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哈利波特之晨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吾不禁夜

    英国介入中东也陷进了泥潭里,战争获得的利益有限,舆论引导除了坚定了某些人重现日不落帝国的信心外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因精神问题和刑事问题而丧失投票行为能力和行为资格的人没有选民资格,战场后遗症往往要造成这两个问题,一个正常人,杀了人都会对心理造成创伤,就像有一把刀,切割自己的灵魂。

    每个人心理情况不同,自我调试能力也不同,上流社会的人看不到那些,底层的人却经常接触,民间反战情绪很高,2003年2月,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战游行在特拉法加广场举行,但是不论民众怎么游行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这一举动摧毁了英国人对民主的信心,如果民主真的存在,那么为什么首相还能无视那么多反对意见而继续派兵呢

    2005年的大选民众根本不去听那些参选者的演讲和立场,消费者信心指数影响消费,而购房无疑是一笔大开支,工党主要致力于公共住所、职工福利、失业救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公民教育等方面,属于中间偏左派。

    保守党的前身是托利党,

    &n




第四十九章 “悬崖勒马”
    宋朝的时候曾经有个著名的诗人欧阳修,他写过这样一篇议论文,名字叫朋党论,关于朋党他是这么理解的:

    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

    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的是薪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波莫娜很难用语言来形容那个不善言谈的西弗勒斯和人相谈甚欢是个什么情景,这不同于奇洛拍马屁,奉承话不断地说,而是大家有模有样地讨论世界局势,一副所有人都是有识之士的模样。

    伦敦不仅是金融城,还是政治中心,一千年前的长安,一千年后的北京,两百年前进华盛顿,两百年后的纽约,男人就是这样,喜欢讨论“天下大事”,好像不聊这个话题就显得自己阅历浅薄。

    他们看起来很像是“朋友”,“朋党”之间消息最为灵通,有很多“内幕消息”已经开始在上层传了,每次大选之后,房地产均价上涨是一个规律,因为民众会对自己选出来的政党有信心,对经济前景也会很乐观。

    “新官上任三把火”,各种措施和改革也会实行,但是这种情况能坚持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相对于美国的投机市场,英国房地产浮动很小,一直走的是稳健路线,升降幅度也就几个百分点,美国几次危机就常常搞断崖式下跌,但是英国的粮食价格浮动很大,这不仅仅是因为英国没有和美国一样使用“常平仓”制度,还因为“资本是英国的最高权力”。

    三权分立就像是日神一样灿烂夺目,英国是内阁制的,议会有“倒阁权”,内阁也有“国会解散权”,内阁受议会监督,议会对内阁不信任时可以倒阁,1815年至1846年强制实施谷物法,藉以“保护”英国农夫及地主免受来自从生产成本较低廉的外国所进口的谷物的竞争。它规定了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其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在议会改革之前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即便在1832年议会改革后资产阶级辉格党组建内阁,谷物法依旧没有废除,资本家只是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在那个时代,“农业是一切财富的根源”,这一点和后来资本是最高权力不一致的。

    中国人以为是闭关锁国造成了鸦片战争失败,其实闭关锁国从某个角度是利于贸易保护,同时也让英国对中国的情况不了解。

    根据英国相关法律,议会通过的所有法案都会记录在羊皮纸卷轴上,交国会档案馆永久保存。

    “1840年4月7日起,英国议会下院……经过3天的辩论,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提议。”这是中国关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主流看法,是英国议会决定了战争的爆发。然而,英国议会原始档案否定了这种说法。

    1840年4月9日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通过的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议案了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以271票反对262票支持而被否决的对英国政府的不信任案。

    根据会议记录,1840年4月7日,议会反对派托利党以辉格党人、时任英国外交大臣亨利坦普尔的多处外交失误,对英国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托利党指责巴麦尊在对华政策上缺乏远见、思考不周全,没有给予时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适当的指令或可用的权力,没有控制住非法的鸦片贸易。托利党议员、不信任案发起者威廉格拉斯顿在辩论中指出,英国和印度的财政收入六分之一取决于与中国的贸易,因此中国很重要。他提出,英国对中国了解太少,只是基于对一个港口的认识,“和这样一个民族贸易不是比与他们争执更明智吗”

