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大丈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新政到了地方之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官吏上下其手。
比如说新政规定放贷给百姓是两分利,可地方官吏就敢放五分利,这等胆大包天的行径还不止一起,可见这些人的疯狂。
若是有一个渠道让百姓们都知道新法的详细,知道自己去官方借贷只需两分利,那谁还能上下其手?
你要说那些官吏敢欺压百姓,让他们不敢吭声。可巡查御史呢?
按照规定,巡查御史必须要到民间去访查,去询问弊端。
就算是这一批御史被收买了,可按照轮换制度,他们会被换到其它地方去,新御史一来,马上就得去地方巡查……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手段堪称是缜密。
关键是这些御史要想升官,唯一的办法就是功绩。而他们的功绩是什么?就是抓到官吏的错处。
“你等在此不只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大宋在呐喊,在为新政助威!”
编辑们激动了,随后都去各处采风。
三天后,最新一期样报给送到了沈安的案头。
“这个字……韩相写的字不行啊!”
沈安觉得北邙报三个字该让名家来写,可苏轼不打眼,文彦博的字不错,但估摸着会把北邙报写的鬼气森森的。
“罢了,就这样吧。”
随后书店就开足马力印刷报纸。
……
“北邙报出来了?”有王安石在上面蹲着,吕诲在御史台的日子并不好过,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冷笑道:“小报能弄些什么?去买一份来看看。”
晚些一份北邙报就摆在了他的案头。
“这个字不怎么样!”
吕诲不屑的摇摇头,正好有人来办事,闻言就探头看了一眼,然后说道:“吕知杂,那是……韩相的字。”
大哥,那是韩琦老贼的题字,你说不怎么样,就不怕韩琦来寻你的晦气吗?
吕诲一怔,然后干咳道:“速去!”
他忌惮了。
老韩一旦跋扈起来,那威力当真不容小觑。
据闻韩琦上次在宫中发火,一拳就击垮了垂拱殿的门。
真是凶残啊!
他拿起报纸,顺着看下去。
第一版介绍的全是新法,而且还是灾民改编为厢兵的新法。
他仔细看着,渐渐的面色涨红。
这是一个系列的介绍,从灾民为何变成厢兵的起源开始,渐渐揭开了这个祖制的面纱。
为尊者讳,文章里没有说太祖皇帝是白痴这等话,但提及了厢兵实则就是工匠的事实。
随后就是灾民编为厢兵的事儿,这里很是有理有据的写出了目的:为了灾民们不造反!
这个就是目的,把灾民编为厢兵之后,让他们去各地干活,和苦力差不多。
可为啥要弄走灾民?
原地安置不香吗?
吕诲继续往下看。
——灾民一走,无主的土地就来了。
“胡说八道!”
吕诲气得脸色发青。
灾民们一被收编,留下的土地就成无主的财富,当地官府会拍卖。
——里外勾结,贱买贱卖灾民的土地!
这又是一个揭露。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值房里,吕诲的咆哮在回荡着。
外面的官员有人已经拿到了北邙报,指着那一处说道:“吕知杂多半是为了这个发火了。”
这一篇调查分析没有说旧党是为了兼并土地才支持把灾民编为厢兵,可却字字都在暗示这个结论。
吕诲被气疯了,值房里唰唰唰,撕报纸的声音让人面面相觑。
“这是……”
几个官员面面相觑。
“这是恼羞成怒,不打自招!”
苏轼的声音就是这么的爽朗,就是这么的有辨识度,以至于吕诲马上就分辨出来了。
“哈哈哈哈!”
苏轼笑着过来,手中同样有一份报纸,“说得好啊!看看这里,那些士绅贱买了那些灾民的地,随后高呼灾民改为厢兵妙,呱呱叫,堪称是百年第一仁政。哎!可某怎么觉着……这有些不要脸呢!”
呯!
里面传来了砸桌子的声音,接着是压抑的呼疼声。
“嗷……”
苏轼听着就更得意了,说道:“看看这里,这是某的文章,说的就是废除了此事的好处,二位觉着如何?”
