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草根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宝天使
既是个会做活的,那他们也不计较了。
几位老木匠平平心虚,也就一门心思的猛干了。
一时间木料场上干的是热火朝天。
原本在旁人家见到的,干会歇会,几个人凑到角落中喝一口水,抽一袋烟的现象也不见了。
无他,略有些没脸罢了。
再加上邵满囤这小子,干的也快。
他将手低的料刨好了后,就等在这群人的旁边,还让他们帮着再检查一遍。
搞得这群切大料的唯恐自己这简单的活干的还没人家复杂的快,一个两个的憋着劲儿,就怕在同行里丢了面子。
这样认真肯干的景象,自然就入了东家的眼。
哦,这里的东家,可不是初家正经的老爷,而是负责监工的各路管事罢了。
可别小瞧这些大家中的管事。
他们做得不大事儿的主
第三十六章 讨巧
那被拦下的小子本就干这些跑腿的活,对于管事的吩咐,自无不可。
他仔细的记下,赶忙就朝着外院的后厨而去。
待到瞧着那小厮跑没影了,这孙管事才抄着手,又原靠了回来。
听得那坐着喝茶的李管事直摇头:“这工人们做事儿努力,你用一顿午饭就给打发了”
“这些人之所以干的如此的卖力,可全是那小子的功劳。”
“我瞧着像是个好孩子,孙管事不打算提携一下”
听一旁的老友如此说,孙管事就将视线又放回到了邵满囤的身上。
他瞧着那个少年瘦的有些单薄的身影,缓缓的摇了摇头:“不急,再瞧瞧。”
见到于此,李管事的也不再多言。
说到看人用人的方面,他与这位有些古怪的老友相比,却是差的多了。
他不过是见那少年,年少却有礼,起了点提携的心思。
至于后边的事儿,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老者不言,孙管事也不语。
他在这里稍停一下,就去忙活自己的那一摊事儿了。
待到场内的匠人们,将两根大料处理完,这日头已经挂到了最高,就到了主家订好的喘口气的时段。
虽说他们为了争一口气,做的卖力。
可是该他们应该享的待遇,这几个老匠人也绝不会放弃。
只不过干了一上午的活,这群人当中就自动冒出了一两个能带头的人。
为首的一引导,大家伙也就都回到了料场边儿上搭着的棚子底下,解着褡裢,扇着风,就地蹲坐着,开始歇息。
等到木匠们排成一排,就地坐好的时候,却见到他们忘了招呼一个人,那个年龄最小的少年人,就这样被剩在了场内。
众人彼此瞧瞧,略显尴尬,还是那隐隐带头的人,朝着工场内喊了一声:“那个小子,来,上午的工时到了,来棚子里歇会。”
叫的邵满囤停了手,抬起头,咧开大白牙,笑了:“中!谢谢叔,俺这就来。”
说完,将手中用来打磨的兽皮一收,拎着一袋子工具,就往棚子这跑去。
进了棚子的邵满囤也不客气,他瞅着那位招呼他的大叔,身边正巧有个不大的位置,就身子一缩,挨着边儿的蹲到了领头人的身边。
惊的旁边的几个匠人,下意识的挪了挪屁股,竟给邵满囤让出了一个不小的空档。
这孩子,是真傻还是假傻啊
早起时候他们是怎么挤兑他的,到了这个时候就全都忘了。
可有些坐在旁边看得清楚的明白人却是啧啧了两下,端起小桌上的盖碗儿茶,晃晃悠悠的往管事吃饭去的内院厨房走去了。
这小子,心性不错,脑子聪明,自己是用不着替他担心的啊。
这不,待到场内的管事散得七七八八,后院杂役们扛着工人们的饭食来到这花园内各处搭建好的棚子底下的时候,会来事儿又机灵的邵满囤,已经与这群老木匠们打成一片了。
“哪里,哪里,俺们的手艺哪有你说的那么神乎……”
“我瞧着你手下的基本功也是不错的啊。”
“对了,你跟的是哪位老师傅说出来听听,这十里八乡里有功夫出工的木匠们可都在这里了,说不定就是俺们认识的人呢。”
听到这里,邵满囤脸上的笑渐渐的消失,一股子悲伤的氛围笼罩在他的周围,他垂下眼睛,回的缓慢。
“俺是跟俺爹学的手艺,俺爹姓邵,原是丘村的木匠。”
他这么一说,这群匠人中的大半竟是露出了恍然的表情。
原来是邵家的啊,因着匠人们做大活的时候,多少都有些联系,几个就住在丘村周围的木匠们都听说过邵家的事情。
原来,这就是邵木匠曾经赞不绝口的儿子。
若是他还在世的话,只瞧着这孩子手底下的工夫,用不到多久,也就能出工了。
这邵家也算是后继有人。
想到这里,就有几个心善的不太落忍,主动开口宽慰到:“瞧着你现在的工,只需要再指导个把月,教教怎么处理细节,也就能出师了。”
&nb
第三十七章 豆腐
可是这饭菜既都到了,为何又不分呢
就在这群匠人们感到奇怪的时候,那负责分食的两位小厮,却是瞧着后头面露欢喜之色:“到了到了!”
