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众人缓缓离去,韩琦跟在中间,等走出了大殿之后,外面的光线一下刺入眼帘,他不禁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前方的沈安脚步轻快,已经越走越远了。
沈安的心情是不错,更不错的是金诚道果真如他所料的服软了。
枢密院四房都是刺头,可沈安一去就压制了曹云这个后戚,随后更是在辽国使馆前阻拦了一次火拼……
枢密院因为四房副承旨的贪腐案爆发,导致了气氛有些低迷,所以沈安的任务就是给他们提个神。
就在今天,曾经的枢密使韩琦把礼房的差错揪出来鞭尸,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可沈安却转危为安,不但化解了攻击,更是准确的判断出金诚道会来服软。
消息传回去后,相信枢密院四房将会士气大振。
“韩相!哎!韩相!来人,扶一把!”
沈安回头,就见宰辅们正手忙脚乱的扶住了韩琦,而后面有内侍看到了,就跑过来讯问。
韩琦双目紧闭,看样子是又晕倒了。
这货竟然这般体弱
沈安笑了笑,也不去想他是真晕还是假晕,
等出了皇宫后,沈安看到门外站着两个御史,一脸严肃的模样,手中还拿着奏疏,显然是要弹人。
弹劾人,沈安给简称为‘弹人’。
“弹劾谁呢”
心情大好之下,沈安觉得天空都在为自己发亮,所以就随口问了一句。
可御史哪里会搭理他,只是冷哼一声罢了。
沈安摇摇头,叹道:“弹啊弹,要弹对了地方才是,整日乱弹琴,意气用事,那还弹个……鸟。”
御史台和他不睦,所以沈安也不想求和,不服就干。
两个御史顿时大怒,正准备呵斥时,外面一骑飞来。
“急报!急报!”
沈安见骑士来势汹汹,赶紧就闪到了边上,而那两个御史因为正对他怒目而视,反应慢了些,差点被撞到。
骑士飞身下马,人刚落地就借着冲势往前跑去。
“好身手!”
沈安不禁赞了一句,随后就见枢密院的大管家杜子陵来了。
杜子陵面色凝重,疾步而来。
“都承旨,是何大事”
沈安见状就知道怕是出大事了,就试探着问道。
若是机密,杜子陵肯定不会回答。
“陈桥的张家村造反。”
我去!
沈安一时就愣住了,心想
第173章 不能再出一次陈桥兵变
王安石回到家中,正好王安国做了一篇文章,兄弟俩探讨了一下后,王雱就来了。
王雱长得不算出众,但那神采飞扬的模样让人见了难忘。
王雱也看了文章,然后提出了几个问题,王安国觉得有些意思,就自己去修改。
“大郎,你倒是聪慧,只是今日为父却见到了一个更聪慧的少年。”
王雱聪明的厉害,但聪明人一般都倨傲,目无余子,这些毛病王雱都有,所以让王安石有些头痛。
“那沈安比你大些月数吧,可弄出了好些东西,今日为父更是看到他和韩琦对峙,那少年……最后韩琦被他弄的装晕才能遮羞。”
韩琦的晕倒瞒不过老江湖,只是花花轿子人人抬,看破不说破而已。
王安石并不忌讳给王雱说政事,于是就细细的把今日的事说了,最后说道:“和沈安比起来你还差了许多,此后你且少些傲气才好。”
王雱束手受教,可心中却有些不服气,想着哪日相遇了去讨教一番。
……
沈安带着兵房主事曹云和两个令史出发了,随行的还有一百骑兵,领军的是老熟人付锐。
折克行看着那一队骑兵,不禁有些跃跃欲试的。
“安北兄,此次可是要动手吗”
“动个屁!”
沈安有些恼怒,他回身看了一眼后面的曹云,说道:“那两个老卒乃是广勇军的人,兵房这边马上想想,到时好应对。”
曹云面色僵硬的应了。
两个老卒自然没印象,也入不了兵房的大事记录里,唯有回忆广勇军最近的动向。
一路疾驰着,等过了五丈河之后,远远的就能看到陈桥驿了。
“前面就是张家村!”
斥候回来了,禀告道:“待诏,前方并无敌情。”
一行人加快速度,当前方出现了一队骑兵时,张家村也出现在了眼中。
来接应的是一个都头,斥候上去和他交涉了一下,回来说道:“待诏,已经围住了。”
沈安点点头,驱马到了村前。
这是一个百余户人家的村子,屋顶上还能看到积雪。
一千余步卒已经围住了这个村子,沈安下马走了过去。
村子的中间,三百余人正拿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兵器’站在那里。
这些人里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冷天被冻的瑟瑟发抖,却不肯退。
那些军士木然的拿着刀枪,按照沈安的了解,只需一声令下,这个村子就会被夷为平地。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命令。
付锐的眼中有些黯然之色,他觉得军队就该去北方,去和辽人作战,而不是在京城当看门狗,对百姓动手。
“待诏……”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付锐看去,却是沈安排众而出。
他的身边只带着一个折克行,脚步缓慢,却未曾停步。
“待诏!”
付锐一个激灵,下意识的喊道:“跟上去!”
骑兵开始前行,骑兵们拔出长刀,步卒开始推进。
只需一个冲击,这场‘造反’就将会成为一个笑话。
“止步!”
