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折继祖的脸颊有些瘦削,一双眼睛此刻微微眯着,竟然有些锐利。
他郑重跪下,说道:臣家久在边疆厮杀,儿郎们死伤无数,臣不忍折家继续在刀口上存活,恳请陛下看在折家多年忠心耿耿的份上,允了臣一家迁来汴梁
大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呆住了。
谁曾想到大家伙防备的折家竟然主动要求卸甲了
这是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啊!
谁给折家人出的主意?
一刻钟后,折继祖出了皇城,上马后对折克行说道:带路。
折克行不知道他在里面的应对如何,但人没事就说明有缓和的余地,就问道:叔父,去哪?
折继祖回身看了一眼宫门,说道:去沈家!
啥?
折克行刚想说此刻去找沈安就是彼此勾结的罪证,折继祖的手一动,马鞭就从他的头顶上闪过。
走!
一路到了沈家,折克行担心沈安会生气,就主动去叫门。
大门打开了,姚链看了一眼,笑道:折郎君来了,我家郎君可是说你上次把家里的好酒都喝光了,要罚你背书一本咦!
随后沈安从内院出来了。
可是折知州吗?
沈安微笑拱手。
折继祖拱手道:正是我,多谢沈待诏为折家的谋划,感激不尽。
他竟然躬身行礼,沈安赶紧避开道:这可不敢当。
当得起!
折继祖看了折克行一眼,说道:府州折家不但困于外敌,更困于后背,沈郎君一语让我折家多了底气,此后自然活的自在。此恩折家上下牢记在心,此后有事尽管传信去府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沈安心中暗喜,却正色道:折家世代忠良,我这里却看不过那些人把该用在外敌身上的劲头使在自己人的身上,还有
他指着折克行笑道:我和遵道一见莫逆,只是出了个馊主意罢了。
他的心中已经欢喜的不行了。
这可是来自于折家的友谊啊!
沈家在大宋并没有什么根基,反而因为沈卞的缘故对头不少,所以沈安需要扩展自己的朋友圈,而世代出猛将的折家自然是一个好选择。
折克行担忧的道:叔父,咱们来这里,宫中会不会觉得安北兄掺和了此事
折继祖微微眯眼道:武人要让人放心,那就坦荡些。至于沈待诏这里,你和他交好,我来此一聚,坦坦荡荡,何人敢说?再说我随后自然会去拜访不少人
沈安微微点头,要是折继祖没有后续的手段,他自然会调低对此人的看法。
只是折家要花一笔钱了。
我听闻沈待诏
叫我安北即可。
安北我听遵道说,你对西夏和辽人有些看法?可能给我说说。
沈安知道这是一个考验,就带着折继祖去了书房。
书房里,沈安拿了几枚围棋子当做几方势力,说道:西夏一直想在大宋的身上割下一块肉,可实力不济,而且吐蕃人也和他们纠缠不休,所以他们进取不足。
他指指另一枚棋子说道:而辽人此刻疆域庞大,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控了不少部族,以及战马。那些部族的人天生就是战士,大宋此时不是对手。
可辽人却没进攻。
折继祖提出了疑问,在他看来,沈安这些话有些纸上谈兵了。
沈安看到了一抹不以为然,就笑了笑,说道:从耶律洪基上台以来,辽人渐渐失去了进取心
折继祖的眸色微紧,问道:你从何得来的这个消息,可靠?
沈安微微点头,却不肯再说。
你既然不信我,那我和你说个什么劲。
折继祖起身拱手道:请赐教。
武人的认错方式格外的耿直,沈安才说道:我听闻耶律洪基崇佛,并且喜好游猎,上次辽使来威胁大宋时,我就给他们出了个主意。
沈安看了折继祖一眼,说道:大宋联手西夏
嘶!
这个消息一直被封锁着,所以折继祖并不知道,此刻一听他就呆住了。
他是宿将,自然知道这个主意的可行性并不是很高,可辽人竟然没有为此发出战争威胁
耶律洪基竟然如此吗?
他知道根据这个消息能推算出来什么,所以一脸的震惊。
耶律洪基竟然是个软蛋,那么大宋的政策自然会有所改变,府州折家在辽国方向也会相应的减少防备。
折继祖肃然道:安北大才,此后府州折家和沈家遵道。
折克行走过来叉手道:叔父。
折继祖指着他对沈安说道:此后遵道任你处置。
这就是折家人的豪爽。
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我侄子随便你收拾。
沈安笑着说道:我和遵道一见如故
折克行插话道:叔父,安北兄大才,我跟着学了好些东西。
折继祖点头道:你小子有福气,你那些兄弟都想找个名师而不得。
沈安谦逊了几句,然后说道:此次朝中定然会不了了之,此后折家的日子会好过些,不过却要给个台阶给他们。
折继祖叹道:要出钱了。
沈安诧异的道:为何要出钱?
折继祖苦笑道:折家可没什么好东西献上去,能让朝中释然。
沈安说道:若是信得过的话,我这里倒是能想想办法。
第102章 心慌的折家,闭关的沈安
折家不干了!
宰辅们都慌了,开始还矜持着不去找我叔父,可这两天都上杆子哎!我叔父只说不行,还请了汴梁城最好的郎中给自己看病,对外说怕是活不了几年了。
折克行一脸的痛快,后来有人不信,我叔父就躺床上,没人敢去看。
天气热了,果果昨晚没睡好,沈安正抱着哄她。
小声些!
