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刘公镇守百济,他可有良策平定百济叛军如若扶余丰请高句丽和倭国派出援兵,又该如何”李承乾问道,他想知道刘仁轨接下有什么应对之策。

    “在臣从百济返回长安之时,刘公曾说过如若陛下问起百济之事,便按照他说的跟陛下说。”

    “刘公说,叛军内部互相猜忌,扶余福信和道琛之间,表面和睦,暗地里却在勾心斗角。”

    “扶余丰更是不信任道琛和扶余福信二人,凡事处处提防,生怕会遭到此二人的迫害。”

    “刘公说,只要他略施小计,便可让他们自相残杀,到时候,我军便可坐收渔翁之利!”王进说道。

    “如此甚好!只是如何解决百济叛军援军的问题”李承乾又道。

    “刘公说了,扶余丰所能仰仗的便是倭国,毕竟,他常年在倭国做质子,至于高句丽,即便扶余丰会向其求援,也必然会有所保留。”

    “到时候,只需要一支偏师陈兵与边境,便可阻挡高句丽军一二,届时,朝廷只需要在辽东做出欲攻击高句丽的架势,高句丽必然会投鼠忌器。”

    “而刘公则会亲率主力,出海与倭国大军一决雌雄,只要消灭了倭国大军,百济的叛乱也就平定了。”王进说道。

    李承乾听后,便和大臣们议论纷纷,都觉得刘仁轨分析到位,这样确实可以解决百济叛乱的问题。

    “刘公之谋非我等能够揣摩一二,只是平定百济之后,又该如何处理百济”许敬宗道。

    “百济悬孤海外,又有高句丽阻挡,朝廷根本无法直接对其管辖,不如就交换给扶余王室治理。”一名大臣开口道。

    “朕到觉得应该派遣能臣前往百济治理民生,开垦田地,教化民众,让他们心向朝廷。”李承乾道。

    既然把百济打下来了,自然要好好的治理,怎么能够让他重新回到扶余王室的手里。

    要是他们当中有人有别的想法,再次兴起复兴百济,岂不是将百济拱手让人,之前的一切努力不就都白费了。

    还是将百济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才好。




第410章 约道琛
    经过一番厉兵秣马之后,刘仁轨率领大军,对周留城发动进攻,进而将周留城团团围住。

    城中军民早已经被唐军的强悍吓破了胆子,见到周留城被唐军围困,城中粮草又所剩无几,不免有些人心惶惶。

    刘仁轨派刘仁愿前往周留城,向道琛和扶余福信陈说厉害,打算招安他们。

    要是能够招安他们,对平定百济有着莫大的好处。

    刘仁愿去了周留城半天便返回唐军大营,刘仁轨得知他回来,立刻让人把他叫来询问。

    “刘都督,可曾招安成功”刘仁轨问道。

    “道琛严词拒绝,希望我们能够自觉的撤出百济,否则,他们就会抗争到底。”

    “至于扶余福信,则有些意动,但是态度依旧不太明朗,想要招安他们怕是不可能。”

    “不过,据我的观察,道琛和扶余福信之间,关系紧张,双方并不和睦。”刘仁愿说道。

    “要是真如你所说的那样,倒是可以加以利用。”刘仁轨道。

    “你打算怎么利用他们之间的间隙,以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刘仁愿问道。

    “山人自有妙计!一切等明日我见过道琛之后,便可见分晓,都督拭目以待便是。”刘仁轨笑道。

    “难不成,你打算用离间之计!让他们互相残杀”刘仁愿心里想到一个可能,问道。

    “正是!”刘仁轨捋着胡须道。

    “那需要我做什么”刘仁愿问道。

    “这个就不劳烦都督了!我书信一封,让人送进城去即可!”刘仁轨道。

    “如此,我便不打扰乐城郡公了!”刘仁愿起身告辞。

    刘仁轨起身相送,然后转身来到案前,提笔给道琛写了封书信,约他明天在城外,两军阵前会面,商谈机要大事。

    “来人!”刘仁轨朝帐外喊道。

    帐外守卫听到喊声立刻进来,叉手行礼道:“刺史有何吩咐”

    “速将此信送进周留城,让城里的守军将此信交给道琛。”刘仁轨道。

    “诺!”守卫领命,从刘仁轨手中接过书信退出大帐,前往周留城下,喊话让城里的守军放下吊篮,见书信吊上去,转交给道琛。

    刘仁轨给道琛的书信并没有直接到道琛手里,而是被扶余丰等人得知,百济君臣一起看刘仁轨到底给道琛写了什么。

    翻来覆去,信上也只写了一句,“明日清晨,相邀公在阵前一叙,还望赏光。”

