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这是闻战则喜,不错。”
曾公亮对河东路的禁军颇有好感。
包拯点头,“士气高昂,此战我大宋必胜!”





北宋大丈夫 第1740章 大军出征,收复幽燕
大朝会是一年的开头,最重要的一个仪式。
帝王要在大朝会上说话,回望去年,展望今朝。
天麻麻黑时,赵曙就起来了。
“官家,早饭来了。”
陈忠珩亲自送来了早饭,随行的还有两个神色冷漠的大汉。
这是张八年派来的人手。
他们将会从此刻开始保护赵曙,直至大朝会结束。
“一年到头就今日的早饭最简单。”
赵曙坐下,开始享用这一顿早饭。
今日的大朝会上,他将要维持着大宋帝王的尊严,不可有半分异常。
所以水是不能喝的,汤饼也不能吃。
他今日的早饭就是两个炊饼。
“太简单了些。”
早饭吃这个真的是太让人难受了。
但他依旧吃的很香。
枢密院,文彦博站在值房前,身前是一群官员。
官员们的手中都拿着调令。
“大朝会即将开始,老夫也将去目睹这一场承前启后的大朝会,你等马上出发,传令各军,马上向北方进发。北伐……开始了。”
官员们轰然应诺,随即出去。
……
万胜军中,折克行已经练完了刀,他洗了个澡,看着依旧昏暗的天边,说道:“准备早饭。”
军营渐渐开始苏醒。
……
赵曙吃了简单的早饭,陈忠珩在边上俯身,“官家,该更衣了。”
赵曙起身去了后面。
再出来时,他已经换了一身帝王的盛装。
“陛下起行……”
陈忠珩站在边上,只觉得眼眶发热。
……
大朝会是有惯例的。
先是宣布大赦天下。
随后就是恭贺曹太后新年之喜。
最后是大庆殿……
赵曙发表讲话。
群臣恭贺。
一系列的仪式完成后,大宋官家赵曙开口。
“治平六年的第一日,朕想到的却是百年前的大宋。”
“大宋立国至今,内有忧患,但终究可用新政来一一纾解。”
这是帝王的政治主张,在场的人都在倾听着,包括那些使者。
“内忧可解,于是大宋蒸蒸日上,朕不胜欢喜。可外患却如跗骨之蛆,难以剥除。”
脸上青肿一片的辽使闻声抬头。
“朕曾在祖宗牌位前扪心自问,大宋错了吗?”
赵曙的声音渐渐高昂,“大宋没错,从来都没错。”
他的目光扫过各国使者,“交趾屡次三番袭扰大宋,李日尊野心勃勃,一心想横扫大宋半壁,好大的胃口,好大的胆子!”
……
万胜军中,折克行站在点将台上。
“召集众将士!”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军营沸腾了起来。
……
“于是交趾国灭!李日尊成为了阶下囚!”
“西贼乃大宋叛逆,李氏不思回报大宋的恩泽,据西北一隅,为祸一方,屡次攻打大宋……此国贼也!朕令大军征伐,李氏诛灭!”
……
杀猪巷里,梁乙埋急匆匆的跑了进去。
“姐姐,姐姐!”
“何事?”
梁氏走了出来。
梁乙埋气喘吁吁的道:“皇城中的使者出发了!”
“什么?”
晨曦中,梁氏微微歪头听着外面的动静。
“姐姐,使者从枢密院出发,往各军去了,北伐……北伐开始了!”
梁氏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她看着弟弟在手舞足蹈的说着些什么。
外面有动静。
“大军要出发了!”
“打辽人!”
梁氏喃喃的道:“从交趾开始,终于轮到了辽人,这个大宋……要开始了吗?”
……
“当年中原板荡,藩镇林立,有域外之国窥视,今日威逼,明日攻打,把中原视为放牧之地……”
辽使的身体颤抖了一下,然后平静了下来。
“石敬瑭四十余岁,为了野心,向小了自己十岁的耶律德光行父子礼,自称儿皇帝,引狼入室,遂使燕云之地沦陷敌手。”
这是宣战书!