说完,就将封的还算严实的两个木桶给打了开来。
原来是为了什么
是因为跟在后边提溜着餐具的人跟过来了。
虽说在工地这种露天的环境中吃饭,不做什么讲究,可也不能让工人们空着手抓吧。
早在开工之前,府内后厨间就进了一些价廉的竹筷,竹托,刷干净,放在一旁备着。
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这餐具依是两个人拿着。
将竹托上下摞起,再用细麻绳紧紧捆好,挂在平日间背篓子或是箱子时起支撑作用的背架之上,几十个托子就被他们全数的背过来了。
最占地方的餐具背在了背上,腾出来的一双手,则可以一手提一只篮子。
一边篮子摆碗,一边篮子放筷,其上再扣一方布巾子。
显得干净又敞亮,让那些依着指示,先过来取餐具的匠人们都不由的眼前一亮。
大户人家就是讲究,工人吃饭,也不见怠慢。
众人一团围上,年纪最小的邵满囤却不着急。
他跟在队尾,待到前面的人领了个七八的时候,才将他那一份儿餐具给拿到了手中。
这乡里人做的餐具,算不得精细,邵满囤手中的竹托盘,盘底儿还泛着毛刺儿。
但是胜在心思精巧,正是得用。
这竹托上加了两个薄片的隔板,将一尺见方的托盘给分成了三段。
一段窄些,两段长些,正好用来摆放另一旁仆役手中分到的一碗一碟。
将碗碟放置在托盘上,正好与分隔好的空档卡做一处。
这样托着盘子,寻不着地方,也不怕因手抖将饭菜倾在地上了。
邵满囤瞧着有趣,脚下却不曾停着。
他先是去了人已经渐少的木头桶子处,将竹托盘递了过去:“劳烦小哥替俺娶两个饼子。”
这还是头一个领饭还跟他们客气两句的匠人呢。
因着这一句客气,那从一层摞着一层的木头格子中拿烙饼的小厮还特意的瞧了邵满囤一眼。
他手底下一翻,愣是将这一层中最大的两张饼子塞到了邵满囤擎着的托盘里。
邵满囤却是无知无觉的道个谢,跟着前面的那个人一起往右侧了侧,顺便连菜也给打了。
东家说了,这个桶中是用萝卜为主熬的烩菜,邵满囤本也没存着好吃的心思。
谁成想,他往那盛菜的圆桶子中一瞧,可是对这初家所谓的烩菜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哪是他最开始认为的清汤寡水的素菜杂烩啊,这分明就是油重汤弄的肉荤大炖啊。
初家备下来的烩菜,虽是用大锅炖的,但这里边焦溜的肉丸儿,干炸的酥肉,外加上白花花,油汪汪的肥肉片,吃到嘴中能见到的油汪可着实不少。
再配上切成角形的青皮萝卜,浸在这满是油花花的菜汤之中,吸饱了其中的汤汁儿,更别提多么的有滋味了。
烩菜打到邵满囤这里,已不剩多少。
那负责配菜的小厮,见对面的少年与其年纪相仿,那原本只是抄面上一层的勺子,就往菜中捞了过去,一直碰到了桶底儿,再往上一番,一勺结结实实的硬菜,就扣到了邵满囤面前的大碗之中。
就这一勺,比旁人多了三成,宽沿儿的大碗中冒了一个满满当当的尖儿。
看得邵满囤十分满足,随意找一个石墩做个桌子,蹲在地上就是埋头猛吃。
现如今,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自然也多。
