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二月,出使高句丽的司农丞相里玄奖返回长安。
“启禀殿下!司农丞相里玄奖出使高句丽回到长安,有关出使的情况要汇报。”王泉向李承乾汇报。
李二现在还在骊山温泉,不在长安,相里玄奖只好将出使情况的事情向监国太子汇报。
“哦!相里玄奖回来了!只是不知辽东的情况怎么样,宣相里玄奖觐见!”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朱笔道。
算算时间,相里玄奖也确实应该回来。
“诺!”王泉领命后,转身朝殿外喊道:“宣司农丞相里玄奖觐见!”
“宣司农丞相里玄奖觐见!”
“宣司农丞相里玄奖觐见!”
“宣司农丞相里玄奖觐见……”内侍一个接一个传递下去。
等候多时的司农丞相里玄奖整理好衣冠之后,这才在内侍的带领下,进入丽正殿,平日里李承乾除了在显德殿召见大臣外,便会在丽正殿处理各部衙门送来的政务。
“臣司农丞相里玄奖拜见太子殿下!”相里玄奖来到丽正殿,向上首的李承乾行礼道。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毛笔,将一份批好的工部奏折放到一边,抬头道:“司农丞出使高句丽归来,一路劳苦!不知出使高句丽可还顺利”
这次相里玄奖有没有完成出使任务,李承乾心里清楚,这些对于李承乾来说都不重要,向相里玄奖询问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李二远征辽东已经是不可抵挡的事情,李承乾才不担心会出什么乱子。
“启禀殿下!臣到了高句丽之后,高句丽不仅对臣失礼,还对我大唐不敬。”
“高句丽大莫离支泉盖苏文不仅不听从臣的劝告,停止对百济的战争,更是对陛下出言不敬,扬言我大唐胆敢阻碍他收复失地,便出兵攻打大唐。”
“还有,泉盖苏文更是弑杀高句丽王留荣,欺压百姓。”
“臣未能完成陛下的使命!有负圣恩!还请殿下处罚!”相里玄奖跪倒在地,对于泉盖苏文的行为进行添油加醋上报给李承乾。
“啪!”李承乾拍案而起,相里玄奖瑟瑟发抖!见太子发怒,心里却异常兴奋,该死的泉盖苏文,居然敢对本官不敬,等大唐大军一到,还不把你给千刀万剐。
“泉盖苏文居然敢这么藐视我大唐,寡人定上奏父皇,出兵攻打高句丽。”李承乾愤怒道。
相里玄奖说的是不是事实,对于李承乾李承乾来说,一点也不重要,左右不过是要能够名正言顺出兵的攻打高句丽的理由就行。
&
第66章:怪梦
“儿臣参见父皇!”李承乾向李二行礼道。
李二提前回到长安,他监国的生活提前结束了,一切都将交回到李二的手里。
“大郎!朕不在长安的这段时间,你做的很好,这样一来,朕也能够安心的去征辽东。”李二肯定李承乾这段时间监国的能力。
“这些都是儿臣应该做!”李承乾道。
“大家!司农丞相里玄奖到!”一名内侍小跑进来禀报。
“让他进来!”李二道。
“诺!”内侍领命退下,去传唤相里玄奖进殿。
“臣相里玄奖参见陛下!见过太子殿下!”相里玄奖向李二和李承乾行礼道。
“免礼平身!”李二道。
“谢陛下!”相里玄奖起身道。
“朕问你,你要如实回答!如今辽东的情形怎么样”李二问道。
李二一直很关注辽东高句丽的情况,虽然太子在奏折上说,如今的辽东情况不容乐观。
可他还是要听一听,司农丞相里玄奖说说辽东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
相里玄奖把这次出使高句丽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告诉李二,尤其是泉盖苏文更是被他说的要多么傲慢就有多么傲慢。
泉盖苏文高句丽著名的军事独裁者,又叫渊盖苏文,因避讳唐高祖李渊,唐朝称呼他为泉盖苏文。
“臣所言句句属实,绝对不敢有一丝欺瞒陛下!”