沈安站在下面,浑身颤栗。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大宋将在百年屈辱之后,向给予自己这份屈辱的敌人发起挑战。
赵曙的眼中全是怒火,“此后辽人屡次入侵,澶渊之盟,那是耻辱!朕废除了它,可这远远不够!辽人依旧在北方烧杀抢掠,美名其曰打草谷!这同样是耻辱!”
大宋的百年耻辱几乎都是辽人给予的。
从立国开始,大宋就在防备着北方的大敌,太祖皇帝早逝,太宗皇帝随后挟势发动北伐,结果兵败。
辽人不断在北方发动袭扰战,在真宗朝时倾国而出,想覆灭了大宋。
澶渊之盟,对于辽人来说是收获,而对于大宋而言就是耻辱!
耻辱带来的和平,那永远都不是和平!
宰辅们站的笔直,韩琦当先,目光炯炯。
签发了调兵令的文彦博站在另一边,他在看着赵曙。
司马光也在下面,吕诲也在下面……
大庆殿很大,大到你可以在里面狂奔。
赵曙深吸一口气,“朕秉祖宗恩泽,挟军民厚望……令……”
瞬间所有人都昂首。
“大军出征,收复幽燕!”
除去辽使之外,所有人低头,“臣等领命!”
声音在大庆殿中回荡着,一路古荡出去。
两排身材高大的亲事官从大庆殿一直延伸出去,他们齐声高呼。
“大军出征,收复幽燕!”
这是帝王的意志,也是国家的意志。
……
万胜军集结完毕。
外面来了一骑。
“枢密院的使者来了。”
营门大开,使者策马进来,折克行却未去迎接。
使者下马走上了高台,大声的道:“陛下令,万胜军城外集结,听令出击!”
“臣领命!”
折克行拱手。
“陛下令……”
各军都传来了使者的声音,随即大军出动。
……
沈安和众人一起出了大殿。
今日的大宴是没有了,但凡是领受了军令的都在准备出发。
“沈安……”
沈安看了一眼,见富弼站在外面,那老脸上的春光啊!把寒风都挡住了。
“过来过来!”
富弼笑的和给小白兔拜年的老狼一样慈祥。
沈安摇摇头,走过去后,富弼亲切的拍拍他的肩膀。
“此战老夫领军,安北,晚些一起喝酒。”
富弼这次算是捞着了最大的好处,竟然领军北伐。
而韩琦很悲剧,昨日他私自进宫,据闻和官家吵了一架,就是想争夺这个机会。
可他有征伐西夏的大功在手,政事堂也得讲平衡啊!
若是北伐再让他去,以后曾公亮怕是要被他欺负死了。
所以韩琦很悲剧,最后赵曙答应他,等自己御驾那个啥的时候,让他跟在身边,好歹算是过过瘾。
“好说。”
此战宏大,沈安若是撂挑子,富弼回头就能上吊。
“还有谁?”
沈安回身看了一眼,就看到了冯京。
呵呵!
两人寒暄了几句,沈安皮笑肉不笑的夸赞了几句冯京,他的老丈人富弼含笑道:“当世作为枢密副使跟着去,也是官家的意思。”
沈安懂,不外乎就是觉得富弼一人牵制不住自己,就加个女婿,翁婿二人联手,总不能被沈安牵着鼻子走吧?
“河东路那边是曾公亮,麾下猛将如云,老夫不担心。中路王真朝统领步卒,据闻上次他得罪了你,你却饶了他,所以此次他不敢跋扈。”
“王却呢?”
沈安问道。
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个灯塔般的巨汉。
每当听到王却的呼喊时,沈安就能精神倍增。
刀斧手就是军中勇气的来源!
