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技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永誓不贰
这个动作应该就是表示欢迎吧,她也跟着有样学样地拍起掌来,这时才缓解了宋晨的尴尬,鼓掌原来是这回事呀。
这时其他小孩也跟着拍起掌来,掌声响起来了。
“大家起立,跟着我念‘老师好’。”宋晨觉得把这个尊师重道的礼仪引进到这个时代。
周艺脸红红的,明明是个糙汉子,怎么表现得像个小白脸似的,当然这话宋晨只能在心里想想,说出来的话,这家伙可能一辈子有心理阴影,不敢上三尺讲台来了。
“周老师,进来了,不要害羞了,以后这些学生都交给你了,让你来管,表现得太腼腆,这些毛孩子可能不服你管的!”宋晨小声地跟他说道,并把他们进来。
周艺勉强走上了讲台,开始说话时,声音很小,并且断断续续的,“同学们好,请……坐下。”
这完全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宋晨自觉地站在一旁,表示了对这位老师的尊重,这样给了周艺很大的尊重。
后面他说话越来越流利了,也许是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眼神吧,给了他鼓励,他按照宋晨的嘱咐,提前备好了教案的。
首先他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讲课,讲了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虽然这个话题对于小孩来说并不太合适。
但是他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从孩子童真的世界观来讲的,因为我们需要发现周围很美的眼睛。
总之他还是挺能激发别人学习兴趣的,总之他还是挺有才能的,虽然这些言论里有宋晨的影子,不过这也是他从内心里赞同宋晨的观点,才讲得这么精彩。
………………
大都。
伯颜开始带着这位南宋来的使节参观他们的兵器工坊,文天祥作为军器监的少监,对军工的生产是有极高的理解力。
首先他看到一个占地面积极大的地方,比他的军器监宽阔多了,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大家又有条不紊的。
到处都在重复一个动作,打造枪管,工匠的动作很是熟练。
他们的生产工艺比之军器监可差多了,可是奈何工匠多,弥补了效率的不足,文天祥还看到自己徒弟流水作业的影子,看来蒙元也一直在学习,想到这里,他就皱了皱眉头。
仓库里堆满了枪支,大约有两千支左右。
内心的震撼无法形容,这确实是蒙元的底气所在。
据说这种枪支射程达二百五十步,虽然比他们的一号还差一点,但是这样确实要把大宋武器的优势度抵消一大半。
这可极为不妙,文天祥和宋晨心里都清楚,目前的胜利都是依仗的武器的坚利。
之前蒙古仿制的一号之所以没有发挥出优势来,跟那时无法大规模准备军队有关,而现在仿制一号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了。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面上文天祥却显得云淡风轻,装出不屑的样子,指出这样那样的不足,这里比他的军器监差远了。
而伯颜也一点不惊恼,反而开玩笑地问,究竟是哪里的不足呀,可以放心大胆地讲出来呀,这个家伙在这个时候还不忘记套文天祥的话。
这座兵器工坊外,一众元朝的大员。
“伯颜在搞什么,我们这里的生产工艺都是机密,要是让对方偷师去了,那可就吃了大亏!”阿合马装出一副很担心的样子,他其实是对伯颜不满,借着这个由头发泄而已。
当然他不满的人多了,不满他的人更多,在朝中‘人缘最差的大臣’的桂冠他当之无愧。
“偷师,阿合马你好意思说,这里面好多工艺是我们悄悄偷学过来的,人家可能一点也不在乎,不然你以为你能想得到的问题,丞相大人想不到吗”
“就以为这世界上就你一个聪明吗”
“就是,就是!”