李二没有想到,辽东的情况居然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
“这么说来,这泉盖苏文居然是个弑君欺臣,残虐民众,胆大妄为的狂妄之徒。”李二道:“承乾,对于此事,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泉盖苏文狂妄自大,如今又敢违逆父皇的旨意!不得不讨伐高句丽,要是不讨伐高句丽,日后各番邦便会效仿之。”
“儿臣认为,应该出兵讨伐高句丽,以此震慑哪些心怀不轨之人!”李承乾道。
“很好!你倒是和朕的想法不谋而合!明日上朝再议出兵之事,夜深了你们先回去。”李二道。
“儿臣(臣)告退!”李承乾和相里玄奖行礼退下。
“大家!夜深了!还是早些就寝吧!”王元上前低声道。
“这些天急着赶路,也没有怎么休息,确实是有些累了!记得明天叫朕起来上朝。”丝丝困意拢上心头,李二打着哈欠道。
“大家放心!老奴知道怎么办!来人,服侍大家就寝!”王元对李二点头哈腰,回过头来指挥宫女来服侍李二就寝。
宫女们上前,分工合作,有人去将龙床铺好,有人上前为李二宽衣解带,伺候他上床就寝,然后,退了下去。
今夜的夜色漆黑一片,看不到任何一丝月光。
李二在寝宫中迷迷糊糊入睡。
“杀……”
“陛下快走!”
身后追兵将至,禁军急忙催促李二逃离,自己反身杀了回去,李二陛下逃离争取时间。
这个时候,李二陛已经吓得快魂飞魄散,来不及多说什么,急忙打马逃离。
身后追兵已至,与禁军交战,敌军一人砍翻两名禁军,借着空隙,策马飞驰追赶李二而去。
李二听到身后有马蹄声传来,急忙回头观望,便见后边追来一人,黑盔铁甲,青面獠牙,手持双刀,正飞身赶来,要取他的性命!
来人在李二身后大声呼喊,李二虽然听不懂高句丽语,却也知道敌将是要他下马受死。
李二惊慌失措!不敢停留,只好用鞭子拼命的抽打马匹,马匹吃痛拼尽全力在奔跑。
后面依旧紧追不舍!李二慌乱中不断在大声呼叫:“救驾!”
却发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陛下!不必惊慌
第67章:朕要亲征
“高句丽违抗朕的诏令,朕决定出兵讨伐高句丽。”太极殿内李二向文武大臣宣布攻打高句丽的军事决定。
“臣有本启奏!”文武大臣只有褚遂良站出来说道。
“褚爱卿有什么事上奏”李二问道。
“臣反对陛下出兵攻打高句丽!”褚遂良道。
“什么”李二一脸惊讶道:“是朕听错了,还是褚爱卿说错了”
“陛下没有听错!臣也没有说错!臣反对陛下出兵辽东。”褚遂良道。
“朕到要听听,你为什么要反对朕出兵攻打高句丽你凭什么反对朕”李二质问道。
李二这个人从谏如流,是个能够听进臣建议的皇帝,如魏征这样常常跟他叫板,惹他生气,李二也能够听的进魏征的谏言。
更不会因为褚遂良站出来反对,就恼羞成怒。
总要听他把理由说完再做决定,万一褚遂良说的很有道理,没准李二就答应了呢
褚遂良道:“陛下旌旗所向中原便会清平安宁,目光所到之处则四方民族为止臣服,这是何等威望!”
“现在却要渡海去远征小小的蛮夷,要是捷报能够指日传回,还说的过去!”
“万一有什么失误,而损失威望,引起国内的不满而导致叛乱,则安危难测矣!”
