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章二二

    “那当然,能够同房,不可能认出。呃,是芣苢让你来的你告诉芣苢,王质是逢场作戏而已,芣苢不必在意。话又说回来,成为太子,是她一手安排的,王质做这些事情,怨不得,怨不得……”站猪一脸羡慕。

    凤娘使劲掐站猪的胳膊,算是无声的警告。

    “芣苢让我来接你,带你去个地方。”

    “不行,我还要在这里等着王质下朝。”

    “去去就回,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今日上朝,百官云集。芣苢就不担心今日王质露馅”

    “芣苢姑娘不同常人,她说,世间事,人算不如天算,顺其自然最好!”

    大殿里,王质站在百官的前面,除了魏征,其余人他一概不认识。

    李世民高高在上,他看着李泰挺着一个大肚子,笑着问道:“我儿还未启程”

    王质以为是在问他,正准备回答,不料身后传来响亮的声音:“父王陛下,儿臣本来昨日离开长安,后来看日子,今日初五,想见父王之后再离开。”

    原来李世民口中的我儿,是身后的另外一个儿子。

    是谁李泰李治

    王质不得而知,没有人耳边提示,一切都要靠自己来应对。

    李世民口气温和:“泰儿,不必匆匆离开长安,你想多待多久都行。你奏请的编撰大唐地理之书《括地志》的想法很好,目前大唐有十道三百五十八州,将各州的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编撰在书中,是前无古人之事。”

    李泰上前两步,和王质并排站着。王质低头,看到李泰肥大的肚皮。

    “儿臣所要做之事,和父王制定的法典想比,简直微不足道。”

    “《法典》和《括地志》其实是一本书。”李世民说到,“诸位大臣,你们知道朕的意思吗”

    大殿一片沉默,王质不清楚皇帝发话让大臣回答的套路。

    他也不敢回答,努力回忆着唐法典的内容。

    “泰儿,你来回答!”李世民开始点名。

    “儿臣以为,《法典》和《括地志》都是为了大唐的千秋基业。”李泰声音比之前小很多。

    李世民口气带着不满,他点到王质:“承乾,陆元朗在世的时候,赞扬你敏惠聪明,你来说说,为啥《法典》和《括地志》是一本书”

    王质身后全是大唐的精英,他清清嗓子,说到:“《括地志》不容置疑,将会是最好的自然之书,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

    李泰心里嘀咕,这人说的话简直是鹦鹉学舌,可见水平之低,还有胆量冒充太子。

    “父王的唐律,”王质继续说到,“其实也是地理之书,或者说是自然之书。”

    大殿中传来众人惊叹或者疑惑“嚓嚓”声。

    “唐律的伟大,在于父王高瞻远瞩,将人和自然是紧密相连的观念放进律法里。百姓犯罪,会动摇自然规律,律法制裁罪人,不仅仅是威吓,也是为了恢复天地间的阴阳平衡,遵循了圣祖老子所说道法自然,因此和《括地志》算是一本书。”

    王质的知识仅限于此,他不能再编下去。

    李世民高兴说到:“知我者,太子也,讲述得很好,泰儿要好好向太子请教,编撰《括地志》是手段,提升眼界是目的。”

    李泰赶紧对着王质行礼,退后几步。




第九十一章 冲动的魏王
    李泰这一下是以退为进,他和房遗爱早早就将下一步想好了。

    今天皇上以《括地志》开头,但是重点要讨论的是重修《氏族志》编撰进展。

    魏王李泰想将假太子推到讨论漩涡中心。

    修订《氏族志》是高士廉。

    十年前的玄武门兵变,高士廉当时担任雍州治中,和雍州牧地李世民是死党。他跑到大牢,凡是愿意跟随他的死囚犯人,一律释放,发放刀枪武器,和囚犯一起守在长安宫城北的芳林门,阻挡李建成的援军。

    玄武门兵变之后,高士廉成为李世民的右庶子。

    高士廉还有一个身份,他是文德皇后的舅舅,也是李承乾和李泰的舅爷。

    房遗爱从自己的父亲房房玄龄的谈话中得知,圣人虽然口头上一直表扬高士廉,说什么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依照房玄龄对圣人的了解,李世民对高士廉编撰的《氏族志》有很大的意见。

    高士廉估计是老糊涂了,一直没有摸清楚圣人要编撰《氏族志》的真实意图,还以为是延续之前朝代的修撰姓氏谱系的惯例和传统。李世民下诏修撰《氏族志》,是想借此抬高关陇集团的门第,特别是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地位,最终达到稳定李家唐王朝的权力秩序。

    而高士廉却将山东士族崔民干列为第一等,他的原则是:“责天下谱谍,参考史传,检正真伪,进忠贤,退悖恶,先宗室,后外戚,退新门,进旧望,右膏梁,左寒畯。”

