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拿住了!”
皇城大门那里有人在欢喜的叫喊着。
“拿住什么了?去看看!”韩琦很是好奇,正好有人跑回来,就问道:“拿住了什么?”
这人欢喜的道:“韩相,沈国公把贼人全数拿回来了。”
喔嚯!
喔嚯!
韩琦缓缓偏头看着文彦博,很是亲切的问道:“文相,心中可舒坦?”
这个小人!
文彦博微笑道:“如何不舒坦?”
韩琦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就在笑声中,沈安当先进了皇城。
他的身后是皇城司的密谍,乡兵们不屑的在外面说道:“我等就不进去了。”
咱们抓人,你们去审讯吧。
啧啧!
密谍们脸上泛红,觉得羞耻之极。
“哈哈哈哈!安北!”
刚回头,他们就看到了一个魁梧之极的男子大步走来。
“竟然是韩相来迎接?这个面子可真是够大了。”
沈安也没想到,等看到宰辅们全在时,就知道是碰巧了。
“韩相!”
他笑着走过去。
韩琦问道:“可找到图纸了?”
沈安点头,“找到了,一张不差。”
韩琦回身,故意说道:“听闻彦国在你出发前曾指点过你往哪边追赶?”
呃!
没这事吧?
沈安觉得韩琦在胡说八道,但见他盯着文彦博,就知道在自己去追击的时候,宫中生出了些变化,文彦博占据了上风,而富弼要倒霉了。
文彦博在看着沈安,沉声道:“君子当不说谎!”
你沈安经常吹嘘自己是君子,说什么以德服人,这时候你说谎了,那你是个什么?
小人!
“是啊!”沈安觉得自己就是君子,代入了一下君子之后,一脸正气凛然的拱手道:“此次幸亏有富相的提醒,否则就追不上了。”
不管如何,就是不能让文彦博得意!
秉承着让旧党膈应哥就快乐的精神,沈安毫不犹豫的撒谎了。
不要脸!
以文彦博的城府,依旧鼻息咻咻。
不要脸的沈安北!
……
大家晚安!
北宋大丈夫 第1824章 杂学登堂入室
“夺回来了?”
赵曙正在焦急不安,见沈安拿着一个布袋子进来,就起身问道。
“是。”沈安打开布袋子,里面是一厚摞图纸,“陛下,这便是青铜火炮的铸造图纸。”
赵曙走过来,一一翻看着图纸。
“这是何意?”
他看着图纸上的直径等标注数据问道。
“陛下,这是直径,您看看,这里分为内径和外径,它们之间的差距就是壁厚……还有这里,您看,这是引火孔的直径,这些必须要精确,否则……您知道,那些铁弹的大小都是差不多的,若是火炮的口子弄大了,那铁弹进去就没法保证气密性,就是会漏气,打不远。”
“漏气……”赵曙问道:“漏气打不远,为何?”
“火炮发射全靠火药燃烧膨胀气体,若是漏气,那些膨胀的气体就从边上跑了出去,而不是推动铁弹出去。”
“这个朕懂了。”
“还有这个小,一小的话,铁弹就放不进去。”
沈安一边解说,一边居心叵测的想着这群棒槌会不会被镇住。
“这里您看,铸造的要求颇高,弄不好里面有了泡就作废了。”
“还有这里,您看这里,这是加强筋,没有这个东西,火炮一旦起了裂缝,就有可能会炸开。”
赵曙一边听,一边看着图纸。
“这是什么?”
他指着一个数据问道。
“这是……您看这里有个加减号,就是尺寸公差,也就是说,这个孔径大小最多允许那么多误差,一旦超过这个误差,整个火炮就只能回炉重做。”
“这般复杂吗?”赵曙皱眉看着这些数据,“朝中的作坊看得懂吗?”
来了啊!
沈安一脸惆怅的道:“看不懂,还得从头教。”
哎!
赵曙叹道:“是杂学里的学识?”
“是。”沈安看着很老实,但包拯发誓这厮此刻无比嘚瑟。
能强壮大宋的唯有杂学,这是沈安不断在默默给出的暗示。
“那就教授吧。”赵曙也很惆怅,却不知道原因。
“皇子可会?”
