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但直到真正抵达了目的地,安道石和他的同僚们才意识到双方起跑线的差距有多大。别国将定期派出军官到海汉进修作为了军队建设的固定措施,而且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早就轻车熟路,而朝鲜才刚刚踏入这个圈子,一切都尚在摸索之中。可海汉人设下的考核标准,并不会因为朝鲜的迟来而下调,如果他们做得不够好,毫无疑问朝鲜也会被人看不起。
如果不是在大同江基地的时候与联军人员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这些朝鲜军官大概也不会马上联想到这么远的事情。当时参与朝鲜战事的另外几**人都以大同江基地为大本营,虽然说起来全是同一阵营的友军,但各**人在日常的训练操演和执行任务中还是都会下意识地与同行进行比拼。
军人都信奉以强者为尊,海汉国虽小,但军力无人能敌,所以各个盟友都以海汉军马首是瞻。至于海汉军之外,那自然是也要憋着劲分个高下了。不过在这场竞争当中,朝鲜军当时甚至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毕竟驻扎在大同江基地的各**队当中,朝鲜军的实力毫无疑问是排在倒数第一。
说实话当时像安道石这样的朝鲜军官,在看到其他几支外**队的舰船、武器装备,以及周全的后勤物资供应时,心里都不免十分艳羡。他们也很想拥有这样的作战条件,但朝鲜毕竟不是一个富有的国家,抗清战争就已经耗干了国库,短时间内根本拿不出更多军费让军队大规模换装。向海汉派遣军官留学生,设法先把海汉的基本战术学会,已经是朝鲜当下在军事领域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但直到真正抵达了目的地,安道石和他的同僚们才意识到双方起跑线的差距有多大。别国将定期派出军官到海汉进修作为了军队建设的固定措施,而且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早就轻车熟路,而朝鲜才刚刚踏入这个圈子,一切都尚在摸索之中。可海汉人设下的考核标准,并不会因为朝鲜的迟来而下调,如果他们做得不够好,毫无疑问朝鲜也会被人看不起。
如果不是在大同江基地的时候与联军人员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这些朝鲜军官大概也不会马上联想到这么远的事情。当时参与朝鲜战事的另外几**人都以大同江基地为大本营,虽然说起来全是同一阵营的友军,但各**人在日常的训练操演和执行任务中还是都会下意识地与同行进行比拼。
军人都信奉以强者为尊,海汉国虽小,但军力无人能敌,所以各个盟友都以海汉军马首是瞻。至于海汉军之外,那自然是也要憋着劲分个高下了。不过在这场竞争当中,朝鲜军当时甚至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毕竟驻扎在大同江基地的各**队当中,朝鲜军的实力毫无疑问是排在倒数第一。
说实话当时像安道石这样的朝鲜军官,在看到其他几支外**队的舰船、武器装备,以及周全的后勤物资供应时,心里都不免十分艳羡。他们也很想拥有这样的作战条件,但朝鲜毕竟不是一个富有的国家,抗清战争就已经耗干了国库,短时间内根本拿不出更多军费让军队大规模换装。向海汉派遣军官
第1909章 境遇差异
站在安道石的立场上,自然希望能够把握好这次难得的留学机会,从海汉尽可能多地学到真本领。今后自己能爬到多高的位置,很可能就要看留学期间的努力程度和造化了。但能在三亚留学多久,并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事情,最终还是要看国家的安排,毕竟他们的留学费用相当昂贵,在海汉多待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钱,国家当然希望他们越快学成归国越好。
关于海汉提供的军事培训在专业方向上的分类,朝鲜方面此前的确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什么针对性的准备。安道石之前的猜测,认为海汉人可能会根据不同兵种来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但没想到这培训课程的专业划分并非根据兵种,而是军官在军队中的不同职能。
以安道石的认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军官当然不能只会指挥打仗,跟军事相关的事务都得懂点会点才行,但他也从未想过这些东西还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去学习,如果只学其中一个专业,成效肯定要大打折扣。
不过安道石立刻便想到福建明军历年来派遣了多批学员到海汉学习军事技能,对此应该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倒不如问问董尚义,要如何选择才最为合理。
董尚义听了他的问题后笑道:“安兄的意思是所有专业都想学,但又不想因此大大延长留学的时间,这样理解可对”