    整个辩论持续了三天,但在这次议会辩论前,内阁就已经命令印度舰队增援中国,组织东方远征军了。议会辩论时,懿律舰队已经在开往中国的途中。英国议会直到战争爆发后的1840年7月27日才通过了中国远征军的军费拨款。在议会同意拨款前,支付远征军军费的是印度和中国协会,这个协会会员有一百零九家和印度与中国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大公司,包括进出口贸易、航运、金融等各界巨头。协会主席是下院辉格党议员拉本德,这个协会经常与有关各部,特别是外交部保持联系,提供情报,煽动战争。当林则徐命令外商缴烟的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资产阶级”掀起一片战争叫嚣,托利党为首的地主是不支持战争的。

    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爱好和平,而是想把辉格党给扯下来,威廉兰姆在1841年8月就卸任了,取而代之的是罗伯特皮尔,他在担任内政大臣期间改革英国的刑法,组建了伦敦第一支训练有素的警察队,这些警察因而被人昵称为“巴比”。

    1832年改革法律通过后在此后的普选中保守派大受打击。尽管皮尔本人获胜,但是他的保守党仅有100多名议员了。

    年轻的辉格党的灵活、极端,充满了冒险主义,这几年英国非常动荡不安,可能的确是太多改革在太短的时期里进行了,几乎一年换一个,甚至两个首相,总之威廉四世决定减缓改革的速度,皮尔征收所得税,改组英格兰银行,在爱尔兰发动改革,这些都没什么问题,但当爱尔兰饥荒爆发,他支持降低进口关税,废除谷物法导致了其内阁倒台。

    按照博弈论处于中间偏左或中间偏右的党派获得选举胜利的机会很高,可是当“极端情况”出现时,中间派的胜算就没那么高了。

    比如一个直男,他喜欢军装,接受不了中性风的穿着,也排斥同性恋。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没关系,当他们形成了一个群体,就会嘲笑那些过于温和的男孩子,赫夫帕夫的男孩就常被斯莱特林的坏小子欺负,为了不被欺负他们也会显得很“男人”,一起排斥同性恋了。

    1845年在爱尔兰爆发的晚疫病使得皮尔为缓和爱尔兰问题作的努力落空。爱尔兰的马铃薯收获落空,使得居民缺乏主食。约300万本来依靠马铃薯为生的穷人需要便宜的粮食进口。皮尔以粮食进口税无益地提高粮食进口为由要求废除这个税,来解决爱尔兰的危机,理查德科布登也要求废除粮食进口税

    1846年皮尔向议会提交了三个法案。第一个法案计划在三年后完全废除粮食进口税。第二个法案是降低所有关税。第三个法案是保护爱尔兰的财产和生命的强迫性措施。前两个法案被通过,第三个法案被一个保护税用户者、极端主义者、辉格党和爱尔兰人的联盟反对。

    在皮尔看来,政治本质上是行使道义,这一事实使他变得不同于威灵顿、梅尔本和帕麦斯顿。

    极端个人主义是为了达到个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某些目的,而不惜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的思想和行为。

    人是自私的,但是极端个人主义是绝对百害无一利。

    爱尔兰饥荒之后,出现了财政恐慌,从俄国和美国购买的谷物使得黄金大量外流。结果,在1847年出现了向银行挤提存款的浪潮。

    接任皮尔的首相约翰勋爵对财政一窍不通,他和阿尔伯特亲王找来皮尔,皮尔向他们两人解释了银行法的作用,这时宪章运动掀起了**,在伦敦肯辛顿康芒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在这关键时刻,内政大臣乔治格雷爵士很沉着。威灵顿许诺许诺要给宪章派充分的潜逃机会。当局征召了17万警察,军队任然忠于政府。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英国的局势已经很糟了,对外发动战争能转移内部矛盾,两次战争相差时间二十年。当时的满清迟缓而鲁钝,如同一个大梦初醒的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英国政府的反应也很迟缓,如果要修一个医院可能光决策就要审批7年,但是年轻的资产阶级不仅灵活并且还了解满清的情况,一如现在的华侨和黑帮,他们已经渗透进了英美的各个阶层里,不论是黑道还



