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游赏完毕之后,众人下山回到海边宿营处。此时崖州城两家商行都如约将交易的货物送来了海边,正在与留守船上的人员进行清点交接。而两家的掌柜居然不约而同地都跟着来了,看来也是想亲眼见证一下这海外客商的实力究竟如何。当然首先吸引住他们眼球的,就是海边停靠的这艘通体洁白,外形怪异的单桅帆船了。
两位自认见多识广掌柜站在海边看了半晌,也没看出这艘船究竟是何种材料制成,又为何会采用如此怪异的外形。不过这艘船船体奇宽,船身低矮,的确不是西方佛郎机人或荷兰人所造的船型,看来海汉人自称来自东方万里海外倒也不是随口胡诌。
临走之前,颜楚杰将罗升东叫到船上,由施耐德点了五百两银子给他,然后再次对他叮嘱了一番:“这是给你的活动经费,你在崖州城里替我们寻一处院子,最好是有临街的铺面,或租或买都行,回头我们会派人入驻。剩下的钱你先留着,如果需要打点上司的,你可以自己作主支配。但所有的支出都要做好记录,我们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查验,你明白吗?”
“明白,明白。”罗升东忙不迭地应着,心知这是海汉人准备要在崖州大干一番了,好在他们寻求的只是入驻通商,而不是攻城掠地,这点小事自然可以答应下来。
“另外你先替我们联系几家可以代雇人手的牙行,我们下次再来的时候可能会雇佣一批匠人带回胜利港。”颜楚杰毫不隐瞒执委会的下一步打算。
“是,是。”
“好好干,你的终点不会只是把总!”颜楚杰轻轻拍了拍罗升东的肩头,俨然一副革命导师的模样。
( 1627崛起南海 p:///3/3850/ )
第58章 考察汇报
当晚在二号基地的执委会碰头会上,颜楚杰作为行动队队长,对本次崖州考察行动的过程和成果做了情况汇报。()
“首先我说下军事方面的调查结果,崖州的驻军分为水陆两军,其中水寨的情况我们大体都知道了,这次虽然没能进入水寨,但根据我们观察所得,大致情况应该与罗升东之前交待的一样。崖州的驻军主要以屯军为主,编制有一千七百人左右,驻扎在崖州西门。我们设法抵近了军营,发现大部分营房都是空的,如果这不是巧合的话,我们认为崖州城的驻军实际人数大概在七百至一千人。另外这些明军士兵中老弱的比例非常高,这与我们所掌握的明末大量屯军逃役的史实是一致的。”
“城防方面,崖州城墙高度六至七米,厚度超过三米,四面城墙分别长五百至七百米,城墙上的防御设施比较完好,但没有看到大口径火炮或者炮台,后来罗升东也证实了这一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崖州明军中装备火铳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但实弹射击的经验极少,并且军中没有配置远程火力,只有少量的佛郎机炮,而且还是嘉靖年间装备的,现在能不能打响都是问题。”
“城外守备主要以崖州水寨和南山巡检司为水陆关口,崖州水寨的水上战斗能力如何,这个还不好说。南山的巡检司编制只有四十多个人,不会有多大的威胁。另外从崖州至胜利港之间的天涯镇和凤凰镇,都没有崖州官方的机构派驻,我认为执委会可以考虑尽快派出工作队入驻这些地方。”
“最后,根据我们军事组的评估,在没有造出足够的重型武器之前,不建议武力攻打崖州。我们即便不考虑物资消耗,强行把崖州城攻下来,恐怕也难免会在进城过程中遭遇抵抗而出现伤亡,搞不好就要变成血腥的巷战,这对于我们今后治理崖州是非常不利的。”
颜楚杰合上自己的笔记本说道:“军事方面的情况就是这些,关于贸易方面的情况,请施耐德给大家汇报一下。”
施耐德起身走到前台,开始了自己的汇报:“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崖州城内城外的居民大约有四千余户,算上驻军和各类囚犯,总人口约在两万人上下。()这个消费市场虽然不算大,但实际消费能力并不差,我在崖州两家商行所观察到的情况,他们贩卖的货物中不乏一些价格相对较高的非生活必需品,如高档文具、瓷器、珠宝等等。这两家商行的营业额都在每月五百到八百两左右,考虑到崖州的人口基数以及其他小商铺和民间商贩的存在,这个营业额从商业角度上说算是非常优秀了,同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崖州的民间购买力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高一些。”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崖州在行政上还管辖着宁远、感恩、昌化、陵水、万县五个县,实际的控制人口和地区远远超出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范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崖州会是我们的主要商贸对象之一,而这些地区也同样会成为我们的商贸辐射区。”
“目前崖州城出售的商品,除大部分食物是在本地出产之外,日用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琼州和广州运来,价格高昂不说,供货量也很有限。另外执委会所关注的食盐问题,目前崖州市场上的盐基本都是从儋州的洋浦盐场运来,销售价格在三到四百文,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在价格品质上都能有很好的竞争力。并且我们也已经说服了罗升东,让他用崖州水寨的船帮我们贩运私盐。当然,这件事的当务之急是让我们的盐场尽快开工,要知道光是海南岛一地就有每年大约五百吨的食盐市场等着我们去占领!”