    谱系中的门第高低在某种意义上是权力秩序重新洗牌。

    而太子承乾去昭陵守孝之前,一直支持高士廉《氏族志》的编撰,根本不知道李世民已经对高士廉不满了。

    李泰和房遗爱密谋,对《氏族谱》进行攻击,获得父王的信任。

    然后揭露假太子的面目。

    果不其然,李世民问道:“泰儿,今日讨论《氏族谱》编撰近况,你来和各位大臣共同梳理商议如何”

    李泰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赶紧行礼:“父王能否让承乾来主持梳理,儿臣在一边研习学习。”

    李世民点点头,对王质说到:“承乾,你将高士廉《氏族谱》前两卷拿给我。”

    王质一下蒙了。

    李世民这话究竟是何含义。

    第一种可能,找高士廉,拿高手中的《氏族谱》给李世民。

    第二种可能,《氏族谱》已经在太子手中,现在李世民让他拿出来。

    王质点点头,身体并没有移动,侧边的李泰神情轻松,斜眼看着他。

    李世民看着王质发呆的样子,说到:“承乾,不要耽误大家时间,赶快去!”

    这句话出来,王质马上判断是第一种可能,对,去找高士廉。

    回头一看,都是黑压压的文武百官,谁是高士廉

    能够编撰《氏族谱》的人,应该是个老头。

    手中也应该拿着书吧

    老头倒是很多,都是垂手而立,没看见有人拿着书。

    魏王李泰看着王质犹豫样子,心里猛然明白,假太子不认识高士廉。

    何须密谋,直接就可以揭露。

    高士廉腿脚不太好,书在木箱中,放在他左脚的侧边。每次讨论《氏族谱》的时候,李世民都要派人到他面前取书,形成惯例。

    这个惯例,百官都知道。

    只有根本不认识高士廉的假太子不知道。

    太子连自己的舅爷都不认识,在父王和文武百官面前,算是现原形了。

    王质一瘸一拐走着,他看到魏征身边一个老头,含笑期盼地看着他。

    十有九就是那人。

    王质几步走到那人面前,行礼说到:“请将《氏族谱》前两卷给我。”

    这是王质穿越以来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挨着魏征的那人,是房遗爱的父亲房玄龄。

    此时李泰最为兴奋,他在不远处叫道:“太子,你认错人了!”

    百官一片哗然。

    李世民也从自己的王位上站起来。

    房玄龄看到王质给他行礼,于是回礼说到:“承乾太子,我没有《氏族谱》,那书在高士廉的脚边。”

    此时,李泰赶紧走上前,站在王质身边,指着房玄龄问道:“太子殿下,此人是谁”

    王质眯着眼睛,缓缓说到:“看不清楚!”

    李泰愤然拖着王质的衣服,跪在李世民面前:“父王,我早就开始怀疑,此人不是太子,是假冒的太子。”

    李世民用手掌拍打龙椅,大声斥责道:“混账,你如何将你哥哥在大殿上拉拉扯扯的。”

    王质跟着跪下,一声不吭。

    李世民环顾众人:“朕身体不舒服,太子留下,其余人退朝吧!”

    李泰还想说什么,看到父王阴沉的脸色,只好讪讪退下。

    房玄龄和李泰并肩而行:“魏王,今日为何有反常之举,你这样在大殿如此对待自己的哥哥,圣人会不高兴的。”

    圣人不高兴,百官却很高兴,早早下朝,可以在宫殿廊檐下吃顿饭,今天的饭菜非常丰盛。

    平时李泰下了早朝,是不会跟其它官员在一起吃饭。今日不同,他跟着房玄龄的屁股后面。

    房玄龄端着一碗小米羹,呼呼地喝着。

    “房公,太子连你都不认识,你不觉得奇怪吗”李泰接过小米肉羹,端着问道。

    房玄龄最不喜欢吃东西的时候有人打搅,一碗粥喝完,抹抹嘴,说到:“太子守孝,悲伤过度。我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认不出来,我并不觉得奇怪。”

    李泰急忙将碗放在石头立柱上,“房公,房伯伯,这可不是开玩笑。太子被掉包,大唐危在旦夕。”

    房玄龄对着光禄寺太监说到:“再拿一碗粥。”

    李泰的目光从廊檐众人面前滑过,这些百官,好像刚才大殿之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站着、蹲着、吃着。

    “田舍郎,”李泰低声骂了一句。

    “那些田舍郎精明着呢!圣人没有表态,没有人敢支持你。魏王,你今日剑走边锋,忽然指认自家哥哥是假的,是不是心里想当太子了”

    “没有的事。哦,我明白了,你们是以为我今日开始抢太子之位”

    房玄龄指着远处的魏征:“这个老头,今天一句话都不说,很不正常。他明察秋毫,细察纹理。你和遗爱太年轻,遇事急着往前冲,要吃苦头。”

1...2829303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