    “道琛,你身为我百济的领军将军,为何敌军主帅会给你写这么一封信,与你阵前一叙,你们想要叙什么”

    “难不成,你已经背叛了百济,背叛大王,想要投靠唐军,卖主求荣不成”扶余福信咄咄逼人,质问道琛。

    唐军原本招安他们,许以高官厚禄,他福信本打算答应唐军的招安,毕竟,唐军实力强大,他们负隅顽抗之下,肯定是灰飞烟灭。

    与其到时候死无葬身之地,还不如投降,接受对方的招安,还能混个高官厚禄,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能做唐朝的大官,可比百济的大官好多了。

    可这些都被道琛给破坏了,他死活不愿意答应唐朝的招安,非要什么和百济共存亡。

    道琛的脑子简直就是被驴给踢了,才会拒绝唐朝这么好的条件,拒绝招安。

    扶余福信早就对这个处处和他作对的道琛恨之入骨,现在有机会搬到他,扶余福信又怎么能够错过。

    “你休要血口喷人,诬蔑我道琛,我对百济的赤胆忠诚,对大王的忠心,天地可鉴。”道琛辩驳道。

    他没有想到扶余福信居然丧心病狂到了这般地步,想要趁机诬蔑他勾结外敌,置他与死地。

    是,他们两个人之间有矛盾,互相提防,可这些都是个人私怨,他本以为在家国面前,他们应该同仇敌忾才行。

    可谁曾想,扶余福信居然会为了自己的私欲,要置他于死地。

    “我诬蔑你,简直可笑,刘仁轨为什么只给你一人书信,大王才是百济之主,双方有什么要谈,也该是跟大王商谈。”

    “你道琛不过是个臣子,有什么资格越俎代庖,你何德何能能够得到大唐大使的青睐。”

    “还是说,大王不如你道琛,别人只知道有你道琛,而不知百济之主。”

    “刘仁轨给你的书信,就是你通敌的铁证,难道你还想狡辩不成”扶余福信呵斥道,怒目圆睁,气的道琛全身颤抖。

    扶余福信见状,决定趁热打铁,将道琛勾结外敌的罪行彻底坐实。

    扶余福信急忙转身,跪倒在扶余丰的脚下道:“大王,道琛狼子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此人要是不除,百济危矣!”

    扶余丰眉头紧皱,对于扶余福信和道琛这两个迎接他回来当国王的大臣,从来没有相信过。

    他们不管什么事都要对他这个国王横加指责,甚至还干预他的事情。

    作为一个国王,却有两个臣子敢在他面前指手画脚,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扶余丰不会只听信扶余福信的谗言,处死道琛,这样的话就没有人能够压制的住他。

    无论是道琛,还扶余福信,他们当中只要有一人垮台,微妙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复兴百济遥遥无期,要是他们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造成一家独大,那他扶余丰这个国王就会彻底沦为傀儡,生死都操控在权臣手里。

    这不是扶余丰想要的局面,只有他们鹬蚌相争,他才有可能渔翁得利,在回到百济的这段时间里,他已经收服了不少大臣。

    只要假以时日,他扶余丰便能够彻底的掌握百济的话语权,他才是百济真正的国王。

    “大王!”扶余福信跪在地上好半天,却不见扶余丰有任何动作,不由大声喊道。

    心里却记恨着扶余丰,恨不得现在就杀了他,要不是还不是时候,他才不会客气。

    要不是他扶余福信,他一个在海外岛国做质子的家伙,能够回来当什么国王,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是什么东西,我能扶你登上王位就能够把你从王位上拉下来。



第411章 出城会晤
    被扶余福信这么一吼,扶余丰吓了一跳,回过神来的他,觉得自己受到了耻辱。

    自古以来,有那个臣子敢这么和一个国王这么说话,这不是想要zaofan是什么

    扶余丰心里恨透了扶余福信,恨得咬牙切齿,却也只能暂时忍着,现在还不是解决掉他们的时候。

    “单凭一封书信,不足以证明道琛就是通敌,他要是真的通敌,谁会傻到将这么明显的证据,便在明面上。”

    “这是唐军的挑拨离间之计,叔父切莫中了中了敌军的奸计!要是真的斩了道琛,岂不是如了唐军的意。”扶余丰道,他心里其实也是怀疑道琛通敌。

    只是,道琛能够牵制住扶余福信,他扶余丰才能够安全,要是道琛被除,接下来完蛋的肯定是他扶余丰。

    所以,即便他猜测怀疑,甚至是提防道琛,也不会按照扶余福信的说法,将道琛处死,不是信任而是不得已。

    “谢大王信任臣。”道琛急忙行礼道,他心里清楚,扶余丰这个他们扶上去的国王,未必就信任他。

    “大王!”扶余福信不甘道,他越发觉得扶余丰不听话了。

    “你们都是我百济的股肱之臣,是光复我百济的功臣,本应该同舟共济,怎么能够受敌军挑拨离间呢”扶余丰说道,无视脸色铁青的扶余福信。

    扶余福信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扶余丰怎么,否则会被人按上谋逆的罪名,那他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扶余丰上前扶起扶余福信,右手拉着他的手,伸出左手拉住道琛的手,将他们的手放在一起。