“我们的出口产品,初期应该以附加值较高的玻璃产品为主,据说西班牙人运来的玻璃制品在广州非常紧俏,建议执委会考虑尽快在广州设立办事处,把我们的产品直接运过去,打入广州市场抢西班牙人的饭碗……”
“我们在目前阶段没有那么多可用的远洋运力去跑广州这条航线。”海运部孙长弥毫不留情地打断了施耐德慷慨激昂的演说:“现在手头上就一艘广船一艘海沧船,那海沧船还是战船的结构,根本装不了什么货。两艘船跑一趟广州,梦-岛,大部分人都是赤贫人群,能找个有稳定食物和收入的地方,相信愿意来的人不少。不过远一点的地方就比较麻烦了,如果在崖州大规模地招工,不知道会不会引起官方的注意。”施耐德对此也很无奈,执委会手上有钱有粮,但要想让崖州附近的居民抛弃现有生活,跑到他们眼中的荒野之地生活,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罗升东不是说可以调遣犯人苦役来胜利港吗?”顾凯插嘴问道。
“话是这么说的,但他现在还是百总,手头权力太小还够不着地方,得等琼州府城那边给他下了升迁令,他才能想办法给我们调派劳动力。”关于这事施耐德在酒桌上已经详细问过罗升东,所以也知道得比较清楚。
“我看短期内也没那么多的船会来胜利港,修码头的事先缓一缓,等罗升东那边有了具体的消息再安排施工。”陶东来最后拍了板:“玻璃窑和盐场要尽快投产,人力上可以优先解决。至于设立广州办事处的事,我建议还是等水电站工程结束之后再说,毕竟这是个大事,需要多部门的协调,我们现在一时半会也抽不出那么多精干力量去筹备这件事。”
接着是各部门汇报物资的采购情况,除了海运部比较满意地采购到了他们所需的桐油、布匹和造船工具之外,其他的采购项目大多未能完成,硫磺、硝石、锡石、丹砂分别采购了数十至一两百斤不等,而需求缺口极大的焦炭和煤炭,则分别只买到了五百斤和一千四百斤,对执委会要上马的工业项目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好在崖州的两家商行都已经表示会尽快组织货源,运到胜利港进行交易。
关于崖州实地考察的汇报告一段落之后,接下来的议题就是一些相对比较琐碎的事情了。各个项目的负责人提出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一起商量解决办法。这种探讨在每天晚上都会进行,执委会将就各个项目所遇到的困难,对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作出调整。
穿越众当中虽然有不少在过去都是专门的技术型人才,但身处在过去那个社会分工极其细致的大工业时代,绝大多数的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经验并不多,这就导致大部分项目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问题层出不穷。
比如学造船的越之云和孙长弥,虽然是科班出身,熟知各种船体结构,要设计一艘海船不算太难,但要让他们拿起斧锯从木料开始造一艘海船出来,就没嘴巴上说说那么容易了,动手能力远不如当过木匠的蔡弘展。同样的情况几乎在每个项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也慢慢暴露出穿越众在人群结构上的弱点拥有理论知识的人足够多,拥有实际经验的人实在太少。
面对这样的局面,执委会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鼓励大家在重视安全的前提下,大着胆子去尝试,即便失败也只当是交了学费。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农业口的基础十分扎实,穿越至今从来都没出过任何问题,所有事前制定的农业计划都在按部就班地完成,这样至少让穿越众不用担心因为没人会种地而饿死在这个时代。
( 1627崛起南海 p:///3/3850/ )
第59章 组建公社
时间到了1627年4月底,穿越众在两个基地的外围都架上了高音喇叭,用普通话、海南官话和黎语三种语言,每天不停地向工地上的打工者们宣传最新出台的“人民公社”制度。
目前所有在穿越众建设项目中打工的外来人员,不分民族、性别、年龄,均可以报名加入正在筹建中的公社。而宣传的重点,便是公社将会采取的“劳工等级制”,以不同的等级待遇来吸引那些有志于长期为穿越众工作的百姓。特别是普通民众最为关心的教育、医疗,更是被捆绑进了公社的劳工待遇之中。
