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噗!
王天德这一下就像是老鹰抓小鸡,一下就把蒲顺压倒在在地。
沈安见蒲顺后脑勺重重的敲在地上,不禁眯了一下眼睛。
“晕倒了。”
王天德这一下扑的太狠,蒲顺直接不堪承受,嗝儿一声就晕了过去。
“某看看。”王天德在他的怀里摸索了一下,真的摸出了一张羊皮卷。
卧槽!
沈安看着那上面的陌生文字,“老王,你杀了大食使者。”
“安北,你莫吓我?”王天德爬起来,又俯身下去,伸手试试蒲顺的鼻息,“没事,好着呢!”
他把羊皮卷递给了沈安,一脸崇敬的道:“安北,你学究天人,这大食文字定然是懂的吧?”
“是啊!”沈安看了一眼,很是无奈的道;“某认识它们,它们却不认识某。”
王天德听他说的有趣,不禁捧腹。
“找人来。”
沈安看着羊皮卷上的印鉴,冷笑道:“既然是使者,为何不现身?偏生说自己有大食的机密禀告,可见此中有鬼。”
“安北你眼神好,定然是如此。”王天德叹道:“记得上次去青楼,那女妓说自己没来月信,可偏生不许点灯……这便是有诈!”
这个老不修!
稍后有郎中来了,沈安问道:“某刚把他摔傻了,你可有办法?”
郎中比较年轻,左边脸上有个巴掌印,他嘟囔道:“都让你说了,某还说什么?”
咦!
还还是个脾气不好的!
沈安笑道:“如此你出手就是了。”
郎中诊脉,然后粗鲁的把蒲顺的脑袋抬起来,摸了摸后脑勺,“就一个大包,死不了。”
这是病人啊!
沈安见他拿出针灸盒,那银针竟然不消毒,就这么扎进了蒲顺的脑袋上。
这样的操作在后世绝对会引发轰动,可那郎中却面色如常,王天德更是一脸欣赏之色,大有和这个年轻郎中拜把子的意思。
这个要出人命啊!
沈安鸡皮疙瘩一身。
……
依旧五更,月底了,求月票。





北宋大丈夫 第1645章 一蹶不振的大食
中医传承的时日太长久了,无数年来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不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头百姓,大伙儿都是靠中医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不管是天灾**,还是沙场征战,中医就是这个时代的保护神。
华夏文明延续千年,不只是那些先贤的思想在闪光,中医功不可没。
沈安一家子就是受益者。
沈家不管大病小病,都是中医诊治。当年包拯倒下了,沈安悬赏弄出了救心丸,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但有些郎中的手段沈安就看不上。
比如说这位年轻的郎中,看他针灸的手段就知道是个老司机,可你就不能先消毒再下针吗?
给银针消毒,这是沈安早就提出来的一个观点,经过御医们的推广后,渐渐深入人心,让沈安颇为欣慰。
特别是酒精的推出,更是让消毒事业蒸蒸日上,不管是伤口还是器械,酒精就是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哎……”
蒲顺叹息一声,茫然睁开眼睛。
“无碍。”
年轻郎中起身,王天德问道:“不用开药方?”
“不用。”郎中随意的道:“脑子长包,开也只能开活血散瘀的药方,自己好吧。”
这货莫不是兽医?
等郎中走后,蒲顺清醒过来,沈安笑眯眯的道:“告诉某,大食如今怎么样了。”
蒲顺摸摸后脑勺上的包,沈安淡淡的道:“这里是汴梁。”
把你弄死在这里,谁都不知道!
想起沈安在汴梁的名号,蒲顺纠结的道:“大食如今还好……”
“好什么?”
如果大食好的话,后续怎会有什么东征?
沈安打个哈哈,起身道:“老王,你来收拾他。”
什么使者,只想要好处的不是使者,而是讨债鬼!
王天德狞笑道:“安北你放心。”
沈安才将走到门口,蒲顺就喊道:“大食正在煎熬之中,那些突厥人疯狂的在扩张,我们只能看着,不敢干涉,就怕他们再次攻打……”
这个才是实话!
