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哈利波特之晨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吾不禁夜
    员工背着老板做假账亏空公款的事很多,爱尔兰来的丘比特就被合伙人骗过。

    从1720年南海泡沫后英国百年时间都没发行过股票,但资本需要一个地方流动。

    从17世纪开始英国成为世界海上贸易中心,同时海上保险的中心也开始转移到英国。

    那时候的保险就像对赌,保险是一种转移风险的工具,如果没出事,客户给的保费就是保险公司收走,如果出了事保险公司就要赔偿。

    大海上的情况变幻莫测,就算风平浪静也有可能遇到海盗,绝大多数贸易商人都会买保险转移风险。

    但是有时商家也有周转不灵的时候,运气好船平安到达,运气不好船主不只是失去一船的货还要赔偿海员的伤亡赔款,愿赌就要服输,从富翁变成一无所有甚至是负债累累是很正常的。

    帕麦斯顿从父亲那里继承了7.5万英镑的财产的同时还继承了9万英镑的债务,只是单纯做加减法的话继承这笔遗产肯定不合算,但是绝大多数公司都是要背负债务的,并且债务可以重组,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

    只要有流动资金在手里就还有机会,现在麻瓜学校很多有钱人的孩子都贷款读书。不是他们付不起那笔学费,而是让流动资金在自己手里,这样毕业就有启动资金了,再加上贷款带来的外部压力,他们就读书更勤奋了。

    时间也是博弈的成本之一,时间宽裕方绝对比时间紧张的一方有利。

    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不仅俄国人缺钱,法国人也缺钱,拿破仑以8000万法郎卖了260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

    俄国沙皇伊凡四世在位期间,曾鼓励俄国商人与哥萨克骑兵,可以在不纳税的前提下自由开拓土地发展贸易。

    这些人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西伯利亚的皮毛生意,要知道在当时一件紫貂皮拿到欧洲就可以赚取大笔的金银,因而又被称为“软黄金”。

    除此之外阿拉斯加地表基本上是一片不毛之地,1854年美国的一个商人,来到圣彼得堡,拜会了当时的俄国重臣尼古拉耶维奇,两人商谈很久。三年之后,也就是在1857年,尼古拉耶维奇,就向俄国政府提出,出卖阿拉斯加的建议。

    他给出的理由是:美国统一北美,是可以预见的,阿拉斯加给俄国也带不来巨大的利益,卖出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尽管外务大臣不同意,可是沙皇却批示:值得考虑。尼古拉耶维奇是沙皇的弟弟,外务大臣戈尔恰科夫,虽然不同意出卖阿拉斯加,可是又不敢违背沙皇的意思,于是就采取了拖延的方法,向后拖延了10年的时间。尽管美国处于内战,可是对于阿拉斯加的事情,毫不放松,尤其是尼古拉耶维奇,经常在沙皇面前进行鼓动,还把很多的大臣,拉入自己的阵营,尤其是财务大臣赖滕。




第三十六章 underground
    旧约出埃及记中曾经说过:“我民中有贫穷人与你同住,你若借钱给他,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

    在利未记中也有记载:“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

    然而实际上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性的贪婪。

    美联储放出的1%利息的贷款刺激经济发展,正常的信贷是不会产生危机的,美联储下调利率让还款成本降低,提高还款能力。

    但人的贪婪本性让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也借贷款,所以就算是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能将利息设立得太低,更别说没有利息了。

    有利息会让人产生紧迫感,这样借款人就不会狮子大开口,一下说个天文数字让朋友或者亲戚借了。

    只是这样一来在债务人眼中,债权人就显得很小气、吝啬,朋友和亲戚借钱怎么还谈利息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公布自己的财务信息,也不要炫耀自己的财富,这样别人不知道你有钱,就不会找你借钱了。

    斯莱特林邪恶又高调,格兰芬多勇敢又鲁莽,拉文克劳聪明又自我,赫夫帕夫则是有钱的傻瓜多,只是大家非常低调,轻易是看不出来的,高调一点的则是史密斯家族,谁叫他们自称是赫尔加赫夫帕夫的后代。