今后穿越众兴办的学校,非公社劳工的子女只能旁听,连教室都不能进,若要成为正式学生就需缴纳一定数目的学费,而劳工子女不但直接拥有正式的入学资格,而且还是免费上学,高级劳工的子女甚至可以免去课本纸笔的费用,还有保送规划中更高一级学府的待遇。而医疗上的政策倾斜也同样如此,只有公社劳工才有免费的看病待遇,药费也会根据劳工等级而得到部分减免的待遇。
最重要的是,穿越众将保证公社每个劳工只要服从安排认真劳动,所有人的吃穿住行和生老病死都会得到全方位照顾,并且在未来将得到土地的使用权分配。
是的,执委会最终决定在自己控制的地盘上直接推行土地公有制,逐步改变控制区内普通百姓对土地的依附性,从现在就开始为未来的工业化建设储备非农业人口。这样做或许在初期很难得到民众的理解,但随着时间一长,民众的收入并没有因为土地问题而受到**影响的时候,执委会这套土地政策的推行就会慢慢顺畅起来。
工人这个阶级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但执委会很有把握在几年之内,让工人阶级成为控制区内的社会主要阶层。而工人的来源,将主要由充分贯彻了执委会统治意志的公社提供,只有得到有效管理和充分洗脑的归化民,执委会才能放心让他们逐步掌控各个工业项目中的岗位。
普通的百姓不会明白执委会组建“人民公社”的深意,但他们能听懂加入人民公社之后的种种好处。别的不说,就光是现在能从穿越众手里买到的粮食、食盐、铁器,在加入公社之后都将变成免费供应。吃饭有集体食堂,劳动有专用的工具,同样是替这些海汉人做事,但相应的报酬算下来却比现在这样打零工高了一半不止。对于无钱无地的贫苦人来说,是该选择加入公社还是继续目前的零工生涯,结果可谓不言而喻。
也有人看中了穿越众在宣传中所说的“土地使用权分配”,凡加入公社三年的劳工,均可以申请到二十亩的土地使用权,申请人将获得这二十亩地在三十年内的耕作权,而每年只需逢十抽一,上缴收入一成的农业税即可。资历达到五年的劳工可以再申请三十亩地,而资历达到十年的劳工可以一次性再申请五十亩地。只要申请人在世,使用权时间到了之后还可以继续续约当然前提是海汉人所建立的政权到那时候还没有垮台。虽然这些地最终并非能归个人所有,想想似乎有点不过味,但海汉人可是把公社劳工的生老病死费用都包下了,而且这赋税比地主或者官家低得多,省下买地的钱给家里盖栋大房子不是更好?
抱着种种念头的民众开始涌向了报名点,其中以榆林渔村的居民们最为积极。这些人最早跟穿越众接触,得到的实惠也是最多的,穿越众来到这里还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的收获就已经超过以前忙活半年了。至于说穿越众的土地政策在未来会不会得到大明官府的承认,渔民们并不是很担心,这地方本来就是三不管的地域,连崖州征粮的小吏都从不在附近出现。
何况他们也已经见识了穿越众的厉害,不管是大明水师还是南海海盗,不都一样被揍得屁滚尿流?前两天村里的于小宝跟着穿越众去了趟崖州城,据他所说,那被俘的明军军官老爷这次能被放回去,也是已经跟穿越众达成了合作协议,以后就是帮穿越众跑腿卖命的角色。这个传言的可信度很高,因为田独河上游的劳改营里,到现在都还关着几十号明军俘虏。穿越众行事如此高调,很难想象官府的税吏来这地方会是什么下场。
而黎人的想法更为实际一些,他们在这段时期内用劳动换取了粮食和其他物资,这已经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现在穿越众宣布说只要加入那个什么公社,就能获得更好的待遇,这实在没什么可犹豫的。符力更是不遗余力地替穿越众在黎峒进行宣传,让那些一心向往山外生活的黎人青年们纷纷动心,加入了报名的队伍。
符力自己也想报名进公社,不过却被宁崎从队伍中揪了出来。考虑到符力是符山峒峒主继承人的身份,穿越众有意将他打造为未来海南黎人的精神领袖,或者按对内的说法叫做统治傀儡,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执委会是不会同意让符力进公社去当个普通劳动者的。最后在宁崎的建议之下,专门成立了一个“汉黎友好合作会”的双边协调机构,未来这个机构将会被作为黎区工作的主管单位,而符山峒少主符力便在这个机构里获得了“名誉顾问”的职务,他行将就木的爷爷符诺则是出任了挂名性质的“名誉会长”一职。