沈安回身,目光锐利,“西边的那些人……如何了?”
“他们……”蒲顺不敢隐瞒,说道:“那些入侵者让人胆寒,大食给了他们领袖速丹和东西方之王的名号,他们不可一世!西边……西边小人不知道。”
大食帝国竟然就这么一蹶不振了?
沈安有些诧异,但更多的是欢喜。
局势越乱越好啊!
乱了大宋才能成为渔翁。
“好生招待他。”
沈安准备回去了。
“沈龙图……”蒲顺绝望的道:“您答应的支援。”
“你想多了。”王天德得意洋洋的道:“大食能给大宋什么好处?”
蒲顺说道:“贸易!大食能带给大宋无数贸易的机会。大宋的货物只有大食商人才能带着流通世间。”
“你错了。”王天德笑道:“安北说过,大宋贸易只能依靠自己。谁也不能做什么海上马车夫。你们不行,别人也不行。最终大海的主人只能是大宋。”
“大海的主人?”蒲顺傻眼了。从来大海的主人都只是大食人,什么时候轮到宋人了?
“你会看到的。”王天德觉得大食人就是棒槌,充满了商人思维,却不知道大宋喜欢的是坦诚和真诚。这个蒲顺出使遮遮掩掩的,一下就让大宋君臣多了恶感。
不过这些都不关某的事啊!
王天德想起自己最近包的那个女妓,不禁浑身发热。
沈安一路进宫,赵曙诧异于他的速度,见面就问道:“难道那大食人不妥当?”
“遮遮掩掩。”沈安一言就把大食人丢进了对头的行列里,然后说道:“官家,大食人如今被对头压制的不能喘息,臣以为,他们以后再难有出头之日……”
赵曙眯眼,“那他们的对头如何?”
既然不是对手,那就丢在后面去。
这种帝王思维很欢乐。
“他们的对头正在东征西讨,臣以为若是不能遏制,迟早会成为大宋的敌人。”
时至今日,沈安也不知道以后的历史会怎么演变。
蒙元人……等辽国覆灭之后,排在蒙元人前面的大佬金人将会再无出头之日,那么蒙元人呢?
呵呵!
沈安觉得让他们来种地兴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目前首要是商路!
“官家,海贸要紧啊!”
沈安一句话就让赵曙纠结了。
海贸现在收入越来越多,让大宋欲罢不能。
可现在的海上马车夫大食人眼瞅着就要生活不能自理了,大宋怎么办?
难道和大食人的对头联络?
不!
大宋没那么低三下四!
赵曙问道:“你以为大宋目前最要紧的是何处?”
“北方!”
沈安毫不犹豫的给出了答案。
从这块土地诞生了国家开始,北方草原就是这些政权的最大敌人。
哪怕是到了大明,草原依旧是最强大对头。
所以北方必须要安定,否则终究会成为大宋的心腹大患。
赵曙满意的道:“你清醒就好。”
海外对于大宋而言,目前只是锦上添花,而北方却是眼前的威胁。所以大宋此后一段时日的主要任务就是干掉辽人。
“官家,可海外也不可轻忽啊!”
等大宋此后展开大航海,哪还有什么航海先驱的事儿,等航海先驱出生时,大宋早已占领了那些新大陆,他们就蹲家里啃掺和了锯木面的面包吧。
“水军……”赵曙想起了最近船厂的事儿,不禁龙颜大悦,“明日去船厂看看,看看让大宋水军无敌于天下的战船。”
官家有些膨胀了啊!
沈安在枢密院前被文彦博的人拦住了,“文相想问那大食人如何了?”
“那是使者。”
沈安丢下这句话就走了,等文彦博得知后,不禁苦笑道:“在老夫的面前他竟然装傻……可见连外藩人都知道老夫在朝中不能做主,哈哈哈哈!”