两个官员尴尬的道:“还行,不,很好,非常好。”
大哥,吕诲就在里面,那厮睚眦必报,要是得知我们在外面嘚瑟,说不得回头就收拾我们。
你苏轼不怕,我们怕啊!
“你等看看这一句……哎哎!别走啊!”
苏轼热情的招呼着,可那二人越走越快,很快就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王安石出来了,站在值房外看着。
侧面,杨继年也出来了,手中捧着茶杯,冲着王安石点点头,笑的很是与世无争。
王安石走了下来,杨继年犹豫了一下,也走了过来。
两人碰面,王安石说道:“这报纸老夫只是听家里的大郎说过,知道的不多。”
大佬问话,问你家女婿怎么弄的这宝贝。
这等隐晦的法子,王安石如今也用的很是娴熟,可见官场就是磨砺人。
杨继年笑眯眯的道:“前几日安北来了家里,说弄了什么北邙报,老夫就觉着他是吃多撑的没事干了,后来他说弄个小报来消遣消遣。”
这话直刺旧党。
北邙报就是用来消遣旧党的。
王安石颔首,觉得沈安弄这个也算是本行。
想想他挖坑坑了多少人,如今弄个小报,气得吕诲想吐血,可见功力依旧在。
吕诲出来了,见苏轼还在,就指着他想发怒。
苏轼却毫不畏惧,笑道:“吕知杂手出血了?下官这里有药啊!”
吕诲的手哪里出血了,这不过是苏轼出言讥讽罢了。
吕诲想发火,见王安石在,就强忍了,说道:“中丞,下官有些事要办。”
王安石点点头,说道:“可是去谏院?”
瞬间吕诲的脸就红了。
这是说他恼羞成怒了,去寻司马光商议对策。
可他能说什么?
难道说某不是去谏院吗?
但更让人觉得憋屈的是王安石竟然也学会了挤兑人,而且还一点烟火气都没有。
他一路到了谏院,见到桌子上的北邙报时,就怒道:“君实,沈安这是在捅咱们刀子呢!”
司马光依旧没发话。
吕诲坐了下来,“沈安有钱,此刻这份小报定然已经遍布京城各地,君实,这是在抄咱们的后路啊!某先前出来时,就听到有人在议论此事,说什么……新法极好,反对的人居心叵测,这般下去怎么得了啊!”
司马光依旧沉默,吕诲怒了,拍打着桌子问道:“君实,装菩萨只能让那些人越发的得意!该醒来了!咱们携手起来,把那小报给弄垮了,否则人心惶惶,不,是人心都散了。”
咳咳!
装菩萨这个词用的太有灵性,司马光果然两眼张开,精光一闪。
“这只是开始。”司马光不屑于吕诲的那等粗俗手段,说话间就多了几分淡然,“他接着会一一把那些事给剖析了,顺带把那些人给弄出来作证,这是白纸黑字,你想如何应对?”
吕诲仰头眯眼,痛苦的道:“君实,此事必须要压下去,某以为……咱们要不去寻官家。”
“让官家帮忙,你觉着能行?”司马光真心看不上吕诲的那点智谋,在他看来,若非是吕诲顶着个名相子孙的头衔,早就该让贤了。
“官家定然不会同意。”
大宋的董事长是新党的总头目,这事儿你怎么办?
而且大宋目前还是董事长一票否决的格局,当那位帝王能顶住压力时,你说什么都是白给。
痛苦啊!
吕诲咬牙切齿的,脸上涨红,“要不……咱们也办一个?”
司马光点头“老夫想了许久,唯一的办法就是……咱们也办一份小报,和他隔空辩驳!”
“妙极了!”吕诲得意的道:“君实,某认识一人,记得他以前在南方弄过小报,某去把他请来,如何?”
