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好吧,包拯暂且相信他的命硬。
“可你此行立功太大。”包拯突然有些愁眉不展,“按理北伐的赏赐早就该出来,可官家却握着不放,可见是在犯难。老夫以为,官家就是在为了你的事犯难。”
“那简单。”沈安早就准备好了。
“您放心,保证让官家满意。”
沈安没说手段,但包拯却摇头道:“别去打断人的腿了。你以前这般做,官家还能说你年轻气盛,如今你也奔着三十去了,再这般跋扈,不妥。”
“是。”
沈安很是老实的模样让包拯欢喜不已。
“包公!”
果果来了,见到包公后笑的眉眼弯弯的。
包拯也笑的很是慈祥。
一老一小嘀咕着出去了,沈安打个哈欠,拿起了那本书。
放开一看,里面全是刀光剑影,神仙法术。
正是小说!
他现在觉得专门养着一群人给自己写小说看很是霸气,至于出版……
嘿嘿!
沈安去了书店,拿了一本书丢过去,“就印这个。”
工匠们蜂拥而至,等一看里面的内容,都呆了。
“郎君,这本书当时您不是说会招人骂吗?这会气煞了那些人啊!”
“弄不好晚间会有人套麻袋给您来一下。”
沈安淡淡的道:“你等只管印出来发售就是了。”
一个工匠问道:“郎君,这书卖多少?”
“不亏本就行。”
沈安丢下一句话就走了,留下一群风中凌乱的工匠。
“郎君这本书里全是那些小道消息,哪怕只是暗示,可有心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还便宜卖,多少人会买了去……”
“连韩相的小道消息都有,郎君这是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呀!”
“印吧印吧。”
众人一阵忙,按照沈安的交代开始加班。
活字印刷的优势在此刻就出来了。
排版的速度飞起,第二天就出了样书,第三天凌晨就开始卖了。
“京华烟云,最新的好书啊!”
“京华烟云?”
有吃早饭的过来一看,“这不是京华八卦吗?”
伙计尴尬的道:“看错了。”
“那么便宜,买一本去看看。”
而本书的作者马洋也来到了书店。
“那么多?”他见外面堆满了自己的心血,不禁感动,等看到书名时,就纳闷的道:“不是京华烟云吗?”
伙计说道:“郎君说了,烟云什么的太俗,不如八卦。”
马洋是沈安的粉丝一枚,闻言赞道:“郎君高见,八卦好,八卦可是神器。”
……
今天是北伐的赏功日,沈安天没亮就起来了。
一番折腾后,杨卓雪给他穿上了正装,可等她出去后,沈安就把外袍脱了,一溜烟就去了前院。
“快走快走!”
他哪里耐烦穿厚重的衣裳,再说等那本京华八卦卖出去后,那些重臣非得要找马洋拼命不可。
马洋啊!
沈安吩咐道:“给马洋五百贯,让他去乡下躲半年。”
罪魁祸首走了,但同意印刷的沈安在,就是炮灰。
呵呵!
“某就喜欢做炮灰!”
沈安洋洋得意的进宫了。
:。:
北宋大丈夫 第1778章 燕国公
富弼今日看着红光满面,和一群重臣在一起吹牛笔。
“那火炮打起来,当真是惊天动地,一炮糜烂十里。”
沈安已经到了,就蹲在不远处看热闹。
一炮糜烂十里,这个说法沈安有些熟悉,想了一下,不是大明后期某些人吹嘘出来的吗?
富弼堕落了啊!
沈安有些痛心。
“那些幽州汉儿痛哭流涕,那真是哀哀欲绝,让人见了心中不忍,真是不忍呐!可见我大宋正统深入人心。”
“没错,大宋就是正统。”
“谁敢说辽人是正统,抽死他!”
连包拯都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沈安无法理解他们对这个正统的执着,但依旧感受到了那份自豪和骄傲,以致于都自动略去了富弼所谓一炮糜烂十里的夸张说法。
这些重臣此刻看着就和年轻人般的得意,而在另一边,宗室们那边也很是欢喜。
“不是老夫吹嘘,当年十三郎出生时,那天色本是亮堂堂的,就那么一下,突然就暗了下去,暗无天日呐!”
赵允让也来了,正在口沫横飞的吹牛笔。
边上的宗室人等都在老老实实地听着,有人觉得老赵是在吹牛笔,但却不敢冒泡。
什么暗无天日,真有这等异象,赵曙早就被皇城司蹲点看守了。
“最后室内红了一下,差点就亮瞎了老夫的眼,随即就是十三郎啼哭的声音。可见十三郎就是注定来把大宋拉出黑暗的帝王。”
赵允让口沫横飞的在吹嘘着自己的种好,边上的人一头黑线。
赵宗谔在不远处踌躇。
有赵允让在,他真心不敢过去,否则一旦控制不住放屁,赵允让弄不好真会叫人把他的屁股给缝起来。
“沈安此次是什么封赏?”