“王却……年岁大了,枢密院认为让他颐养天年更为恰当。”冯京觉得这个决定很有人情味。
沈安看着他,问道:“王却可答应了?”
“这是军令。”冯京的回答很坚硬。
富弼看了他一眼,这一眼带着些告诫,示意他温和一些。
“军令?”
沈安问道:“谁出的这道军令?某上个月才将见到王却,他一顿饭能吃半只羊,外加三张饼,这样的悍将谁让他颐养天年?”
冯京说道:“枢密院不想他因为年迈而战死沙场,那对他并不是好事,对军中的士气更不是好事。”
“可北伐是武人一生中最想参与的一场厮杀,哪怕战死沙场!”沈安觉得让文官执掌枢密院,最大的缺陷就是他们不知道武人在想些什么。
他们大概也不关心武人在想什么。
众人一起出去,等到了政事堂前时,就见枢密院门前站着一个须发斑白的巨汉。
“沈龙图……富相,冯副使。”
王却上前行礼,高的身躯给人带来了些压抑感。
“你来为何?”
冯京皱眉问道。
“下官想参加北伐,下官……”
王却举起拳头,“下官依旧力大无穷。”
“可这是军令。”冯京很忙,作为枢密副使,此次他将跟着老丈人一起去北方,手中的事务繁多。
王却的眼中有些黯然之色,他目光转动,看到了边上走过一人,就喊道:“随远!”
那个将领正准备进枢密院,闻声过来,行礼后王却说道:“得罪了。”
众人正在想他说这话的意思,身影一闪,王却一手抓住将领的后领,一手抓住他的腰部衣裳,一发力……
哦……
周围的人不禁惊呼起来。
那将领的身材也算是魁梧,可在王却的手中却像是孩子般的,竟然被他轻易的举了起来。
王却走动了几步,“下官依旧能杀敌!”
“哎哎哎!”那将领喊道:“先把某放下来啊!”
冯京皱眉道:“军令已下!”
“可以改!”
沈安径直去了枢密院,寻到了文彦博。
“王却?”
文彦博想了想,尴尬的道:“步卒的那个大汉?”
沈安点头,“有他在,刀斧手才有了主心骨!”
文彦博问道:“他年岁大了。”
“他若是不能去,此生难安。”
戎马一生的勇士,在最重要的战役中落选,王却怕是会一蹶不振。
“好吧。”文彦博点头,“既然如此,可换了他去,不过安北……此战不容轻忽。”
“某知道。”
王却得了消息后,欢喜的和孩子似的,连连拱手,随后去交接。
此刻赵曙已经在换戎装了,沈安也得回一趟家。
等他走后,冯京说道:“丈人,沈安此举可是对某不满吗?”
富弼没好气的道:“他没这精神,你好生去整理一番,过两日就出发了。”
身后有人在奔跑。
“陛下出宫了!”




北宋大丈夫 第1741章 第一战
一身戎装的赵曙出宫了。
城外大军云集。
步卒早就跟随着辎重出发了,剩下的全是骑兵。
数万余骑兵列阵以待,这是大宋的精锐力量,今日出发,将会重现汉唐荣光。
赵曙带着百官来了。
阵列前,将领们神色激动。
“万岁!”
当看到赵曙时,骑兵们呼喊了起来,气势如虹。
“朕随后会去大名府坐镇,在那里等着你等的好消息,出发吧。”
“万岁!”
骑兵开始出发了。
沈安对折克行拱手。
大宋的骑兵规模不断在扩大,万胜军成为了第一批改编的骑兵。
折克行点头,然后远去。
沈安回到家中,一家子都在等着他。
“今日不走。”
沈安笑着抱起了毛豆,又腾出一只手来摸摸芋头的头顶。
杨卓雪嘟囔道:“我娘先前来过,说是这一战怕是要打的惊天动地,果果去了大相国寺给你求了护身的东西,妾身请了一尊神仙在家里供奉着,好歹每日焚香祷告……”
果果笑嘻嘻的道:“嫂子别怕,哥哥厉害着呢!回头打下了幽州城,咱们还能去玩。”
“嗯,幽州那边还是有些地方不错。”
幽州按地方就是后世的京城,沈安也去过,但自然景观乏善可陈。
出征前的日子也不消停,富弼掌总北伐,两天召集了两次议事,让沈安很是头痛。
最后一天的晚上,王雱、苏轼等人都来了。
赵顼也悄然溜出宫来。
“不是让你监国吗?”
