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哥就是个练武天才啊!
沈安心中狂喜,然后姚链和反应过来的侍卫都大惊失色的扑了过去。
街道上惊乱了一阵,然后又恢复了繁华。
沈安把赵仲鍼送到家门口,最后时有些难受,就拍拍他的肩膀道:以后要腹黑些,别傻不溜秋的被人哄骗了。
在他看来,以后的神宗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哄骗了。
赵仲鍼点点头,他不是笨蛋,包拯来了之后,沈安就有些黯然却瞒不过他。
肯定是宫中有些变故,让沈安不得不暂时和自己分别了。
那座宫中冷冰冰的,没什么好。
他赌气的想着,然后低着头进了家,却见到祖父和父母都在。
喝酒了?
高滔滔过来摸摸他的额头,然后叫人去弄醒酒汤。
一个侍卫在禀告审讯结果,那人和钱林一起囤积了大量的干花,此次皇城司骤然发难,他们几家都破了。这人含恨对小郎君出手,只是想报复,并无什么后患。
赵允让点点头,然后挥挥手,屋里只剩下了祖孙三代四个人。
今日群臣进谏,官家答应让两家郡王府各出一人,放在他的身边栽培。
赵宗实捂着头道:爹爹,我不想去。
不是你!
赵允让觉得这个儿子就是个废材,但却孝顺,所以看向赵仲鍼的目光中就多了慈祥。
赵仲鍼这才知道沈安的黯然从何而来,他不禁黯然神伤。
这边黯然神伤,沈安那边却陪着妹妹逛街,直至很晚才回家。
第二天凌晨照例练武,先练拳脚,然后练刀。
沈安觉得自己昨晚的那一脚堪称是避无可避,就和姚链吹嘘着。
姚链心中觉得好笑,但表面上只能奉承着沈安的拳脚无双,刀法无敌。
沈安精神大振的练了一会儿刀,大门突然被人用力的捶打着。
沈安大怒,拎着木刀就准备去开门。
可姚链的动作更快,他抢先过去开了门,然后见外面是应该还在养伤的杨沫,就赶紧让他进来。
杨沫见到杀气腾腾的沈安就笑了,然后抱拳道:恭喜沈郎君,贺喜沈郎君。
沈安一脸发蒙的问道:恭喜我什么?难道官家觉着我是个大才,想把公主许配给我?
这次轮到杨沫一脸黑线了。
他拱手道:沈郎君,恭喜你要做官了。
我?
沈安觉得杨沫就是来搞笑的,所以就说道:吃了没?没吃一起弄点。
杨沫的嘴角抽搐着,说道:小人吃过了,沈郎君,赶紧吧,咱们要马上进宫
沈安瞬间就傻了。
他赶紧收拾了一下,果果舍不得他,又是一番分别,最后想吃个肉馒头都不行,杨沫担心他在皇帝的面前出丑。
沈安浑浑噩噩的,出门才知道问原因。
官家辍朝之后,昨日一群重臣就逼着他接宗室子进宫,可官家却不同意,两边就这么磨了磨,最后官家说让两个郡王府各出一人,在他的身边担任待诏
待诏?招待谁的?
沈安想回家了,这玩意儿是什么意思?
杨沫一把拉住他,解释道:不是抄写诏书的翰林待诏,只是让你们在官家的身边待着,每月,对,每月官俸一百二十贯,春冬两季各有绫五匹,绢十五匹,罗一匹,棉五十两
这么好?
沈安简直不敢相信。
杨沫点头道:小人绝不敢撒谎,若是有差,郡王府全部补齐。
赵允让分析过,觉得沈安应当是爱财的,否则也不会一来汴梁就钻进了钱眼子里,从锅贴到炒菜,从炒菜到女人的贴身衣物
一句话,这位大抵就是死爱钱。只要有钱,别说是女人的私密衣物,就算是神仙的东西也做得。
果然,沈安的眼中多了光彩,然后问道:能做几年?有没有加薪?
杨沫:
第63章 作诗就是憋……
皇帝的身边有人,有不少人。
最亲近的大抵就是待诏,其次就是知制诰。
知制诰多半要由文学大家来担任,而待诏则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只要得了皇帝的青睐,升官发财自然只是小事,未来政事堂里说不得也会有一席之地。
所以这个职位引得不少关注,更让人眼馋。
知制诰范镇站在殿前,看着两个年轻人一前一后的被引过来。
见过范外制。
范镇点头,看着两个年轻人,左边一个二十七八的模样,在朝中倒是可以称年轻人。可右边那个
小民沈安,见过范外制。
沈安很是严肃的叉手行礼。
边上那位‘年轻人’也叉手道:肖青见过范外制。
起居舍人担任知制诰,别称就是外制。
跟着来。
范镇转身进去,沈安和肖青跟着。
到了殿内,几位宰辅都在。
行礼后,文彦博介绍道:陛下,肖青乃是华原郡王府里的教授。沈安乃是
他看了沈安一眼,只觉得胸口有些发闷,说道:沈安乃是原雄州知州沈卞之子。
他本以为此生再难和沈安有交集,没想到这么快又碰面了。
而且沈安竟然一步飞升到了待诏,成为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近臣,说起来也是他们自己作出来的。
没有他们逼迫皇帝为自己准备‘后事’,皇帝也不会恶作剧般的把沈安弄进宫来恶心他们。
反对的话不好办,因为这是郡王府给出的人选,要是被驳回,就是皇帝的心不诚,那事儿就大发了。
而且沈安还是官员的遗孤,驳回的话,少不得以后会被人评价为‘薄恩寡义’。
要珍惜羽毛啊!