安道石道:“正是如此,还请董兄弟为我指点迷津。”
董尚义道:“过往从我福建军中派来三亚留学的人员其实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倒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其实很简单,一次留学学不完的东西,那以后再多来几次就是了。”
“多来几次”安道石第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董尚义的意思,琢磨了一下才道:“董兄弟是说,多来三亚留学几次”
董尚义点点头道:“是啊,以后再找机会来进修就是了。我福建军中有三四次留学经历的也不乏其人。每次学一部分课程,多得几次就能学完了。”
然而这在董尚义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操作,对朝鲜学员来说却是不太可能实现的难题,他们能够来这一趟就已经殊为不易,还有没有再来留学的机会,当下根本连想都不敢想。这种一次学不完就安排多次进修的操作,他们肯定没法效仿福建明军。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站在安道石的立场上,自然希望能够把握好这次难得的留学机会,从海汉尽可能多地学到真本领。今后自己能爬到多高的位置,很可能就要看留学期间的努力程度和造化了。但能在三亚留学多久,并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事情,最终还是要看国家的安排,毕竟他们的留学费用相当昂贵,在海汉多待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钱,国家当然希望他们越快学成归国越好。
关于海汉提供的军事培训在专业方向上的分类,朝鲜方面此前的确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什么针对性的准备。安道石之前的猜测,认为海汉人可能会根据不同兵种来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但没想到这培训课程的专业划分并非根据兵种,而是军官在军队中的不同职能。
以安道石的认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军官当然不能只会指挥打仗,跟军事相关的事务都得懂点会点才行,但他也从未想过这些东西还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去学习,如果只学其中一个专业,成效肯定要大打折扣。
不过安道石立刻便想到福建明军历年来派遣了多批学员到海汉学习军事技能,对此应该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倒不如问问董尚义,要如何选择才最为合理。
董尚义听了他的问题后笑道:“安兄的意思是所有专业都想学,但又不想因此大大延长留学的时间,这样理解可对”
安道石道:“正是如此,还请董兄弟为我指点迷津。”
董尚义道:“过往从我福建军中派来三亚留学的人员其实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倒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其实很简单,一次留学学不完的东西,那以后再多来几次就是了。”
“多来几次”安道石第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董尚义的意思,琢磨了一下才道:“董兄弟是说,多来三亚留学几次”
董尚义点点头道:“是啊,以后再找机会来进修就是了。我福建军中有三四次留学经历的也不乏其人。每次学一部分课程,多得几次就能学完了。”
然而这在董尚义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操作,对朝鲜学员来说却是不太可能实现的难题,他们能够来这一趟就已经殊为不易,还有没有再来留学的机会,当下根本连想都不敢想。这种一次学不完就安排多次进修的操作,他们肯定没法效仿福建明军。站在安道石的立场上,自然希望能够把握好这次难得的留学机会,从海汉尽可能多地学到真本领。今后自己能爬到多高的位置,很可能就要看留学期间的努力程度和造化了。但能在三亚留学多久,并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事情,最终还是要看国家的安排,毕竟他们的留学费用相当昂贵,在海汉多待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钱,国家当然希望他们越快学成归国越好。
关于海汉提供的军事培训在专业方向上的分类,朝鲜方面此前的确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什么针对性的准备。安道石之前的猜测,认为海汉人可能会根据不同兵种来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但没想到这培训课程的专业划分并非根据兵种,而是军官在军队中的不同职能。