褚遂良话音刚落,李绩便站了出来道:“当初薛延陀侵犯我大唐边境,陛下也曾打算出兵讨伐,可是魏征却极力劝阻,这才让陛下打消了讨伐薛延陀的念想,才会有现在的北边隐患。”
“要是当初按照陛下的计策,北方边境就可以永保太平。”
听完李绩的话,李二感慨道:“没错!这是魏征的过失,朕每次想到要说却不能说出来,是害怕以后没有人会向魏征一样直言不讳。”
“所以,这次为了能够消灭高句丽,朕决定御驾亲征!太子依旧留守长安,替朕监国处理朝政。”
李二说完,大臣都惊呆了,原本以为李二是要出兵攻打高句丽,可谁也没有想到,李二居然还要御驾亲征。
自己多大年纪了,心里就没有点数吗这万一在半路上有个好歹可怎么。
老胳膊老腿了,还这么会折腾。
这次又是褚遂良站出来极力劝阻道:“天下如同我们人的身体,两京,心腹也!州县就像我们的四肢,四方蛮夷,不过是身外之物。”
“高句丽确实罪大恶极!确实应该讨伐,只需要令二三名猛将,率领四五万兵马,仰仗陛下之威,拿下高句丽易如反掌。”
“一旦放弃固若金汤的地方,却要漂洋过海进入危险之地,身为一国之君,却轻易远行,这些都是臣所担心的。”
李二完全不听褚遂良建议,这次他是铁了心要讨伐高句丽,趁他还能动的时候,为李承乾扫清北边隐患。
李二御驾亲征可不仅仅是为了他的接班人,更多的是他不服老,还想要继续一展雄风。
李二对褚遂良和大臣道:“八尧、九舜,不能冬种,野夫、童子,春种而生,那是因为时节的关系。”
“天有自己的时节,人有自己的功绩,泉盖苏文欺凌君上暴虐百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救援。”
“现在正是灭亡高句丽的大好时机,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却没有真正看到这一点。”
大家听后,皆是无言以对,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父皇!儿臣观父皇气色不好!眉间又有一丝忧愁!不知是什么事困扰父皇,还请父皇务必告知,儿臣和诸位大臣也好为君分忧!”李承乾道。
众大臣闻言,纷纷看向李二,这才发现李二的脸色不太好开,
第68章:应梦贤臣
“程将军,稍安勿躁!我这就说来。”李绩笑道。
程咬金就是这样的真性情,大家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大家都在等着李绩继续说的时候,李承乾却抢先开口道:“刚刚听李尚书之言,寡人也会解这两句诗文,只是不知是否正确,还望李尚书能够指点一二。”
“什么太子,您也会解梦不成”程咬金瞪大眼睛,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解梦寡人倒是不会,只是猜到这两句诗文的意思罢了。”李承乾回头对程咬金道。
李绩笑道:“既然太子已经猜测到这两句诗文的意思,不妨说出来,大家听听。”
望着众人投来的目光,李承乾道:“这飘飘落下无踪影中的飘飘说的是降雪,这雪字通薛,也就是说,这个白袍小将应该姓薛。”
“没错!所言不假!确实是个姓薛的小将,太子请继续往下说。”李绩点头笑道。
御座之上的李二双眼精光闪烁,难以按捺心中的激动之情,谜底即将揭晓。
“这第三句是三岁孩童千两价,一个三岁孩童居然直千两价,这真是人贵呀!”
“这连在一起,这白袍小将姓名不就叫薛仁贵嘛!”李承乾道。
“这次要是有薛仁贵随军护驾,必能化险为夷!李尚书,寡人说的可对”李承乾问道。
“从这四句诗来解释,确实如此!”李绩道。
“好!”李二心情大好,一扫刚刚颓废,说道:“吏部尚书,立刻行文去河东道绛州龙门县,让当地县令寻找薛仁贵此人!”
“诺!”吏部尚书领命。
“父皇!不必这么麻烦!儿臣倒是知道一人,和这诗文上所说的一模一样,或许他便是父皇的应梦贤臣。”李承乾道,这样一来,就没有吏部尚书什么事。
现在正是把薛仁贵推荐给李二的大好时机,李承乾自然不会放过。
原本李承乾还想着怎么在这次东征的时候,将薛仁贵塞给李二,谁知居然会出现这么戏剧性的一幕。
当真应了一句老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要是没有李二的怪梦,我们的太子爷还真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在李二身边安插自己的大将。
“太子殿下怎么知道你说的这人,就是陛下的应梦贤臣而不是凑巧”岑文本问道。
岑文本本来是支持李泰夺嫡的重要人物,要不是当初李二让他远离京师,去巡视河南道的话,怕是也被魏王谋反案牵连。
“寡人说的这个人身穿白袍,刚开始的时候,父皇说到这小将身穿白袍,寡人起初也觉得这也许是个巧合,便没有多想。”
“后来经过经过解说前三句诗文,得知此人姓甚名谁!家住什么地方之后,便有九成把握。”
“寡人可以确定,父皇的应梦贤臣便是我说的这个人,他便是来自河东道绛州龙门县,姓薛名礼,表字仁贵。”李承乾道。
“哦!此人在什么地方速将他叫来,让朕看看是不是朕的应梦贤臣!”李二道。
“此人便是儿臣的太子右内率薛礼,现在正在东宫当值。”李承乾道。
“那还愣着干什么让他身着白袍,手提方天画戟上殿来,让朕瞧瞧!”李二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