第二天,赵曙兴致勃勃的叫了宰辅们作陪,一路去了水军船厂。
到了船厂外面时,常建仁和刘华已经在等候了。
“常建仁。”
赵曙对这位排骨悍将的印象颇为深刻,也颇有好感。
“见过陛下!”
常建仁如今看着很是沉稳,让赵曙更多了些满意。
“上次文卿说船厂被查出了不少问题,后来又励精图治,焕然一新,朕想来看看,有功,赏。有过,罚!”
这话就是奔着赏赐去的,让刘华不禁喜笑颜开。
“陛下请进。”
门子昂首挺胸,目光锐利的分辨着赵曙的随从。
“此人是谁?”臣子走完之后,侍卫们被拦住了。
“我等乃是亲事官!”
这些亲事官保护赵曙还是第一次被拦截,都有些不满。
“要查验身份。”门子严苛的态度得到了赵曙的夸赞。
“这让朕想到了细柳营!”
前汉时,周亚夫屯兵细柳,文帝来视察,却被拦截在军营之外,直至使者进营……
这便是军令如山的典范,古往今来都为之赞誉不已。
文彦博说道:“水军船厂如今算是脱胎换骨了,臣担保陛下定然不会失望。”
老文这段时日在船厂蹲点,盯着各处的改进,真的很辛苦,所以自信满满。
沈安只是笑了笑。
随后进了船厂,赵曙兴致勃勃的登上了船台。
“好大的战船!”
雄伟的战船激起了赵曙的兴趣,他仔细询问着战船的构造,又问了海上的风浪,最后才听取了刘华的介绍。
“从文相来指点之后,船厂各处都分解了活计,每日定下了数目,完不成的罚,完成的赏。如此工匠们都奋勇争先,船厂上下焕然一新。”
那些工匠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忙活,看着确实是很勤奋。
“好!”
赵曙看了沈安一眼,想到这厮最近太过嘚瑟,就忍住了夸赞。
而文彦博的真抓实干不能不赞许。
“文卿雷厉风行,船厂上下有这等脱胎换骨之变,皆赖有你。”
“臣不敢当此夸赞。”文彦博笑道:“此乃沈安找到的症结,臣不敢居功。”
“文卿高风亮节啊!”
今日文彦博算是加分满满了。
稍后出了船厂,韩琦问道:“商船的船厂如何?”
他只是随口一问,沈安却挑眉道:“据说也不差,官家要不去看看?”
“好!”
既然来了,大宋海贸的重要节点自然不能不去。
一行人到了高越的船厂外面,门子直接被吓尿,打开大门压根不敢查验什么身份。
“这就比水军的差远了。”
有人在嘀咕着。
沈安听了只是笑。
一群蠢货,见到皇帝来了门子还敢一一验证身份,你真以为周亚夫后来有好结果?
什么细柳营故事,牛皮哄哄的成为了治军典范,可后来的周亚夫却被冤入狱,绝食而死。
高越激动的浑身颤抖,一路说着船厂的情况。
“这是拉货的。”
几辆大车在沿着固定的路线向船台驶去。
“去船台看看?”
高越有些纠结,回头看着沈安。
“按照工序,一一看去。”
沈安早就准备给大宋君臣好好上一课了,今日机会难得,怎么能放过。
于是君臣来到了库房。
“好整齐的库房。”
一进库房,大家就看到了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物料。
“这是什么?”
赵曙好奇的拿起物料边上的小册子看了看,却是数目。
高越介绍道:“官家,这是物料的数目,领取了多少,谁领取的,剩下多少都有账目。”
“很清楚。”
这个手段看着不打眼,但赵曙等人却有些莫名的仪式感。
一路视察过去,最后是总账。
“这里有各等物料的总数记录,今日领取多少,本月领取多少……剩下多少,都能查验。”




北宋大丈夫 第1646章 叶公好龙
工坊是什么模样,船厂是什么模样,前面赵曙等人都看到了。
他们觉着水军的船厂极好。
可在高越这边的库房,他们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给老夫看看。”
韩琦要了册子,仔细翻看着。
“竟然都有画押?”