以安道石的认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军官当然不能只会指挥打仗,跟军事相关的事务都得懂点会点才行,但他也从未想过这些东西还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去学习,如果只学其中一个专业,成效肯定要大打折扣。
不过安道石立刻便想到福建明军历年来派遣了多批学员到海汉学习军事技能,对此应该早就有了妥善的安排,倒不如问问董尚义,要如何选择才最为合理。
董尚义听了他的问题后笑道:“安兄的意思是所有专业都想学,但又不想因此大大延长留学的时间,这样理解可对”
安道石道:“正是如此,还请董兄弟为我指点迷津。”
董尚义道:“过往从我福建军中派来三亚留学的人员其实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倒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其实很简单,一次留学学不完的东西,那以后再多来几次就是了。”
&nbs
第1913章 高效运转
在这个交通和通信都极为不便的年代,要策划和安排一个团队的长途出行,就必须得在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反复协调,这可以说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程,准备工作所需的时间很可能会跟实际行程差不多。而海汉有专门制定的行动预案和良好的沟通机制,大大地缩减了准备阶段耗费的时间,仅仅两三天的工夫便能完成从策划行程到实际出行的全部过程。
这种高效率运作的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最初就是为了满足海汉高官们临时出差的需要。有时候他们得去到三亚之外的地区去处理一些公务,但如果要先等上十天半月才能安排好行程,那大概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制定快速出行的预案就势在必行了,然后外交部在对海汉高官的出行预案加以修改完善之后,便将其用于外国政要人物的参观考察行程安排了。
当然了,即便是海汉有行动预案和相应的经验,这样略显仓促的准备时间也还是不免会有一些不够周全的地方。比如朝鲜这边的出行人数就得限制在八人以内,不然担当出行任务的这艘客船上将很难同时安置下双方的官方人员了。此外这个行程虽然是朝鲜人自己选的,但途中各地的参观考察项目基本上是通用模式,不管谁来都是看这些项目,也来不及为了李溰去真正量身打造考察内容。
除了这些出行安排方面的问题之外,安保工作其实也会因为这种仓促而存在着一些隐患。由于是临时安排的任务,类似随行人员及当地参与接待工作的人员,往往也都是临时征调组织,在人员的筛选审核环节就会比较粗糙了,也很难让行程安排做到完全保密。
如果是海汉高官出行,自会启动另一套更为严密的机制,来保障重要人物的人身安全,不过朝鲜国一向不在南方活动,南海这边似乎也没人会对朝鲜世子不利,所以安保的标准也就是按平时接待外国政要的基本水平执行,并没有作什么特别的部署。
而且话说回来,海汉官方也不见得会主动对此事保密。朝鲜世子千里迢迢来海汉国参观考察,这只要稍作加工便是极好的宣传材料,相关部门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宣传部门的进度几乎是与外交部不相上下,在宋永安把行程方案交上去之前就确定了会派出一名官员和一名时报记者全程随行,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对李溰的行程进行记录,然后把稿子用电报发回三亚,这样就可以在这期间发行的报纸上同步报道这趟行程,保证其最大的时效性。
李溰在使馆里悠哉游哉研究海汉读物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因为这趟临时决定下来的行程,有多少部门和相关人等都一下子进入到了高速运转当中,为隔天即将出发的安排做准备。虽然随行人员可能就百十来号人,但因此而需调动和配合出行计划的人员至少是随行人员数倍之多。
相对而言,朝鲜使馆这边的准备工作就简单多了,基本上他们只需要备好这趟行程的换洗衣物和个人物品就够了,其他的事情几乎都不用操心。吃住行海汉全部包干,除非他们对海汉的安排不够满意,要自掏腰包享受更好的待遇——这种可能性对经费紧张的朝鲜人来说当然是微乎其微。
至于海汉要求朝鲜方面的出行人数限制在八人以下,李溰倒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毕竟出钱的是海汉,以其精明程度自然不会在无关紧要的随从人员身上花费太多。他自己与李希肯定要占去两个名额,剩下的六个名额,两人几句话便议定了结果——两名武装护卫,四名照料起居的随从。
这规模小得可怜的考察团队自然很难有什么威风可言,不过海汉各相关部门都会派出官员全程陪同,也算是稍稍弥补了仪仗方面的不足。
“这次行程虽然没有海汉高官陪同,但海汉各个部门派出的随行官员这么多,也足见其诚意了。”
翌日一早,李溰便看到了海汉外交部送来的行程安排,上面附有海汉官方的随行官员名单,当下也点评了两句。虽然他不太清楚这文书中标注的官职到底是高是低,但看到标出的众多部门,也可以感受到海汉官方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了。
