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民国草根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宝天使

    船队的规模不小,往京城怀柔码头而去的船只共计一十二支。

    其中大型存储的商船两支,剩余的皆是中型。

    就连船队中的领航载人船的底仓,也能再囤上一二千斤的吃水。

    故而这种规模的运航,很是受商队的重视。

    初家人在入了码头之后并货物进船的同时,就与在码头漕道边儿上的粮船帮的人接上了头。

    这粮船帮自前朝起就十分的兴盛,不确切的说,自从有了漕运航道之后,它们就逐渐的兴盛了起来。

    只不过因着这两年的光景不好,前朝灭亡前官运粮草的皇粮漕又被太平天国的人给毁了个七八,故而这粮船帮的生意也跟着冷淡上了几分。

    几位帮中的大佬,觉得不能只靠这水路吃饭,拉扯着码头上……闲时抗包做活,忙时提刀抢地的兄弟们,就上了陆。

    不过七八年的光景,就在江浙沪一带打出了赫赫的名声,有了更新更赚钱的产业,而那帮会的名称也跟着换成了一个更为简洁也没那么浅白的名称:也就是现在已经有了几分名声的青帮。

    等到他们在陆上混的开了,自然也没忘了立帮的根本,循着以往的航路,硬是开了一条民用输送的航线。

    将老辈子的七十二个半的码头盛世生生的延续了下来,将自家大大小小的帮口,也在相应的码头上立了起来。

    本着漕运生意要做的隐蔽的心思,在水路上走的这群人依然被这些商人买办们成为钱粮帮。

    若是想走一趟大生意,到了码头,与这些人打个招呼,塞个孝敬,拜下堂口,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说旁的,在这水上,单只插个镖局与商行的旗子,可是嘛事儿都不抵用的。

    更何况,他们起运于聊城,在这条漕运上算是一个正经的全运码头。

    直至抵达到天津卫的时候,都需要钱粮帮的保驾护航的。

    而这与钱粮帮去打招呼的事儿,也不能只派一个管事的去办。

    依着往常的循例,为表对分堂堂主的重视,此行乃是初家大趟子的大管事亲自带队。

    他身后跟着两个惯用的学工,手中拎着一方楠木红漆小箱。

    箱子上挂一把黄澄澄的挂锁,与之相匹配的钥匙,就捏在大管事的手中。

    三人行的匆匆,与码头一侧不过两三间的正厅院子中进入,商谈了半刻的时间,待到再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两手空空了。

    但是瞧着大管事的脸上,带着些许轻松的笑容,在队伍中等着音信的几位,就散了心中的焦虑。

    “那边的人怎么说”

    与周管事配合了大半辈子的吴管事将人给迎进了队伍之中,顺带手的朝着面前的这位就递上了一方灰色的巾子。

    被问及的周管事,顺手接了过来,擦了擦头上因走得急冒出来的两三滴汗,出了口气回到:“得了,老爷给的打点很足,年前的时候还特意的给这码头上的几位堂主送了节礼。”

     




第三十章 年夜饭
    一行人只站在甲板上,朝着同一个方向瞧去。

    不过一晌,一队只穿同样的灰衣短打的人物就朝着这里跑来。

    见到于此的商员们也不慌张,只是按着搭板,将船与岸之间的连接固的更定一些。

    下一刻,没有招呼,那些人就自动的分成了多组。

    两人一组,顺着搭板一点,轻飘飘的上得船上,那在船沿儿边上的船工,才将钩杆儿顺着搭板底下一钩,这船飘飘荡荡的就与岸边分了开来。

    待到二人在甲板上站定,松下的边沿卡住锁好,搭板被船工抗到底舱,那二人就往船上主舵操航的船长处去,再将手中一臂长的红幡递到对方的手中,就随意的找一个能下脚的地儿,靠着休息了。