“是。”高越介绍道:“谁领的,领了多少都要画押,便于追溯。”
“这是什么?核算……”
“这是今日船台装配的数目,领取的物料要和这个能对上,多余的由船台那边封存,最后和仓库核对,有出入马上查,一查就能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老夫觉着头晕,那个韩相……”韩琦喊韩相,这个有些搞笑。
可在场的谁都没笑。
韩绛过来,韩琦把册子递给他,“你是计相,你来看看。”
韩绛翻看了几页,“极为简洁,一目了然就能看出出入账目,有这等账册在,谁想上下其手就难了。而且上面来巡查,只需查看这本账目就能知道船厂的大致模样,这堪称是……谁弄的?”
高越看向了沈安。
韩绛苦笑着把账册递回去,“陛下,要不把沈安弄到三司去吧。”
这个账目果然是极好啊!高越心中暗喜。
赵曙笑道:“这个要看他自己。”
唐仁就在三司担任判官,执掌钱庄。沈安若是去了三司,赵曙能安排什么职务给他?三司副使?
所以此事不提为好。
韩绛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自嘲道:“老夫这个三司使到了这里就是个生手,可见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众人出了仓库,一路到了船台。
所有的半成品海船和物料几乎位置一致,看着整整齐齐的。
顺着梯子上了海船,就能看到那堆放整齐的物料。
“赏心悦目啊!”
这个比水军的船厂看着更整齐,而且井井有条。
工匠们正在干活,赵曙见边上有账册,就拿起来看了一眼,“咦!”
众人见他神色古怪,不禁好奇不已,只是没谁有胆子凑过去和他并肩而立。
“这是什么?”
赵曙把册子亮出来,众人一看竟然是一张图,上面画的好像就是船板,周围还有些数字……
高越说道:“陛下,这是沈龙图所说的工艺。船板怎么装配才好,咱们请了最出色的工匠来商议,最终得出了结论,就用这张图画了出来。每个人都要按照这张图来做,不可偏差,否则就是不合规矩……”
竟然达到这种境界了?
文彦博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微笑,可此刻微笑中却多了惊讶。
“这有何好处?”赵曙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循环,每个人都有规矩,你按照规矩来就是好工匠。
“陛下,工匠的传承不同,每个人的作法不一定一样,若是不能给出一个标准,每个人各行其是,那么一艘海船打造出来,外表看着高大威武,可内里就会留下隐患……”
高越的话让赵曙陷入了沉思。
“这就是说……比如说朝中行文各地,有的地方这般理解,有的地方那般理解,各地不同,最终出来的结果也不同。”
赵曙说到这里,韩琦就想到了新法,“陛下,新法就是如此。有的地方觉着这样才好,那样才好,最终新法在下面就出了问题。”
“妙啊!”
富弼赞道:“用最好的工匠来制定规矩,其它的跟着做就是了,如此这艘商船当无比坚固。”
众人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甚至让高越带着下去船舱里看了一遍。
每一个工序都能看到册子,册子跟着工序走,每一步都能追溯。
一艘打造的差不多的商船上,赵曙等人看着几个老工匠在顺着检查。
他们的身边都有年轻人拿着册子跟着,一边查看,一边念给他们听。
“陛下,这是打造好的海船,由老工匠们检查。”
“那边上的年轻人是什么人?”
高越笑道:“那些老工匠都不识字,追溯的账册看不懂,就让识字的跟着念,如此每一道工序都能追溯,都能知道优劣。”
赵曙看完了,一言不发的出了船厂。
一直到中午,他依旧坐在那里发呆。
“圣人,陛下又在发呆了。”
赵曙发病的时候,要么是焦躁不安,要么就是呆滞。
高滔滔心中焦急,就带着人来了。
“官家这是怎么了?”
赵曙见是她,就摇头:“我无事,只是今日看到了些让人大开眼界的东西,要仔细琢磨一番。”
高滔滔端着茶水过来,坐在他的边上,柔声问道:“是什么东西?臣妾可能听闻?”