他突然问道。
“会。”沈安笑道:“大王对此颇为好奇,学的不错。”
赵曙莫名轻松了些,“朕在想啊!若是他们拿着这些图纸去,这里看不懂,那里看不明白,耶律洪基怕是想杀人,哈哈哈哈!”
众人都笑了起来。
那些古怪的符号谁都看不懂,但配方却有,还有铸造的法子,所以真落入敌手,他们若是有魄力,只需无数次试验,最后就能弄出火炮来。
“杂学很是重要,朕在想啊!这门学识该如何让更多的人学习。”赵曙终于不能漠视这门学识了。
沈安觉得心跳开始加速,但依旧是平静的模样。
赵曙在看着他,很满意的道:“如此从明日开始,你每日进宫一个时辰,给朕说说杂学。”
韩琦愣住了,觉得自己怕是听错了。
按照华夏的传统,你就算是帝王也得保持着学习的习惯,为此一群所谓的大儒打破头也想争夺为帝王讲学的资格。
可今日赵曙就把这个资格给了沈安。
这个不算什么,因为讲学是讲学,不是老师。
可沈安即将讲的却是杂学。
这个就是炸弹,一下就炸的宰辅们外焦里嫩。
杂学的发展历程堪称是悄无声息,从刚开始太学时的那十多个学生,到建立邙山书院为止,杂学就像是一小片杂草,悄无声息的生长着。
但赵曙竟然要学习杂学,这个消息传出去,天下人都要震动了。
你说杂学不好、不行,那为何官家要学?
只是这么一个反问,就能击溃所有大儒。
除非他们敢说官家有病,疯了,否则这事儿没法反驳。
有句话叫做登堂入室!
杂学若是能让帝王学习,那就算是登堂入室了。
富弼突然低声对包拯说道:“辽人没有火药配方,他们拿了图纸去也没用,弄出来的火炮打不远,估摸着神威弩就能教训他们。”
包拯干咳一声,不搭话。
宰辅们都不是傻子,把赵曙的决断和先前急心火燎去追图纸的事儿一对上,就发现了猫腻。
合着打造火炮不易啊!
合着把火炮打造出来了依旧没卵用,因为你没有最好的火药配方,那铁弹装进去,估摸着还不能打到对手的阵列前。
沈安定然知情,但前面却一字不提,显然就是故意的。
但官家呢?
官家难道傻?
当然不傻。
唯一的解释就是官家在配合沈安。
啧啧!
君臣联手来了这么一出,把宰辅们都蒙在了鼓里,真是了得啊!
赵曙干咳一声,“图纸拿了回来,随后就看好些。”
这话他说的有些底气不足。
沈安也觉得宰辅们之间的气氛不大对。
这是被发现了吧。
韩琦出班道:“陛下,学了杂学倒是无碍,可臣却担心无法说服那些人,到时候天下物议沸腾,不利于新政的推行。”
曾公亮也暗自点头,觉得老韩这话再没错了。
那些人反对新政屡屡被打击,那么狙击杂学登堂入室就成了他们最大的目标。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啊!
到时候谁能扛得住那些人的疯狂攻击?
赵曙在沉思。他是帝王,做决定并非轻率……
他沉声道:“杂学之道,朕这些年算是见识过不少,说是利国利民一点都不为过。杂学里也没有什么关乎于朝堂之上的学问,朕要了解一番,不能吗?”
那些人最紧张的不就是杂学会提出治国主张吗?可没有啊!杂学里全是发前人未发的学识,治国的那些东西一个字都没有。
韩琦苦笑道:“那些人怕是不会听从。”
他看了沈安一眼,“杂学蛰伏这些年老夫一直在看着,觉着你知道分寸,这很好。如今官家若是学了这个,杂学就会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你可能挡住?”