“如此就是天助我也!”司马光不禁松了一口气,“有这等人在,咱们就算是轻车熟路了,随后就是找些人来写文章……”
吕诲得意的道:“咱们的人多的是,文章诗词随便来。”
他见司马光突然一愣,有些抑郁的模样,就问道:“君实你这是为何郁郁不乐?”
司马光叹道:“老夫想到了苏轼。”
吕诲:“……”
苏轼啊!
那是号称诗词文章张口就来的家伙,有他在,你确定咱们能赢?
……
求个月票。





北宋大丈夫 第1840章 泰山压顶之势
吕诲的脸色难看,仔细想了想,无奈的道:“某想了许多人,可找不到一人能和那苏轼相媲美。”
司马光也很无奈,“苏轼的才华恍如天授,老夫时常怀疑他的身体里是否有一口才华之泉,源源不断的供给他诗词文章,哎!”
吕诲突然笑道:“不必担心,他一人,咱们那么多人,他苏轼再有才,某就不信他能写出那么多诗词文章。”
司马光莞尔道:“老夫也是念及他的才华,罢了,此事咱们不会输,定然能赢。”
吕诲随即提了几个文采飞扬的才子的名字,其中就有秦观,“有他们在,苏轼也不是对手。”
司马光心中一松,“文章的言辞要激烈些,务必要反驳回来。”
“好!”
吕诲急匆匆的去了,他派人各处去通知,等下衙后,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包下了一家酒楼议事。
文彦博是宰辅,自然不会出席这等集会。
“各位要集思广益,有文章的只管写来,这边自然有人……少游。”
吕诲热情的邀请一个年轻人起来,介绍道:“这位大家都该认识吧,秦观秦少游,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大才子,此后咱们的小报就要靠他了。诸位可和他亲近亲近。”
秦观有些激动,朝着周围拱手。
此刻他想起了沈安。
沈安弄了一个北邙报,一时间让旧党惶然。
旧党的回击来的又快又急,而他竟然被推举为这份小报的领头人,真是激动万分啊!
想到即将和沈安交手,秦观心中不禁生出了些许傲气。
杂学是杂学,若是论诗词文章,他秦观怕了谁?
哪怕是他佩服的苏轼,他依旧不肯服输。
何况旧党人才济济,那些诗词文章的大家多不胜数,北邙报如何是对手?
想到这里,秦观举杯一饮而尽。
他本是风度翩翩的年轻人,此刻长身玉立,立刻引来了欢呼。
“比沈安英俊潇洒多了。”
“嗯,而且才华也出众。”
几个大佬赞美了几句,有人问道:“咱们的小报叫做什么名字?”
吕诲说道:“汇英报。”
众人不禁一阵赞美,随后举杯畅饮。
汇英,就是汇聚旧党英才的意思,这近乎于犯忌讳了。
但赵曙太过偏心,王韶在枢密院乱来,可赵曙却拉了偏架,让旧党内部一阵沮丧。
现在旧党的精英汇聚于这里,大伙儿的目的是什么?
“少游,记住了,要让那坟墓里的小报灰头土脸!”
吕诲举杯。
秦观点头,“一定。”
北邙报,北邙山上全是坟茔,所以吕诲暗指北邙报就是为鬼魂出的小报。
……
秦观喝的大醉,第二日起来后就去召集人议事。
“文章诗词要准备,批驳新法的文章最要紧,昨日那些人都答应了,回头你等去他们的家中取就是……”
大伙儿都微笑点头。
这里不差钱,昨夜吕诲只是提了一嘴,现场就募集了两万贯。
咱们不差钱啊!
这种爽快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只是这份小报得报备,如今奏疏已经进了宫,想来有北邙报在前,不会有问题,如此你等马上就做事吧。”
秦观觉得这种事最适合自己。
他进了值房,给自己弄了一壶茶,缓缓的喝着,缓解宿醉的难受。
时间还充裕,他准备用十日的时间来筛选文章诗词,然后刊印。
“少游!”
