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堂归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光霁月

    他们现在看了不打紧,将来万一出了什么乱子让圣上丢了面子,岂不都是他们这些知情者的罪过了

    李启天负手踱步,面色阴沉。

    正在这时,外头忽然传来个小内侍满含喜气儿的声音,“圣上,太后娘娘宫里的大宫女来,说是太后听闻忠顺亲王与定国公大败鞑靼,如此迅速就将鞑子赶出了大周,十分的欣喜,太后今儿要在慈安宫中摆宴,庆祝此番大战胜利。问圣上是否得闲,能否去一同吃一顿家宴。”

    庆祝,庆祝!有什么好庆祝的!逄枭和季泽宇能将鞑靼赶出大周,这不是很正常事吗换成是他或许还快些,哪里就值得这么多人称赞了

    李启天脸色黑沉,许久才耐着性子道:“朕知道了。”

    小内侍不知道李启天刚发了火,还当他也为了收复失地而欢喜,是以此时也喜气洋洋的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快步去给慈安宫送信儿了。

    跪在地上的熊金水紧张的浑身肌肉都绷了起来。就怕天子眨眼就拿他们出气,打一顿是好的,拖出去斩了都有可能。

    李启天咬牙切齿,忍耐了许久方压住火气。他不能在外表现出自己的愤怒与妒忌,那样会跌了自己的身份,他要做个英明的郡王,是能够包容臣子那就是最大的优点。

    约莫着时间差不离,李启天便带着熊金水去了慈安宫。

    谁知刚道宫门前,老远便看到慈安宫院子里到处张灯结彩,乍一看让李启天以为自己是在过年。

    宫门处,慈安宫的宫女远远地看见了李启天赶忙吩咐一人去告诉太后,其余人都跪地行大礼。

    “奴婢参见圣上。”

    李启天冷着脸大步踏进慈安宫院落中。果然,院中头顶还悬着大红的绸带和绸缎扎的花,就连平日里穿着素来低调的宫人们今日都开始穿红戴绿。

    足可见,先前一直在战争的阴影下生活着的人们,如今究竟有多重视这消息,此时又如何敬佩逄枭。

    宫中这些与他朝夕相处的人尚且如此,民间百姓还不知会闹的多热闹。

    只要一想到那些寻常百姓将逄枭当做战神一般的供着爱戴,甚至都忘了大周朝的皇帝是他,李启天就越发的愤怒了。

    遇上逄枭的事,总是一个克着一个,从天机子对帝星的批算,到如今的大事小情,李启天在逄枭的问题上已经快要麻木,可是面对慈安宫的情况,李奇天就只剩下了不甘。

    因为这些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的无知妇人,与他们讲道理他们根本不会明白,反而还要将自己气出个好歹。

    “皇兄,您来了。”听闻宫人传话,李贺兰先快步迎了出来,屈膝行了一礼,妆容精致的面容显得非常喜庆。

    李启天压着怒火,“嗯”的应了一声。

    李贺兰笑着道:“大周朝总算是又国泰民安了。这还多亏皇兄肯给阿岚机会。”

    李启天斜睨李贺兰,“朕以为你会提逄之曦。”

    李贺兰面上表情有一刹的不愉,但在李启天跟前,她素来都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

    “皇兄说笑了,季岚才是驸马啊。”

    “你明白就好,别似从前那般对逄之曦纠缠不休了。别看他家里人都死绝了,可他对秦氏那是真的宠爱,你还不知道吧。”李启天忽然就停下脚步,将自己才得知不久的消息告诉李贺兰,“秦氏又生了一对儿龙凤胎。”

    李贺兰眼睛倏然睁大,脚步停顿,不可置信的道:“皇兄……他们家一对双生子不是死了吗”

    “是啊,可人家秦氏就是好生养,又给逄之曦生了一对龙凤胎。”李启天心里酸的很,言语中也禁不住刻薄,“你与季岚成婚也这么久了,人家两胎抱四个,你再看看你同是女子,怎么你就不行。”

    李贺兰脸色涨红,贝齿咬着唇瓣,仿佛不可置信一般仰头看着李启天。

    李启天看到李贺兰如此,心里竟诡异的舒服了很多。一路走进了正殿。

    后宫妃嫔与皇后都聚在此处,人人穿的鲜亮喜人,见了李启天纷纷行礼。

    李启天眼神扫过那些花朵一样的妃嫔,尤其是那些打扮的比过年还喜庆的,心里的厌烦已经快要到达顶峰。

    皇后最是了解李启天,知道他对逄枭的妒恨从来都不少,今日本不打算来的。可太后吩咐,她不好不听,又不好将李启天的想法公之于众。此时见了李启天这样表情,心里咯噔一跳,赶忙不着痕迹的退开了。

    “母后。 ”李启天给太后行礼。

    太后穿了一身孔雀蓝的家常褙子,头上是一整套的金蝉头面,整个人红光满面,像是一下子年轻了十岁。见了李启天,笑容满面的双手将儿子搀扶起来。

    “快起来,快起来。还是圣上的本事大,安排对了人,鞑靼这么快就彻底被赶出去了。哀家得知了消息,欢喜的不行,咱们今儿就好生的庆祝庆祝,圣上也别只顾着政务,就当趁机休息休息”