    很多知识课堂上老师不会说,在聚会或者是餐桌上会聊起,赫夫帕夫喜欢传小道消息,也很擅长守密,就算是一些在麻瓜界混的不好的新生,到了赫夫帕夫生活也会有起色。

    很多人不论是巫师还是麻瓜都活在一个”提桶”的世界里:干一天的活儿拿一天的工钱,干一个月的工作领一个月的薪水,无论你是年收入不到1万元的洗碗工,还是年薪过百万的白领,你都是用一份时间去换一份金钱。如果你被解雇,或因患病、受伤无法继续工作,你的收入就会马上停止。不提桶,就没有收入。

    以亚瑟的收入,他根本没法支付被纳吉尼咬伤后高昂的医疗费,是卢修斯马尔福的捐款救了他的命。

    多么讽刺,然而现实就是如此,世界上只存在2个经济阶层:富有阶层和贫困阶层,所谓的中产阶层仍依靠工资生活,每天要靠“提桶”生活。

    如果你被解雇了,还有贷款没有还,你要怎么办

    如果一次医疗耗尽了你的积蓄,你会怎么办

    孩子的上学费用呢

    妻子离婚的赡养费呢

    “提桶”是毫无保障的,只有“管道”才是稳定的生命线。

    有两个年轻人,他们都靠提水卖给镇上的人维持生活,就叫他们约翰和鲍勃,这两位年轻人年富力强,付出了劳动,获得了收入,他们也很高兴。于是他们就这样不停地从河里往村庄提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一天,鲍勃觉得这样做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有天他来了之后怎么办于是他停下“提桶”,转而修管道,为了修管道他每天提桶就比约翰少了很多。

    村子里的人都讥笑他,约翰每天挣的都比鲍勃多,他是个很乐观开朗的人,经常请村里人喝酒,大家都很喜欢约翰,但是鲍勃依旧执行自己的计划。

    当约翰晚上和周末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鲍勃却还在继续挖他的管道。头几个月里,鲍勃的努力比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他工作的很辛苦----比约翰的工作更辛苦,因为晚上、周末鲍勃也还在工作。

    “短期的痛苦带来长期的回报,”每天的工作完成后,筋疲力尽的鲍勃跌跌撞撞地回到他那简陋的小屋时,他总是这样提醒自己。他通过设定每天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效。他这样一直坚持下来,因为他知道,终有一天,回报将大大超过此时的付出。

    一天天、一月月地过去了。有一天,鲍勃意识到他的管道已经完成了一半了,这也意味着他只需提桶走一半的路程了。鲍勃把这多出的时间也用来建造管道。终于完工的日期越来越近了。在他休息的时候,鲍勃看到他的老朋友约翰还在费力的运水。约翰的背驮的更厉害了。并由于长期的劳累,步伐也开始变慢了。约翰显得很生气,闷闷不乐,好像是为他自己注定一辈子要运水而愤恨的样子。他在吊床上的时间减少了,却花更多的时间泡在酒吧里。当他进来时酒吧的老顾客们都窃窃私语,镇上的醉汉模仿约翰弓腰驮背的姿势和他拖着脚走路的样子时,他们都咯咯地大笑。约翰不再买酒请大家喝了,也不再讲笑话了。他宁愿独自坐在漆黑角落里,被一大堆空酒瓶所包围。

    最后鲍勃的重大时刻终于来到了,管道完工了!村民们簇拥着来看水从管道中流到水槽里!现在村子里有源源不断的新鲜水了。附近其他村子里的人也都纷纷地搬到这个村子中来了,于是这个村子就发展和繁荣起来了。管道一完工,鲍勃便再也不用提水桶了。无论他是否工作,水都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入。他吃饭时,水在流入。他睡觉时,水在流入。当他周末去玩时,水还在流入。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鲍勃口袋里的钱也就越多。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花钱的感觉,提前享受水从管道里流出来时收益,却不愿意忍受那份修管道的艰苦,更别提修管道那20年时间了。

