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tx程志

    和萧乐子惶恐不安不同,海西公司马聃经历了大变之后,反而多了一丝胆魄和冷静。对于晋国复国的事情,司马聃早已不报任何希望了,占据着天下大义,四方归心的时候尚且不是冉闵父子的对手,更何况司马聃此时只是一个孤家寡人

    对于冉明这个曾经的师长,司马聃多少还是有点了解的。冉明不是石虎那样的暴主,也不是曹髦那样的无道昏君,司马氏是彻底没有机会了。像刘禅那样老老实实当个顺民,倒可以安乐一生,若是他敢露出任何不满或雄心壮志,绝对会死得不能再死了。

    萧乐子就在这个时候,突然脑袋里生出一道灵光,似乎大业还有希望。观冉明行事风格,冉明对儒家似乎有所保留,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在萧乐子看来,从圣贤书中读到的道理就是正,依圣贤书作为治国最高准则就是正,依前面这两条作为选才选官的标准就是正!所以不准备以道德文章、儒家经义作为取士标准的冉明,就是背离正道而有所偏斜了。

    或许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只是作为儒家子弟,萧乐子显然还没有看出儒家的本质。草根出身的皇帝朱重八为了正身,冒任了一个理学宗师当祖宗,结果原本宋朝一个不显山露水的理学学派成了天下文坛正宗,至于辫子朝,杀得人头滚滚,杀得儒家害怕了,胆寒了,他们又涌上去毫无底线的为满清粉饰太平。

    所以,在萧乐子眼中看到的机会,在冉明眼中,那不过是一个笑话。儒家向来与时俱进,一旦统治者需要,他们的理论就会迎合统治者产生。在官本位的思想下,哪怕杀得人头滚滚,魏国也会有无数人哭着喊着想要做官。

    古代官员的福利待遇是非常不错的,从腊月二十三号封印,至上元节过后,也就是正月十六日正式开始上班。开朝就是弘始二年了,大朝会也在一片欢欢乐乐的气氛中结束。谢安预料到弘始二年魏国肯定会有大动作,在大朝会结束之后,果然王简、王宁、王猛、谢安、李贤、杨晖,石越、谢艾等二十余名文武大臣被内侍通知,冉明在瑶光殿设宴。

    等众人抵达到瑶光殿时,宴会似乎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六头羊西域风味的烤全羊被摆上餐桌,焦黄的外皮,还冒着热气,发出诱人的香味。这场宴会和冉明的平时习惯差不多,简单而实惠,六头羊算是主餐,另外每人四大盘新鲜蔬菜,还有果盘,另有美酒在侧,当然由于王简、王宁他们年纪都大了,冉明还特别准备了一盆肉糜——糜者稀饭也,这是照顾他们老人家的肠胃。

    随着众人落坐,内侍高唱道:“陛下驾到!”

    这些参会大臣赶紧起身行礼。

    “众卿免礼平身!”冉明摆摆手道:“开了整整两个半时辰的朝会,朕的肚子早就饿了,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大了,事务繁多,众人见面本就不易,偏偏各种繁琐礼节也越来越多,这等聚餐就更难得了。嗯,羊烤得差不多了,咱们也别让下人动手了,谁去割肉。”

    王猛和李贤二人几乎同时起身,异口同声的道:“我来!”

    看着王猛一步已经迈出,李贤只好悻悻的道:“景略来割肉,贤来分!”

    御史大夫王宁道:“这如何使得”

    “这有何使不得的!”冉明道:“反正今天这里没有外人。冉明又道:“这司酒的活儿就有劳御史大夫了!”

    王宁道:“某当仁不让!”

    李贤分肉倒也没有搞什么好肉孬肉之分,他都是任有王猛切成的小片,然后各种肉片都装一些,倒也没有厚此薄彼。武将大都豪爽,他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只是文臣方面倒有一些拘谨。

    谢安是食不厌精,他倒嫌弃这种烤羊肉粗鄙,几乎没有动筷子,而是拿着酒杯细品西域而来的葡萄酿。谢艾虽然是武将,只是此刻显然有点心不在焉。

    不过二人虽然与众不同,不过整体酒宴气氛不错,倒显得非常热闹。冉明看着众人吃得差不多了,就道:“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新年伊始,咱们应该定下一个调子,确立一个方向,朕想听听诸位的想法!”

    尚书令王简道:“陛下英明神武,远见万里,陛下您让臣怎么做,臣就怎么做!”