    做完了这一串儿,这船都不用初家商行的人提醒,船老大特自然的就扬起了帆。

    一艘船离港,一艘船立马跟上,还是同样的操作,直至最后压低的小艇离开,不多不少,那一队灰衣人二人一船,就跟着走了。

    这时候,船的头尾处,都挂上了旗号。

    这些旗子当中,数初家商行的最大,却没有钱粮帮的显眼。

    没有人觉得这不对,反倒是自这群人上了船后,负责警戒的护卫们……一个两个的都清闲了下来。

    他们该忙什么忙什么,将前面赶路时提着的心全都放下了。

    这水路速度不慢,可也要行个两日。

    可不就过了邵满囤当初想着的立刻报复的时间,让这位少年人开始患得患失起来了吗。

    只可惜啊,不争气的张灯官没让邵满囤的预想成真。

    到了年节头上,忙着蒸干粮的邵满囤也顾不得去想他的事情了。

    在那日帮了两位婆婆做完了大活,邵满囤回家之后,也不得闲着。

    因为过年的时候,但凡在鲁东地界上生活的百姓,无论是居于东西还是南北,凡是过节,具都要蒸上一锅饽饽的。

    山东人对于面食有些讲究。

    饽饽的种类很是繁多。

    过年时,枣饽饽与莲子饽饽却是怎么都少不了的。

    因着这种面食在揉面的时候下力不小,晾在通风处更便于保存,在温度低一点的时日,一次蒸一个大枣饽饽,就能够吃上许久,要比整日开火回回重做的其他米面方便多了。

    所以,邵满囤才会多做上几个。

    他把面团从昨日就备好的面盆里捞出来,醒了一宿的面,里全都是蜂窝。

    邵满囤洗净了手,拿拇指朝下按按,面团里就发出了咕叽咕叽的声音,这表明内里的孔洞比之外边……还要多些。

    到了这个时候,面就是醒好了的。

    再就着面板上揉的硬硬邦邦,二斤干面下水做的面团,邵满囤只需要两刀交错,就给分成了四半儿。

    半斤一个饽饽,这还不算是最大的呢。

    拿起一团在手中盘两下,搓成一个椭圆,再就手往上边一托,一个白胖圆鼓鼓的饽饽形可就塑成了。

    什么事儿都力求做好的邵满囤围着饽饽团转了一圈,在确认每一个都浑圆饱满没有啥死角了之后,才从身后放着屉布的笸箩里抽出了一根粗棉线。

    就着饽饽团的中央用线横竖压了两道,压出来了一个规规矩矩的十字。

    瞧着十字中间的那个位置,用手将面团一提,就揪出了一个小指头粗的孔洞,将一直泡在水盆中的自产的金丝枣往中间一塞,就完成了枣饽饽定位置的第一插。

    以这第一个枣作为计量的标准,枣核的长短作为揪面孔的距离,邵满囤那双巧手沿着线压出来的痕迹,就一个个的揪了下去。

    待到将所有的洞口都用枣子压好了之后。

    一个顶了十五个枣子的枣饽饽就算是成型了。

    以这个饽饽作为标准,剩下的……做的就更快一些。

    待到大锅中的水翻了滚,架起来的箅子上就多了这几个重量级的弟兄。

    这不过是第一锅的量,等它们出锅的时候,它们的小弟兄,莲子饽饽也是要跟进去了。

     



第三十一章 祭拜
    他将餐盘中的菜肴,挨样的取出来一点,盛在一个碗里,端着来到了灶台边儿,摆在了那张新刷不久的灶台爷的面前,双手合十,轻轻的拜了一下。

    嘴中小声嘟囔着:“分到我这么穷的人家,真是难为你了,往年爹娘送你的鸡鸭,怕是近两年吃不到了。”

    “所以你要多保佑保佑我啊,让我早早的立起来,让你再次吃的满嘴流油!”

    说完,邵满囤就摸摸饿得有些凹瘪的肚子,转身就返回到了主屋的饭桌上。

    这一晚,软绵好吃还不拉嗓子的莲子饽饽,他吃了三个,配上一碗热乎乎的鸡蛋啰唆白疙瘩汤,就连夜里守岁的冷清也驱了三分。

    靠着窗户的邵满囤,是被村中难得的千数响的爆竹给惊醒的。

    他靠在那有些粗糙模模糊糊的窗纸上,朝着外面瞧去。

    ……

    “新的一年要努力啊!”