    鲍勃不想在顶级餐厅享受美食吗

    不想和人们一边喝酒一边大声说笑吗

    有些忍耐是必须的,年轻的时候提前享受了,等以后老了再想奋斗的时候就没有那个精力了。

    那个做着“美国梦”,给华尔街精英修水管的水管工就是个提桶的人,他将提桶将水倒进水池里,池子里的水顺着“管道”流通,这些水可能流进喷泉里,也有可能流进游泳池,但是一旦水管工停止提桶了,喷泉就没水可以喷了,它需要水源继续喷,于是就找游泳池的人来要水,游泳池的人要是拒绝提供,喷泉就彻底断流了。

    那些欣赏着喷泉,为它精巧设计而赞叹不已的人们纷纷离去。水管工这时才清晰地看见,那个喷泉底下藏着的美人鱼石雕,它看起来并没有隔着水看时那么朦胧、梦幻,甚至雕刻得很拙劣,还不如欧洲老家博物馆里陈列的。

    很多国家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都是习惯以单个国家作为分析单位,包括美国也是如此,英美因为特殊的原因,历史问题有很多是有联系。

    1776年的独立战争和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的胜利让美国人对自己信心倍增,他们打败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国内报纸拼命宣传,人们相信眼前的繁荣是因为总统的英明果决。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相信那时的繁荣是因为人们的创造发明和企业家们的进取精神,但气象也起了很大作用。

    从1832年到1835年英国小麦连续4次大丰收,小麦价格降低了40%,当时工人阶级三分之二的收入用来购买粮食,小麦价格降低让他们有了闲钱购买衣服和其他商品,棉制品的需求增加,这也间接影响了美国棉花产量。

    建国初期的美国一团乱,在内华达州,马克吐温曾是弗吉尼亚城中的一名记者,这座城市也是内华达州盛产黄金、白银的地区。在“淘金热”下,马克吐温也未能免俗,而且他对传言和新的机会都十分敏感。当时,不少已经发现了黄金、白银矿山的矿主们正在纽约城出售他们的股票,以筹集资金,于是马克吐温将自己的所有积蓄,甚至全部稿酬都投入到了购买白银矿山的股票中。

    美国人很喜欢投机,做股票买卖的风险最大,有的人一夜之间就成了暴发户,但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穷光蛋,甚至负债累累。尽管风险很大,但时至今日,纽约、伦敦等地的证券市场交易大厅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就像是进赌场一样,赢家笑输家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除了股票投机,还有一种更暴利的投机方式,就是土地投机。

    土地投机者主要是形成于18世纪的特殊商人集团,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少人是军官、议员或官员,其中包括华盛顿、富兰克林这样著名的革命领导人。出席1787年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中,土地投机商就有14人。

    他们集政治和经济权力于一身,其影响非同小可。独立后,土地投机商与官方机构的结合更加紧密,许多政府所设的“土地局”为土地公司所控制,从而“土地局的工作在很多年里大半是由私营的土地公司经办的”。这种官商结合的局面使土地投机本身变得无法控制。当西进运动正要兴起或刚刚兴起之际,西部的公共土地已大量被土地投机家抢先占去了。以密西西比某地为例,其中140万英亩土地被一个62人的投机集团购买,另外130万英亩土地为一个57人的投机集团所有,还有260万英亩土地被别的投机集团所瓜分。从华盛顿总统开始,直到美国内战前,美国政界要人与西部土地投机市场无相涉者几乎是凤毛麟角。乔治华盛顿总统本人就与俄亥俄合伙公司关系紧密,他一次就在俄亥俄地区购得32373英亩土地,并任命俄亥俄公司总代表人鲁弗斯普特曼为联邦首任勘地总长。其他开国元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帕特利克亨利、罗伯特莫利斯、乔治摩根等纷纷跻身于大土地投机者的行列。华盛顿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些人的当时心态:“任何人忽视眼下这个追逐优质土地的良机,他将失不复得。”