文天祥越往里面走越是感到触目惊心,最令他心惊的还是一个看起来很神密的地方,在那里他看到一个吊起来的石槽,里面装着熔化的铜水。
正要过去看个究竟时,被伯颜拦住了,他卖了个关子说,“这是他们这里的核心之地,暂时不方便南人参观。”
其实伯颜使了点小心思,那就是欲擒故纵,靠山勾起了很大的心思,不过却被拦在门外。
他此刻心中真的很焦急,正是对方要的效果,里面明显也正在浇铸大炮,用的材料是黄铜,如果成功了的话,他们南宋的武器优势又会被进一步缩小。
文天祥虽然有一点书生意气,他也知道是什么在支撑着南宋,而且还让他们打了一两个漂亮的胜仗,那就是火器的优势,如果这种优势被蒙元缩小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
“文大使,你是不是有点不舒服,脸色好像很不好看呀,那要不是进里屋喝喝茶,压压惊!”伯颜是何等人精,靠山震惊的神色只是一闪而过,他却一下子就抓住了,并且大做文章,夸大其词。
“伯颜丞相,用不着,你们这些在我眼里,都是本末倒置,说实话偷师也应该偷得像样一点吧,这么多资源白白浪费掉,看着可惜呢!”文天祥内心很震惊,但是嘴巴上却一点不让步。
伯颜一点也不恼,因为他清楚文天祥确实被震撼到了,只消确认这一点,今天出来的目的就达成了。
他把文天祥拉到一个颇为雅致的房间,立刻有仆役过来倒茶。
“文大使,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钦天监的郭守敬敦老,现在这里的一切工艺都是由他在负责。”伯颜介绍郭守敬时,语气非常地恭敬,这倒是发自心底的,郭守敬可是一位大学者。
第261章 皇帝的胭脂钱
第262章皇帝的胭脂钱
宋晨其实心里乐开了花,他就算再会挣钱,终究比不过抢,来得容易来得快,正所谓那句谚语,强取胜于苦耕,都准备以后就当铁民得了。
这也就是在心里想想而已,好歹是穿越者,穿越之后当海盗的话,可能还是会丢穿越者脸的,成为这个队伍里的耻辱,算了算了。
“嗯,我知道了”说完宋晨拍了拍周掌柜的肩膀,随后给他宣布了一个算是坏消息的好消息吧,一项人事任命。
聚宝斋在南宋有五处产业,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现在宋晨说现在他只管福建路本地的三处产业,其他两处产业分别要独立出来,现在他的直接上级是谢国明,他的活动要听谢国明的指挥。
这个消息的好的一面是,聚宝斋要改名了,那就是改为大宋沿海银行,连招牌的样式都弄出来了,这样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这家什么银行的就有了官方背景,在某种程度上他周大掌柜大小就是大宋体制内的一个官了。
关于这一点,更是得到了宋大人的正式认可,他说这家银行只是一个初步的打算,如果运营得好,可能升格为大宋中央银行,那是他就是福建分行的行长,这是正式转正,成为朝廷有品级的官员。
周大掌柜听到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兴奋了,所以才大胆问这是多大品级的官,宋大人的回答倒很诚恳,说他也不知道,肯定不低于五品吧。
简直是不敢相信,五品官员那是什么概念呀,那可是大官呀,走路都可以横着走的大官,大掌柜是一个官迷。
准确地说,这个时代的几乎所有人都是官迷,即使对做官没有多少兴趣的人,对当大官的人也都会怀着敬畏之心的,做官可以说现在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
无怪乎周掌柜如此兴奋了。
宋晨又问了几个问题,如现在聚宝斋有多少员工,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干,都要鼓励,如果他对哪一个人不满意的,就可以撤掉。
这位大官还是给了周掌柜很大的行动空间,他回答说这一处分行,总共有二十一人,在宣读了宋大人的意思之后,只有三人选择离开。
说到这里周大掌柜还有点咬牙切齿的,说这几人虽然并不是很重要,可是选择这个节骨眼离开,是不义之举,他扣留了他们一个月的薪奉。
听到这个,宋晨说不必了,该发就要发,这是原则,周掌柜听进去了,并且心里很高兴,他自己扣留那三人的工钱,不过是无奈之举和自保之举,没有想到东家这么体量人,如果能够选择的话,他当然还是乐于去当好人的。
再交待几件事情,给他一些活动的经费,并叮嘱负责好好清点资产,协助田小宝追查蒲家各项产业,做好了好处少不了他的。
临安朝堂。
今天的朝堂份外热闹,昨天众朝臣还对宋晨在泉州的雷霆行动大加指责,即使这次行动实际得到了皇帝的首肯,也就是贾似道同意,但照样怼宋晨。
士大夫们纷纷指责宋晨手段太血腥了,有伤天和,伤及无辜,这实在太不该了,蒲家通敌的证据也不是很充足,重要证物也就是那几封信可能是伪造的,这是他在泄私愤,打击自己的商业对手。
总之是宋晨无法无天,简直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这实在可恶至极,应该立刻对其进行收押,有极端的,甚至主张立刻派军队攻打泉州,对其处于极刑。
贾似道在那里闭目养神,像往常一样,不发一言,最后越吵越凶,到最后甚至有要求对宋晨满门抄斩的。
不过大家都晓得,这是过过嘴瘾而已,事情已经发生了,终究不会拿宋晨怎么样,况且听说这家伙拿住了蒲家的产业。
