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今夜本宫要宴请百官,这宴席的安排事宜便交由乳娘你来办。”李承乾道。

    “诺!”遂安夫人道:“殿下放心!臣妇定会将宴席办好!”

    “嗯!有乳娘亲自办理,本宫自是放心!”李承乾道。

    “殿下!今夜宴请




第131章:太子的远虑(1)
    宫女鱼贯而入,将膳食一一摆放在众人面前的食桉上,宫女给众人把酒杯倒满美酒。

    “今夜本宫在此设宴宴请诸公,是为了感谢诸公为我大唐鞠躬尽瘁,如今父皇东征,命本宫监国,以后还要依仗诸公能够尽心辅佐本宫。”李承乾道。

    “辅佐殿下监国乃臣等本分!”房玄龄道。

    “来诸公举杯,让我等共享盛世!祝大唐繁荣昌盛!”李承乾没有再说什么客套话,拿起食桉上的酒杯向大家敬酒,宴会正式开始。

    宴会之上除了美酒佳肴外,怎么能够少了歌舞助兴。

    众人推杯换盏,乐师奏曲,歌姬舞女翩翩起舞,为大家助酒性。

    宴席上百官向太子敬了好几次酒,然后便是百官之间互相敬酒,敬身边的同僚,敬对面的同僚。

    门阀出身的官员之间敬酒交流,寒门出身的官员也互相报团取暖,拓展自己的交际圈,谋取更大的利益。

    总之,这次的宴会大家都相处的十分融洽,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一直到最后宴会结束为止。

    宴会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进行了将近两个时辰,太子举办的宴会才结束。

    众人酒足饭饱,心情愉悦的离开大殿,返回了家中,微醉的李承乾在王泉搀扶下返回寝宫。

    百官走后,宫女将聚会后的光天殿进行一番大扫除,将光天殿收拾的干干净净,恢复本来的面貌。

    次日李承乾醒来,太阳早已经高挂苍穹之上。

    昨夜喝的尽兴的李承乾,起的比平日晚了半个时辰,好在李二不在长安,他不用上早朝,不然的话一定会被李二骂死。

    “郎君!杜荷驸马在外求见!”一名内侍从殿外走了进来,向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李承乾汇报道。

    “这个时候,他来找我有什么事让他进来说话。”李承乾半斜躺在椅子上,将前臂搭在扶手上,十指交叉扣在一起道。

    “诺!”内侍领命退了出去。

    杜荷从外面走了进来,向李承乾行礼道:“微臣杜荷见过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赐座!”李承乾道。

    “谢殿下!”杜荷道,在一旁坐下。

    “一大早的,你来见我可是有什么要事”李承乾问道。

    “殿下!前段时间您重新制定的教学方案,已经下发到各个实验点进行实验,效果虽然不太明显,也能够通过这段时间的实验。”

    “做出大概的判断,微臣在原来的计划书当中,进行了几项改革,这样有利于教学发展。”

    “这便是微臣修改后的方案,还请东西过目。”杜荷说罢,便从袖子里拿出一份计划书,杜荷在上面标注的几处地方,尽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杜荷将修改过的计划书交给王泉,由他转交给李承乾。

    李承乾立马坐直了身体,接过王泉递来的计划书翻看,里面杜荷都进行了注解,让李承乾能够一目了然。

    修改过后的计划书,更加利于推广教学,使得即便是庄稼汉加的孩子也能够受到教育。

    并且,计划书还提出因为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得这些人学有所成。

    “这份计划书修改的不错!是你杜荷想出来的,还是别人的创意”李承乾道。

    “并非臣一人所为,是臣和几位同僚一起探讨的结果,不知殿下对于此事有何高见!”杜荷道。

    “高见谈不上,只是有些小小的建议,比方说这让门阀子弟也可以到学校上学,但必须上交一定的费用外,还必须要考试才行。”李承乾道,将手中的计划书递还给杜荷。

    “这个,殿下



第132章:太子的远虑(2)
    李承乾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杜荷抬头,便见李承乾眉头紧锁,一脸忧愁,心里想道:太子这是为了什么事在发愁