沈安小心翼翼的把果果抱进去睡下,出来后指指外面,两人一起出去。
天气很热,树上的蝉在拼命的嘶叫着。
沈安走到屋檐下,说道:此事只是给宰辅们和官家提个醒,你想换人就换,可别在背后折腾人。
折克行只觉得胸中畅快,折家从未这么畅快过,多谢安北兄了。
但是要见好就收,想来你叔父会把握分寸。
沈安觉得这算是一件好事,也开了一个好头。
可此刻的折继祖却有些顶不住了。
是的,作为世代武人的折家,从未有过善于谋身的家伙,否则折家也不会混的那么差。
一双锐利的眼睛里多了颓然,折继祖拍打着桌子骂道:都是一群老狐狸,说是折家尽管在府州呆着,以后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亲热的让我脊背发寒,这群家伙,他们肯定是在谋划着秋后算账。
怎么办?
折继祖是真的急了。
但他并未后悔,只是担心以后会被朝中给小鞋穿而已。
好日子给你过一过,以后寻机就收拾你,那些文官们最擅长的就是这个,玛德!实在是不行,折家就真的全搬来汴梁城,大家做富家翁好了。
这就是金杯共汝饮,背后捅一刀。
折克行也有些无措。
要钱给钱啊!这倒是不错,只是折家得了好处,旁的将门会不会拈酸吃醋?到时候折家可就孤立了,遇到战事时,上官会不会使绊子?同袍会不会见死不救?
沈安一边说着一边喝着茶,有滋有味的模样。
折继祖叹道:就是担心这个啊!
沈安笑道:此事倒也简单
简单?
折克行苦着脸道:安北兄,这几日在京的折家人绞尽脑汁也没想到一个办法,您这个简单
他渐渐的有些明悟了,狂喜之下,一把就揪住了沈安的手。
放手!
沈安喝住了他,然后揉着手腕道:要稳重,不然以后怎么做名将?
折克行少年心急,说道:都没了以后,还什么名将?
折继祖也觉得这个局面有些僵,虽然达到了目的,可却也带来了些恶果。
但他却对沈安的谋划没话说,起身道:安北大才,我这里过几日就回去,到时候让人带些土产过来。
咱折家从不让自己人吃亏!
这份豪迈倒是很对沈安的脾胃,所以他说出了自己的谋划。
此事倒是不急,若是快的话,再有两三日就出结果了。
折继祖看向了沈安,目光炯炯。
安北是何东西?
沈安笑道:到时候就知道了。
不是他卖关子,而且这东西需要保密。
沈安叫人分开采购了些东西,甚至一些东西是让郡王府去采购的。
东西买来了,杂七杂八的,甚至还有不少木料和铁料。
折克行不知道他究竟要弄什么,可却恪守规矩,不去窥探。
沈安随后找到了郡王府,七转八弯的,最后还是找到了皇帝那里去。
他要制作弓弩的老匠人?
赵祯有些头痛的道:他最近安生了一阵子,这又是要闹什么呢?
陈忠珩赔笑道:官家,沈待诏最近可是很老实啊!
他老实
赵祯突然生出了一些想法,我怎么觉着自从他上了朝堂之后,这朝中的事就多了呢?
这话要是让沈安听到了一定会大喊冤枉。
这不是我找事,而是我一未来的好青年,在诸多事情上和你们有些格格不入。
陈忠珩一想也是,于是就说道:官家,那小子就是个奸猾的,臣都吃过他好几次亏了。
赵祯点点头,却又想起了沈安的好处:他至少还知道忠君,那香露价格低不说,还比外面的多。
后宫之中就相当于是花丛,而他就是唯一的一片绿叶。
花丛中得有花香吧?
以往的花香闻着不怎么地,自从暗香进宫之后,赵祯才觉得有些意思了。
所以他近来多有流连,然后有御医提出了告诫,宰辅们也在奏疏里隐晦的提及了一番。
官家啊!咱们悠着点来行不?
你都大把年纪了,别哪天栽倒在女人的身上,那可就从仁君变成了子孙的反面教材。
哎!
赵祯突然想起了当年的那位宠妃,就叹息道:大宋目下最大的对手乃是辽人,而沈安和辽人不共戴天,给他。
陈忠珩谄笑道:是啊官家,旁人都能和辽人亲近,唯有沈安不能,否则死后可没面目去见祖宗了。
随后一名老工匠就出现在了沈家。
沈安对折克行交代道:看好这里,不许人进出。
沈安带着老工匠还有材料工具进了密室,随即折克行就站在了门外,从现在开始,他除去上茅厕之外,将会寸步不离。
折继祖觉得希望不大,就开始了在京城里的金钱外交。
可折家这次一棍子打蒙了许多大佬,所以谁都不肯给面子。
而宫中的皇帝据说也不大高兴,觉得折家这是在用撂挑子来威胁他。
这事儿麻爪了啊!
折继祖灰头土脸的来了沈家,见自家侄子守在厢房外面,就问道:里面在弄什么?
折克行只是摇头。
折继祖笑道:你倒是知道守密了。
两个少年私下能弄出什么来?
折继祖觉得沈安的头脑好用,以后弄不好就会慢慢的飞升进政事堂。
但是做东西
折继祖摇摇头,继续去奔波。
而赵祯压根就没关注这个事,日子照样流水般的滑过。
折克行就守在门外,谁来他都是警惕的盯着。
第二天,折克行的眼睛里多了血丝,但他依旧拒绝了姚链换人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