“是个宝贝,你当然能听闻。”
帝王孤独,能有个分享心事的女人,那就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今日我和宰辅们去了船厂,见到了水军战船,本以为很是出色,可等到了打造海船的船厂,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宝贝。”
“船厂的各色东西都堆放的很是整齐,一一有账册记录出入数目。这不算是什么,最多是出彩。可等到了船台之上时,堪称是井井有条,每一步都能追溯……你想想,那些打造金银首饰的工匠,可有差别?”
“有呢!”提到这个,高滔滔就来了兴趣,“有的好,有的要差一些,仔细看就能看出差别来。”
“可在那个船厂,每一步都有规矩,你必须要按照那些规矩来做,就好比你打造金银首饰,多长、多宽、多高……甚至是这里该敲击几下,那里该弯曲多少……这些都有规矩。”
“竟然这般细致?”高滔滔讶然道:“若是如此,每一处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可怕。”
“是很可怕。”赵曙说道:“整个船厂被分解开了,每个地方都有规矩,你只需按照那些规矩做就是了,在这样的规矩约束之下,那些海船将会是最坚固的存在。”
赵曙起身,“若是把这些规矩推行到各处,如何?若是把这些规矩套在天下官吏的头上,如何?”
“官家!”高滔滔只是想了想就觉得不可能,“大宋的官……他们喜欢歌舞,喜欢诗词,就是不喜欢规矩。若是强行用规矩来压制他们,怕是会怨声载道。”
想想吧。
一个官员的职责被分解为许多任务,每天你必须要完成什么任务,那些任务还有优劣的评价……这样的日子对于大宋官员来说就是地狱。
他们估摸着不会造反,但怠工是在所难免。
“我知道,但以后寻机得试试才好。”赵曙真的心动了,“若是能用规矩套住他们,此后吏治就有了依据,照着查就是了。”
那样很可怕吧。
高滔滔想起了欧阳修。
老欧阳就是潇洒做官的典范,从进入官场开始就是诗词歌舞为伴,身边从不缺女人,这样的人……听到要用船厂的那种规矩来束缚自己,怕是会辞官。
“官家,那人应当是个大才吧,此等大才就该为官。”
在皇家的眼中,这个天下就是我家的,天下的人才自然也是我家的。在前汉时,听闻哪里有人才,帝王一份诏书下去,随后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戏码上演了。
赵曙看着她,神色古怪。
高滔滔摸摸自己的脸,觉得很是细嫩,心想官家这是被我给迷住了?
“是沈安弄的。”
高滔滔刚端坐着,闻言腰一松,人就有些没了精气神。
是那厮啊!
高滔滔觉得沈安弄什么出来都不奇怪。
“上次他教二郎在宫中弄出了火药,炸的满城风雨,今日又弄了这个宝贝,哎!可惜不是我家人。”
赵曙很是无奈的道;“他若是我家人,还做什么官?”
“祖宗规矩也有不好之处,该改改。”
高滔滔只是随口一说,可赵曙却真是在认真考虑了。
“这样的大才。”高滔滔嘀咕道:“早知道当初就下手了。当初他和娘娘家大打出手,那时候臣妾就觉着这孩子是个野的,没怎么在意。等后来他入朝为官,这一步步的让人惊艳,臣妾有些悔了,想下手,却觉着有些丢人……
这一迟疑,就被包拯抢了先,给他定下了杨家女,哎!”
高滔滔是真的抑郁了。
“臣妾的娘家也有好女子,若是能寻个好的嫁给他,如今也算是半个亲戚,还不影响做官,官家,你说这般可好?”
赵曙在看着她,觉得这个女人真的是会做白日梦。
“那时候有包拯在为他做主,你以为包拯会答应?”
高滔滔颓然道:“包拯定然不许。”
和赵宗实成为亲戚就多了许多忌讳,老包不傻,自然会拒绝。
1...881882883884885...10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