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出来了!”
稍后产婆抱着一个襁褓出来露个面就进去了。
“是个小郎君,恭喜了。”
瞬间王家全是欢呼声。
“安北,多谢你了。”
吴氏一脸感激。
王安石握着沈安的手,“好!”
沈安一直在微笑。
想忽悠人,记得保持微笑和镇定。
剩下的……
看天意吧。
……
第四更送上,晚安!





北宋大丈夫 第1734章 煌煌盛世,重新谋划
种谔来了。
沈安一家子正准备去王家道贺,听闻种谔来了,他不禁大笑道:“这是迫不及待的想参与北伐了吧,让他来。”
沈安就站在堂前看着走来的种谔。
和以前相比,现在的种谔看着更加的沉稳了。
他的脚步看着不快,抬头看到沈安后,眼中就多了些笑意,然后拱手,“见过沈龙图!”
沈安颔首,“为了北伐而来?”
“是。”
种谔也不隐瞒,两人进去坐下,他说道:“下官在顺州和兀剌海城的辽军有过数次交锋。”
沈安叫人去弄茶水,微笑着问道:“如何?”
“辽军敢战,意志不差。”
种谔皱眉道:“我军并不占据优势,几次厮杀,两边各有胜负。”
“辽人的骑兵并不差,你没有动用火炮吧?”
沈安说着喝了一口茶水。
种谔点头,“没动。朝中有交代,除非是岌岌可危,否则不可动用火炮。沈龙图,这是什么意思?准备一举让辽人吃个大亏吗?”
沈安摇头,“吃大亏不至于,主要的目的还是不给辽人应对的机会。若是他们提早知道咱们有火炮这等利器,就会提早适应,提早想出减少损失的法子。”
种谔明白了,“下官方才去了枢密院,文相说此战我顺州主要是戒备为主,沈龙图,下官……”
沈安知道他的想法,他叫人弄来了地图,指着兀剌海城说道:“你看看这里,如今辽军在这里驻军,隶属西京道。可若是大宋打下了幽燕之地,你再看看……”
种谔用手指头划了一下,“辽人的西京道将会被我军两边夹击,如此兀剌海城必然要打。”
沈安点头,微笑道:“可现在不能打。”
种谔抬头看着他,“是担心下官挡不住辽人的反扑吗?”
“兀剌海城孤悬一方,前有上京道,右边是西京道,上去就是两面夹击。”
沈安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唯有夺取了幽燕之地,下一步征伐才能动手。”
“下一次……”
种谔问道:“西京道?”
“当然。”
沈安的回答让种谔不禁热血沸腾。
“大宋不可能一下就吃掉辽国这个庞然大物,太大,不小心就会崩牙。”沈安给种谔解释着朝中对辽征伐的规划。
“第一步就是重夺幽燕之地,重塑有力的姿态,进可攻,退可守,如此国内军心民心将会大振。”
“稳定了幽燕等地之后,第二步就是拿下西京道,你看看,一旦拿下西京道,大宋在北方的疆土就差不多成了一条线,齐齐往外推进。”
“第三步就是中京道。”沈安用指关节敲打了一下地图上的中京道,“拿下了此地,辽人只能遁入草原,从此和阻卜、敌烈等部沦为游牧部族。到了那时,北伐大局已定,大宋……煌煌盛世!”
种谔直至离去时依旧在想着那个词。
“煌煌盛世!”
回到住所后,他一直在看地图。
“郎君,枢密院如何说?”
种平作为幕僚,一到汴梁就开始了四处钻营,去经营种家的那些关系。此刻回来看着有些醺醺然。
种谔的目光并未离开地图,“枢密院……文彦博并不擅长这个,枢密院由文官执掌,更多是在防备武人。幸而沈安上次建言,让武人进了枢密院,这才不至于闹笑话。不错此次依旧闹了笑话。”
“难道出岔子了?”
种平去边上给自己弄了一杯热茶,美滋滋的喝着。
“嗯。”种谔回身,不屑的道:“有人竟然提议一鼓作气打到中京道去,直接把耶律洪基逼入草原。这等蠢货怎么进的枢密院?”