有人问了一句。
“沈安呢?”
众人一阵寻摸,找到了蹲在那里看热闹的沈安。
“封赏?”沈安茫然道:“兴许吧。”
“好个谦逊的年轻人。”赵允让毫不犹豫的就夸赞了沈安。
但他随后就把司马光拉出来作比较,“老夫以前说朝中的司马光是个谦逊的,可沈安算是后来者居上,司马光呢?告诉他要倍加努力才是。”
不远处的司马光面无表情。
某没做错什么吧?
为啥郡王你偏生要把某给揪出来呢?
什么谦逊,沈安何曾谦逊过?
有人不忿,就喊道:“郡王,沈安可不谦逊!”
这话喊了就喊了,赵允让再流氓也不会为这么一句话去追究谁。
“此言差矣!”
老流氓竟然摆出了一副我很儒雅的姿态,“沈安的功劳若是摆出来,怕是要进政事堂了。可他却没有,仅凭着这一条,谁能比他谦逊?”
所有人都无言以对。
大家说的谦逊指的是姿态、态度、为人,比如说平日里官家要赏赐自己的时候说几句谦虚的话,或是假惺惺的拒绝一番……
这个算是官场的潜规则。
比如说三请三辞,帝王要登基之前都会来这一套。
大佬,您该登基了,天下不能没有您啊!(奈天下苍生何?)
咳咳!朕……不不不,我何德何能能做皇帝啊!不妥,此事不妥!
这是第一次,接下来还有两次。
三次之后,这个套路就算是圆满了,新人登基成就帝位,大伙儿山呼万岁。
有人说这都是套路啊套路。
可这时候讲究的就是这些套路。
曾公亮看了包拯一眼,觉得很惆怅。
他们的谦逊就是玩个套路,谁和沈安似的玩真的?
人沈安是货真价实的拒绝了多次封赏升官,虽然用的法子有些不讲究,比如说去打断别人的腿。
可这样的高风亮节,至少本朝无人能及。
“这就是谦谦君子!”
老流氓拍打着沈安的肩膀,得意洋洋的给沈安加了个匪号。
沈安也很配合的拱手谦逊了一下。
于是大家都圆满了。
“进宫了。”
宫门开了,这时有人才来,一边跑一边拿着一本书。
“司马谏院!”
司马光闻声回头。
来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这是刚出的书。”
司马光微笑道:“回头看。”
来人却苦着脸道:“上面有您。”
嗯?
什么意思?
司马光一怔,来人翻开这本书,“看看这里,这人叫做上官光,也是少年神童,可这里却写着……上官光之父持木棍奋力敲打水缸,水缸佁然不动,最后动用了大锤,这才敲破了……”
司马光淡淡的道:“小事罢了。”
“后面还有,说是那水缸不过半人高。”
大宋的水缸本就不高,很难淹死人。
司马光的脸颊颤抖了一下,下意识的就盯住了前方的沈安。
这厮疯了?
这人急匆匆的道:“这里还有几位相公的,下官先去了。”
这人一路跑到了前面,“曾相,这里有本书写了您。”
“写了什么?”
曾公亮很是和气。
“写……说您偏爱体味重的女子……”
卧槽!
谁干的?
曾公亮回身。
“这里还有韩相的,说韩相其实最喜……”
不得了!
这些八卦一下就窜出去了。
“哪家书店卖的书?”
那人回身看了沈安一眼。
不要问,不用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个小子,老夫……”
曾公亮咬牙切齿的道:“他这是觉得功劳不得了,太大了,没法封顶,就干脆自绝于我等,如此自然再无隐忧。可老夫喜欢的是有体香的女子……”
周围突然安静了下来。
老曾七十一了啊!
包拯的嘴唇颤动了一下,“曾相老当益壮。”
曾公亮竟然七十一了还在那个啥……
还喜欢有体香的。
曾公亮干咳一声,“胡言乱语。”
众人都一阵干咳。
“哈哈哈哈!”
宗室那边传来了大笑声。
赵允让正在大笑。
曾公亮为之气结,却没法说。
“谁放屁了?”
转瞬那边又起了风波。
“不是某!”
赵宗谔很是无辜,“某离那么远呢!还是在下风口。”
“是谁?”
老赵正在得意的时候,被这么来一下,气得想打人。
今日官家令开了大庆殿,这就是隆重的意思。
几百号人全都进了大庆殿,殿内依旧是空空荡荡的。
“都上前些。”
曾公亮回身招呼,看到沈安时就阴阴一笑。
小子,回头咱们再算账。
沈安无奈的摇摇头。
他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赵曙那边定然在头痛怎么封赏他,这只是其一。关键是他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威望太高,在汉唐时这等人就是被帝王收拾的对象。
正好他招募的那群读书人家里有人写了这本八卦大全,他本只是觉得好笑,后来北伐的过程中却想到了这本书。
这不是天生的拉仇恨值的利器吗?