这是告诫,让沈安劝说赵曙打消这个念头。
沈安微笑道:“杂学如何,某说了不算,学生们说了也不算。某深信一句话,千言万语不如一锤定音,正好出云观最近在弄新火炮,若是陛下有暇,还请前去一观。”
“新火炮?”赵曙一听就欢喜,“好,这便去。”
这位帝王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此次算是助攻了杂学一把,但何尝没有让杂学站出来,成为新政之外的第二个靶子的想法。
如此新政的压力自然就更小了。
这等手腕一般人压根看不出,但却瞒不过宰辅们,所以韩琦才会出来告诫沈安。
在后面更衣时,陈忠珩劝道:“官家,杂学此事怕是会被人诟病呢!”
这事儿连陈忠珩都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可赵曙却只是平静的道:“沈安太懒,太闲了些。”
陈忠珩仔细一琢磨,不禁为好基友默哀一瞬。
官家这是觉着沈安无所事事,给他找事做呢!
众人一路出了皇城,往出云观去了。
到了出云观后,能看到外面有几个闲汉,其中一个竟然躺在屋顶上,敞胸露怀的,颇为不雅。
“那是谁?”赵曙见了不禁有些生气,“方外清净地,不像话!”
“轰!”
他话音未落,出云观的后面就传来了一声轰鸣,众人的马都被惊了一下,然后赶紧控制。
曾公亮的马最近才换,被这声轰鸣吓趴下了,粪便一坨坨的拉出来。
曾公亮趴在马身上,一脸黑线的看着前方。
官家,您才将说了方外清净地,怎地就打雷了?
不,是放炮了。
韩琦是坐马车来的,他得意洋洋的下了马车,说道:“这是火炮吧,听着有力。”
赵曙下马,指着屋顶问道:“那是谁?拿下!”
跟来的张八年看了一眼,眼中的鬼火都黯淡了一瞬。
“嗯?”赵曙见他不动手,就怒了。
你个刁奴,竟然敢抗命?
张八年低头道:“官家,那是……皇城司的密谍。”
赵曙的眼角抽搐着,觉得今日出门不利。
“官家竟然亲临,出云观上下不胜欢喜。”
舍情带着人出来了,他笑的和闲云野鹤没半点关系,很是谄媚,“难怪贫道今日的早课做的格外的好,在入静时觉着出云观的上空有云气涌动,原来竟然是应在了官家的身上。”
这厮就是道门之耻啊!
沈安没法听下去了,“我等来看看火炮,带路。”
舍情幽怨的看了沈安一眼,觉得失去了一个大好机会。
两人并肩进去,舍情低声道:“道兄,不能拆台啊!”
“你想作甚?”沈安觉得这货就是个官迷,舍慧早该把他赶出师门。
“某在想,若是能把官家伺候的舒坦些,会不会给贫道一个真人的号?”
真人啊!
一旦得了这等封号,堪称就是道门领袖。
舍情陶醉了一会儿,见沈安木然,就问道:“道兄不说话,难道也觉着有理?”
“你这等人,若是得了真人的头衔,迟早是祸国殃民的妖道,回头舍慧怒了,把你投进炉子里去,和铁水融为一体。”
舍情打个寒颤,“道兄莫要胡说,上次有个道人就是脚滑了,一下就进去了,结果……什么都没了。”
“当然,就是那炉钢铁的碳含量多一些罢了。”
“碳含量?”
“对,烤肉烤糊了,像是什么?”
“像是……炭。”
舍情干呕了一下,沈安恶作剧的笑了笑。
先前舍情的马屁让他恶心了一下,这下就算是反击。
屋顶上的那个密谍见到赵曙时,不禁喊道:“官家来了。”
这个蠢货!
张八年恨不能一爪抓死那个密谍。
“哎哟!”
那密谍却不用他抓,脚下一滑,就这么滑溜了下来。
屋檐下有大水缸,用于观中灭火。
那密谍好死不死的正好落在水缸里。
呯!
水花四溅,接着水缸炸裂。
沈安挡在了赵曙的身前,就差喊一声护驾了。
水花飞溅在他的身上,赵曙却安然无恙。
“沈卿忠心,朕知道了。”
呵呵!