“不妥?”
种平走到了地图前。
种谔说道:“随后某去了沈家,沈龙图说了一番话,某才觉着没去错地方。”
他指着地图说道:“先拿下幽燕之地,必须要稳住,当地的汉儿如何安抚震慑?那些辽人如何安置?这些不理清楚,若是大军冲杀出去,后方有人作乱怎么办?”
种平点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
“某看文彦博不配做这个枢密使!”
种谔不忿的道:“换了沈龙图上去更好些,保证大宋对外征伐井井有条,战无不胜。”
“可文官领枢密使是规矩。”
种平觉得种谔有些异想天开了。
种谔冷冷的道:“可沈龙图难道不是文官吗?”
嘶……
种平倒吸一口凉气,“您不会……您不会和人一起鼓动吧?”
“奏疏已经上了。”
种谔的胆大包天在武人群体里无人能及,可这次连种平都被惊住了。
“郎君,沈龙图还不到三十岁,如何能担任枢密使?”
“某不管这么多!”种谔怒道:“今日某去了枢密院,问及顺州方向的攻伐时,枢密院的官员竟然支支吾吾的,答非所问。最后见到了文彦博,看似沉稳,可压根就没有主意。”
“那些进了枢密院的武人呢?”
“他们不善于谋划。”种谔捂额道:“此刻某才知晓大宋武人的将才帅才太少,鼠目寸光之辈也能横行一时。只有沈龙图进了枢密院,某等武人才能放心。否则……就怕枢密院出来的全是馊主意!坑死兄弟们不打紧,把大宋也给坑了。”
种平叹道:“官家怕是要疯了。”
……
赵曙是要疯了。
“陛下,这是种谔等人的奏疏。”
“让沈安进枢密院?”
赵曙觉得有些好笑,“朕是想让沈安以后去三司,枢密院有何好处?”
等把奏疏看完后,他突然就冷笑了起来:“武人在躁动,他们在不满。”
“召集宰辅来,让文彦博也来。”
稍后宰辅们来了,赵曙说道:“有人上了奏疏,建言让沈安进枢密院,诸卿以为如何?”
文彦博心中马上就是一个咯噔。
沈安进了枢密院……
枢密院有什么职务能安置他?
“陛下,沈安原先在枢密院担任过副承旨,如今让他进枢密院,怕是只有枢密院都承旨这个职位才能安置。也不成。”
韩琦很头痛,“可也不能让他担任枢密副使吧?太年轻,太年轻。一旦进去……至少十年不能动窝,沈安怕是不乐意每日去点卯。”
他说着回身看了文彦博一眼,热情的道:“要不文相来说说。”
说你妹!
文彦博是看好沈安这个人,可并不代表他乐意让沈安担任自己的副手。
沈安这人做事太邪性,手段时而狠辣,时而柔和,让你一头雾水,满脸懵逼。
有这么一个副手,文彦博觉得自己会少活十年。
“沈安……还不到三十吧?”
文彦博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就回班了。
太年轻,这在官场上也是一个劣势。
韩琦想了想,觉得再度发动攻击也没什么意思。
赵曙却在想着武人这个建言的意思。
他看了一眼韩琦,问道:“枢密院和三衙筹划北伐,如何了?”
文彦博出班说道:“陛下,枢密院多般筹划,如今有了眉目。过了今年,在大朝会之后大军就得动起来,一路往北方去。粮草等辎重有了那些豪商就地的支持,可以减少不少损耗……”
他一路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赵曙突然问道:“关于战事,枢密院怎么筹划的?”
“大军一起,顺着范阳一线攻击过去,最后总攻幽州城。”
这是一个不错的计划,至少没什么毛病。
赵曙沉默了。
文彦博也有些茫然。
谋划战事真不是他的强项,你要说他能文能武,那真是瞎扯淡。所以他只是把枢密院最后出来的方案转述一遍而已。
官家什么意思?
