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所谓典范,那必定是遍体无暇的好人!

    韩琦沉吟了一下,说道:“臣任职枢密使时,见过陈烈,很是正经的一个人。”

    正经的解释很多种,但最多的也是一个含义。

    好人!

    赵祯微微点头,他是皇帝,不可能偏向谁。

    他让沈安带着张虎去太康就算是破例了,此刻却再无转圜的余地。

    “来人!”

    他沉声说道。

    “陛下,沈安求见。”

    陈忠珩刚走出来,闻言不禁暗自念了声佛号,然后又想起自己信奉的好像是道家,于是又忏悔了一番。

    你总算是来了啊!

    赵祯微微点头,神色不悲不喜。

    众人微微偏头,看向了殿外。

    沈安来了。

    他的衣服看着有些皱巴巴的,脸上也有些红,一看就是刚赶路到了汴梁。

    韩琦等人看着他行礼,目光中多了些不明的味道。

    你这是回来请罪的吗

    “陛下,陈烈已然就擒。”

    啥

    宋庠忍不住问道:“沈待诏,陈烈所犯何事”

    你总得给个罪名吧,否则一个莫须有下去,军中的那些人铁定会闹起来。

    沈安诧异的看着他,说道:“他的罪名数不清,您想听哪一个”

    韩琦阴测




第177章 又挖了个坑(幸福8)
    沈安的怒吼回荡在大殿内,却无人说话。

    整个广勇军都被腐蚀了,换而言之,广勇军完蛋了。

    要么取消这个军号,要么就只能重建。

    沈安喘息着,说道:“知道我是怎么发现问题的吗”

    他笑了笑:“那张虎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才三十出头……这样的人应当是军中的骨干,可他却以羸弱的名头被赶了出来……这真是滑稽啊!滑天下之大稽!”

    赵祯微微仰头,本来沈安查出了弊端让他的心情不错。

    可广勇军的现状却让他高兴不起来。

    军队不能乱啊!

    赵祯深呼吸了几次,觉得胸口的郁闷散了些,但一个念头却让他有些紧张。

    “大宋的禁军……有多少个陈烈”

    这么一个正人君子,上下有口皆碑的好人,竟然把整个广勇军都废掉了。

    若是多来几个呢

    宋庠的脊背在发痒,那是汗水开始分泌的缘故。

    赵祯提高了些声音,说道:“此次若非是沈安坚持,那陈烈怕是到死了也会得一个名将的褒奖,可那是什么”

    他怒道:“那是对朕的羞辱!”

    仁慈的皇帝发火了,宰辅们躬身请罪,动作和声音很是熟练,就像是出家人在虔诚的念经,仿佛唯有如此方能得到解脱。

    赵祯的怒火渐渐散去,他捂着额头道:“元旦之后去查,从京城禁军开始查起!”

    俗话说叫花子也有个三十夜,马上要元旦了,他再大的怒火也得暂时压住。

    而且从京城禁军开始查,这就是对枢密院和三衙的一次警告。

    宋庠应了,却有些无地自容的难堪。

    他接任枢密使没多久,军方的那些破事也没工夫去查验和琢磨,所以这事儿他真是无心犯错。

    文官担任枢密使就是这个尿性,好容易出个狄青来掌管枢密院,结果满朝重臣们都觉得惶然不安,然后各种手段使尽,终于把狄青给赶走了。

    哎!

    赵祯微微叹息,有些想换人的意思。

    可能换谁

    文官担任枢密使都是一个模样,难道再提一个武将起来

    想起狄青的前车之鉴,他摇摇头,然后目光转向了沈安。

    韩琦高挂免战牌,宋庠被官家警告,此事沈安大获全胜。

    他甚至有些嘚瑟的在冲着韩琦挑眉。

    来啊!

    你来啊!

    哥不把你气吐血不算数!

    韩琦的眼皮子在跳动着,脸上渐渐多了羞怒之色。

    可他却不能回击,一旦回击的话,他刚犯下的错就会被放大。

    这就是得理不饶人。

    一个少年竟然这般咄咄逼人,睚眦必报……

    韩琦忘却了自己的性格,觉得沈安这人太过了。

    赵祯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他本来郁郁的心情一下就变了。

    变得有些恼火。

    你是立功了,可就不能稳重些吗

    当朝挑衅韩琦……

    那韩琦可是火爆脾气啊!

    竟然被你逼的脸都红了,说出去多少人要惊掉下巴。

    “韩相这是……烧了吧”

    就在赵祯腹诽的时候,沈安一脸担忧的看着韩琦,那电线杆上的老中医嘴脸越发的慈祥了。

    “韩相您这是胃火上攻,要心平气和才好。沈某这里有个偏方,就是弄野猪的肠胃来,用炉火烤干,然后研磨,每日用热水服下,吃两三副就好了。”

    赵祯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少年总算是知道些分寸。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方子要的只是野猪的胃,大小肠谁要啊!