待到两张饼子,一碗热菜下了肚,也只不过填了一个六分饱。
&nb
第三十八章 识字
他将手低只抛了一半的大料停下,把散落在一边的工具收进袋子,却没有着急归还。
反是拦住了盘完了物料,就要往内院中交代的一位仆役,要来了几大张泛着光的油纸。
将这些雨天能够做防漏的棚顶的油纸,尽数的盖在他们做好的大料上边,一是防磕碰,二是防止天下雨。
做完这些,邵满囤将油纸的角用旁边的石块压上,再抬起头时,却见到了料场上满地都是木头碎屑与刨花。
有些爱干净的他,做活从来都是有始有终。
他又将场边的一把半人多高的扫把抄起,把刨花木屑这种细一些的碎渣,铲进了一旁灰色麻袋中,将木条,木块这种稍大一些的木料,堆在了料场棚子的旁边。
放刨花口袋的地儿,正冲着后厨的方向,而碎料的所在,却依然是这个料场。
因为听过他爹讲过去旁人家做木匠活的规矩。
主家的料除非是对方亲口赠与,否则做木匠的匠人,是不得拿出对方家门一步的。
当然了,这料也要分种类。
像是刨花木渣这样的东西,主家就不会太在意了。
要么填到灶台里做燃料,要么就送给木匠自己回家烧去。
这就是邵满囤这么处理的原因。
等到他将木匠们上工的地方打扫干净,原本乱糟糟的地方,就大变了一个模样。
若有盘库的管事的过来,只需要一瞧,就能对的上数目。
邵满囤对自己工作的结果也很满意,他拍怕手上冲上的灰,将整理好的工具口袋往肩膀上一搭,就朝着留着山羊胡的李管事的所在走去。
他不曾瞧见的是,往外院通去的那道门拱处,一道着了灰衣,打着绑腿的身影,正往回缩去。
邵满囤只顾得赶到棚子中,瞧着他面前的李管事,往登记的簿子上写的字儿了。
“邵……满……囤……一……”
一不小心,还把李管事写的一些字儿给读了出来。
有点儿意思啊。
李管事的顿住了手下的笔锋,诧异到:“你竟然还认得字”
被问及的邵满囤竟是难得的不好意思起来,他捏着手中的工具麻袋,竟是有些紧张的回到:“不,并不识字。”
“只是当初为爹娘立碑的时候,请教过镇上帮人代笔写信的老秀才,认得了碑文上的字儿,顺便也将俺自己的姓名一并教会了。”
“至于您登记的数字,还是上一次俺来院子中领用工凭证的时候,记账房的先生教给我的。”
“我也只认得这十几个字儿,旁的则是一概不知的。”
听到这里的李管家,不但不失望,反倒是盯着邵满囤看得仔细了,在一番打量了之后,他手中的笔又动了起来。
待到他将工具登记完毕,却是朝着邵满囤招招手,指着他刚才写完的那张纸,将第一行工具栏中的两个字指了出来:“斧头……”
“这两个字是斧头,你将它们仔细记下来,那你认识的字儿之中就又多了两个了。”
“不要着急,想要识字是一件好事儿,无论是农人还是匠人,只要是想上学那都是好事儿。”
“你若是想学,每日空得的时候,都可以到我这里来,我也不特意教你,只从这手边儿上的字儿认起。”
“你现在年纪有些大了,家里又是那样的状况,抽空学习是你能选择的最好的学习方式了。”
“今儿个认两个,明儿个认三个,经年累月,那些书本上的字儿,你就能全都认得了。”
“怎么样你愿意跟着我学吗”
愿意啊,太愿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