晨还不大愿意,因为泉州迟早会有一场血雨腥风,两个姑娘去了说不定会有危险。

    这一次李晓菲显示了顽固任性的一面,她甚至扯上了张玉娘,说宋晨为什么与她鸿雁传情,是不是自己去了泉州碍着他了。

    这一次宋晨真被冤枉了,什么鸿雁传情,那是审稿呀,他根本没有那个心思,只好说他在泉州稳固下来之后,才来接她,她还不依,为了爱情,为了证明清白,只好带着她下泉州了。

    其实宋晨也有点愧疚,如果这回时间不这么紧迫,他们就可以成婚了,想到又被推迟的新婚之夜,宋晨的心就很纠结,谁不想早一点抱得美人归。

    不过也好,现在李晓菲是他名正言顺的未婚妻了。

    他们到了扬州,准备乘船走海路到泉州,路过此地,作为副使怎么的也要去见见李老仙。

    两淮制置司,这里是一个处很大的地方,时不时地有人进出。

    原本以为送上拜帖之后,会很快有人来接待,没有想到等了许,才通传得见。

    不能生气,这一回确实是他为他们引了一把火,让李老仙遭了飞火,以老仙的脾气自然是不能就这么算了。

    要等到饭点时,终于有人来了,不是喊他去吃饭,而是喊他去受气的。

    “宋晨呀,你这家伙,可以说想去哪里不行,为什么要偏偏盯上我这个地方了”李庭芝还是那一副什么都敢说的脾气。

    “我想在沿海有一番作为,只有这个职位最合适”宋晨觉得能说真话的时候就说真话,这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

    “你能有什么作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朝廷只拔一万贯给沿海制置司”李庭芝气愤呀,其实留梦炎说得没有错,这个衙门这几十年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建树,都快被人遗忘了。

    近年来这位李老仙还把这本就不多的经费给挪用了,他用这笔钱去支持军队的建设了,现在经费由三万贯变成一万贯,因而他的军队就有了一笔很大的亏控。

    “那李制置能拔给我多少呢”宋晨虽然早知道这个消息,但是亲耳听到李庭芝这么说,心中还是暗暗叫苦,他建衙的钱哪里来,他这几百号人在哪儿吃饭,住哪里呢

    “还拔给你,我不找你这财神爷要都是好的了”李老仙一副要把宋晨吃了样子。

    财神爷,我咋没有听到别人这么称呼我,这李老仙为了钱也是拼了,居然给他戴了这么大一顶高帽。

    “制置大人,至少先拔一千贯给我,现在我兜里的钱只够到泉州,到了那里之后,五百人的住宿吃饭都要用钱的”宋晨直接叫苦道。

    “我也没有钱呀”李庭芝平常的画风不是这样,他实在是被宋晨坑惨了,一想到那两万贯钱的窟窿不知道怎么补,就有一口气。

    “大人怎么没有钱,你认购那五千贯不久就要满一年了,马上就有一千贯的收入,”宋晨当然是故意的,因为他知道那笔钱是李老仙私人的投资,“忘记是大人的私人投资了。”

    “真的,你那马路真的能赢利,一天能收多少钱”李庭芝作为一个手握实权的大吏,比许多人都清楚钱的妙处。

    “一天拉铜板的马车都要来回五趟,马马虎虎也就两百贯吧”宋晨还是有点骄傲地报出了这个数字,这条马路还掉债券的本息之后,剩余的钱优先投于武穆计划。

    现在这个计划推进得还很慢,目前为止只有他自己在工业区买了几处地,修建自己的产业。

    “早知道,我就该多投一点了”李庭芝似乎对自己投少了还有点不满意。

    “不久之后还要发行武穆债券,你想投多少就投多少”宋晨继续忽悠道。

    李庭芝听着怎么有点不对味呀,你这是什么意思,现在还叫我拿钱出来,财神爷果然是财神爷,结果他还真动了这个心思。

    “少跟我来这一套,那两万贯的缺口给我补回来,否则一个子也不拔给你”李庭芝是非常认真的,要不是眼前的瘦竹杆确实为大宋立过大功,早就被他按在地上胖揍了。

    “那么先给我一千贯”宋晨也非常认真地说道,一千贯虽对他来说是小意思,可是他不会垫钱,这样坏规矩不说,到时还会成为有心人攻讦的口实。

    “真的,那好”李庭芝听到财神爷答应要补他两万贯的缺口,那是相当地高兴,先付给他一千贯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正在这时,听到一个声音,“制置大人,现在开饭了”

    “既然这样,那就留在这里吃一顿饭吧”李老仙心情好了点,留这个副使吃饭,宋晨自然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饭堂在一个雅致的房间,墙壁挂着字画,柜子里放着书,这才让人想起来,李老仙可是进士出身,不只是个五大三粗的武将。

