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就为了钱,你竟然……”章惇怒道:“你可知道这些铁料会化为刀枪,最后刺入大宋将士的胸膛?你可知道那些铁料能帮助高丽攻击大宋?你只知道挣钱!除去钱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
马静云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反而冷静了下来,甚至还在微笑,“高丽哪里敢攻打大宋?给他们一百个胆子都不可能!所以某只是想挣钱罢了。”
“你在用自己那愚蠢的脑袋在为自己开脱。”章惇冷冷的道:“你这样的人就该被处死!某将会上疏汴梁,要求严惩你一家!”
马静云听到一家就慌了,“就算是高丽入侵,大宋水军天下无双,难道还打不过吗?”
“打得过打不过是一回事,有人资敌是另一回事。”章惇厉声道:“若是不严惩了你,如何对得住那些为了大宋而流血的将士?他们在流血,你这等畜生却在后面捅他们的刀子,不弄死你,某就披发入山,就死在山里!”
从未有官员为了严惩一个人犯而发下这等誓言,所有人都被镇住了。
章疯子啊!
这等人是何等的疯狂,竟然拿自己的仕途不当回事。
李集感动的热泪盈眶,恨不能以后就跟在章惇的身边厮混,牵马也好。
这便是强大的人格魅力。
而那些官吏都不禁对章惇刮目相看。
此人看似凶悍莽撞,可此次破案的手段却堪称是胆大心细,一步步的设局,最终把凶手逼了出来。
有这样手段的人,若是能学了文彦博一半春风化雨的本事,未来的政事堂定然会有他的一个位置。
未来的宰辅啊!
众人不禁目光灼热。
吕钦目光阴冷的看着他,“此事你有功,但你殴打上官,逾越行事,某自然会向汴梁禀告。”
章惇,你就等着倒霉吧。
有人嘀咕到:“有阶级之法的先例在呢!”
军中的阶级之法堪称是残酷,谁胆敢越级举报上官,有功也是罪。
而文官系统虽然没有武人那么严厉,但多多少少也继承了些这种传统。
下克上,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受欢迎。
加之章惇原先的黑材料,吕钦觉得这货完蛋了。
至少得继续在地方待十年!
章惇闻言大怒,揪住吕钦的衣领喝道:“你这等人,除却在背后捅刀子,你还会些什么?”
吕钦只是笑,他巴不得章惇再打自己几拳,如此就是罪加一等。
这人的脾气真的不好,哪怕是同情他的官吏,也不喜欢和这样的上官打交道。
只是想到他才将破了这个灭门大案,顺带牵出了走私案子,最终却要黯然收场,不少人都有些遗憾。
章惇松开手,突然笑了起来,“当年某弃官而去,人人都以为某是疯子。如今某殴打庸官,将再度离去,也算是有始有终。甚好!”
一股子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息生了出来。
李集哀求道:“知州,您宽宏大量……”
有几个官员也顺势为章惇求情。
这些人都觉得章惇虽然脾气暴躁了些,但吕钦的错处也不少。
吕钦整理了一下衣襟,又拍打了一下下摆,淡淡的道:“你若是不被惩处,某便辞官!”
瞬间许多人都变色了。
这是发誓要整治章惇!
现场很安静,仿佛一根针落下都能被听到。
吕钦又恢复了上官的仪态,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哎!问问,里面谁是章判官?”
一个男子站在外面,拍着前方的官员肩膀,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猥琐模样。
官员回身,见此人眼生,就问道:“你是何人。”
男子笑道:“某家黄春,那个……奉我家郎君之命而来,寻章判官说话。”
“你家郎君是谁?”这官员继续问道。
正好吕钦走了出来,黄春看了他一眼:“我家郎君乃是燕国公!”
“沈安?”
北宋大丈夫 第1814章 圣斗士,沈国公
“沈安?”
吕钦下意识的退后一步。
作为新政的反对者,他曾经上奏疏批驳过新法。
沈安来了青州,这是要找茬吧?
“他来做什么?”吕钦活动了一下双腿,觉得没啥可怕的。
“沈国公来了。”
外面有人喊了一嗓子,大概是沈安见黄春久不出来,就自己进来看看。
这定然是来找茬的!