    御史大夫王宁听到王简这话,眉头一下子就皱起了,王简啊,你怎么能这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居然如此大拍皇帝的马屁,脸还要不要了

    要说大臣和皇帝的关系,中国封建时代除辫子一朝之外,其他时期都是像后世的公司,皇帝就是董事长,丞相就是首席执行官,虽然从曹操之后,历朝就都废除了丞相的制度,虽然有叫中书侍中,也有叫尚书令,也有叫中书令,这都无所谓,反正都是没有名义的丞相。作为一个丞相,首先要表现自己的风骨,可是王简这样简直就像一个弄臣,如果今天王简的表现传出去,王简的名声就完了。

    只不过,王简这番话说出来,场面就冷了下来。许远倒是大吃特喝,满嘴流油,似乎是没有听到。而谢安则是优哉游哉的喝着酒,其他人反应倒也各异。作为冉明的头号心腹,王猛也不能让冉明太过尴尬,毕竟面子上要过得去。




第980章西域是一块宝地
    第980章西域是一块宝地

    “得不偿失!”冉明闻言哈哈大笑。指着众臣道:“诸位也都是如此认为吗”

    看着众臣不发话,其实也是默认了王简的这个说法。

    冉明叹了口气道:“丝绸之路蕴藏的财富,诸位爱卿想必都清楚吧这里朕就不多作介绍,光丝绸财富这一点,西域必然掌握在朕手中。”

    接着,冉明又让人拿出另外一个地区,这个地区比当初那副大地图更为笼统,不过却标注了其他东西。

    冉明道:“西域三十六国(基本占据了整个新疆)如果从耕种的角度考虑,确实不如中原富饶,亩产量确实比中原地区略低,但是能适合耕种的地方太多了,而且足够大。根据细作的侦察,光西域适合耕种的地方,足足有四百万倾。”

    “什么”

    “四百万倾”

    “嘶!”这是深吸冷气的声音。听到这个数字,这里大臣都惊呼出声。

    要知道这个数字其实还是冉明保留的数字,在后世经过长期滥砍滥伐,水土流失和大规模荒漠化,整个新疆仍拥有五千九百一十二万亩耕地,而在这个时代草原还非常多,而且湿地更多,塔里木河和罗布泊还没有干枯,如果无节制的开荒,耕地很可能达到六千多万倾。

    这个时代的倾可不是后世的公倾,而是每倾一百亩地。

    一个县能有万倾良田,差不多都是上县了。事实上魏国一千九百余县,将近三分之一耕地面积在四千倾地以下,哪怕是综合平均下来,一个县也仅仅拥有八千倾耕地。这四百万倾耕地,就是五百个县的耕地总面积。没有价值的土地自然不会去抢占,可是五百个县的耕地面积,哪怕是再迂腐的大臣,也不敢轻易放弃。要知道这四百万倾土地耕种下来,哪怕都是三年耕种一次下亩,每亩地只有一石的产量,这个数字也可以达到亿石,即使收取十五税一,八百多万石粮食,在西域的军队完全可以自足,甚至可以大规模支援内地。

    在这个时候,众臣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冉明接着道:“其实西域最宝贵的东西并不是耕地,西域的汉人非常少,会耕种的人更少,所以西域诸国诸族几乎都是以放牧为生。西域最宝贵的资源是金、铜、铁和煤炭。这些矿山的储量,甚至比我们整个魏国的共和还要多,特别是在北庭境地,有一座山火烧山,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庞大无比的煤堆,由于煤炭经过阳光暴晒,产生了自燃,所以才被人称为火烧山。光北庭的煤炭开发出来,足足整个魏国烧一千年。(我们单位拿下来的煤矿,四十亿吨储存量,过半都是易开采的地表煤炭,直接用挖掘机就可以装车发运。)

    以后世新疆的资源储存量数据,新疆的煤炭资源占了整个中国煤炭资源的百分之四十,煤炭的预测储量 1.82 万亿吨,大多数煤田的煤层多、厚度大,煤质优良,而且埋藏浅易开采,还有各种伴生矿物可综合运用,至于铜矿约为五千多万吨。