    皇后听太后这样说,就知道李启天必定不会高兴,将头垂的更低了,仔细思考自己应该怎样提前离开。

    李启天则强压下不耐,与太后说了几句话。

    太后感慨道:“毕竟都是一起打天下的情谊,哀家瞧着逄之曦虽然有时候狂妄了一些,可到底打起仗来还是有本事的。圣上这一次打算怎么赏赐他”

    李启天心里紧绷着的那根弦,早在哦陪着太后不断的讨论前线的事时就已几次都被触动。如今听了这一句,忍耐良久之下终于爆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下旨
    “圣上,臣以为此事不妥。”

    朝会之上,臣子们对李启天的决策十分意外,耿直些的已在逄枭出任虎贲军主帅之事上与李启天掰扯了多次,闻言当即就站了出来。

    “鞑靼侵我国土,屠我百姓,他们的罪孽岂能是将之逐出大周就能洗刷干净的”

    “是啊圣上!”有人附议,“臣以为如今正是该乘胜追击,以绝后患之际。鞑靼既已对大周下了手,便要有遭到我大周雄兵报复的觉悟!”

    “若不能杀光作恶的鞑子,朝廷又如何向被鞑靼迫害的百姓们交代鞑靼此番一路从天域关直达京城外,这一路上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屠城之事更是没少干,后来那些甘愿跟随忠顺亲王打鞑子的,绝大部分为的就是报仇。若圣上不答允,一则纵虎归山,白白浪费了这一次忠顺亲王打出的优势,二则也无法与那么多的百姓交代,民间的议论也不会好,还请圣上三思。”

    “请圣上三思。”许多臣子齐声附和。

    李启天咬紧牙关,攥紧双拳才没让自己当殿大骂,平白跌了自己天子的身份,可心里那一股火已经呈现出燎原之势。

    李启天不想在人前表现出自己暴躁的一面,是以压抑着情绪忍耐的极为辛苦。

    见天子不言不语,许多深知李启天脾性的大臣已意识到今日的话题并不是天子喜欢的。即便是最耿直的臣子,见天子如此沉默也知道其中必有缘由。

    大殿之上一时间鸦雀无声。许久,李启天才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这鞑靼做乱之仇若不报,只怕天下人都要骂朕懦弱了。朕也该体恤那些将报仇当做了精神支柱的人。”

    李启天的话音极为平静。可众臣已从他话音之中听出不对来。

    天子看了不是个耳根软的又好商量的。他在朝务之事表现出的权欲与掌控欲丝毫不少,此时竟会顺着臣子的意思说话,众人便知其中必有后招。

    果然,李启天道:“诸位爱卿,可有两全之法”

    这话看似问的不明不白,可李奇台你的拥趸们立即就明白了天子之意。

    当即便有人站出来,朗声道:“圣上,臣与几位大人的看法不同。忠顺亲王早已有联合朝内外大臣以及民间富户与朝廷作对的前科。当初若不是忠顺亲王命人垄断了粮草,以定国公的本事,又何至于让鞑子攻了进来”

    “臣附议,忠顺亲王私自带兵前来,退敌竟也如此容易,很难说他与鞑子暗地里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说不得这一切都是他们在演戏罢了。如今只平南军就已经聚集了四十余万人,忠顺亲王若想谋逆,到时恐怕会领人措手不及啊!”

    “放屁,放屁!大大的放臭屁!”有武将听不惯这人口出污言恶意抹黑逄枭,立即蹦出来指着前头说话的几位大臣愤怒的吼道:“若无忠顺亲王,还能有你们今日站这里诋毁他他为国奋战时,你们像蛀虫一样靠天子养着,你们这会子有什么资格站出来编排忠顺亲王的不是!”

    “粗鲁之人!你这样的莽夫在圣上跟前说话,简直是污了圣上的耳朵!”

    “你才是个满口喷粪的奸臣!小人!”

    ……

    李启天揉了揉太阳穴,听着下头众人又为了关于逄枭的事吵嚷起来,他就越发的不耐烦了。

    若是平日,他尚且能够保持冷静,可这些日连番不顺心,李启天早就已经气的恨不能直接将逄枭抓回来杀了!

    如今看着下头吵闹的正欢的臣子,再看看那些老奸巨猾不肯表态的,心里便是一阵腻味。

    怎么商议都是这样,一遇上逄枭的事就没有顺的时候。

    李启天掩口咳嗽了一声。

    熊金水满脑门子已经都是汗,见圣上的动作,当即便大声道:“安静!”

    原本各抒己见的朝臣们当即便停下了争论,再不敢在天子面前多说一句。

    李奇天便满意的说出自己要说的下半句。

    “忠顺亲王此番激战鞑靼着实辛苦,朕也不忍心让他继续在前线舍生忘死,加之这些日不见,朕也着实想念他的紧。是以朕决定,将追击鞑靼之事全权交由定国公,急召忠顺亲王回京述职。不知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所有人听的心里都是咯噔一跳。

    他们都明白,圣上这是打算清算功臣了!