众人看着赵曙,不知道官家问这个问题干啥。
他不会真想让沈安进枢密院吧?
韩琦觉得这是好事儿,保证文彦博想哭。
那沈安处处喜欢挖坑埋人,哪天一举把文彦博给埋了最好。
“这些谋划……不错。”
赵曙开口了,让文彦博心中一松。
北伐何等的重要?若是因为枢密院的疏漏导致失败,他文彦博死有余辜。
赵曙叹息一声,“战事的谋划……朕以为当广开言路。”
文彦博觉得不大妙。
“年轻人虽然年轻,可却久经战阵,文卿……”
文彦博低头,“是。”
稍后他回到了枢密院,叫了众人来议事。
“官家的意思,去请了沈安来,商议北伐的战事。”
众人一怔,“咱们的谋划被驳回了?”
文彦博皱眉不说话。
这就是默认。
很难受啊!
“我等绞尽脑汁弄出来的谋划,竟然不好?”
“某敢说再无一处瑕疵,为何被驳回?”
瞬间枢密院群情激昂。
他们不是针对沈安,只是觉得憋屈。
文彦博良久才说道:“官家的意思,枢密院少帅才。”
没有帅才,做出来的谋划官家不信任。
哎!
文彦博看了一眼几个武将,说道:“有武人进言让沈安进枢密院。”
几个枢密副使都觉得屁股下面像是着火般的坐不住。
那沈安乃是名将,他若是进了枢密院,咱们怕是就全成了绿叶。
但也有人心中暗喜。
稍后众人出去,有不少人聚在一起嘀咕。
“沈龙图若是来了枢密院任职,我枢密院定然能扬眉吐气。”
“是啊!”
“当年沈龙图在枢密院任职时,枢密院四房可是翻身了。”
一股子让文彦博有些不安的气息在枢密院里游荡着,直至沈安到来。
……
四更,求月票。




北宋大丈夫 第1735章 主动,自信
“见过沈龙图!”
沈安进了枢密院,一路上行礼问好的人不少。
文彦博听到了声音,对枢密副使陈旭和冯京说道:“你等可知道武人进言的用意?”
陈旭笑了笑没说话,这是觉得此事棘手,不想干涉。
冯京是富弼的女婿,但翁婿之间的政见却不同。
富弼是新政的支持者,而冯京却站在了司马光等人的那一边。
他是三元及第,殿试时中状元,煊赫一时,还被富弼看上,成为了宰辅的女婿。
最关键的是他还是个帅哥。
这一切的一切,说句实话,偶像剧也就是这样了吧?
枢密院副使,这个职位再上去就是宰辅了。
这样的冯京,让多少人羡慕?
文彦博对他也不错,至少比对陈旭强。
“此事……”冯京笑了笑,“武人不信任枢密院,他们担心枢密院弄出来的方略会导致吃败仗。”
文彦博含笑道:“当世一语中的。”
冯京的字就是‘当世’。
“那些武人这些年渐渐有些冒头了。”陈旭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文彦博默然,冯京说道:“如今的武人算不得冒头,至少没有当年狄青那等出类拔萃的。”
陈旭放低了声音,“沈安呢?”
冯京盯着他,“沈安是文官!”
“是啊!他是文官。”
室内的气氛有些让人不安。
文官沈安立功最多的却是武事,说出来真心的有些打脸。
而现在官家更是对枢密院的北伐方略不满,派了沈安来掺和。
“沈龙图来了!”
沈安走了进来,文彦博起身笑道:“却是偏劳你了。”
“小事。”
沈安进来,大家寒暄了几句,随后进入正题。
“这个……官家让某来此,却没说是做什么,文相……”
沈安笑呵呵的,一脸纯良。
文彦博淡淡的道:“北伐的方略……官家让你来看看。”
沈安会不知道此事?