符力不太明白什么叫做“名誉顾问”,宁崎对此也思索良久才解释了这个他临时想出来的职位:“所谓名誉顾问,就是既有名气又有信誉的专家,你符力就是黎族问题的专家,黎人和我们的接触中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你来和我们进行沟通。”
“这么说今后我可以代表所有的黎人了?”符力顿时感到一种神圣的荣誉感,对于因为宁崎的阻拦而不能加入公社的事也就没那么耿耿于怀了。
本来执委会给公社招人定下的期限是十天,但到了第五天的时候,就已经报满了原定的名额。于是公社的组建时间得以大幅度的提前,在完成了资料登记之后,相关部门就开始组织这些本地百姓进驻他们将在未来生活的地方。
因为盐场地处胜利港之外,军警部暂时无法在盐场设立有效的防御力量,所以执委会对盐场公社的人员甄别颇为细致,唯恐其中混入了身份不明的人。以榆林渔村村民为主体的盐场公社,最终招收了四十二户共一百三十七人,其中男子九十七人,女子四十人。而于大山因为一贯表现良好,被任命为了盐场公社管委会的特别助理,直接享受三级劳工待遇。他儿子于小宝的编制也在盐场公社,不过因为要在穿越众的初级学校学习,于小宝平时都将住在田独河上游的二号基地。
盐场公社管委会由军警部负责维持治安、工业部负责生产技术传授和生产计划安排、内务部下属的民政管理处负责行政管理,三个部门各自出人手,共同组成管委会。管委会直接向执委会负责,待以后条件成熟再划归到民政部门管理。
1627年五月三日,盐场公社的第一批社员分别搭乘两艘船从胜利港来到了废盐场所在的那块谷地。几天前已经有安排劳工在这里的海水提灌口修建了栈桥式码头,靠岸之后,社员们将船上搭载的各种建材、劳动工具和他们自己所携带的坛坛罐罐等生活用品慢慢卸到岸上。今后的几天内他们将首先把自己的住所搭建起来,然后就要按照穿越众的要求,翻修整个盐场,这可是个工作量不小的任务。
工业部计划一边生产,一边改造,将这个原本使用石槽晒盐的盐场,逐步改造为大面积的水泥盐池,将原来的人力提灌装置改造为风力、畜力为能源,后期等机械加工设备投产之后,还准备上更为高效的蒸汽动力。虽然工业部给执委会定的目标是第一年产盐一千吨,但工业部的眼光可并不会停留在这么低的标准上。后世海南盐场的平均产盐能力可达每亩年产量六十吨以上,就算现有条件有限,产量在此数据上减半,这块面积超过一千五百亩的盐场在工业部看来也有望达到年产四千吨的水平。
这个产盐量在目前这个时代来说算是比较惊人的,毕竟在穿越众来到这里之前,整个海南岛的食盐年产量都没达到三百吨。但在穿越众看来,这个产量还远远不够未来化工工业的需求,以后还需要在三亚东边的海棠湾、黎安,西边的莺歌海,以及北边的洋浦兴建多个大型盐场。等穿越众控制的盐场盐产量至少以万吨计了,才能保证化工工业不会因为原材料的缺乏而停下发展的脚步。
( 1627崛起南海 p:///3/3850/ )
第60章 盐场公社
迁入盐场后的头三天,穿越众组织社员们在附近的山坡上砍伐竹木,在原来的盐场村落旧址上搭建起一排临时住所。至于砖房恐怕还得等上好一阵子,因为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联合制砖机要等到水电站竣工之后才能正式投产,而且产出的砖石也得优先供应二号基地附近的营地和厂房修建,等轮到盐场公社至少是好几个月之后了。好在这些明人社员们也艰苦惯了,如今的生活不再为衣食发愁,让他们已经感到大为满足,暂时住得简陋点也无所谓,反正海汉老爷已经说了,只要好好劳动,一两年之内就保证所有人住进砖房,那可是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执委会考虑到盐场这边的生活条件会比较艰苦,安排建设部专门在这边给几个驻守的穿越众搭建了一套活动板房,同时也有配套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还引入附近的山泉水,让太阳能热水器也得以使用。驻守在此的穿越众一共就四个,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民政管理,两个军警部的人负责治安防卫。如果仅以人均水平来算,他们的居住条件倒是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本营那边。只是这里离大本营距离稍微远了一点,中间还隔山隔海,的信号是不能指望了,就连小灵通也用不了,平时只能靠一部军用电台来进行联络通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