吕钦呼吸急促了一瞬,然后脑海里全是沈安的传说。
沈断腿,以德服人,不要脸,厚脸皮……
谁才是沈安的真面目?
“哎!这地方看着还不错啊!至少清幽。”
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很是惬意。
这是沈安?
吕钦觉得还好,至少不是那等威严的声音。
“秋高气爽,在这里弄个烤架烤肉吃,再来些冰米酒,啧啧!”
吕钦吞了一下口水,觉得有些饿。
“沈国公,这里就是判官厅。”
围在外面的人自觉的转身,就见沈安带着几人走了过来。
“这是……”
沈安笑道:“判官厅判官厅,难道这里是在审案子?”
那些官吏都僵硬的笑了笑。
这位爷来青州干啥?
对于京东路来说,沈安上次在此灭蝗立下大功,所以众人敬仰。
可这货临走前坑了那家人一把,而且竟然是出老千,事情是在汴梁被曝光,返回来京东路之后,众人不禁爆笑,然后觉得这厮真的是够缺德。
所以京东路对于这位沈国公,堪称是又爱又恨。
里面分开了一条路,章惇走了出来。
“下官章惇,见过国公。”
沈安见他面带怒色,就问道:“这是被谁打了?”
他目光转动,盯住了吕钦。
吕钦想吐血,他扬扬脸,脸颊上的乌青很明显。
“动手不好。”沈安微微皱眉。
吕钦心中一喜,觉得沈安会主持公道。
“可有的人就是欠收拾!”
吕钦的脸涨的通红,“沈国公这是何意?”
沈安淡淡的道:“某嗅到了血腥味,还是死人的血,那么这里必然是发生了命案。”
吕钦心中一凛,才想起这位可是大宋名将。
“众人围在这里审案,定然是有争议,知州被打,定然是事出有因,章惇……某信他。”
瞬间章惇就觉得自己写的那封信没错,这位国公就是自己的领路人。
吕钦淡淡的道:“章惇殴打上官,此事某自然会上疏汴梁,告辞了。”
果然是被章惇打的?
沈安不禁乐了。
这位未来的大佬堪称是黄金圣斗士,仕途都是在不断的斗争中度过。
他被王安石赏识,后来和吕惠卿联手。
在赵顼病重时,有人想拥立他的两个弟弟继位,章惇和王珪等人出手拦截成功。
等高滔滔垂帘后,司马光上台,尽废新法。彼时新政就像是臭狗屎,人人避之不及,无人敢反对,章惇独自站出来,和司马光在朝堂上辩驳。
当司马光割地给西夏时,大多人同意,章惇依旧站了出来,呵斥众人,说赞同此事的皆可斩杀。后来更是说司马光就是一介村夫,屁事都干不了!
后来这位斗士甚至连带攻击了高滔滔,于是终于倒霉了,一路被贬官……
后来高滔滔去了,章惇重新回到朝中得到重用。这厮依旧猛地一塌糊涂,为了打击旧党,竟然提出追废了高滔滔的建议。
这等建议放在任何时候都堪称是核武器般的存在,就老章敢用,而且丝毫不畏惧引火烧身。
这样的猛将兄,沈安在接到他的书信,见信里全是崇敬之情后,自然要来一趟,为新党招揽一员悍将。
众人行礼散去,有人却忍不住问道:“沈国公,此行高丽人可恭谨吗?”
沈安微笑道:“某亲自去了,你说呢?”
众人不禁笑了起来。
“沈龙图亲自出使,高丽人若是敢嘚瑟,回头小心被筑京观!”
等众人走了之后,章惇郑重行礼,请了沈安进去。
“什么案子?”
沈安笑吟吟的问道,很是轻松。
章惇把这个灭门惨案说了一下,沈安不禁愕然。
果然是圣斗士啊!
竟然敢殴打上官,你哪怕喷他一脸唾沫都没问题,为啥要动手?
“为何要动手?”
