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沈安赧然的道:只是普通!
包拯马上就甩开了沈安,大步走了过去。
而折克行已经扛着靶子在往回跑。
沈安吸吸鼻子也迎了过去。
哥!锅!
折克行几乎是在胡言乱语了,沈安骂道:再咯咯咯就把你扔宫里去。
折克行被包拯一把拦住了,然后弩箭的破坏力就展露在了大家的面前。
那口铁锅被弩箭从正面穿透,只留了小半截尾巴在外面。
沈安也有些吃惊了,但更多的是欢喜和得意。
把铁锅取下来,回头还能卖钱。
包拯捂着胸口深呼吸了几下,说道:这铁锅老夫收了!
沈安心疼的道:造一口铁锅要不少钱呢!
包拯看着穿在铁锅上的弩箭,心满意足的道:回头让官家赏你几口锅。
第104章 若是布下弩阵(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
包拯哆嗦着把折克行叫过来问道:老夫当年见过弩弓,可没那么远,也破不了铁锅,说说,这弩弓怎么样?
折克行脱口而出道:此乃大宋的镇国利器!
包拯盯着折克行看,折克行坚定的点点头。
老夫信了折家!包拯马上冲着姚链喊道:拿过来!
老头接过弓弩看了看,然后竟然开始了宽衣解带,用官服把弩弓包裹起来,。
他一手铁锅,一手弩弓,可一看马就傻眼了。
沈安只好把他扶上马背,然后问道:您这是要进宫呢?
你们也来。
一行人缓缓回城,一路进了宫。
赵祯刚议事完毕,听闻包拯求见,就先喝了一碗茶去去心火。
陛下!
一进殿内,包拯就激动的差不多老泪纵横了,吓得赵祯霍然起身,以为是出了大事。
老头这是在为了给我表功创造气氛啊!
沈安也进来了,折克行却被拦在了外面。
包拯缓缓解开官袍,然后拿起了弩弓。
弩弓?
赵祯心中一动,就看向了沈安。
沈安专门申请要了一个做弩弓的老匠人,折腾了几天,这是出结果了?
陛下,两百步,两百步啊!
这一路上包拯已经被折克行普及过了弓弩的常识,此刻激动的不能自已。
陛下,这就是大宋的镇国神器!
镇国神器?
赵祯过来看了看,甚至还试着上弦。
沈安在边上教了一下,赵祯竟然也成功了。
能有多远?
在赵祯的印象中,能操控弩弓的都是悍卒。
可现在他竟然也能行,这是朕的身体依旧龙精虎猛,还是这弩弓名不副实。
镇国神器,这名号可不是谁都能担当的。
包拯见他不信,就说道:陛下可叫人来试试。
那就试试吧。
一阵忙乱后,众人来到了延和殿的后面。
这里是一个长方形的空地,距离正好。
一群侍卫挡在了赵祯的身边,沈安和折克行被挤到了外面。
折克行并未觉得委屈,反而有些参与了某种大事的激动。
他看了神色淡然的沈安一眼,心中惭愧之余,不禁钦佩不已。
都是差不多的年纪,沈安能智斗宰辅,计杀辽人和西夏人,这大抵就是天才一流的人物。
可他竟然还能改进弩弓,这个
他只觉得沈安的背影看着高大了不少,心中还有些和沈安交好的窃喜。
都闪开!
陈忠珩得意洋洋的排开了众人,正准备拍马屁请赵祯出手时,沈安却说道:陛下,这个
他指指远方的靶子,脸上有些为难之色。
陈忠珩瞬间就想抽自己一巴掌。
那么远的距离,要是官家射不中咋办?丢人啊!
赵祯欣慰的看着沈安,觉得这少年总是能顾全大局,就说道:你来吧。
沈安拱手道:臣虽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可却离武勇差远了,不过这里倒是有一个神箭手。
哦!谁?
赵祯淡淡的问道。
沈安一脚就把折克行踹了出来,然后挤眉弄眼的道:陛下,折克行家传的箭术,臣见识过,厉害!
赵祯的目光审视过来,他知道沈安这个举动的意思。
这是在调和矛盾。
府州折家被打压的太过了,折继祖入京,悍然请求卸甲,这就是反弹。
过没过?
赵祯这几日想的很清楚,确实是过了。
折家真要撒手,按照宰辅们的说法,西夏人大概要笑疯了,然后绝对会趁机来捞一把。
所以此事就悄无声息的妥协了,至少麟府路那边以后对折家的钳制会少一些,该给的钱粮也会给。
这是对祖宗之法的一次修改,宰辅们很是不满,比他这个皇帝还不满。
他知道这是为什么。
文官们希望武人永无翻身之日,一点希望都不能给他们。
可他是皇帝啊!
想到这里,赵祯微微点头。
沈安嬉皮笑脸的道:陛下,臣能做成这弩弓,就是折克行给的主意。
哦,好。
折克行呆呆的看着沈安,眼中渐渐的有些湿润了。
安北兄,你这是把自己的功劳让给了我,为我,为折家缓颊啊!