爽啊!
沈安觉得暴爽。
封赏开始了。
一番总结之后,赵曙含笑道:“如此就开始吧。”
陈忠珩出班,拿着封赏的旨意开始念诵。
第一位自然是富弼。
不过富弼只是统筹之功,赵曙就加恩了他的儿孙,赏赐了金银。
这是对老臣子的保全之意,以免富弼封赏太厚,最后会引发政事堂诸位宰辅的不满。
富弼心知肚明,出班谢恩。
“冯京……”
老冯也算是熬出头了,得了封赏后痛哭流涕。
没办法,富弼一溜烟跑去了幽州城,把那些事都丢给了他,为此冯京操劳过度,觉得自己从地狱里走了一遭。
那种每日起床就是事,吃饭都得看文书的日子,他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过了。
随即就是将领们的封赏,但他们大多在北方镇压幽燕之地,只能是遥领了。
沈安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谁敢冲着自己哔哔,回头就打断他的腿。
那边的吕诲冲着他笑了笑,很是幸灾乐祸的那种。
呵呵!
沈安冲着他比个手势,不屑的摇摇头。
这是觉着我沈某人没有封赏了,所以嘚瑟?
沈安觉得那本京华八卦里对吕诲的描述还是太少了些,哎!真是遗憾啊!
这书他印出来也不算大事。
在本朝,那些读书人,甚至是市井百姓编排宰辅的花边新闻不是稀奇事,在活版印刷开始流行后,甚至出现了那种质量很差的小册子,里面都是那些落魄文人编造的八卦。
只是没有谁一次性的把那么多重臣的八卦都写出来,这一波地图炮开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啊!
沈安不禁唏嘘不已。
“沈安!”
终于到哥了啊!
沈安出班。
陈忠珩看了他一眼,念道:“此战收复幽燕,沈安之功最甚,其人虽不满而立,却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朕尽知……”
这是封赏前的褒奖之词。
沈安漫不经心的听着,甚至还抽空想了想午饭吃什么。
“……特封燕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
沈安只觉得一击炸雷在脑海里轰鸣,一下就愣住了。
燕国公!
燕地就在北方,就在幽燕之地。
他以前是范阳郡公,可范阳郡只能用于郡公的封号,到了国公这个级别,却不行了。
大宋的国公封赏都是古国名,而燕国就是其中之一。
燕国公……
不只是沈安震惊,百官都被惊住了。
沈安还不到三十岁啊!
这就燕国公了?
国公多半是封赏给老臣重臣,何曾给过年轻人?
也有,但那是宗室子!
宗室子拿了这等封号,也只是个噱头罢了,不值一提。
可沈安却不同。
他是北伐功臣,这个燕国公的封号堪称是货真价实
堪称是十足真金!
刨除那些名不符实的之外……
谁能和沈安相比?
无敌了啊!
……
大家晚安。求月票。
北宋大丈夫 第1779章 别嘚瑟
大宋的爵位不好拿,也好拿。
文官拿爵位方便,但凡是宰辅重臣,多半会挂着个国公的爵位四处拉风逍遥。
比如说富弼就挂着个郑国公的爵位招摇。
还有就是宗室,宗室拿爵位就和喝水般的方便。
此二等人把持着大宋的爵位,带来了一个恶果,那就是爵位不值钱了。
人一听什么郡公国公,第一反应不是尊重,而是哦一声。
此刻的爵位就是擦屁股的纸,没人在意。
也就是说,大宋的爵位实际上不值钱,就是大路货。
至于武人……大宋历来对武人戒备,怎么可能会把国公这等爵位赐予他们。
就在此时,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如彗星般的崛起,用赫赫武功拿下了燕国公的爵位,震惊群臣。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军功封侯,这是无数年来的规矩,但在大宋,这个规矩被破掉了。
此刻再度被捡起来,意义重大。
曾公亮忍不住回身看着沈安。
这是军功封爵啊!
包拯侧身看着沈安,满脑子都是一个念头。
燕国公!
这孩子竟然是国公了!
这是宰辅的专用封爵,现在却被官家用于偿功。
从此后,这个孩子和大家见面时只需拱手,平淡的微笑。
这才多少年?
包拯茫然想着。
他们兄妹是嘉祐三年来到了汴梁,今年是治平六年……暮春。
正好十一年。
十一年在包拯看来很短暂,可那个曾经莽撞的少年却变成了大宋的燕国公。
果果会骄傲吧?
包拯不禁笑了起来。
真的很为这个年轻人感到骄傲啊!