而且他手下军人纪律严明,很早就做了周密的布置,蒲家的仆人、家人,都无法卷款而逃,所以蒲家的产业并没有因为这两天的动荡有多少损失。
意味着这是一块还没有被谁啃过的肥肉了,完全掌握在宋晨手上。
泉州事件的第二天,大家的争论焦点就变了,画风完全不样了,之前的正义凛然变成了充满铜臭气的市侩。
核心就是蒲家的产业应该怎么分的问题,这块肥肉,大家都想来分一分。
这一回该宋晨真倒霉了,之前的攻击,大家都是过嘴皮子的瘾,这一回是动真格了。
虽然说得隐诲,士大夫毕竟是要面子的,很多重量极大臣都发话了,最终翻译出来就是一句,他们都要来分一杯羹。
好多发言的甚至还是宋晨的盟友,这让宋晨始料未及。
礼部尚书叶梦鼎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蒲氏的学舍应该由礼部征用,作为春季考场或者蒙童学舍皆可,这样可以为朝廷省下经费若干。
工部尚书马廷鸾,对蒲家下面的几处经营得半死不活的冶铁工坊,宣示了主权。号外这个冶铁工坊先可不是这样的,先前挺红火的,由于宋晨发明了转炉练钢法,能生产大量廉价的钢,传统工艺的冶铁受到了致命冲击
四朝重臣江万里更扯,他晓得蒲家私军战斗力非同一般,他要求宋晨把他们收编了,这在宋晨眼里是一个疯狂的主意。
连靠山的军器监都来凑热闹了,看上了蒲家的船,理由也是很充分,他们现在正在研究通过新的成本更小更快捷的运输方式,那就是走海路,这至少需要五十条船
两淮制置使李庭芝,这个李老仙虽然不在朝堂,他更狠,说是所有的都是他沿海制置司的,你们谁都不要抢。
李庭芝这个要求是最过份的,宋晨的这个上级从来没有拔给他经费不说,还要求倒拿给他。
这都是宋晨答应的,那就不说了,一看到下属赚钱了,又眼红,准备直接来摘桃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知道,这些人都是宋晨的盟友,还是很铁杆的那种,连他们都在这个时候伸手了,更何况那些跟宋晨没有什么交情的人了。
第262章 大宋沿海银行
第263章大宋沿海银行
其他的大臣,更是理直气壮了,那语气简直是宋晨不给,就不是大宋好大臣似的。
在皇帝眼里,朝堂一直很热闹吵闹,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吵闹过,不过他理解,因为他也写了一封私信给宋晨,皇帝的要求最简单最直接,向臣子要贵妃们的胭脂钱。
宋晨接到这份不是圣旨的圣旨,那表情是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
“居然找臣子要钱,给自己的老婆们买胭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宋晨都一一回绝了,关系好的回绝,关系差的更不用说,甚至连皇帝的信都扔在一边,没有任何动作,然后再写了一封几万字的奏折上去。
要钱
这是什么神操作,明明接收了蒲家的全部产业,得到这么多钱财,居然还有脸向朝廷要,脸皮这么厚也只有宋晨这独一份了。
不过这份奏折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读了之后真的感觉宋晨说得有理,这份奏折用了一组准确的数据说明问题,那就是要想以前蒲家产业继续运作下去,至少还要朝廷拔三万贯下来。
那么肯定会有人问,老子为什么要蒲家的产业运作下去,宋晨又从减小社会动荡、维持就业稳定、稳固税源、繁荣社会发展的角度,阐释这些产业对大宋的重要性,接着从各个维度,如蒲家的贸易、工坊、商铺、聚宝斋来讲。
众大臣看到这份万言书,大家都明白了,这是最高明的拒绝了。
宋晨现在确实需要钱财,当然没有指望从朝廷里得到,不过是用这封奏折拦住那些无数双伸出来的手而已。
临安。
谢国明不像手下那些人对宋晨崇拜得不行,相反对他有点不满,谢国明都在犹豫要不要离开宋晨单干了。
之前宋晨就对他承诺过,就算以后要单飞,他也是欢迎的。
这一点谢国明还是了解的,他知道宋晨说这话时出自真心。
他现在有许多赚钱的思路,可是由于被武穆计划各种各样的事情缠身,无法去做,这样有金子在脚下,却没有时间捡的感觉很痛苦。
赚不了大钱这一点还不是最重要的,现在谢国明也跻身临安上流阶层,有年薪最高的掌柜之称,他不缺钱,宋晨从来不吝啬金钱方面的奖励。
他也知道自己能有现在的地位,是拜谁所赐,谢国明骨子里是一个商人,他认为自己这两年的付出也算回报了宋晨。
本来他已经写好了一封诚意满满的辞职信了,结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千盼万盼的银行来了,赶紧让人把发出去的信追回来。
因为宋晨交给他一个铺子,聚宝斋,谢国明这个对金融充满好奇心的家伙当然知道这个存在,这就是一个钱庄,是最接近银行的存在了。
当然钱庄并不属于他,其实也不属于宋晨,是属于大宋沿海制置司,所有权对于他来说不重要,事实就算给他,他也不敢染指,因为与宋晨相处甚久的他,知道银行所代表的能量。
聚宝斋要改名,改名为大宋沿海银行,有了它,他谢国明从此就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件事情,从清点账册,盘点实际钱财,安慰挤兑的人群,还要制作招牌,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都是他在奔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