李希应道:“海汉人的准备的确颇为周全,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而且两天之内就能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这效率可谓相当惊人了。”
级别不够,人数来凑,虽然海汉高官都无暇陪同李溰完成这趟考察,但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却有增无减,因为执委会已经连夜下文,通知各部门要认真配合外交部的安排,保证朝鲜世子的这趟行程能够顺利完成。而最稳妥的保障方式,那自然就是派人随行,以便能及时解决途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执行力无疑是海汉与朝鲜在行政体系上所存在的最大差异,这么多部门要协同行动,如果放在朝鲜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办妥,但海汉的行事效率远远超出了这个水平。李溰只看到了对方的重视程度,而更为熟悉官场运作的李希则是从中认识到了海汉这些官府机构的运作效率。
被李希这么一提醒,李溰也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遗漏的地方,点点头道:“你说得对,如果我国也能有这样的行事效率,那我这次出国南下也就不需要等上那么长的时间了。”
为了给留学行程做好准备工作,李溰从汉城出发的时间一推再推,前前后后差不多耽搁了有一个月,才总算收拾停当出发。如果能有海汉这种办事效率,想必准备时间至少能缩短一半以上了。
李溰又联想到海汉今年出兵朝鲜,准备时间也非常短暂,从李希向执委会提出要求,到海汉出兵,中间不过短短数日而已。海汉官方的运作效率为何如此之高,倒也是一个值得花时间去研究的课题。
李溰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宁崎正在审阅宋永安送来的那份行程安排和费用预算。对于费用,宁崎倒是没什么意见,外交部每年用在迎来送往上的开销的确不低,但效果却是显而易见,海汉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除了武力、贸易等比较直观的手段所起的作用,外交部所完成的各种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安排朝鲜世子的团队作环岛考察虽然花费不低,但如果能就此对其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让朝鲜世子对海汉的观感进一步提升,那这笔钱花出去就是值得的
第1911章 目标方向
其实李希初到三亚的时候,也差不多是与李溰当下相似的状况,官方安排的各种参观行程,非官方的各种宴请邀约,每天迎来送往的应酬接连不断,连睡觉休息的时间也被压缩得极为有限,让李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疲于应付。而李溰的身份更加尊贵,并且抵达三亚时便得到了海汉官方极为隆重的接待,官方对其到来如此重视,这边想通过各种手段跟他套近乎的各色人等也就更多了。
不过有了李希代为把关,许多可有可无或是不那么急切的宴请邀约,便由他先替李溰婉言谢绝了。而李溰对李希也极为信任,将这些社交事务都交给了他代为安排,毕竟李溰初来乍到,对本地的情况知之甚少,对于该如何建立人脉全无计划,还是听从李希的意见比较稳妥。
其实按照海汉官方的安排,今天本该是乘火车去田独工业区参观,不过昨晚李溰喝得酩酊大醉,李希知道他肯定没这么快恢复过来,便早早去跟外交部打了招呼,临时取消了参观安排,免得手脚发软的李溰在海汉高官面前做出什么失礼的举动。
但李溰的恢复情况其实比李希的预计还更好一些,毕竟年轻力壮,睡一觉酒劲过去就恢复了大半。不过官方的安排已经取消了,如果李溰想出门活动一下,那就只能由李希来临时安排了。
一同从朝鲜来到这里的学员们只经过一天的短暂休整便陆续入学了,正式开启了他们的留学生活,而李溰自己却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昨天与宁崎同行的时候,他也曾找机会向这位主管海汉文教事务的高官征询意见,看看对方是否能给出适合自己的课程推荐。但宁崎的答复依然有点模糊,也是劝说李溰可以优先考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海汉这边才好尽力安排相关的课程。
“普通人来我国留学,那当然是我们教什么就学什么,但世子不一样,我们希望世子能在这里学到真正想学的东西,你想学的,我们都可以教。”
宁崎的回答其实跟李溰早前从其他海汉高官那里得到的答复差不多,所有人都把说得很满,表示会尽量满足李溰在留学安排上的要求。但问题就在李溰也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一直处于没有目标的迷茫状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