他若是不知道,文彦博就敢辞官回家种地去。
知道了还问,可见是想羞辱人。
“说说吧。”
沈安就坐在那里,仿佛是一个考官。
文彦博颔首,冯京叫人取了地图来,开始解说。
“偏师出雁门,大军出保州一线,过易水,直扑范阳,攻下范阳之后,敌军若是有意决战,当大军压过来,如此就要看大军攻打范阳的本事了……”
冯京指着幽州城说道:“若是攻打不利,那就有可能重蹈当年的覆辙。所以此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及时打下范阳,让大军有个依托。
若是此战顺利,随后就是和辽军对峙,枢密院认为,若是时机恰当,可出城决战,只要一战击溃敌军,北伐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沈安的笑容渐渐收了起来。
冯进觉得有些不自在,在沈安的目光之下,他解说的越发的没精神了。
“攻打幽州城是此役的关键,当年太宗皇帝北伐就是因为打不下幽州城,被迫两面受敌,师老无功,被敌军击溃。所以此次枢密院认为,要用火器堆满城头,哪怕把幽州城给炸没了,也不能让腹背受敌。”
“说完了?”沈安见他没动静,就问道。
冯京点头。
枢密院当然不会做详细的谋划,那比如说具体怎么攻打。他们要做的就是大方向的部署。
沈安问道:“可考虑过西京道的援军?”
冯京自信的道:“左翼可派出人马去戒备。”
沈安点头,继续问道:“偏师出雁门的用意是什么?”
冯京说道:“偏师出雁门是牵制。”
“气魄不够!”沈安看着有些不满。
冯京笑了笑,“那要不沈龙图来说说?”
他看了文彦博一眼,文彦博点头道:“安北说说吧,也给我枢密院上下看看名将的谋划。”
这是挤兑!
沈安微笑道:“正想如此!”
文彦博老脸微黑,心想老夫只是说说,你还真是想碾压我枢密院一把?
沈安走了过去,冯京让开位置,站在了一旁。
“北伐之事某也想了许久。”
沈安说道:“枢密院的谋划不错,中规中矩,但北伐乃是国运之战,中规中矩远远不够。大宋要的是锐利!大军攻伐,要如水银泻地,让敌军疲于奔命,这才是国运之战的气势,这才是击破百年屈辱的自信。但这些某在枢密院的谋划里都没看到。”
文彦博深吸一口气,“如此你可道来。”
冯京笑了笑,枢密院被沈安的这番话给贬的无话可说了,那就看他能有什么手段吧。
沈安的手指头在地图上划过,在河东路停住,说道:“出雁门是不错,可牵制却有些小家子气了。”
冯京的面色一冷,刚想说话,沈安继续说道:“看看这里,朔州突入到麟府路和雁门之间,为何不打下去?”
冯京说道:“此战主要在于幽燕等地,朔州……”
他看向了沈安,目光迟疑。
“此战首在气势。”沈安觉得枢密院的这一批人里真的没有帅才,以至于做出来的方案让人看不到一点动心之处。
“何为气势?宋辽两国百年恩怨的一次了结!”沈安指指朔州那里,不满的道:“为何不打下来?如此直接拉平填补了麟府路和雁门之间,麟府路从此不必担心自己的右翼,而更多的好处……”
他看着文彦博,“河东路要猛攻猛打,大军从雁门出击,一路直扑朔州,辽人的西京道定然要派出援军,此刻河东路的攻势越猛,辽军的援军就会越多……”
“你这是……围魏救赵?”
文彦博捻着胡须问道。
“不,是攻击!”沈安觉得枢密院缺少一股子主动的精神。
陈旭起身走过来,眯眼看着地图,“若是西京道的辽军对此置之不理呢?”
沈安笑了笑,“那河东路就一路往大同府打过去,难道大宋缺乏两路和辽军开战的勇气吗?”
“河东路如今兵强马壮,西贼覆灭,大军正好无所事事,所以此战除去一部分被调去北方之外,剩下的大军能做什么?戒备?”
沈安看着众人。
他奋力的拍打着地图,“时移世易,该辽人戒备大宋了!”
这些人竟然还在原先的战略状态里走不出来,怎么能制定出出色的战略?