虽然只是挡水,但沈安的反应太快了,所以赵曙不禁有些感动。
张八年浑身是水,面色铁青。
等赵曙等人进去后,他会留下来惩罚这些蠢人。
一路进了后面,就见一门火炮在试射。
“那是……”
赵曙眯眼看着那门火炮,突然惊喜的道:“是钢铁铸的吗?”
大宋缺铜,沈安说过以后会用钢铁铸炮,所有赵曙一直在等着这个好消息。
“是。”沈安淡淡的道:“出云观一直在测试铸造钢炮,只是多番失败,钱花销了无数,近日才有了气色。”
“好!”
韩琦不禁赞道:“如此能节省许多铜料,这个堪称是利国利民!”
众人看着沈安,不禁暗自赞许。
包拯说道:“他不说,但并不代表没做。这一件件的事,哪一件他不是默默无闻的做了?做出来之后,有人攻击他也不吭声,堪称是忍辱负重啊!”
沈安配合的做出了黯然神伤的模样。
曾公亮想起了那些被打断的腿,不禁觉得忍辱负重这个词以后不能用了。
赵曙显然也想到了这个,眼角抽抽了几下,说道:“沈卿乃是君子。”
韩琦想吐。
若说旁人是君子也就罢了,沈安……这厮他坑了多少人,也配称君子?
曾公亮的脸涨得通红,却是觉得这个君子的评价实在是让人无语。
难道以后君子这个词也用不得了?
……
双倍月票最后一天,求月票。
北宋大丈夫 第1825章 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出云观上空依旧是浓烟滚滚,道人们在忙碌着,哪怕是赵曙来了也没停下。
左边摆放着一门闪烁着金属辉光的火炮。
舍慧过来行礼。
这位从道人变成钢铁狂人,转变的非常的自然,据闻出云观已经看不到一个丹炉了,那些重金属原料也看不到了。
作为沈安麾下的头号钢铁专家,舍慧这些年为大宋的钢铁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看着他黝黑的脸庞,韩琦觉得这样的人太少了些,就赞道:“看你黑成了这模样,可见做事之专心。大宋如今就缺你这样的人,你且好生干,以后……”
他拍拍舍慧的肩膀,“今年四十多了吧?”
舍慧一脸懵逼,“韩相,贫道六十有三了。”
呃!
韩琦看着这张不显老的脸:“你比老夫还大两岁?”,他想吐血,觉得自己六十一年活的太惨了。
“是啊!”舍慧一脸的不以为然,觉着这群君臣当真是棒槌。
“他竟然六十三了?”赵曙也震惊了。
这看着才四十多的舍慧,真的有六十三了?
看看这些君臣吧,一张张老脸看着愁人,三十七岁的赵曙好一些,但眉间也多了皱纹,鬓角也有了白发。
再看看一头乌发的舍慧,那张脸上一脸儿皱纹都看不见,行动利索,让人羡慕啊!
四十多啊!
韩琦看着舍慧,觉得心中噎得慌,仿佛有东西堵在了那里,难受。
“你有何秘诀?”帝王痴迷于长寿不是稀罕事,赵曙就想自己能多活几十年,“可是服气打坐?”
在他看来,既然丹药不靠谱,那就只能是服气打坐,和大自然要健康和长寿。
这是普遍的认知,后世也是如此。
“贫道……”舍慧想了想,“贫道有七八年没打坐了吧。”
呃!
难道还有不为人知的诀窍?
君臣不禁暗喜,想着今日要是能弄到秘诀,那真是意外之喜啊!
“那你看着为何这般年轻?”韩琦希望自己能活一百岁,做首相做到九十九岁,最后一年致仕,回到家中接受子孙的吹捧,然后安然离世。
“年轻?”舍慧摸摸黑脸,“贫道每日起床洗漱吃早饭,随后就去弄钢铁,午饭也吃,吃完继续弄……晚饭吃了……”
“夜里……”韩琦一脸的‘你懂的’姿态,“夜里可是有什么?”