    而且一副肠子一大堆,两三副……韩琦要真是信了,那得吃吐血。

    赵祯欣慰的道:“沈安此行立了功,朕……来人。”

    “陛下。”

    赵祯说道:“快元旦了,宫中准备了不少好东西,给沈家送半车去,还有,那个……果果吧”

    官家竟然记得果果的名字

    沈安躬身道:“是,家妹小名果果。”

    小名能说,大名还早着呢。

    赵祯抚须笑道:“小小的人儿……看着颇为可爱,把宫中准备的那些小东西给她一份。”

    宫中每年都会在此时给孩子们准备些小东西,可赵祯的孩子不多,所以多给一份不算什么。

    “多谢陛下。”

    沈安心中腹诽着赵祯的抠门,心想你就该赏赐个十万八万的铜钱来给我当年终奖。

    他浑然忘记了现在的沈家不差钱,然后谢恩告退。

    宫门之外,和沈安一起回来的顾左瞬不安的左顾右看。

    他知道自己站错队了,但却觉得冤枉。

    那陈烈在军中的名声确实是不错!

     



第178章 下注失败了
    沈安赶回了枢密院,才进去就被围住了。

    唐仁站在前方,笑的格外的谄媚。

    见沈安进来,他的身体微微后仰,深吸一口气,然后用那种堪称是洪钟大吕的嗓门说道:“恭贺待诏。”

    他的身后站着十余人,有礼房的,稀奇的是也有兵房的。

    这些人此刻都微微俯首,说道:“恭贺待诏。”

    沈安一怔,问道:“恭贺我什么”

    礼房和兵房的人都出来了,这架势之大……

    边上和后面都有官吏在门内看着,神色艳羡。

    这位待诏才入枢密院多久竟然就把两房人弄的服服帖帖的,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特别是他此次一力揭开了广勇军的大案,一下就震动了朝野。

    前枢密使韩琦吃瘪。

    现任枢密使宋庠吃瘪。

    前后两任枢密使都因为支持陈烈,结果被闹了个灰头土脸。

    还有一个殿前司都指挥使顾左瞬,这人因为护犊子,此次也成了炮灰。

    这是什么

    这便是一战成名啊!

    唐仁近前说道:“待诏,刚得了您进城的消息后,这些……”

    他回身指指那些官吏,感慨的道:“这些同僚激动万分,都说要来迎您,下官……下官拦都拦不住啊!”

    那些官吏都纷纷点头,有人谄媚,有人欢喜,有人尴尬,有人……苦笑。

    说礼房的人心甘情愿的来迎沈安还信,可兵房的人,看着那有些不安的模样,分明就是不得不来,不敢不来。

    唐仁提高了嗓门说道:“待诏,两房的同僚都商议停当了,大家甘愿凑钱,等下衙后为待诏接风庆功,还请待诏拔冗。”

    甘愿才怪!

    沈安想起了以后的各种份子,那哪是甘愿,只是不得不给钱而已。

    他微微一笑,说道:“在我去太康期间,诸位也辛苦了。如今元旦将近,这一家老小都要花钱,男人……难啊!此事就心领了,多谢。”

    他拱拱手,笑容满面的去值房。

    唐仁的眼中好像有些水光在闪烁着,他哽咽道:“待诏真是……”

    一个小吏叹道:“待诏真是高风亮节啊!而且还体谅我等,一句男人难,就道尽了吾辈的心声和艰难,待诏……真是……让人感动啊!”

    “旁人哪会管咱们这些人的死活,也就只有待诏……”

    “待诏才从太康回来,就开始理事了,羞煞我等啊!”

    “……”

    一阵感慨后,唐仁就被人围住了。

    “唐主事,礼房……好像还差人吧”

    “对对对,礼房还差了一个令史,唐主事,小人对您可是……”

    “唐主事,小人知道一家新开的那个啥,下衙后还请您去消遣一番。”

    “……”

    一阵嘈杂中,原先号称枢密院马屁精的唐仁成了香饽饽。

    “丑态毕露!”

    一个曹云的心腹终于是忍不住了,就讽刺了一句。

    “你说什么”

    大家吹捧不上沈安,可唐仁在啊!

    沈安以前和唐仁就有交情在,等他进了枢密院之后,更是把礼房作为自己的嫡系,以礼房为开端,破开了枢密院四房的闷局。

    和唐仁搞好关系,甚至是调到礼房去,以后是不是就能借个力

    运气好一些的话,说不定就进入了那位待诏的眼中,从此一路顺遂……

    唐仁哪曾有过这等风光的时刻,他面色微红,就如同是微醺般的,身体甚至都有些摇晃。

    他板着脸道:“都要好好做事,认真做事,做好了,某……不,待诏会看得见,以后大家都一起……那个嘛!”

    以后大家一起升官发财岂不美哉!

    “是是是!我等都听唐主事的。”

    “是主事。”

    “呃!小人错了,是主事。”

    官场上连称呼都有规矩在,但凡弄错了,后果严重。

    比如说唐主事,这个是挂姓了,听着烂大街的感觉。

    可把唐字一省掉,这逼格顿时就金光闪闪了。

    曹云的那个心腹被晾在一边,看着这丑态毕露的场景,不禁怒道:“不要脸!”

    众人正在得趣,闻言不禁都对他怒目而视,有人阴测测的道:“孙建,你这是想为曹主事鞠躬尽瘁吗”

    那孙建昂首道:“我辈饱读诗书,岂可朝秦暮楚!”

    虽然他只是一个人,可此刻的气势却骤然提升,竟然压得那些人无法反驳。

    这是什么

    不远处一个看热闹的小吏叹道:“这就是正气凛然啊!”

    孙建负手而立,目光淡淡的看着大门处,显得分外的孤寂。

    众人皆醉我独醒啊!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然后疾步走了过去。

    “主事,您可算是回来了。

1...9495969798...10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