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魏霸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tx程志

    按说十枚银币一万钱,可以购买将近十六石粮食,足够一家五口人吃上一年多。可是拿着这十枚银币来到邺城的张方却发现邺城的物价极贵,在河间一个驴肉火烧才两个铜钱,可是邺城却需要十二个,但是份量却比河间小了一半多。

    至于住宿则更贵,哪怕是最便宜的脚店一个大通铺一天也需要五十钱,这枚银币路上张方花掉三个,来到邺城两个多月吃住,再加上买些笔墨纸砚和书籍,张方手中早已没有钱了。

    距离科举考试还有一天,这天张方被客栈赶了出来,提着简单的行礼,张方舍下脸面向一个卖麻饼的店家要了一块饼,总算挡挡了腹中饥饿。

    望着满街道各色小吃,张方艰难的咽了咽口水,大力挥了挥拳头:“娘的,老子窝囊了一辈子,等将来发达了不弄几个女人都枉来这世上一遭。”

    张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他要当官,然后发财,再娶妻纳几个妾。却不想自己不能中,反而想到了中了以后自己应该如何活。

    张方腹中甚为饥饿,又像乞丐一样乞讨到了一顿饭食。作为帝都百姓,其实生活并不容易,不过由于来到邺城定居的人大都非富既贵,这里的就业机会非常多。不想费力可以在城门口或大街等着明显看上去是外乡人的客人,专门为客人介绍邺城的风俗人情或是处理一些事务,这就是像后世的导游和捐客,一天辛苦下来,怎么也能混过温饱,碰到大方的客人还能发笔小钱。

    对于肯吃苦能干活的人,自然不愁吃穿。现在邺城的人工费用已经不低了,几乎最次等的跑堂伙计一个月工钱都可以挣到两三千钱,还要包吃包住。

    就在张方想要再露宿街头的时候,一个捐客走到张方面前道:“兄弟,看你也很窘迫,我这里一个吃饭的门路,每月包吃包住一千四百钱,干不干”

    张方此时满脑子都是科举考试后应该如何潇洒,哪里听进去这个,他疾声大吼道:“滚,士可杀不可辱,吾乃读书人,特来邺城参加大比,你敢如此轻慢我”

    捐客一听这话,知道得罪不起。别说是他,哪怕是官员现在也不能阻拦考生考试。捐客都是地头蛇,自然分得轻重,虽然不能动手,不妨碍他放言恐吓:“我记住你了,最好你是高中,否则小爷我让你知道花儿为何这样红!”

    科举制度其实也无法避免舞弊,只不过科举制度是一种相对而言较公平的制度。这个制度只是比较而言,在南北朝所谓的寒士和历史上的寒士,其实和平民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所谓的寒只是相对而言,在古代书籍非常贵,以最普通的《论语》而言,即使到了活字印刷术大规模应用之后,每一本书也要卖到五十文以上,以网络普遍的观点,宋朝




第982章成立责任内阁
    第982章成立责任内阁

    安重阳身上穿着一件铁甲,大约是平日里维护得勤,铁甲叶子亮得耀眼,在冷风中还真有点寒光照铁衣的味道。

    安重阳在一年前不过是一个普通辅兵,可自从随谢艾入蜀的时候,粮道被蜀军袭击,此人凭着一身武艺和悍勇,硬生生杀成了两名蜀军甲士,成功从辅兵转为战兵,接着在平蜀的战斗中,他先登上城,在城墙上斩杀七名守军士兵,虽然最终被迫撤退,但是却因功升为伍长。

    此时,安重阳正率领着自己所队士兵完成了巡逻交接,返回营内。原本安重阳按照冉明的赏功规定,他应该去邺城接受冉明的接见,只是他虽然没有去邺城,可是谢艾的镇西军考功主事也没有侵吞他的功劳,而是将安重阳提升为队正。

    一队五十人,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排长了,算是军官了。可安重阳并没有满足,他则是想为自己父母兄弟多赚一点家产。要知道安重阳兄弟七人,除了老三夭折之外,活下来六人,还有两姐一妹。

    回营解散后,大家围在一起体息、吹牛聊天。突然怯生生的问道:“安队正,听说陛下欲组建安西军征讨西域不臣,你有何打算啊!”

    “只要组建了安西军,咱们镇西军西面就多了十万大军,估计以后就没有什么仗可打了!”

    “是啊,是啊!”

    “眼见这天下太平了,咱们这粮恐怕也吃不了多久!”一个什长道:“可是要退伍了,总有些不舍得!”