    “殿下!微臣观殿下面色忧虑,不知殿下所虑何事可否跟微臣说说,微臣也好为殿下排忧解难。”杜荷道。

    “不瞒你说,寡人确实有些忧虑!”李承乾道。

    “如今我大唐国力鼎盛,如今又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使得粮食增产,殿下又实行新的教学,为朝廷选拔人才。”

    “微臣相信将来殿下一旦登基,大唐必定在您手中更加繁荣昌盛,如此,太子还有何忧虑!微臣实在不明白。”杜荷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寡人是担心以后,土地会被兼并,贪腐会横行,我大唐的基业将会毁于一旦。”李承乾道。

    别看现在好像风平浪静,实则不然,在这看似清平的世界,实则却藏污纳垢。

    贪腐从未中断,土地兼并也在悄然进行,只是这些都在暗地里进行,没有摆在明面上来,大张旗鼓的去做。

    “殿下!贪腐之事,自古有之,如今我大唐对贪腐之风气,有着严明的律法来约束,定能够有效的制止贪腐风气。”

    “至于这土地兼并,确实是让人头疼,只要不是昏庸的君王临朝,便能够控制土地兼并的现象发生。”杜荷道。

    李承乾并不认同杜荷所说,土地兼并跟执政的皇帝是不是昏庸没有多大的关系。

    武则天一代女皇,虽说算不上一代明主,却也并非昏庸之辈,武周时期还不是土地兼并激烈,以至于出现大批农民逃亡的现象。

    要想制止这样的现象发生,就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来应对,甚至最好有另外的利益来吸引地主们,让他们自愿放弃兼并土地。

    所以,治理贪腐和防止土地兼并都是长远的计划,即便不能消灭这两个现象。

    也最起码要将贪腐和土地兼并的危害降到最低最低才行。

    “你说的这些寡人知道,可贪腐如同蚁穴一般,早晚有一天会将大唐给给毁了!”

    “如今大唐的律法未必能够压制人们心中的贪念,肯定有不少官员在律法的边缘来回试探。”

    “寡人担忧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待他们找到律法的漏洞,便会肆无忌惮的去贪污**。”李承乾道。

    杜荷不以为然道:“殿下会不会太过杞人忧天即便是有也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人。”

    “私底下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不足为虑!只要有大唐的律法在,绝对没有敢危害大唐。”

    李承乾觉得杜荷对于贪腐这件事情太过于信赖大唐的律法,已经信赖到有些盲目的地步。

    甚至盲目到有些乐观的地步,总以为他们不敢,小看了贪腐的厉害。

    马克思曾经在他的《资本论》上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

    “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贪腐也是一样,只要得到的贿赂达到,甚至超过人们心底的底线,这些贪官污吏便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官员没有贪污不能说明对方是个清官,很大可能是没有达到让他们铤而走险的利润。

    历史上唐朝便发生过因地方官员贪腐,而引发的一场农民起义。

    李承乾记得这好像是永徽四年(公元635年)发生的事情。

    大唐睦州清溪县,有一年清溪发生了百年



第133章:锦衣卫
    贪腐之事既然无法治本,便只能治标。

    要想治理好这个标,怎么能够少了无处不在的特务。

    说到特务李承乾心里首推锦衣卫这个明朝的军政特务机构。

    李承乾在穿越之前,不仅是个死肥宅,还是个cosplay的爱好者!

    有时还会参加某动漫展,除了cosplay动漫人物,他最多还是cosplay锦衣卫。

    穿上一身飞鱼服,腰间别着一把绣春刀,别替有多么骚气了。

    将来锦衣卫可以成为他的暗卫,负责为他搜集情报,寻找证据等。

    这个锦衣卫,李承乾一早就想搞了,只是没有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及可以信任,并且合适的人。

    现在,李承乾觉得时机已经到来,是时候,让锦衣卫登上历史的舞台。

    “王泉,去把龙治给本宫叫来,本宫有事要吩咐他去做。”说到便去做,李承乾立刻命王泉去找龙治。

    “诺!”王泉领命而去。

    很快,王泉便带着龙治来到李承乾面前。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龙治向李承乾行礼道。

    “免礼!赐座!”李承乾道。

    “谢殿下赐座!”龙治道谢。

    “王泉,你们都退下,没有本宫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入内。”李承乾吩咐王泉将大殿内的宦官和宫女带出去。

    王泉等人知道太子这是要和龙千牛备身,秘密交谈,不适合他们听,王泉等人躬身退了出去。

    龙治此时心里有些紧张和惊喜!