秦观在打盹,宿醉之后,他感觉很疲倦,浑身无力,听到喊声就皱眉道:“何事?”
房门被推开,一个男子拿着一份报纸进来,面色惨白,“少游,北邙报出了第二份了!”
呯!
秦观失态的捶打了一下桌子,“他们怎能一日出一份?哪有那么多写的?定然是胡编乱造,拿来给某看看。”
他接过报纸,仔细看了起来。
最前面的版面依旧是延续了昨日的风格,继续深挖旧党反对灾民改编为厢军的事儿,越发的深刻了。
他翻开了后面,只见各种市井消息井然有序,内容特别吸引人。
再在另一边,杂学的基础知识用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描述出来,显得极为有趣,秦观竟然情不自禁的看完了。
呯!
他又捶打了一下桌子,厉声道:“谁在弄这个?一日一份,一日一份,他们怎么能弄到那么多?”
“是章惇!”
秦观摇头,“章惇某知道,那是个疯子,那个疯子弄不出这等格局,唯一的可能就是沈安掌总,章惇施为。”
他急了,急匆匆的去了御史台求见吕诲。
“又出了一份?”吕诲眼珠子都瞪圆了。
这特么是把小报当做是什么了?
一天一份,这是疯了吗?
他安慰道:“这是开头的得意劲,明日定然就没了。”
秦观想想也是,就回去了,催促那些人赶紧去各处要文章诗词,至于市井消息,他觉得沈安此举让人不齿。
“市井里的事真能登上大雅之堂?咱们叫做汇英报,自然不能让那些东西搅和了。”
于是他们只要诗词文章。
一天下来,秦观觉得疲惫不堪。
一夜之后,他觉得自己又复活了。
站在家门口,他昂首看着朝阳,喃喃的道:“某定然要出人头地!”
他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了汇英报的办公地点,一进去就觉得情绪不对劲。
那些文人都围着在看东西。
“什么东西?”秦观微笑着问道。
那些文人回身,看着有些惶然不安,秦观的心跳一下就加速了。
一个念头在升起。
别啊!
不会又来了吧?
一个文人拿起了报纸,秦观眨巴着眼睛,“是……”
“少游,那沈安就是个疯子,这是每日一份啊!”
卧槽!
秦观只觉得头晕目眩。他捂额退后靠在门边,呼吸急促的道:“可是言之有物?”
若北邙报是胡编乱造,那他真心不怕。
“是。”
秦观的身体一下就松弛了下去。
这个贼老天啊!
沈安竟然弄了个每日一份的小报出来,怎么跟?
他觉得胸口那里闷得慌,就用力捶打了一下,然后剧烈的咳嗽起来。
“咳咳咳……”
“少游!”有人担心的送来了热茶,秦少游正在恼怒中,挥手就拍开了。
呯!
茶杯落地,并未粉碎,但茶水却溅的到处都是。
“他是怎么做到的?”秦观的面色苍白了起来。
“不知。”
“那就去打听!”秦观失态的嘶吼着。
这事儿还真不能怪他。
汇英报本是跟风,开始信誓旦旦的要压倒北邙报,可如今却被沈安一日一份报纸的速度给打乱了节奏。
秦观在值房里冥思苦想着,直至下午才有了消息。
“那沈安招募了许多落魄的文人,让他们去汴梁各处采风,得了不少消息,随后筛选出来。杂学的是邙山书院的师生们弄的,说是有许多,能弄几年都不会重复。”
我曰!
边上的那些文人都想吐血。
谁见过准备的那么充分的对手?
“沈安一出手就是泰山压顶之势,咱们必须要尽快。”
“他开的报酬很高,那些文人经常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在汴梁各处采集消息,堪称是废寝忘食。”
沈安的钞能力发动了。
让人绝望啊!
“那些文章呢?”秦观知道,这是旧党唯一的优势所在。
“那章惇对新法颇为了解,纠集了一批人在写,专门盯着新政写。他们的人还能去采风,去询问关于新政之事对百姓的影响……”
这是有组织的行动啊!