    至于现在魏国还没有技术开发的石油资源,这个价值更大。中国光被俄国侵略的四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储存资源的价值,就多达中国十四亿人口挥霍三百年。然而,现在我们只能拿真金白银去买了,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这是一块天赐的宝地,如果我们此时不为子孙后代拿下来,这是要遭天谴的!”冉明语重心长的道:“朕计划安西组建,在沙州进行为期一年的气候适应性训练,待安西军可以适应了西域气候,大军就缓缓推进,朕不要任何一个国家臣服,朕要的是土地,资源。任何敌视大魏的国家,就地消灭,任何人敢反对,朕也不要把他们全部杀光,就让他们在西域各地开矿山,在西域设立庭州刺史部,治北庭(今吉木萨尔县)。下辖高昌郡、哈密郡、昌吉郡、和田郡、伊利郡、河曲郡(今巴音郭愣州,汉朝在此地设立河曲城(孔雀河河曲,今库尔勒市),姑墨郡(今阿克苏)。”

    王简道:“臣会命吏部筛选能臣干吏组建庭州刺史部,以及各郡县属官。”

    冉明道:“庭州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安西军向继续西征,在夷播海(今巴尔喀什湖)楚河设立楚州刺史部,治所碎叶城。这个碎叶城,将来将以长安城为蓝本,原比例仿造一座城池,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同时作为安西军驻地。”

    原本历史上碎叶城失陷,除了唐朝内乱的因素,主要还是唐朝实力削弱,国力匮乏,实在没有力量支援安西军了。在这个时候,冉明却从来不会担心这个问题。因为魏国的蒸汽机已经制造出来了,只是目前还没有达到冉明的要求,效率太低,而且体型太过庞大,没有太多实用价值。不过这却让冉明看到了曙光。

    在安西军开始训练的日子,冉明就会组织修建铁路,从丝绸之路上修建一条双向铁路、高速公路。因为随着魏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魏国已经完成了国内的统一,军队需要量大减,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了,一旦大规模产能过剩,将会出现经济危机,大量工厂会倒闭,大量工人会失业,魏国财政收入也会大规模减少,这样会对问题造成致命性的影响。

    而魏国因为大规模从南洋抢劫金银,这让魏国也出现了钱贱物贵的现象,这也就是所谓的通货膨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冉明只有通过大规模国家工程,以内需要拉动市场经济发展。这其实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将要出现的经济危机,不过通过战争可以完全抵消这种危机。

    魏国将会展开西征和南征,进一步扩大版图。其实中国古代所说的好战必亡,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在古代国家打仗,都是老百姓出钱又力又卖命,结果好处他们半点都落不到。特别是秦朝,老秦人咬着牙齿支持国家发动统一战争,但是统一后,老秦人并没有因为国家统一获得好处,特别是秦二世在关中横征暴敛,把老秦人对秦国的好感耗费一空,这样老秦人对国家失去了认同感,也是为何刘邦可以轻易入关的真正原因。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拥有民心,只要把好处分润给全部百姓,这样以来,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感就会很强。事实上后世天朝不缺乏卖国贼,庞大的天朝几乎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捅成了筛子,毫无秘密可言。然而,就是因为官僚主义让百姓失去了上升的渠道,享受不到任何国家福利,不满之情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冉明是一个非常清楚这些事情的人,为了达到他的目标,他绝对不会妇人之仁,同样也不会外圣内王。国家战争,农民的粮食卖得更好,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商人因为军队消耗,基础建设,可以产生更多的利润,文人因为国家战争,大规模吞并土地,从而获得更快更好的上升渠道,自然而然的,军人可以因为战功,从而升官发财。

    合理科学的制度,良性的发展模式,这让可以让魏国不间断持续发展。要说地理优势,其实中国和后世美国一样,拥有着最好的地理优势,在亚洲东部,中国除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根本找不到同量级别的敌人,完全可以以辗压的方式,四处扩展。俄国被世界称为战斗的民族,从一个区区小公国,成长为一个世界上第一大国,依靠的就是这种不断的战争。

    好战必亡,事实上俄国并没有亡,亡的不过是苏共,苏共那种官僚主义根本就是落后僵化的产物,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冉明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对于内部冉明也常抓不懈怠。贪腐是第一重视对象,只要发现,必会严惩。只要百姓举报官员,就立即立案调查,包庇和犯官同罪,至于降职处份,换个马甲才上位,冉明才不会做这种脱了裤子放屁的蠢事,真以为百姓都是傻子的人,那他才是真正



第981章以法治国变法图强
    第981章以法治国变法图强

    秦朝有贪官吗事实上是不可能有的,秦法严苛,从商鞅变法以来,已经形成了习惯,官员和百姓都各司其职,上下齐手就会被发现,即使贪污了大量的钱财,也没有挥霍的机会。但是到了秦朝末期,法治败坏,从而把秦朝从根本上腐蚀掉了。