    ……

    这声轻叹,结束了这独自一人的守望,熄灭了因为等待而燃起的火烛。

    屋内响起了舒坦的呼吸,烧的微烫的火炕,冬日日光中刚刚晒过的被和,给了这个少年人最需要的温暖,不过一会儿,细又沉的轻鼾,就在黑暗中响了起来。

    新年到了。

    ……

    从今往后,我的肩上就扛起了邵家的大旗。

    ……

    再睁眼,大年初一,晨,卯时。

    拜早的鞭炮又放了一阵,惊醒了还没见着日头的头鸡,也惊醒了眼皮子有些发沉的邵满囤。

    今儿个本不是他邵满囤出门拜年的日子,可是他还是勉力爬了起来,用巾子沾了点冷水,把自己拾掇个利落。

    内里的絮花袄衬没有条件换,可是外边套着的罩子,邵满囤却换了一件新的。

    这是早两年他娘做下的大的罩衫,内里带着几个锁扣,方便蹭脏了换洗。

    内里的里衣以及脚底下的鞋子自然换上了两位婆婆的手艺,外头再套上一顶山民猎户人家中流出来的狗皮鞣兔毛的……垂耳帽子。

    他这一身外出的行头就算是制办齐了。

    挺爱干净的邵满囤在临出门前,还在早起盥洗的水盆中映了一下,影影绰绰的瞧着还算齐整,才拔脚去了侧屋。

    这屋子原是给客人留的客房,可他家还没认识啥朋友呢,只暂且做了杂物间处理。

    原本做了炕现如今当了桌的裸炕面上,摆了一个硕大的篮子,上边盖了一方皂色的补丁凑齐的巾子。

    进了这屋,邵满囤就直奔着那挎篮子而去。

    搭在臂弯处,再掀开盖布瞧瞧底下,瞅见内里的东西是齐全的,这才压低了帽檐,一弯腰,拱出了屋子。

    他也不往人堆聚集的村中央而去,反倒是钻进了差点一把火烧没了的小树林,绕过大路,入了东面的荒地。

    在自家那两亩旱地的头上,突兀的冒出来的一包土疙瘩的面前停了下来。

    当中立了一木刻的匾碑,写着邵水根与邵谭氏两个人的名字。

    这就是邵满囤宁可舍了家中三亩良田也要将这两亩旱地留下来的原因。

    他父母的宗族本就不在此地,若要安置,只能暂选自家地边的荒田了。

    来到了爹娘坟边的邵满囤也不说话,他用手将墓碑上落着的枯叶拂去,就开始将篮子中的东西一样样的拿了出来,并排在碑前摆了一个仔细。

    当中有蒸下的饽饽,烧好的素菜,几个冬日中才得的柿子红果,错落有致,让地下受了香火供奉的人,能觉出来他们所牵挂的地上之人,日子过得着实不错。

    为了加深这种印象,邵满囤在码放好了供品之后,就将他特意买的粗香给燃了起来。

    三支并排,双手横握,将灰色的盖布暂当跪下的铺垫后,邵满囤才结结实实的擎起香,给自家的爹娘磕了三个响头。

    ‘砰砰砰!’

    冻得结实的黄土地,被邵满囤的额头激起了一层的尘土,之后,他才将粗长的香插入到了墓碑前他特意做出来的香槽之中。

    &n



第三十二章 用工不?
    “你们听到了是吗”

    邵满囤笑的开怀。

    “那俺就放心了。”

    “这里可真冷啊,那,那俺就回去了哈。”

    说完这些话的邵满囤又蹲了下来,将案前受了火烛沁染的供品挨样拿出来一点。

    饽饽掰了一角,水果拎了一颗,素菜扒了半碗,这才将剩下的碗筷具都放回到了跨篮之中,再捡起地上铺着的粗布,起身就往家的方向回返。

    依着家乡的规矩。

    供奉过祖宗长辈的东西,是沾染了他们的祝福的好东西。

    带回去吃个干净,就能为自己带来好运。

    自己跟爹娘一人吃一半,福气自然也是双方都有了满满。

    这让再回程的邵满囤,满心的踏实,哪怕他为了避讳在家里一直窝到了正月十五,都不曾影响他的好心情。

    毕竟过得十五,他就可以去初家上工,再也不用在这小院之中,对着屋外的枯枝子,絮絮叨叨的诉说着心中的寂寥了。

    于是,到了年十六,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完年,邵满囤特意起了一个大早,将自己清理的稍微仔细一点。

    但他也不曾换上一身新衣,只是将前些日刚下过水的一身补丁衣衫依旧套在身上,往初家的方向行去。

    这时候日头还不见得,村中的小路上升的一层白色的雾气,因着冷热交替的,这层雾气也只是浮在脚底,恍若流淌的小溪一般,随着邵满囤的落脚忽而分开,忽而聚拢。

    让憋了一个年节的邵满囤,少年心性骤起,他瞧着左右无人,就收敛了几分少年老成,一蹦一跳,踩着这雾就往前行去。

    却在走至小路的尽头之时,听得了‘噗嗤’一声笑音。

    惊的邵满囤赶忙手脚并拢,竟是同手同脚的往前行了两步。
1...89101112...1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