沈安想考察一下章惇的秉性。
“他阻拦下官办案。”
沈安觉得自己的耳朵怕是出了问题,“你就为此殴打了他?”
章惇点头,认真的道:“是啊!他阻拦下官办案,还阻挠衙役用刑。”
得!
这位真是大爷!
沈安想了想,不禁就笑了起来。
是了!
章惇的一生堪称是战斗的一生,那战斗力和意志比王安石他们强大百倍,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是善茬。
“那因此而左迁也愿意?”
左迁就是贬职,右迁就是升官发财。经常看到诗词的题目是为谁谁谁左迁、右迁,就是这个意思。
章惇点头,“愿意。”
果然是圣斗士,沈安极为满意,又问道:“你对新政是如何看的?”
章惇说道:“大宋开国至今百年,弊端丛生,积重难返,非新政刮骨不可,否则无需百年,怕是就得有不忍言之事。而如今新政不过试行数年,大宋已然灭了交趾和西贼,更是收复了幽燕之地,可见非新政不能拯救大宋。”
沈安注意到了他用的是拯救两个字,微微点头道:“那你以为新政后续该怎么做?”
章惇知道这是考验,就想了想,“下官以为新政还得要继续,不可懈怠。大宋各地依旧是士绅盘根错节,譬如说青州这里,地方士绅豪商勾结在一起,经常和官人眉来眼去的,损公肥私之事干了不少……”
“这是吏治,以及律法的问题。”沈安对这个说法有些兴趣,但更想听更进一步的看法。
“百姓还不够有钱!”
章惇最后说了这句话,然后很坦然的道:“下官就在地方,知道些事,但却大而化之。”
“不,你这句话比前面的所有话都重要。”
沈安起身道:“新政归根结底就是富民强兵,如今大宋兵强马壮,那么第二个目标就要开始了。”
章惇没想到沈安竟然赞同自己的看法,不禁有些欢喜,但随即就想到了吕钦的事,就苦笑道:“下官冲动打了他,不过却不后悔。只是下官看来还得在地方待几年。”
“戴罪之身?”沈安笑着问道。
章惇点头。
“如此就跟某回去吧,主动请罪。”
沈安说的轻描淡写的,章惇却也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出门的时候,有人去禀告了吕钦。
“沈国公,他不能走!”
吕钦盯着章惇,看样子恨不能吃了他。
“为何?”
沈安有些不满。
“此人殴打上官,某已上了奏疏弹劾,他得待在青州,等候汴梁的处置。”
章惇有些无奈。
“处置?”沈安想了想,“可若是要处置他,某也能说话啊!”
呃!
吕钦的脸都绿了。
是啊!
沈安可是朝堂之上的常客,若是要处置章惇,他提出建言官家和相公们都得重视。
更何况他刚出使高丽回来,定然立下了功劳。
沈安的功劳能打断人的腿,那能否为章惇赎罪?
定然是能的!
也就是说,吕钦的倚仗在沈安这里就变成了不值一提的小手段。
他只觉得胸腹处那里一阵滚烫,一口老血就差点喷了出来。
憋屈啊!
合着某就算是被白打了?
……
汴梁,沈安让章惇把在路上写的请罪奏疏递进去,自己这才施施然的求见。
一路进宫,领路的内侍说道:“沈国公看着精神抖擞,英武不凡呢!”
沈安摸摸自己的脸,觉得自己应当是又变帅了。
人一生中都在变化,把五岁到五十岁之间的照片全部列出来对比,你会发现相貌和气质一直在变化之中。
有人年轻时帅的惨绝人寰,但到了中年后就长残了,丑不堪言。
而有人年轻时长相普通,到了中年时却变成了魅力大叔。
这种变化很有些随机性,比如说陈忠珩就属于越变越残的那种。
在垂拱殿外,陈忠珩出来接沈安。
“老陈,你怎地看着虚了?”
陈忠珩摸摸脸,心中一紧,“怎地?虚什么意思?”
沈安站定,皱眉看着他,“就是身体亏虚,你这个很严重啊!”
陈忠珩有些发慌,“那可怎么办?”
某的晏月,某还想和你携手终生啊!