和沈安的北邙报比起来,这边更像是散兵游勇。
一个文人喃喃的道:“不愧是沈国公,名将手段啊!”
秦观呆立在那里,然后咬牙道:“快,咱们的必须要尽快弄出来!”
他这里已经弄了一批诗词文章,这是唯一的反击机会,不能再拖延了。
……
“每日一份?”
早上的小朝会结束,沈安进宫讲解杂学,顺带带来了今日的报纸。
“是啊!”
沈安一脸的云淡风轻,心中暗爽不已。
旧党那边把秦观这个才子弄出来顶雷,这本就是不自信的表现。现在被北邙报每天一份的节奏给吓住了吧。据闻秦观每日焦头烂额,催促着一众文人去要文章诗词。
那玩意儿有屁用!
沈安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群蠢货,压根就不知道报纸该怎么运作,更不知道百姓喜欢看什么内容,这样的对手……真的很无趣啊!
赵曙看了报纸,说道:“杂学你准备怎么弄?”
“臣只是想着百姓蒙昧,好歹让他们知道些外界的事。”
在民间有许多堪称是愚昧的规矩,要怎么破除?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启民智。
“朕知道了。”赵曙突然换了个自称,随后开始讲课。
一堂课讲下来,沈安觉得意犹未尽。
“你的授课确实是不凡。杂学里的东西朕也知道了些,实则就是和世间万物为伴,去探索其中的细微变化,很有趣。”
赵曙惬意的道:“大郎最近就盯着庆宁宫,你去告诉他,那孩子还得等明年才出生。”
……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卧室里,向氏坐在床边,一脸幸福的看着念诗的赵顼。
从那一日开始,每天赵顼都会冲着她的小腹念诗,从唐诗念到诗经,最近他已经在挑选文章了。
这个男人真是好啊!
好男人赵顼一脸深情的念着:“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但你若是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他的双眼没有焦距。
若是沈安在的话,定然会说这是自动读书的机器人。
“大王,沈国公来了。”
赵顼起身,冲着向氏的小腹柔声道:“为父去去就来。”
太温柔了啊!
向氏感动的眼眶发红。
赵顼一路去了前面,越走越轻松。
“你这是……”沈安觉得这货的气质变了。
“在读书。”赵顼云淡风轻的说道。
“好事。”读书是个好习惯,总比去吃喝嫖赌强。
可他总是觉着赵顼看着不对劲,整个人好像是飘了起来。




北宋大丈夫 第1841章 大错
“最近如何?”沈安坐下,安逸的捧着热茶暖手。
他左看右看,觉得庆宁宫还不如自己那里有趣。
“没有花树,看着就像是荒漠。为何不弄个水池?”
王崇年笑道:“国公,这里弄水池……上次乔二去问过。”
他看了乔二一眼,说道:“结果被圣人抽了一顿。”
乔二一脸的悻悻然,沈安觉得太有趣了,问道:“为何?”
“说是小皇孙要出来了,哪里能弄水池,掉进去是好玩的?可见乔二是居心叵测,于是就令飞燕和昭君捶了他一顿。”
高滔滔竟然出动了飞燕和昭君?
沈安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乔二,见他的眼眶渐渐红了,这才叹道:“是啊!是该小心些。”
可他却在腹诽着高滔滔的神经病。
这是皇宫,说句难听的,等以后赵顼的孩子出世后,走到哪身后都得跟着几个人。你要说后世电视剧里那种……皇子或是公主的身边人被引走了,然后有人出来害死了皇子公主。
那是童话。
跟在皇子公主身后的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看好小主人,但凡小主人出事,他们第一个倒霉。
所以除非是死士或是蠢货,否则他们怎么可能丢下小主人?
他们都深知一点,丢下了小主人,就是丢下了自己的命。
但凡被赵顼知道了皇子或是公主的身边没人,回头那些人就洗干净屁股,等着倒霉吧。
1...980981982983984...10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