关键是文彦博等人觉得这只是皇帝的权宜之计而已,过几年自然就把这两人遣送回家了。而且以沈安一介少年能有什么作为?
黄口小儿罢了!
想到这里文彦博就暗自看了沈安一眼。
沈安很安静。
而肖青已经在进行就职演说了。
不,是作诗。
赵祯问他们有啥特长,肖青就谦逊的说自己只是多看了些书,随即赵祯就令他作诗。
沈安老老实实地听完了肖青的就职表现,然后就轮到他了。
陛下,小民臣愚笨,不会啊!
噗!
这话他说的特别的认真,边上的韩琦忍不住就笑了。
赵祯对御史微微摇头,示意无需管韩琦的失仪,然后对沈安说道:你做过两首诗,一首慷慨激昂,一首却是夸赞梅花,为何说不会?
被皇帝当场揭穿了谎言,沈安却正色道:陛下,臣作诗是憋出来的,对着别人臣能憋,可对着陛下却不大恭谨。
这货竟然把作诗比喻成了上茅厕拉屎?
几个宰辅的脸在抽搐着,连御史都在忍笑。
罢了。
赵祯也觉得这个比喻不雅,就说道:你二人是两家郡王府推荐而来,要好生做事,这样,三日来朝一次。
这是个不错的安排,沈安心中暗喜,而肖青却有些失望。
随后两人就站在了边上,而且是站在了一起。
赵祯和宰辅们商议国事,他们两人在边上就是旁观听政。
沈安一边听着,一边低头低声道:一来就抢表现,华原郡王果然是狼子野心啊!
肖青一听就怒了,可刚一生气,他就想起自己刚才的表现确实是有些着急了。
官家会不会以为华原郡王是早有预谋?
第一次来到帝王身边任职,城府再深的人也会紧张失措,何况还以为自己犯下大错
肖青自诩满腹经纶,可却呆滞了。
他偷瞥了皇帝一眼,见皇帝只是和宰辅们议事,并无异样,心中不禁大怒。
官家这般仁慈,怎会因为这个而怪罪臣子?
被沈安坑了啊!
他想起来之前赵允良的告诫:那沈安看着很老实,可骨子里却是个奸猾的,而且还不要脸,你要小心些。
他开始并不信,觉得一个少年能有什么本事?顶多是狡黠罢了。
轻敌了啊!
他心中暗自发狠,却没注意到赵祯突然扫了他们两人一眼。
沈安微微低头,好似在倾听。而肖青脸上的表情却多了些,一看就是神游物外。
赵祯的眉头微微皱起,觉得肖青此人有些倨傲了。
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最重要,看法被固定之后,以后很难撼动。
稍后议事结束,赵祯问道:一国之中,何为贵?
这个题目大抵拿去当做科举的策问都没问题,所以宰辅们都在看着这两人的表现。
肖青打定主意要后发制人,所以闭口不言。
于是沈安就被目光聚焦了,他一脸纯良的道:臣年少,怎敢抢先。
我
肖青大怒,但这个理由却无可挑剔。
他只得出来道:一国之贵,臣以为乃是帝王
马屁精!
这声音很小,但肖青却听清了。
臣帝王定宰辅,定大略,提纲建领
肖青的一番话下来,连宰辅们都是暗自点头。
这年月你可以说民为贵,但那只是喊喊口号而已,平时你这般说,别人只会以为你是腐儒。
肖青说完后,就气定神闲的退了回来,然后笑吟吟的对沈安说道:沈待诏年方十四。
他又冲着赵祯说道:陛下,臣请就此作罢
这是一道面试题,他肖青做了,而且很出色。顺带还怜悯了沈安年少不懂这些,于是为他求情。
这人设一下就饱满了。
沈安,你想坑我?
如今你自己却是泥足深陷。
文彦博微微点头,笑道:倒也合适,且再过几年吧。
——沈安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这等大题目他哪里能做,再过几年吧。
赵祯看着沈安,缓缓点头,然后准备让臣子们散了
陛下
沈安突然走了出来,一脸认真的道:陛下,臣愚钝,但在雄州时却听到些百姓议论,想献于陛下。
呃!
赵祯都准备散伙了,然后回后宫去继续努力生孩子,闻言就压下心情,微笑道:你且说来。
肖青和文彦博等人没想到沈安竟然敢做这个大题目,不禁都微微一笑。
大伙儿都在等着你出丑呢,瓜子板凳都准备好了,你赶紧的。
至于什么雄州百姓的幌子,在场的没一个信。
第64章 他竟然把朕比作了老牛?
垂拱殿内气氛轻松,陈忠珩低着头感受着,觉得就像是外面的勾栏瓦舍,大家都在吃着零食,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等着
是叫好还是叫骂?
这个题目太大了啊!
陈忠珩心中叹息着,何为贵,肖青说的已经是很清楚了,沈安还有什么发挥的余地?
先前你谦让什么?你要先说是帝王,现在为难的就是肖青。
他看了沈安一眼,见这小子的神色依旧从容,不,是纯良,就暗骂道:每月二十贯啊!你还不拼命?
沈安拱手道:陛下,雄州百姓有句俗话,叫做火车不,是大车跑得快,全凭老牛带
咳咳咳咳
韩琦突然迸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咳嗽,御史却忘记了弹劾,因为他也呆住了。
文彦博和富弼,包括曾公亮都在呆呆的看着沈安。
肖青忍着笑断肠子的痛苦,一脸的纠结。
陈忠珩低下头,然后叹息出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