第五十章 女王的皮包
    在《飘》那部小说里,白瑞德不同于其他男人,他很清楚战争的情况对南方不利,但他还是参加了南方军抵抗北方。

    在斯嘉丽的眼里,英俊的艾希礼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即使对方跟自己都已经有家室,她还是想方设法接近艾希礼。第一任丈夫死在战场上,斯嘉丽一点也不悲伤,白瑞德看出这一点,出重金让斯嘉丽可以穿着丧服尽情跳舞。可是白瑞德到后面看出她天真活泼之下的虚荣,要她保持体面。

    岁月让白瑞德成长了,反观艾希礼,他一直活在过去,战争失败后所有庄园主的日子都过得很糟,南方的淑女绅士失去富足的生活,那个温文儒雅的“骑士”不想也缺乏勇气面对,斯嘉丽走投无路时找他,他也无计可施。

    梅兰妮平凡无奇,并没有斯嘉丽的美貌,却有任性的斯嘉丽没有的优点,梅兰妮对人对事都大方得体,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对地位低下的妓女,对白瑞德,甚至对傲慢的斯嘉丽都真诚以待。斯嘉丽独自主持庄园时,下人抱怨斯嘉丽刻薄,梅兰妮却说是她养活他们。

    然而她也不是“圣母”,斯嘉丽开枪打死闯入家里的盗贼,梅兰妮冷静地帮忙藏尸。

    和梅兰妮比起来斯嘉丽在考虑别人之前先考虑的是自己,但是乱世让她成长了起来,斯嘉丽第一次婚姻是因为任性,第二次婚姻虽然抢走了妹妹的未婚夫,却是为了更多人,如果她妹妹和弗兰克结婚了,她肯定也只会顾着自己过自己舒适的生活,并且她没有斯嘉丽那么聪明的头脑。

    有的时候女人不禁会想,这些男的没有脑子吗尤其弗兰克,明明有婚约在身仍然接受斯嘉丽。

    男人也有虚荣心,一个美貌的妻子更能衬托他的成功,这种强烈的社会认同感需求能降低他们的判断力,尤其是别的男人吹捧称羡的时候,这时候能不为所动,依旧爱着长相平凡梅兰妮的艾希礼就变得突出了。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斯嘉丽希望艾希礼能和其他人一样关注自己,但是真正明白她的人是白瑞德。

    他很聪明,不会像斯嘉丽的前两任丈夫一样被她利用,可是他却忍不住宠爱她,那个自私、高傲、对所有人异样眼神都不屑一顾的女人。

    有一幕,白瑞德给斯嘉丽带了顶帽子,她明明知道怎么戴,故意反着戴,让白瑞德唏嘘亲手帮她戴上,这让波莫娜喜欢上了那个自私自利的斯嘉丽。

    斯嘉丽是很有心机,可是她也有可爱的一面,撒娇不一定要腻声说话,也可以像斯嘉丽一样,装成“我什么都不会”。

    有很多女孩觉得撒娇会显得自己很弱很不独立自主。但实际上撒娇的女人往往“命好”,即便那个女人在同性的眼里渣得不能再渣,男人一样会喜欢她。白瑞德严格来说也是个渣男,渣男渣女凑在一起居然该死得甜蜜,秀恩爱秀到让人恨不得他们原地消失。