    现在魏**队的待遇非常好,虽然魏国百姓的整个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可是也只是仅仅勉强吃饱。至于肉类,那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改善一下生活。哪里像现在军中,每日三天正餐,从来不限食量,隔天一荤,平时油水还足。至于穿着,也都是好料子。

    特别是当兵的,哪怕家里再穷也不愁找媳妇。现在魏国百姓很愿意把女儿嫁给军汉,作为军属有半税的福利待遇,一旦阵亡了,还有抚恤田下发,立下军功,还有军功田。只要运气好,几年功夫就能积攒下来不菲的家业。

    安重阳道:“其实我也不想退伍,咱们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这日子有点盼头了。可是将来子孙会越来越多,现在倒吃喝用度足够,可是将来呢不如趁着现在年轻,还有热血,既陛下开疆裂土,咱们也可以发一笔财。”

    什长道:“只怕不易啊,咱们镇西军加上安北军,足足拥有四十七万人马,但是安西军只需不到十万人,差不多五个人中挑选一人。”

    一个士兵道:“我有一个同乡,他营部当文书,他告诉我,这一次安西军西征,陛下会在军中挑选真正的猛士,听说是要按陌刀军的标准选拔士兵!”

    “陌刀军的标准”安重阳早已听过陌刀的传说,听说陌刀军人人都是重装铠甲,手持陌刀,人人都是身高力壮的猛士,个个可以以一挡十,甚至以一挡百!

    “是啊!”士兵道:“选拔标准马上就会下放下来,首先可考核耐力,全副武装越野行军百里。据说还有什么抗饥渴训练。”

    “什么是抗饥渴训练”安重阳是陇右人,熟悉沙漠气候,当然知道西域缺水的问题。

    “就是在沙漠全副武装行军七天,谁剩下来的水最多,就会获胜!”

    “白马寺庙前,射那连胜十数场,更是目中无人,射那嚣张的道:“汉儿皆鄙夫!”众人皆怒,十数汉家豪杰上前挑战,但皆不敌匈奴猛士射那。射那又叫嚣道:“谁敢不服,不怕死的尽管来!”众人皆怒,正在这时一名身高不足六尺的童子进来道:“某来试试!”射那一看是名童子,更加嚣张的道:“汉儿无胆,小娃娃这里没有你什么事,回家吃奶去吧!”童子大怒道:“蛮夷胆敢如此某今天定要教训教训你!”说着猛然上前,但见那童子不及射那腋下,论体重,射那恐怕是那童子的三四倍。”

    这一日,临湘(今长沙)书场座无虚席,两个说书人用的是相声的方式,先来一段众人熟悉的《魏国皇帝驱记》作开场,热了场以后,转讲《三国英雄谱》。而前面所讲的内容,则是三国英雄谱中最著名的温候吕布吕奉先的选段。

    对于这次西征和南征,魏国除了准备物资和军队之外,皇家特卫的宣传部也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对全国百姓宣传方面。在古代,百姓的文化素质都非常低,寻常百姓几乎百分之百不识字,而且朝廷公文全部采取文言文书写,哪怕是识字,只要文学素养不够,也读不懂公文的意思。

    在这种背景下,白话文的故事在民间拥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经过冉明剽窃,产生了大的故事轮廓,而又经过众多文人艺术加工之后,产生了不少故事。根据冉明版本的《三国演义》进行改编的三国英雄谱就应运而生。

    冉明版本的《三国演义》对书中人物,大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艺术加工,如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吕布吕奉先,在罗版中的三姓家奴,在历代文史家眼中,吕布就是一个勇猛无义的小人。可是冉明却知道吕布却是一个悲愤色彩浓重的英雄。这倒是冉明尊重历史史实,吕布出身将门,其祖父吕浩为越骑校尉,其父吕良为骑都尉。事实上吕布和楚霸王差不多,都是军事超强,政治弱智。生生被政治家们玩死的。

    首先是吕布勇猛无敌,在并州原中威望很高,丁原对其百般打压,所谓的知遇之恩都是文人的粉饰,简直就是一个屁话。至于多投各方,刘备其实也不算差,这才是三国真正的第一小人。