他不知不觉眼中就多了泪花。
人老了,眼泪就是浅。
包拯这么安慰着自己。
吕诲看着沈安,目光复杂。
别人封国公他都能去喷一番,但唯独沈安这里他没法喷。
不说以前的功劳,就凭着北伐的功绩,这个燕国公就封的理直气壮,无可挑剔!
大宋的家伙事就是幽燕之地,却掌握在辽人的手中,辽人一捏,大宋就痛彻心扉。
夺回幽燕之地是大宋从立国就开始的梦想,百年来一直梦寐以求。
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沈安封国公就像是饮水般的自然,顺畅无比。
“燕国公……”
沈安低着头,有些茫然。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今日成为国公。
他更没想过赵曙竟然敢下这样的决心。
三十不到就封国公,以后就是真的没地方封了。
以后他只能在具体的职位上挪动。
可这个国公……
我应该得的呀!
沈安抬起头,只觉得心中酸爽无比。
二十多岁的国公,哈哈哈!
有人出班说道:“陛下,沈安年岁太小,才二十五啊!”
这人大抵是没恶意,只是觉得封国公太早不好。
赵曙颔首,“朕也是这般想的,可朕一想到幽燕之地如今回归,就觉着心情大好,诸卿如何?”
哈哈哈哈!
群臣一阵大笑。
“臣也是高兴非常。”
“幽燕之地收复的消息传来,臣当夜就睡的人事不省,数十年就那一夜睡的最香。为何?因为辽人再想轻易的兵临汴梁已然不可能了。”
连文彦博都说道:“当日得知了消息,臣欢喜不胜,当日归家就喝的烂醉,写了一幅字,隔日起来,臣看了那幅字,却是此生写的最是酣畅淋漓的一篇。”
臣子们的心情赵曙也有。
“朕当初到了幽州城下,将士们正好在攻打幽州城,火炮打的到处都是硝烟,弩箭遮蔽了朕看向幽州城的视线……”
赵曙回想了一下那个场景,欣慰的道:“朕到了之后,沈安就令全军猛攻,随即朕的视线内全是奋勇拼杀的将士,辽人一下就被打了下去,勇猛啊!那些将士们!”
他看着沈安,含笑道:“就在不久前,沈安和某些人商议,成功为大宋找到了对付辽人的帮手,让朕欣慰不已。朕本来在犹豫关于他的封爵,可在接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再无半点迟疑,这个燕国公,他……理所当然!”
这话说的肃然。
沈安上前谢恩!
“都燕国公了,以后稳重些。”
赵曙的叮嘱语重心长。
咳咳!
有人在咳嗽,却是先前买了那本京华八卦的官员。
瞬间曾公亮就恶向胆边生。
这个小子啊!
他用这个来恶心大家,是想保持距离。
可他现在得了燕国公……
咦!
不对啊!
曾公亮觉得什么东西跑进了脑海里。
沈安的举动本是想激怒大家,进而削减些功劳。
可现在燕国公一封,他的这个举动竟然更加的出色了。
看看,才将封国公,沈安这厮就把满朝重臣都得罪遍了,这份机灵谁有?
赵曙见大家都有些古怪,就觉得有些好奇。
但现在还是先继续封赏吧。
随后就是一一封赏,连折克行都得了不少好处。
等封赏结束后,群臣谢恩告退。
众人出了大庆殿,赵曙苦笑道:“每次封赏就是出钱粮,朕怎么就觉着有些心疼呢?”
陈忠珩谄笑道:“官家,您这是给好处呢!那话怎么说的……要想马儿跑,就得给它们吃草,您这是在给他们喂草呢!不,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您这是给他们喂夜草呢!”
赵曙无语。
若是被先前的臣子们听到这话,回头陈忠珩就可以自尽了。
不过陈忠珩看似莽撞的话,却是一种表忠心的方式。
在许多时候,越是犯忌讳的话,越能体现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先前有些人神色古怪,是怎么回事?”
北伐成功,赵曙也能清闲一阵子,难得对八卦感兴趣。
“臣去打探一番。”
陈忠珩夹着屁股开始了著名的‘陈忠珩速度’。
稍后他回来了,看着也很古怪。
赵曙就更加的好奇了。
“官家,沈安弄了一本书,叫做京华八卦。”
“京华就是汴梁,八卦……”
赵曙皱眉道:“难道是汴梁有问题?”
陈忠珩差点笑破肚子,“官家,那书说的是重臣们的……闲话,就是市井里流传的闲话。”
“什么闲话还得挂着八卦的名头?”
赵曙很是不解。
“有韩相的,有曾相的……说是曾相偏爱有体味的女子。”
赵曙神色古怪,双手放在小腹那里按揉着。
“官家,臣已经派人出宫去采买了。”
陈忠珩察言观色,觉得自己的这个自作主张定然是立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