    有性子直的武将,当即就嚷嚷:“圣上,臣以为临阵换掉忠顺亲王,这是对咱们大周极大的不利。鞑靼早已经被吓的屁滚尿流了,这会子唤了人,只怕鞑靼会再死灰复燃!”

    有揣摩出圣意的大臣立即反驳:“难道定国公不是骁勇善战的战神你这是在怀疑定国公的能力,也是在怀疑圣上的决断!”

    “你这酸儒简直强词夺理!圣上为的是朝廷的稳固,开可不是为了某一个人!你们若想趁此机会,借用圣上的手来排除异己,那可就是错了主意!”

    眼见着臣子们又有争吵之意,李启天的不耐烦几乎都要写在脸上。

    “肃静!”熊金水察言观色,见李启天如此不悦,忙高声呵止了下面大臣的争吵。

    众人抬眸看向端坐在御阶之上的李启天,后知后觉的发现,圣上似乎是不想让忠顺亲王继续守在边关的。

    只是打仗都打的差不离了。正快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圣上却偏僻不让忠顺亲王打完了这场仗,就像是怕他沾了什么功劳似的。

    但是天子已有不悦之色,既然肯这般提出要求,便是已经做了决定,他们再多言也改变不了事实,反而还会激怒天子,不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骨肉
    秦宜宁怀里抱着暄哥儿,靠着马车中柔软的大引枕蹙眉轻声道:“不必担忧,咱们先行动咱们的,静观其变即可。”

    “是。”寄云点点头,即便心中不安,可看到秦宜宁如此镇定,想到身边还有精虎卫和暗探在,应该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这才稍微放下了心。

    只是秦宜宁心里其实有不好的预感。她素来是那种感知敏锐的人,沉静在山中,她对危险便有明显的感知,也曾凭借这种灵敏的感知避开许多危险。

    这一次她是与陈知县说话时临时下了决定要立即离开金港的,回到家中命人急急地做了准备,就带着人逃了,心里到这会子还是慌乱的,有一种刀子就垂在头顶随时都能落下的压迫感。

    如此明确的危机感,已经许多年没有体会过了。

    秦宜宁只是不想表现出慌乱扰乱人心罢了。

    “王妃,咱们往哪里走”

    秦宜宁抿着唇道:“去寻咱们的战船。”

    寄云惊讶的道:“王妃打算去水泽国暂避风头”

    “无论是否要去水泽国,到了海上总觉得比在这里安全一些,当初选择在金港暂居也是算定了这一点。王爷一直安排人照看战船,站穿上也常年预备了淡水和干粮,能支撑咱们一阵子。”

    冰糖笑道:“这是个好主意,就不信圣上的人能飞过来。”

    秦宜宁听她说的轻松,不由得露出个微笑,紧绷的心神总算轻快了一些。

    只是他们此番也并未立即便直奔主题,离开金港后紧张的绕路,打算甩开跟踪之人在去乘船。

    天气冷了,金港地处北方,冬日来的自然更加霸道。腊月里寒风萧瑟,秦宜宁在车里抱着孩子烧着小巧的炭炉,还要裹着个狐裘。又怕烧炭炉空气不好对暄哥儿和昀姐儿身体有影响,还特地将车窗推开个缝隙,不断有寒风钻进来,她便侧身给孩子挡着风。

    走了两日,路上还算安全顺利,让大家的心情都放松了一些。

    “王妃,前头有个村庄,今日天色不早,咱们暂且投宿在此处,休息一夜明日便可转路了。”马车外,谢岳笑着道。

    秦宜宁便笑道:“如此甚好,谢先生安排便是。”

    谢岳就吩咐了精虎卫先往那村子去探路。秦宜宁一行的队伍则减缓了前进的速度。

    不过多时,精虎卫便赶了回来,“村子叫杨家村,里头不过二十几户人家,因冬日里天短,村里已经没什么人走动,是敲开一户人家的们才打听到的。多使了一些银子,那户人家答应让咱们投宿一夜。”

    “这便是不错了。”谢岳应下,见无异状,便引着队伍一行往杨家村方向而去。

    马车方行丈许,天空竟飘起了鹅毛大的雪片,被寒风裹挟着洋洋洒洒扑面而来,吹的跟在马车旁的惊蛰、廖知秉等人都不由得抬起手臂遮住脸庞。

    风雪从窗缝直吹进来,秦宜宁忙俯身护住怀里的孩子。

    寄云回身去将窗关了,“竟忽然下起大雪来了。”

    “可见咱们来的时候巧,一路上都没下雪呢。”冰糖笑着,轻哄着怀里的婴孩。

    秦宜宁笑着点点头,“是啊,幸好这会子赶上大雪咱们也已找到投宿的地儿了。”

    几人都禁不住笑了笑。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村中,谢岳先下了马车,去与那答应他们留宿的人家交涉,很快便折返回来,笑道:“王妃,请下车吧。”
1...363364365366367...3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