众人揪住他就是一阵猛灌。
“官家还得好几日才出发。”
赵曙将会在沈安等人的后面出发,直赴大名府。
王雱遗憾的道:“某也想去看看大军征伐,可书院不能不管啊!”
“让安北多杀几个就是了。”苏轼最是洒脱,举杯就干。
赵顼突然低声道:“官家这几日老是去和祖宗牌位嘀咕,我有些心慌。”
呃!
沈安想想那个画面,也觉得瘆的慌。
你说你没事就寻祖宗说话,祖宗他累不累啊?
对于官家的这个癖好,沈安很是无感。
等他醺醺然的去寻妻子,发现妻子在神像前跪着唠叨后,就觉得头皮发麻。
……
初春的雄州已经变成了一座军营。
“都出去!”
“全都出去,大军在外扎营,城中存放辎重!”
冯京站在州衙的前面,冲着将领们声嘶力竭的呼喊着。
“可兄弟们冷啊!”
有人在悲愤,有人在无辜。
冯京感受到了一下气温,骂道:“哪里冷了?哪里冷了?”
“冯副使,冷的很啊!弟兄们都烧了。”
“冯副使,城外就是帐篷,您去看看,真冷啊!”
冯京被一群将领弄的焦头烂额,无计可施。
“沈龙图来了。”
外面传来了密集的马蹄声,稍后沈安带着一队乡兵来了。
见到将领们猬集在州衙前,沈安问道:“何事?”
他刚带着人去了界河那边巡查,对岸有辽军的斥候在窥视,见到他后还指指点点的,被一阵弩箭驱散。
那些将领讪讪的道:“无事无事!”
沈安看了一眼冯京,冯京摇头,“无事。”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自己刚才被这群老油条给挤兑了一番。
“富相何在?”
沈安边走边问道。
“就在里面。”
富弼此刻看着就像是个被学生气坏的先生,抓着头发准备爆炸。
“安北你去了何处?”富弼叹道:“大军一动,诸般事务千头万绪,让老夫头疼不已啊!”
“某整日率军哨探,也忙的不行。”沈安见富弼的嘴角起了个泡,不禁倍感欣慰。
前日富弼还哔哔什么要跟着大军一起前进,说自己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喔嚯!这不就上火了!
“地图弄来。”
沈安挪动了一下凳子,靠在桌子边上。
室内只有他、富弼和冯京三人,这话指使谁?
冯京皱眉,富弼干咳一声,示意他赶紧干活。
于是枢密副使亲自送上地图,沈安开始指点江山。
“某先前在界河那边看了看,发现了辽军,但只是零星斥候,可见是有了准备。”
沈安指着涿州说道:“新城,范阳,也就是涿州,某没想过别的,就是这么一路打过去。”
“不出奇兵?”富弼想起了沈安上次攻打西夏时用兵的惊艳,不禁有些好奇,“你上次攻打西夏时,用兵号称如闪电,为何此次要一步步的打过去。”
“那是西贼。”沈安喝了一口茶水,“西贼靠的就是一口气撑着,那咱们就该疾如风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过去,打散他们的那股子气,可辽人不同,他们不只是一股子气,他们有底蕴,有漫长的征战经验,想一把打垮他们不现实。谁这般想,最后定然要吃亏。”
富弼有些遗憾,在他看来,若是沈安能复制西北征伐的那种胜利的话,那该多好?