沈安低声道:“放心,某从高丽带回来了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陈忠珩眼睛一亮。
“千年人参!”
沈安吹嘘道:“这玩意的功效好啊!老陈,你只需来半根,保证你半夜就得喷血……”
“喷血?”
“是啊!”
出门归来,自然是要送些礼物给亲友,沈安准备的就是高丽人参。
进了殿内,他行礼后就先打开携带的包袱,“陛下,这是臣从高丽带回来的。”
“这是何物?”
赵曙和宰辅们没见过那么大的人参,觉得眼晕。
沈安笑道:“陛下,各位相公,这便是高丽参,为了这些人参,高丽王派了五千农户上山去采挖,挖了一大堆,最大的都被臣给带回来了。这东西各自收几根在家里,快去的时候能吊命……”
他说完发现有些安静,就抬头看了看。
赵曙一脸纠结。
韩琦无所谓,曾公亮惆怅。
包拯瞪眼……
你和一群老家伙说什么快去的时候能吊命,这不是上眼药吗?
……
大家晚安!顺带求月票啊!
北宋大丈夫 第1815章 发达了
人年纪大了,有豁达的,可以自嘲。
但更多的老人都无法释怀自己的人生进入了下半场,所以忌讳一些说法。
比如说吊命。
中医里的吊命,实际上就是激发生命潜能,让你吊着不去,等候某人的归来,看最后一眼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这便是吊命。
这等话老人听了会觉得膈应,比如说曾公亮,此刻就是一脸的无语。
“哈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殿内,韩琦出班道:“沈安,这东西果真如此灵验?”
人参的应用在此时还不算广泛,说句难听的,你就算是拎着一串九千年的人参在汴梁城中转悠,说不定转一圈回来,啥用都没有。
而到了后世,你拿着一根五十年的野山参出来转悠,只要验证是真的,保证抢破头。
沈安实际上也不知道人参的许多功用,但他在各种作品里见过太多了,某部电视剧里,某人垂危,但挂念着自己的儿子,于是求助郎中。郎中小心翼翼的拿出半截老参来,切了几片让人熬汤,喝下去后,这人竟然就挺住了。
那些导演不会坑我吧?
沈安想了想,然后呵呵一笑,“当然。”
韩琦眼睛放光,“如此老夫全要了。”
“老匹夫!”曾公亮怒了,“那么多你也不怕喷血而亡?”
包拯骂道:“陛下还在,抢什么抢?”
咳咳!
赵曙干咳两声,昭示了一下自己的存在。
众人讪讪的回班。
有好东西也得让官家先挑啊!
哎!
忠臣的嘴脸荡然无存了,人设崩塌,要多久才能再度建立起来?
沈安笑的想抽筋,见赵曙一脸黑线,就说道:“陛下放心,高丽那边已经答应了,以后每年都进贡一批好参,到时候想炖着吃就炖着吃,想吃拔丝的也行,蘸酱生吃味道也不错……”
赵曙心动了。
这等好东西多收一些,关键时候用上去,那就是神器啊!
这年月一旦病重了,有的病人话都不能说。比如说先帝赵祯有一次发病,竟然口不能言,韩琦就在边上说要让赵曙继位,气得先帝想喷他一脸唾沫星子。
可帝王的吃相也不能太难看啊!
于是赵曙就淡淡的道:“如此……朕就等高丽进贡吧。”
他觉得沈安应该会再劝一劝,如此自己再答应,就算是两全其美了。
可沈安却欢喜的道:“也是,官家圣人的身体康健,这东西还是臣拿回家去的好,臣家的花花如今也老了,臣想着好歹给它留一截。”
“荒谬!”
富弼没好气的道:“狗如何能与人比?”
沈安一边收人参,一边说道:“富相您不知道,在我家,花花就是一家人。特别是舍妹,花花从小伴着她长大……”
现在的人参多如牛毛,北方那边以后夺过来,那人参多的能让你怀疑人生。
但要可持续发展啊!