    惊喜的是,太子和他两人在大殿之内,密谋大事,这是太子对他的信任。

    他心里紧张的事,自己能不能做好太子交代的事情,以报太子的知遇之恩!

    “这次寡人召唤你前来,是为了一件事情,此事由你来办寡人最才能放心!”李承乾道。

    “请殿下尽管吩咐,臣定誓死效忠!”龙治坚定道。

    “好!”李承乾道:“寡人欲设一卫,名曰锦衣,主要是负责打探情报、搜捕,并监察百官等,锦衣卫乃行走在黑夜之中,隐藏在黑暗之中,秘密行动的暗卫。”

    李承乾将锦衣卫的主要职责和作用告诉龙治,让他对锦衣卫有个清晰的认知。

    “统领锦衣卫的官职叫指挥使!便有你来担任,所属人员都由你来亲自挑选。”

    “指挥使之下再设副指挥使二人,都尉四人,其余的仿照折冲府的编制。”

    “锦衣卫不属任何部门管辖,直接对寡人负责。”李承乾道。

    他并没有将明朝的锦衣卫全部生搬硬套过来,因为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卫所制不适合唐朝。

    “臣遵命!”龙治作揖道:“殿下!锦衣卫的人员可是从东宫卫士中挑选”

    “不!最好还是被从东宫卫士里面挑人,以免引起别人的注意。”

    “至于应该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寡人授予你全权处理此事。”李承乾道。

    “殿下!臣想在东宫卫士中挑选几人,然后再到外面招募些人手。”龙治道。

    “可以!不过这些人必须可靠!绝对不能让除了你我之外的人知晓此事。”李承乾道。

    “诺!”龙治应道。

    “锦衣卫一律着飞鱼服,配绣春刀,此事你即可去办。”李承乾道。

    安排完工作职能后,自然要给这些锦衣卫发放工作服和装备,不然的话,以后还怎么缉拿犯人。

    “臣告退!”龙治起身离去。

    数日之后,龙治前来求见!

    “殿下!锦衣卫的人员已经挑选完毕!殿下是否前去一看。”龙治问道。

    “也好!寡人便随你去瞧瞧,你都挑选



第134章:岑文本之死
    经过这段时间的缓和,李承乾已经回复到工作状态,将所有的热情都投注到工作当中。

    李承乾批阅完奏折之后,便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各学者各抒己见,进行学术讨论。

    可谓是百花争鸣,精彩绝伦。

    总之,这次学术的辩论赛,举办的很成功。

    “殿下!”李承乾和几个心腹齐聚一堂。

    “大家都别站着,坐吧!”李承乾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下,众人这才落座。

    “上午,寡人和崇文馆、弘文馆学士谈论学术,他们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

    “只可惜他们却不懂怎么解决百姓民生之道,只会之乎者也!更是以什么圣贤之道来标榜自己。”

    “更可恨的还是他们居然想寡人将来成为他们口中虽为君主,一个只会引经据典,不懂民生,所谓的圣主明君。”

    “如若我大唐皆是这些满腹经纶,只会读书却不懂经视治国之道的官员,大唐何谈昌盛。”李承乾道。

    虽然上午举杯辩论赛圆满成功,对于学术界来说,或许是个文学盛况,但对于当权者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好在这些人只是负责管理皇家图书馆,编修资料罢了,不然让他到地方当官,还不民不聊生。

    “殿下!如今这算是好的,在还没有废除九品官人法之前,更是造就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使得数百年天下分裂。”

    “自隋文帝废除九品官人法,实行科举制度,这才将这一现象打破,使得寒门子弟能够有了晋升的途径。”

    “所以,殿下完全可以不用担心,可以通过科举来挑选合适的人选来做地方官,多多录取寒门子弟,不就能够解决民生问题。”李义府道。
1...3637383940...1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