    中餐的虾要带皮,虾仁有虾仁的做法,楼下大厅里有很多华人吃饭,男人给女人剥虾皮剥得无比顺手,波莫娜看到的时候顿时觉得自己仿佛到了外太空。

    所谓的“绅士”、“骑士”也许会替女士拉开椅子,却绝不会照顾女士拎包,在唐人街男人给女人拎包却无比正常,堂堂一男人拎着花里胡哨的女人包,难道他们觉得不娘么

    除非地球爆炸,否则“英国绅士”绝不可能替女人背女士包的,这就是魔法的好处,任何东西放进了空间袋里外表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变化,重量也没什么变化,那么几大箱银子弹马由缰装进了“乾坤袋”里很轻易就拿走了。

    波莫娜无比好奇,中国的巫师情侣是个什么相处模式,那种男人提女人拎包的情况估计不会出现,还会有什么稀奇的场面会出现呢

    也许是因为她窥视的时间太长了,马由缰将视线转移到了她的身上,她立刻将视线转移到别的方向。

    太阳会造成晕轮,有时人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东方文明对西方人千年来一直有种神奇的魅力,这个东和西并不是地理位置的区别,而是文化内核,日本本来是东方国家,可是在全面西化后也变成了西方国家,有很多日本人已经接受了自己的从属地位。不是每个说英国口音的男人都是有魅力的。

    在斯嘉丽的眼里,艾希礼就被她断言是完美无缺的,她的这种盲目让她失去了白瑞德,一个靠穿越封锁线牟取暴利的投机商人。

    他会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按意志和期望主宰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战争面前,他是一个对现实有清醒认识的人,他个性粗率、实际、不羁,视道德如无物。他深深地爱着郝思嘉,他的爱看似平淡不经意,实则非常深沉,他甚至可以包容郝思嘉一直爱着别人,直到最终他感到疲倦。

    好奇心足以杀死一只猫,马由缰有很强的企图心,从某个方面而言他和西弗勒斯很像,但波莫娜可不觉得西弗勒斯是白瑞德那种可以包容妻子精神出轨的人。

    她该停止对东方人的这种好奇心了,虽然有竞争才有动力,但结婚的人已经从“自由市场”里退出了。

    以前西里斯活着的时候他们就惹出了不少麻烦,真是活见鬼,她从没想过有天校园王子会为了她而和鼻涕精决斗。

    和样样条件优渥的詹姆比起来,西弗勒斯要钱没钱,要长相没长相,要人缘没人缘,莉莉凭什么会看上他呢

    这年头要找一个靠得住的人多难呐,不论是黑魔王还是白巫师都差人手,霍格沃滋之战时,到了高架桥庭院,一看到哈利波特回来了,很多食死徒都幻影移形跑了。

    乌合之众人数再多也不成气候,战士的意志决定了质量。

    她虽然是女人,一样也是战士,当大人们都绝望的时候是一群刚成年,甚至未成年的孩子保护了学校。

    她要保持那种状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1900年庚子国变的时候,慈禧就听信义和拳拳民刀枪不入的传言,于是对八国宣战,当时满清人口是整个欧洲的两倍,可是“乌合之众”太多了,镇压义和团和扩大对清朝的侵略于是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进攻北京,攻陷了清朝都城北京。

    1840年和1860年两次战争美国都没有赶上,1900年的这一次总算是赶上了,经历了重建时代,美国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资本主义是需要信仰遏制的,如果没有信仰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人的贪婪本性就回支配人的行为。

    其实每次经济危机爆发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贫富差距太大,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资本家让工人不断加班,压榨他们的劳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24个小时,如果工人将过多时间用在工作上,就没有时间消费,如果工资太低,有时间也没有办法消费,罗斯福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就是重新找回这个平衡点,工会会为会员争取劳动者和低薪劳动者的福利,涉及最低工资、加班费、童工、同工同酬等重要内容,非工会会员只有那条标准劳动法可以依靠了,可惜到了1935年,这条法案被联邦最高法院宣布违宪,但它并没有废止,而是进行了大改。

    这套法律是和全国工业复兴法配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了工业生产的目的。

    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人都会吸取教训,有种如同“顿悟”的感觉,经历泡沫经济的日本人就变得如同成佛了一样无欲无求了,这样没有**的社会就跟熄火的车一样,没有动力继续前进了。
1...181182183184185...3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