沈安在琢磨着怎么立规矩,赵曙皱眉道:“说了半晌,出使之事还未说。”
沈安把包袱收好,说道:“陛下,此次去了高丽,臣答应赠送给高丽五万贯。”
“这是小事。”赵曙说话颇为大气,有些土豪的味道。
他旋即就一怔,想起了前些年手紧时的窘迫。哎!这人果真是由奢入俭难啊!
“王徽想买兵器,臣也答应了,刀枪剑戟,只要高丽人想要,尽管买。”
“这个……”曾公亮说道:“此事怕是不妥吧?高丽人若是冲着大宋呲牙怎么办?那不是资敌吗?”
“高丽若是敢龇牙,那就打断他的门牙!”韩琦不屑的道:“不是老夫吹嘘,高丽那等地方,老夫率一万人就能纵横。”
无耻!
曾公亮眼角抽搐,觉得韩琦越发的无耻了。
一万人就能纵横高丽,这牛笔吹的没边没际了。
当年的辽人那么牛笔,可依旧对高丽的多山地形无可奈何,最后只能撤兵。
“高丽不简单啊!”曾公亮说道:“当年辽人也是信誓旦旦说要灭了高丽,可后来如何?老夫以为不可轻敌。”
“咳咳!”
赵曙觉得这些臣子有些不着调,“高丽如今俯首称臣了,你等在此议论怎么攻打,不好!”
韩琦讪讪的道:“是。”
他是太想立功了。不,应当是说太想青史留名了。
灭一国,青史上会大书特书,再灭一国,青史上怕是要专门为老夫弄几百个字吧?
“陛下,臣以为,此刻商议不是坏事。”
沈安却不赞同赵曙的看法。
“此乃藩属。”赵曙觉得沈安去了一趟高丽,好像更加的无赖了。
“陛下,臣以为,藩属会变化,比如说以前的交趾,最早也是纳贡称臣,可后来中原板荡,交趾就野心勃勃的想攻略一番,可见藩属不藩属的只是名声好听,关键时候却不顶用,会反口咬一口主人。”
他想起了后来的许多事儿,不禁冷笑道:“所以臣以为,此等事当常备,枢密院和三衙可针对攻伐高丽做推演,若是时机变化,马上就能出兵。”
“荒谬!”赵曙觉得这种想法太过了些。
“陛下,凡事预则立!”沈安说道:“臣此次去了高丽,高丽君臣看似恭谨,实则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王徽在观望,想在宋辽大战时分一杯羹!”
“他有那么大的胆子?”赵曙不禁有些狐疑。
“臣敢断言,若是宋辽大战时局势剧变,高丽人定然会出手。”
沈安说的斩钉截铁,让赵曙沉吟着。
“你对外事的见解朕知道……”赵曙突然问道:“若是下一战大宋势如破竹……高丽人可还敢动手?”
“他们当然会动手!”沈安说的王徽好像是自己操纵的人偶一般,自信满满。
“为何?”赵曙目光幽幽,觉得沈安也会吹嘘了,这不是个好兆头啊!
臣子但凡学会了吹嘘,基本上就是放飞自我了。
你不信就看看韩琦,老韩就是放飞自我的典范。
有一个韩琦就够了,再来个沈安,赵曙觉得自己会短命。
“陛下,高丽提出了借贷,臣答应了两百万贯!”
“什么?”
韩琦怒了,“大宋银钱紧张,哪有两百万贯借给他们?你这狮子大开口,就等着韩绛寻你拼命吧。”
“两百万贯呐!”曾公亮痛心疾首的道:“今年朝中的开销比去年还大,还得要修那个水泥路,老夫昨日和韩绛见了一面,看着他嘴角都起泡了,眼睛一大坨眼屎都顾不上抠,这是何等的劳心劳力。
等他得知三司还得出两百万贯,怕是能当场吐血!”
赵曙深吸一口气,“为何要借贷那么多?二三十万贯也就够了,两百万贯,大宋也没有余粮啊!”
韩琦说道;“陛下,要不……反悔吧。”
赵曙摇头,“言而无信不行,于人而言,言而无信,以后你的许诺旁人就会不以为然。于国而言,言而无信,以后你的使者说的天花乱坠也无人相信。这等后果,何人能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