沈安却回身喝住了他们,然后他自己冲着前方喊道:“来个说话管事的。”
对面的人群骚动了一下,那些麻木的脸上多了鲜活,一阵议论之后,有人喊道:“要是你们趁机暗害了咱们的人咋办”
说话的是个大汉,沈安骂道:“害个屁!老子带着一千余人来,一人一巴掌就能扇死你们,还用得着骗人”
那边商议了一下,大抵觉得这话实在,于是就来了一人。
指挥包围这里的是个都指挥使,他近前说道:“待诏,广勇军说这两人想造反……这里是陈桥啊!”
马丹!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这是要坑死这个村子的人啊!
别处造反顶多是招安,然后打散编入厢军,可这里是陈桥啊!
陈桥二字就能让朝中的君臣失去理智,然后……
“谁说的”
“广勇军都指挥使陈烈。”
沈安问道:“他不是在太康吗”
太康离此一百多公里,他陈烈是飞过来的吗
都指挥使说道:“年底了,殿前司招了他们回来问话。”
也就是述职。
沈安点点头,然后走到了大汉的身前。问道:“为何聚众闹事”
大汉警惕的看了一眼折克行,然后说道:“小人张虎,当年曾和西夏人干过……您看。”
这大汉手忙脚乱的脱了上衣,顿时胸腹处的伤疤就露出来了,看着有十多道。
沈安看着他脸上的那一道刀疤,叹道:“我知道,所以我才问你等为何闹事。”
那些村民依旧在结阵,凭此就能说明这个张虎不是蠢货,否则他应当带着人跑路。
可汴梁周边的驻军那么多,能跑哪去
而如果只是想造反受招安的话,刚才他们就该投降了。
&
第174章 我用前途为他担保
殿内一阵沉寂,韩琦淡淡的道:“这是喝令我等行事”
一个小小的待诏,竟然指挥宰辅们,你这个过了吧
你只需禀告自己发现的情况即可,至于剩下的该怎么干,那是决策层面的事,和你没关系。
宋庠也觉得有些不爽,他看着殿前司都指挥使顾左瞬问道:“陈烈此人可有把握”
顾左瞬思索了一下,说道:“陈烈行事稳重,这在军中是有口碑的……”
宋庠点点头,对赵祯说道:“陛下,陈烈此人臣也有所耳闻,最是稳重不过的一员将领。”
两个军方的大佬为陈烈背书了。
韩琦干咳了一声,说道:“陛下,沈安执拗,怕是不肯动手啊!”
赵祯一想沈安的尿性,觉得还真有这个可能。
他问道:“沈安是如何判定陈烈有情弊的”
曹云按辈分是曹皇后的堂弟,所以按照民间的说法,上面这位就是自家的姐夫。
可这个姐夫却不认他这个亲戚,所以他只得低头道:“沈待诏见了那个张虎,还看了他的伤疤,就让小人来禀告陛下,说陈烈有情弊。”
“轻佻!”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轻佻,赵祯皱眉道:“令他回来。”
陈桥这个地方要是再出一次篓子,那就是给天下人看的。
——看看,陈桥又兵变了!
大宋的江山不稳了。
这个头不能开!
开了就会给天下的野心家们开个头,一个坏头。
所以赵祯再仁慈也得要狠下心来处置了此事。
否则就不是一家哭,而是一路哭,一个国家在痛哭!
“陛下,沈安求见。”
那么快
赵祯有些恼怒,心想朕信任你,才派你去处置此事,可你这般不着调,把朕的信任置于何地
“让他来。”
随后沈安进殿,行礼后,不等他说话,宋庠就皱眉问道:“张家村的那些叛逆可处置了吗”
“处置”
沈安一脸诧异的道:“为何要处置”
“那是叛逆!”
宋庠觉得官家不大地道,把沈安这个惹祸精丢在枢密院,分明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要是沈安捅出个大篓子来,他这个枢密使也跑不了罪责。
“他们不是叛逆!”
沈安的话一下就让宋庠怒了,而且殿前司都指挥使顾左瞬也怒了。
那些人不是叛逆,那谁是叛逆
“难道要等他们杀到汴梁城下,那才算是叛逆吗”
韩琦说话就是这种风格,直接顶,不管是上官还是同僚,他都是一招。
我顶!
至于下属,那得看运气,如果是狄青那等人,最好看住自己的脑袋,免得被他给盯住了。
赵祯心中不渝,觉得沈安胡闹惯了,可此事却由不得他。
“此事……”
“陛下!”
沈安无礼的打断了赵祯的话,说道:“陛下恕罪,臣当时和那张虎谈话,得知他本是悍卒,多有军功……”
“可这也不能成为造反的借口吧!”
宋庠觉得沈安这人行事太过张扬,迟早会惹出些大祸来。
干脆趁机把他赶出去吧。
于是他出来了。
沈安摇头道:“没有造反!”
“张虎二人在军中被上官盘剥,又被旁人抢了功劳,还被上官陷害,说他们羸弱不堪……陛下,他二人身无分文的回到家中,妻儿嗷嗷待哺,不闹事谁会管”
“你在危言耸听!”
顾左瞬一直没敢在宰辅们的面前发话,可听到这里时,不禁就怒了。
合着我殿前司的麾下有那么黑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