他走了过去,身边马上跟来了两个侍卫。
他拿起弩弓,轻松的上弦,挂上弩箭。
他举起弩弓,觉得视线有些模糊,就低下头用力的甩了甩脑袋。
两滴泪水被甩落在地上。
赵祯在看着,身边有人在低声给他说着两百步这个距离对于单人弩弓是如何的不可思议。
若是真能在两百步破甲,陛下,这真是大宋的镇国神器
嘭的一声,弩箭被激发出去。
赵祯紧张的看着,可肉眼哪里看得到弩箭的轨迹。
第一箭没中
第二箭依旧没中,不过却差之毫厘。
第三箭
中了!
一声叫喊后,前方箭靶旁的西凉殿侧面跑出来一个侍卫。
侍卫跑到箭靶前,先是一愣,然后就喊道:入甲大半!
赵祯想起刚才侍卫说军中弩弓的射程,就捂着头道:这这可是真的?
折克行已经上弦了,然后冲着前方喊道:闪开!
弩箭再次发射出去
赵祯看到侍卫们都是一脸的狂喜,就问道:这是怎么了?
他是很欢喜,可这些侍卫的欢喜却过了些。
一个侍卫回身说道:陛下,军中的弩手都得有力气,否则拉不动弦,这弩弓却能轻易的上弦,陛下
赵祯有些呆了。
沈安在边上矜持的道:若是布下弩阵
快速的上弦,然后用密集的弩箭覆盖过去。
赵祯握紧了双拳,看着前面的折克行依旧在上弦发射,心情不禁在激荡着。
好!
来人呐!
皇帝满面红光的模样让人也跟着欢喜起来。
赏!重赏!
才发话的赵祯似乎觉得这样还不足以酬功,他微笑道:让折卿在京城再多留几日,朕这里为他设宴。
这就妥了?
折克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沈安干咳一声道:还不快快谢恩。
有赵祯的这一句话在,那些文官这次就别想再出幺蛾子。
就在折克行跪下时,赵祯看向了沈安,目光玩味。
沈安笑嘻嘻的说道:陛下,这弩弓就和臣没关系了,臣这三日闭关造弩,家中的妹妹都哭了好几次,臣请告退。
赵祯淡淡的道:听闻你妹妹聪慧,可要朕派两个宫中人去帮你带带?
这是试探!
臣不敢。
谁知道派来的人会带着什么任务,沈安不傻,不想被人盯着活。
赵祯微微点头,说道:去吧,此事朕记得你的功劳。少年人要多为国效力,朕希望看到你成为栋梁的那一日。
这个期许可不得了,而且还是皇帝的期许。
瞬间无数羡慕的目光就淹没了沈安。
第105章 北望江山!
皇帝说看好你,等着你成为栋梁。
这么一句话,换做是任何一个年轻人,大抵都会欣喜若狂,然后感激零涕。
可沈安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臣只愿大宋早日北望江山。
这个
众人都在看着沈安,目光惊讶。
这人是疯了?
连陈忠珩都忍不住想去摸摸沈安的额头,想看看他是不是烧了。
这可是皇帝的期许,你不说谢恩也就算了,竟然还口出厥词
不对。
陈忠珩的心中一震,不禁骇然的看向了沈安。
他这是在表态!
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政治立场,没有立场的就是墙头草,不可能得到重用。
如果说当年范仲淹的立场是革新派,那么此刻朝中的大佬们大多都是保守派。
范仲淹的革新太过激进,把大部分权贵豪绅们的利益作为主要突破口,最后在重压之下惨败。
这是一次典型的仓促改革,仓促失败的范例。
范仲淹的政治立场失败了,从此也就脱离了主流圈子。
而沈安呢?
北望江山!
这就是沈安的政治宣言!
在一片和平的呼声之中,他喊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声音。
北望江山!
赵祯目光复杂的看着沈安,从心底发出了一声叹息:北望江山!
这是一个非主流的政治宣言。
也是一个会被人诟病的政治表态。
如今宋辽和平,大家都在享受着和平的红利,你沈安却杀气腾腾的喊出了北望江山的口号,这是想干什么?
北望啊!
赵祯忍不住看向了北方。
那里有他的梦想,可惜最后梦碎。
宰辅们压根就不敢北望,连最悍勇的韩琦也在好水川之败后缩起了脖子。
北望吗?
他有些沮丧,但目光所至,但看到沈安那张英气勃勃的脸时,就不禁笑了。
好啊!年轻就是好!朕等着。
他缓缓转身离去,陈忠珩赶紧跟了上去。
出了宫之后,折克行一溜烟就跑了,沈安知道他是去通告这个好消息,就笑着说让折继祖赶紧去表表忠心。
而在沈家,果果带着两个爱宠在前院的屋檐下等着。
她坐在那里,左边是花花,右边是小羊。
她单手托腮,脑袋一点一点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