    华盛顿的达官们与华尔街的显贵们互为利用,官商一体使政府的土地政策更有利于土地投机。

    1800年美国出售的公共土地只有6.8万英亩,到了1818年增加到了349.1万亩,一下子激增了50多倍,到了1819年经融危机爆发,第一次土地投机**结束。

    1830年开始,由于西进运动和门罗主义,大批欧洲移民来到西部,第二次土地投机开始了,基础建设的狂热和对投机的放任行为,土地价格暴涨的同时交易量也在增加,铸币已经来不及



第三十七章 好时代和“坏时代”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我们身在天堂,我们身在地狱。

    这句话出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

    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时候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父母经常大宴宾客,金钱上没有节制,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就因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场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

    不过后来由于父亲继承了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狄更斯也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15岁时他从威灵顿学院毕业,随后进入一家律师行工作,后来又转入报馆,成为一名报导国会辩论的记者。

    马克吐温的父亲约翰克莱门斯死于肺炎。1847年,家世寒微的马克吐温开始去做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记者等工作。

    在用所有的积蓄买下银矿山后,在购买之初,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马克吐温的耳目相当灵敏。他长期看好黄金、白银的走势,但他同时告诉自己,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就应该卖出股票:或市值达到10万美元,或内华达州选民批准了州宪法,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美国的州是美国联邦内部的一个成员。联邦宪法规定联邦与各州实行分权,州对联邦具有一定独立性。从许多角度看,除了外交以及军事外,州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国”:有自己的法律、税收、警察、教育、选举制度,这与其他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政治体制很不一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出现诸如总统不能管州长、各州之间法律大为不同的现象。

    内华达州矿业和农业是传统的经济支柱,只要州宪法和联邦宪法一样,那么马克吐温的银矿山就是一个短期内不会枯竭的“管道”。

    随着股票的快速上涨,很快,马克吐温便“退休”了,他不再从事新闻记者的工作。看着节节攀升的股价,他觉得自己非常富有,且十分满足,于是他来到旧金山,过起了奢华的生活。

    然而内华达州是个见鬼的沙漠,是除了阿拉斯加以外最地广人稀的一个州,除此之外境内还有个沉寂了60万年,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当然,那时候的人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投机就像是赌博,拉斯维加斯在西班牙语意思为“肥沃的青草地”。

    因为拉斯韦加斯是周围荒凉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唯一有泉水的绿洲,由于有泉水,逐渐成为来往公路的驿站和铁路的中转站。

    它是由1854年在美国西部的摩门教徒建成的,后来摩门教徒迁走了,美国兵使其变成一个兵站,但这里人口还是很少很少。

    内华达州发现金银矿后,大量淘金者涌入,拉斯维加斯开始繁荣,但如同西部各采矿城镇一样,一旦矿被采光就会被抛弃。

    大萧条的时候,笑声变得尤为可贵,韦斯莱家的魔法把戏店是战时唯一还在经营的店,虽然是暂时的,但这个笑声能让人觉得好过点。

    1931年在美国大萧条时期为了度过经济难关,内华达州议会通过了赌博合法的议案,拉斯韦加斯成为一个赌城,从此迅速崛起。

    马克吐温写百万英镑的时候是1893年,那个时候马克吐温就和《百万英镑》中的那个年轻人一样,变得身无分文,甚至接近破产。迫于生计马克吐温只能重操旧业,为了偿还债务,他被迫继续工作。

    当他的生活富足时他写的书是平和的,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但是当他破产后他就要写很多讽刺类的小说了。

    一个人的文笔会随着他的心态发生转变,1904年他的妻子离世后他变得悲观厌世,最后因为狭心症死了。

    内华达州的宪法没有改,马克吐温的股票也没有达到10万美元,按照他的估计他是不会赔钱的。
1...176177178179180...3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