    扶余丰语重心长的对二人说道:“只要我们君臣同心同德,便能够将唐军赶出百济。”

    扶余福信将手抽回,行礼道:“是!臣家中有事,告退!”

    扶余福信头也不回的走了,谁也没将扶余丰的话当回事,什么狗屁同心同德,不过是骗人的鬼话。

    他们这些人当中,谁不是心怀鬼胎,能同心同德才是真的见鬼。

    “道琛,你不要介怀,我这个叔父就是这个样子,你多担待一些。”扶余丰心里恨不得将扶余福信千刀万剐,表面上确实一副和事老的样子,笑眯眯道。

    “臣跟他共处这么长时间,他是个什么人自然一清二楚。”道琛说道。

    “对了!对于唐军主将刘仁轨的书信,你有什么看法”扶余丰问道。

    “臣觉得,既然对方约我出城一叙,我便去会一会他,看他能够耍出什么花样来。”道琛说道。

    既然对方想要,那他就去好好谈谈,说不定谈着谈着,百济的未来就有了。

    “你难道不怕这是唐朝人的鸿门宴吗我可是听说,他们汉人最是喜欢摆这个鸿门宴,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怕你遭到唐军的暗算,让我百济损失一员大将,依我看还是不要去的好。”扶余丰道。

    道琛要是去和刘仁轨会面,谁知道他们会聊些什么,要是把他们给卖了怎么办

    留道琛在城里,真要是发生了什么事,他还能够做出反应,一旦出了城,想要收拾他就没有机会了。

    “大王放心,我道琛定会为了百济的未来,肝脑涂地,万死不辞!”道琛说罢,行礼转身离开,根本不给扶余丰说话的机会。

    扶余丰勃然大怒,一个个不把他这个国王放在眼里,想来就来,想走转身便走,理都不带理他。

    这帮佞臣眼里怕是早就没有他这个国王了!

    不过,好在他还有东瀛倭国的援军,扶余丰已经收到来自倭国的来信,倭国大将安昙比罗夫和阿倍比罗夫,已经率领倭国四万两千人,乘坐一千艘战船,前来救援百济。

    等到他倭国的援军到来,看他怎么收拾扶余福信和道琛,有了倭国的援军,他在修书一封给高句丽,三面夹击之下,唐军还有什么好惧怕的。

    翌日清晨,朝阳刚从地平线升起,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周留城上,城门缓缓开启,道琛单qiang匹马前来赴约。

    另外一边,刘仁轨一早便出了营,来到百米开外,等待道琛前来赴约。

    “将军果然守时,还请入座,我这茶刚刚煮好。”刘仁轨招呼道琛入座喝茶。

    道琛翻身下马,来到刘仁轨面前坐下,刘仁轨倒了一杯茶,放在道琛面前。

    道琛端起面前的茶杯,闻一闻有一股香馥若兰,香气清高持久,杯中汤色杏绿,清澈明亮,茶汤里的茶叶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

    道琛喝了一口茶汤,大赞道:“真是好茶,只是给我这样的粗人喝,未免有些浪费了!”

    “将军要是喜欢,回去的时候,可带个几斤茶叶回去,这点小事我刘仁轨还是能够做主的,便送你几斤。”刘仁轨笑道。

    “不知大使约我前来是为了什么事你我也不必绕弯子,有话直说便是。”道琛说道。

    “我刘仁轨佩服将军的侠肝义胆,依旧对百济的忠诚,将军本是方外之人又何必卷入这是非当中来,青灯常伴佛祖身边岂不是更好。”刘仁轨道。

    道琛听后,眉头紧皱,难道对方约他出城一叙,就是为了跟他说这些没有用的。

    “大使等何时西还,我定当亲自相送。”道琛说道。

    “该还之时自然会还,就不劳将军挂念。”刘仁轨道。

    他知道道琛这次回去,一定是死路一条,以对扶余丰等人对他的猜忌,自己约他出来谈话。

    等他回去之后,扶余丰等必然便会询问他到底跟我说了什么,只要道琛没有说出他们想要的答案,必死无疑。

    就算他刘仁轨要回长安,也用不早早已经凉凉的道琛相送。
1...124125126127128...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