“相公!”
外面来了个官员,手中拿着一份文书。
“皇城司密谍有密报。”
“拿来。”富弼接过密报,先谨慎的验证了封口,然后拆开。
“幽州城封锁了。”
富弼有些失望,“辽军有了准备。”
“大军的动静那么大,怎么可能隐藏踪迹?”
沈安喝了一口茶水,“明日就该出击了,富相。”
富弼的呼吸紧了一下,趴在桌子上看着地图,“安北,辽军有了准备,这一路只能硬碰硬,你可有把握?”
冯京也有些紧张,“这是倾国之战,辽军这一路戒备森严,我军只能一路攻打,这一路前往幽州城都没有凭借的地方,敌军若是来攻打,我军就只能在野外防御……”
“倾国之战!”
沈安说道:“某有信心!”
富弼抬头,“安北……”
他是统军的,只能蹲在雄州城等消息,并居中统筹辎重补给,以及援兵。等沈安打下范阳城,有了依托之地后,他才能出发,去追上大军,统筹对南京道的进攻。
他只觉得心跳如雷,那种使命感驱使着他说道:“此战不能败!”
“不会败。”
沈安点头。
富弼和冯京依旧有些激动。
沈安起身道:“某从未担心此战会败,但富相……你是主将,你的一言一行都将会给将士们带来些什么,比如说担心,或是放心。为将者,越是临战就越该镇之以静,你看看某……”
沈安摸出一个小瓷瓶,打开就喝了一口。
“爽!”
富弼嗅到了一股子浓烈的酒味,但他并未说什么。
“军中不能饮酒。”
冯京有些不满。
沈安看着他。
“这边太冷了些。”沈安把塞子塞好,起身道:“某回去了,明日凌晨出击。”
他颔首出了房间,富弼翁婿俩这才松了一口气。
“刚才他盯着某……”冯京说道:“某确信他下一刻就能杀人。”
富弼摇头道:“他是在吓唬你,百战名将想让你知道何为战阵。”
冯京有些失落的道:“此战事关国运,某却有些心神不宁了。但他为何这般自信能胜?”
“因为他若是以为不能胜,那当然就败了。”
为将者,出征前不管面临的敌人有多强大,你都得抱着必胜的信念。
……
沈安睡了一个好觉。
凌晨,他走出了住所。
李宝玖来了,“郎君,诸军都准备好了。”
“好!”
沈安伸手,严宝玉把长刀递来。
“我们走。”
凌晨的雄州城里静悄悄的,不见灯火。
一行人的脚步声显得有些单调,随后那些沿街的房屋里传来了些动静。
沈安知道那些百姓会在窗户和门缝后面看着自己。
天空中挂着残星,显得有些惨淡。
富弼来了,监军杨都也来了。
“保重!老夫过几日就北上。”
大战在即,多说无益。
“放心!”
沈安微笑拱手,然后和杨都大步离去。
富弼和冯京看着他的背影,心思各异。
“此战必胜!”富弼的斑白头发在凌晨的冷风中摆动着。
“一定。”冯京的声音显得有些飘忽。
城外,大军云集。
沈安到了之后,没有什么动员,而是简单的道:“出击!”
“出击!”
牛角号声中,大军沉默出发。
沈安回首看了一眼雄州城,低声道:“我出发了。”
他在告诉沈卞,北伐开始了。
前锋迅速越过界河,一路驱赶着敌军的斥候。
后续有传令兵来了,“沈龙图有令……前锋直扑新城!若是遭遇大股敌军,可对峙,等候主力。”
前锋领军的是折克行,他毫不犹豫的道:“领命!”
前锋八千骑一路疾驰,在新城前遭遇了敌军。
“敌军一万余!”
黑压压的一片骑兵。
双方在对峙。
对面的辽将指着宋军说道:“宋军北伐,第一战必然要取胜,否则士气大跌。所以某等着他。”
1...928929930931932...10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