    屋子里有一个白衣儒士,透着秀气,如果猜得没有错的话,这人就是陆秀夫了。

    李老仙介绍了这个秀气的中年儒士,正是他的首席幕僚陆秀夫,果然如此,未来的宋朝丞相,现在还是编外人员,另外也应证了李庭芝幕府的庞大。

    对于陆秀夫,这个最后背着小皇帝从崖山跳下的大宋最后一任丞相,不敢在他面前托大,连忙起身拱手行礼,礼数十分周全。

    李庭芝暗自得意,这个宋晨对他的幕僚都这么尊重,肯定也是尊重他的。

    三个人边吃边聊,席间没有谈及铜钱这种腌臜事,而是纵论天下形势,宋晨的水平还是有的,比为官十余年的李庭芝陆秀夫还是差了点,不过他作为穿越者的全知优势也不是他们能比的。



第218章 疆防与海防
    两人都被宋晨折服了,因为宋晨说,襄樊大捷后,大宋现在更危险了,之前蒙古自恃其强,分别在四处用兵,现在从皇城司得来的密报,三个月前北方、西北都息兵了,现在腾出手来猛攻南宋一处。

    这次孤注一掷地攻襄樊虽然遭到了失败,是跟其援军准备仓促有关,如果蒙古回过神来,下一次进攻那就不那么好对付了。

    这两人都被宋晨的这种分析给惊到了,不管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也清楚他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

    先天南地北地聊了很多很多,两人又悄悄地把话题,饶到了正事上,他们鼓动宋晨等事情风头过了之后,要他再向朝廷要银两。

    喝得二麻二麻地宋晨觉得这是肯定要做的事,他还为朝廷找了不少财路,四轮马车、新式工具、潭州煤场,现在是给他喝点汤的时候了,在泉州建新衙岂码得单独调拔一万贯嘛,这个数后面还应该增加。

    当说到,这钱不能用在海上时,隐晦地提到陆地上的事情比海洋里的事情重要多了,宋晨就酒醒了。

    三人又在争论疆防和海防那个更重要,现在大宋基本上没有海洋威胁,海边最多一些大一点的海匪而已,对朝廷根本没有什么实质威胁。

    看来海防不重要,对于这些宋晨也没有反对,他从另一个角度讲,对大海的开发,这还是中华民族的处女地,大海有那么多渔业资源,海带紫菜还有各种大鱼,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饥荒。

    当然最大的海洋上安静了,贸易通道就安全了,大宋立国几百年里,从来没有禁过海,是一个鼓励贸易的朝代。

    即使是这样,大海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到了王朝末期,比如现在,每年拔下来的仅有的三万贯,基本上还被李老仙给挪用了。

    大海可以带来财富,带来机会,带来胜利的希望,未来几个世纪是海洋时代,我们现在的文明应该从陆地文明向海洋文明过渡。

    宋晨的排比用了很多,蛮有气势的。

    二人部分被他给说服了,两人认为宋晨只是个手艺出神入化的匠人而已,对这个大匠师的行政能力并没有抱多少指望。

    但现在可以让宋晨放手一做,看他能够做到哪个份上。

    不过经过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是宋晨的还是宋晨的,是李老仙的还是李老仙的,双方还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那就是以后沿海制置正使的职务,由陆秀夫代劳了。

    如宋晨的日常事务,那些报告之类发到陆秀夫那里来就行了。

    当然这种事情不要公开呀,朝廷任命的是他李庭芝,现在他自己把这个职务承包出去,自己当甩手掌柜,肯定要秘密进行才地。

    “对了,宋晨,你走哪条路去泉州了”李老仙、陆秀夫跟宋晨相处得都不错,谈了令人不愉快的正事之后,就可以聊些轻松的问题,接近彼此的距离。

    “走海路”宋晨给了一个很别致的答案。

    原本两人不所有人都认为会走陆路的,这是这个时代人们出行的普遍手段,水路也是有限制,总得有一条河把两地联在一起才可能吧。

    海路运客也有,绝大部分是短途,都是在近海附近,而且接受度不高,时不时地会听到海船沉没的消息,走海不安全,几乎是共识。

    这回宋晨从明州到泉州却准备通过走海路的方式,这条航道从来没有人走过,等于说他宋晨一来,就预备自己开一条航路,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要不是跟这家伙聊了这么久,两大民族英雄都对宋晨能力有一定的了解,要不然他可能会立刻被扣留下来,不能拿朝廷的巨额财产冒险呀。

    “宋晨,你确定不会被淹死吗”李老仙呡了一口老白干后,开始了他的直白问话。

    “海龙王不敢收我,怕我下去捣蛋”宋晨非常有气势地说道。

    “莫非你们的船不一样”陆秀夫很清楚,最近明州有个船场的官吏在抱怨,军器监几个月前下了个奇怪的订单,这个船场也是朝廷的,但不受军器临节制。

    军器监可是给足了订金,同时说过严格按设计方案执行,如果制造的船出了问题,船场没有任何责任。

    这是个老船场,也接民用订单的,虽然官吏觉得有点怪怪的,由于这个订单利润丰厚,没忍住还是接了。

    因此这个老船场造了一种奇奇怪怪的船。

    “到时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宋晨立刻邀请两人去,观看新式帆船的下水仪式。

    明州港,那三艘新式帆船,就要下海了,船场的人一个个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因为他们事先并不知道两淮制置使要来观看这次下水仪式,要是闹笑话了,那可就不怎么好玩了。
1...5859606162...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