    冉明就是不想久假成真。儒家所谓的祖宗之法不可废,是因为当初开国时期制定的法律,产出了漏洞,让他们有漏洞可钻,如果修法弥补这些漏洞,就让他们这些官员无机可趁,所以他们自然也就不愿意了。然而,冉明所谓的庶务,其实和农垦知识有所重叠,主要是怎么收取赋税,怎么核定田亩,怎么管理百姓等等细务知识,这当然也是每一个官员必备的知识。

    如果在冉明重生时进行这类科举考试,冉明恐怕根本招收不到合适的人才。但是随着冉明重工重商,各大商号为了更好的发展商业,工厂,就自发的建立了很多职业学校。

    这些学校大部分都不正规,有的甚至连校舍都没有和军队一样,利用放工休息时间,有个别老工匠教授这些职业学校的学生,三字经、千字文这类东西也是学的,不过只是用作启蒙识字,这职业学堂教人识字,这倒是所有职业学堂的本色,除了识字之外,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东西则是一概不交。在所有职业学堂中,偏偏最多的则是商业学堂,商业学堂教授的知识都是实用的的经商买卖、店铺运营的学问,从伙计待客、账房算账、掌柜管理一直到进货出货等等等等,都会传授,授业的老师也都各大商号经验丰富的商人掌柜。

    随着这类学堂的成立,尽管条件和师资力量都非常匮乏,但是却培养了不少人才。这样很多出身贫寒的人都有了这次科举考试的机会。

    这次科举考试,冉明早已下过圣旨,无论何籍,无论何地,无论任何出身皆可报名。任何人都不得阻拦考生考试,为了照顾这些贫寒的考生,冉明甚至在报名的时候,让可报考点发放万钱的费用,用来支撑这些考生在科举时间的生活费用。不过,对于士族门阀来说,这万钱他们是看不上眼的,基本上没有人去领这个恩赐,相反贫寒考生倒非常感激冉明的恩赐。

    冉明这次科举的真正目的还是推行公务员制度,这个公务员制度是后世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只是非常好经被歪和尚念坏了。在历朝历代,一个县通常只有三个官员一个县令或县长,一个县丞和一个主薄。而其他像六房主管则是地方豪族子弟充任,几乎都是世袭,这样很容易在盘根错节的关系中,把朝廷命官架空,从而为祸一方。这次通过科举考试,面向全国所有识字的人开放,就是为了充实公务员。

    冉明改革后的县级官府,正式官员则一个县令或县长,两个县丞,六房主管,各房各六个副手,共二十一人。其他役倒是有国家俸禄,但是却不是世袭,由县令招聘,不能胜任则罢免。同时,为避免各级县政府被地方豪强把持,冉明打算采取公务员异地就职的办法。这样虽然不能完全避免贪污和**,至少比原来的制度好得太多了。

    随着冉明的准备越来越充分,但是科举日期也越来越临近。大量科举考生涌入邺城,让邺城人满为患。

    最为可悲的还是那些寒门考生,随着大量考生涌入邺城,邺城大小客栈都早已住满准备一博前程的考生。张方是河间人,世代都是寒民。不过其父张燕灾为雄壮,幸遇后赵将领张豺收为亲卫,累积不少钱财,为此张燕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教授张方读书识字。在张豺政变败亡后,张燕也死于乱军中,刚刚读过三年私塾也多少算个文化人的张方便投入中山真定一个商户充当伙计。

    如今年过三十七岁还孑然一身,身无积财。这一次他听说了魏国要举行科考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前去报名,其实张方倒没有能考中为官的心思,他只是冲着报名后可得一万钱的好处。说是一万钱,其实只是一枚银币。

    改圆制度已经进入了魏国的日程,不过要想改钱为圆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此时十枚银币,重约七两,如果兑换成铜钱则一万钱约重六十斤,普通人带着都会吃力。而这十枚银币在市面上的信用非常好。而且魏国政府对假钱打击力度非常大,此时的银币真正含银量只有七成,上面有复杂的纹饰,还有魏国一元的字样,非常容易辨认,更为奇特的是为避免有人刮下银圆上的银子,还制作的花边。用手指甲掐住银元,用力一吹,放在耳边可以听到明显的颤音,这个银元其实仿制不易。
1...351352353354355...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