道家的秘法不少,舍慧这是在夜里行功吧。
“夜里贫道很忙。”舍慧觉得这群君臣的脑子有毛病,“夜里贫道要计算白天的数据,还得思索改进,想想明日的试验怎么弄,这些都得考虑,一直想到入睡前。”
“你整日就在琢磨这个?”韩琦觉得这人真是奇葩一朵。
“对。”舍慧有些不耐烦。
曾公亮赞道:“这是专心做事,自然长寿吧。”
“少欲望!”
“吃的简单。”
一群君臣尴尬的总结了起来,随后就是火炮试射。
“都有毛病。”舍慧嘀咕着,然后说道:“这里却不够远。”
火炮发射,那射程太远,出云观没法全装药测试。
“出城试试。”
众人去城外寻了个偏僻的地方,随后试射。
“轰!”
火炮轰鸣,随后有人寻到了弹着点计算距离。
数次之后,赵曙满意的道;“和铜炮相比也不差。”
“最大装药试试。”
于是火炮装药越来越多,君臣越退越远。
“轰!”
等炸膛之后,舍慧把夹在耳朵上的炭笔取下来,在手心里写了一下,说道:“多装了九成多的药,道兄,可以了。”
沈安拱手,“辛苦了。”
“小事,贫道观里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舍慧稽首,然后也不骑马,就这么疾步而行。
“果然是个奇人呐!”
众人看着他的背景,不禁唏嘘不已。
“老夫若是能如他一般就好了。”韩琦不掩饰自己的艳羡,富弼说道:“那也简单,出家就是了,韩相若是缺度牒,老夫这里可以出钱赠送。”
韩琦冲着他冷笑道:“今日若非追回了图纸,你就等着下去任职吧。”
富弼默然。
这事儿他得感谢沈安,所以拱手。
看到老对头吃瘪,韩琦不禁大乐。
揭短果然就是爽啊!
赵曙站在炸膛的火炮边上,若有所思的道:“先前是青铜炮,如今是钢炮,那么以后可还会有改进?”
“有。”在沈安的眼中,这等火炮只是最原始的形态罢了。
关键是现在他需要给赵曙打鸡血,让他对杂学另眼相看。
“陛下,在书院的研究中,火炮的形态与此截然不同。”
“哦!那你说说。”赵曙很有兴趣。
“以后的火炮会更大,全钢制造,而这等火炮打的也不是铁弹,而是一种新式的炮弹,这等炮弹里装填了烈性火药,在落地后就爆炸……那威力……”
沈安的脑海里出现了后世在各种渠道上看到的火炮。
那威力,堪称是惊天动地!
“落地爆炸,威力如何?”赵曙想了想,觉得就像是火药罐一般。
“那等火炮一发打过来,若是落在政事堂里,整个政事堂都没了。”
后世不说203的重炮,一发155的炮弹落在政事堂里,那威力能横扫。
我去!
那么狠?
众人不禁一阵悠然神往,然后韩琦质疑道:“那是什么火药,能有如此威势?”
赵曙也觉得不妥,“火药罐我看过,再大的火药罐炸起来也没这等威势吧。用火炮打出去的东西,难道还能比这个还大?那火炮岂不是……”
他觉得那火炮起码得有城门那么粗大,那等火炮怕是拉都拉不动。
“官家,书院里有一门课,叫做化学。”
沈安解释道:“学生们在不断研究着各种物质,这些物质在加以某些条件时,会发生急剧的变化。比如说火药爆炸,这就是几种东西混合在一起,点火之后发生的变化。
而在杂学看来,自然界里有无数神奇的东西值得去追索,可咱们不能拿来就用吧。譬如说大米,咱们收获了之后还得要晾晒去壳,接着要加水煮……
无数的试验证明,许多物质混合在一起后,加以各种条件,就会得到许多有趣的东西。而更厉害的火药就是书院的目标之一。”
老式火药定然会被淘汰,这一点没有谁比沈安更清楚,在书院里,硝酸和硫酸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已经不低了。
“只是一隅之地,竟然就能琢磨出这么多东西吗?”头号沈吹包拯出马了,一句话就抽的人脸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