“河东路大军要以打下朔州为目标,辽军若是不理,可随即向大同府一路攻击而去。”
“其次,以小股精锐出飞狐,袭扰蔚州,要让西京道的辽军一夕三惊。”
文彦博微微点头,觉得这样的手段让自己有些兴奋。
“第三路在这里。”
沈安指着大海说道:“水军携带少量骑兵出击,袭扰营州、滦州一线……”
文彦博终于忍不住起身走过来,“老夫并未想到水军。”
沈安说道:“当年灭交趾时,水军登岸拦截敌军援军,为大军打下升龙城立下了大功,北伐时为何要忽略水军?”
文彦博赞道:“果然是好手段,安北你接着说。”
冯京微微皱眉。
“中路的大军要浩浩荡荡,不要弄什么奇袭,中路要的是堂堂正正,大宋要用这堂堂正正的一战来告诫周边……”
沈安肃然道:“汉唐时的汉儿,又回来了!”
沈安走了。
文彦博站在地图前良久,“麟府路是折家的地盘,多年来都是折家戍守,那边孤悬黄河之外,幸而后面灭了西贼,这才好了些。如今若是打下了朔州,麟府路就更加没落了。”
他回身道:“有人说沈安和折家穿一条裤子,这个谋划送上去,谁敢说沈安就敢当面抽他。”
“折家……以后不行了。不过还有个折家子。”陈旭笑了笑,看着心情不错。
可三人实则都在郁闷。
冯京回去坐下,苦笑道:“咱们折腾了许久,文武官员汇聚一堂,各种演化,可最后却被沈安驳斥的一无是处。!”
陈旭的笑容也有些勉强,“不管是打朔州还是袭扰营州等地,都是咱们没想过的。”
“因为咱们忽略了水军。”
文彦博也有些惆怅,“沈安当初一力支持重建水军,这水军一步步……老夫想想……”
冯京年轻,还是记忆力超强的学霸,“水军攻伐交趾立功不少,后来还去震慑了高丽一番。”
“嗯!”文彦博叹道:“老夫想来,咱们枢密院做的谋划实则不算太差,可和沈安的相比却差了些味道,什么味道……”
他看着冯京和陈旭。
冯京怅然道:“沈安想的太散了些。”
陈旭说道:“相公,可是……自信?”
“就是自信啊!”
文彦博苦笑道:“看看他随手指着地图,四处攻伐,那是什么?那就是自信。他对大宋如今的实力无比自信,而咱们却还在小心翼翼的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冯京皱眉道:“相公,国运之战,就得谨慎。”
文彦博摇头道:“咱们的谨慎看着束手束脚,而沈安那个……你以为不是谨慎?不管是哪一处的安排都是在分散辽军的兵力,扰乱他们的决断和军心。
看看朔州。他为何说要打下朔州,老夫此刻想来应当是要窥探耶律洪基的意志。若是耶律洪基不管不顾,河东路的大军就倾巢出动……”
陈旭问道:“那幽燕的大军呢?”
文彦博笑道:“幽燕的大军可停步防御。”
陈旭愕然,“那就是改变目的了?”
“对,此战就变成了攻打西京道。一旦西京道被拿下,你等看看……辽国竟然就变成了东北一隅,大宋攻打上京道时,耶律洪基如何防御?这就是兵无常势的手段啊!”
文彦博有些兴奋,“辽人以前称呼大宋为南国,南人。若是能打下那里,该称呼辽人为什么?哈哈哈哈!”
他大笑起身,“好个沈安北,如此老夫这就进宫。”




北宋大丈夫 第1736章 时移世易,积极进取
等文彦博走后,陈旭苦笑道:“今日沈安一人来此,就让枢密院上下毫无招架之功,难堪呐!”
冯京突然笑道:“某那岳丈总是说沈安文武皆有大才,让某这个枢密副使去请教一番,可某大了他二十余岁……”
陈旭不解的道:“学问并无年纪的差别,当世,你这个是有些偏执了。”
当年老夫子还能和两个孩子讨论太阳的问题,所以读书人都以不耻下问为美谈。
1...925926927928929...10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