    历朝历代全部采取了愚民政策,养民与羊,所以才产生了五胡乱华的悲剧。冉明宁愿养民如狼,哪怕将来会冉氏会被百姓吞噬一空,冉明也不想像明宋一样愚民弱民,也不像天朝一样把百姓当成傻子一样糊弄。所以为了宣传华夷之辩,冉明对历朝历代的将领和著名人物进行了艺术加工,从秦朝蒙恬到汉朝李广,卫青、霍去病、陈汤,都专门列传进行艺术加工。冉明不仅为吕布,同时也为公孙赞、曹操进行公正的评价。在冉明眼中,曹操是乱臣贼子,同时也是国之顶梁柱。至于袁绍则一脚踩到底。

    利用民间所熟知的英雄人名,对他们进行大规模宣传,从而唤醒百姓心中被封尘的血性和民族国家意识。

    对于江南地区新归附之地,由于南方文学昌盛,士族门阀遍地,士子大都自负,自然不会被冉明区区白文话故事所改变意识形态。可是那些普通百姓不同,他们大多文化程度比较低,而且在这个时代,是华夏尚武轻文的时代,民心淳朴爱国,民风质胜于文,但是却几乎都不怎么关心普通百姓的教化,所以魏国的宣传一进入到这个地方,就像一场大雨滋润了一片暗藏种子的干旱土地,很快就生根发芽。

    江、湘、交、广、宁诸州,百姓的华夷观念都被激发了出来,并且迅速形成了行动,特别是广州和交州、宁三州,这里在中国是南疆地区,汉人人口比例不大,各地诸胡势力庞大,在晋朝的时候,当地官府为了避免诸胡制造事端,通常都是默许土著部落欺负汉家百姓,汉家百姓在广、交、宁三州郡县城池中还好些,但是在地方的百姓,每天却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那些土著部落想抢就抢,想杀就杀,反正当地百姓打又打不过,报官也没人理,豪强倒可以凭



第983章赛里斯人好有钱
    第983章赛里斯人好有钱

    而冉明则把内阁成员各职责细化,每一个阁员则单独负责一块,这样,首辅大臣(官称丞相、也有人称其为首相)可以统揽全局,而其他阁臣也可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施展拳脚,上下一体如臂使指。

    最初冉明打算把六部尚书全部入阁,然后加上首辅,这个是七个内阁成员,然而由于历史上中国都是封建社会,而魏国则是工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体制不同,所以原本的六部架构,就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

    不过冉明可没有像后世天朝那样弄出二十六个部来,而是弄出了十七个部,除石油、化工、航天、铁路等部门不设,还有外交部冉明也没有设立。所谓的外交部仍沿称鸿胪寺,外交主管则为鸿胪寺卿。虽然魏国也需要外交工作,但是冉明的宗旨就是军事为先,不服就干,外交让步,能用军事解决的问题,绝不用外交手段解决。

    什么纵横。什么诡辩,这都基于一个现实,国强则外交强,国弱则无外交。认你说破大天,外交也外交不来实在的利益和领土。

    所以冉明举行这个内阁制,既不像唐朝的内阁,也不像明朝的内阁,而是一种在明朝内阁的基础上进化的内阁制度。冉明继续说道“内阁首辅大臣,首辅大臣可由皇帝提名,全国太守、刺史以及职司主事以上官员选举产生。全国目前共有三百二十八票,外加南洋四镇总督四票,首辅在全国选举票数超过半数,则可直接当选,若无半数,则由皇帝任命。而内阁成员,则由内阁首辅大臣负责组阁,把内阁成员提名,有皇帝和开英阁学士审核。”

    冉明的介绍中的讯息太多,一时间大臣都消化不了,特别是天英阁这是什么东东冉明又介绍道“这个天英阁学士,朕计划是由魏国公爵以上勋贵兼任,所有公爵以上人员,皆兼职天英阁大学士。”

    魏国的候爵泛滥了,可是公爵却没有,除了冉闵开国时封了四十八个公爵爵位之外,冉明朝又七个,此时魏国总共只有五十五个公爵,籍罴一个王爵,此时天英阁成员则为五十六人。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权力仍没有下放,而都是在一个圈子里。冉明咳嗽一声道;“首辅大臣没有陆相和海相的提名权,海相和陆相以及参谋总长为皇帝直接任命,军官升迁和考功,则归国防部考功司管理。”

    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避免形成文贵而武贱,历朝历代,吏部主管天下官员任免,而武将任免其实也掌握在文臣手中,这样以来,为了自己的前程,武将不得不向文臣低头,形成文高武低的局面。

    冉明对这种现象非常痛恨,特别是在后世当冉明看到历史上韩琦为了打压狄青,对其部将不言而杀。还说出了名言“东华门唱名才是好男儿。”明宋两代,其实有一点是相同,那就是国家视军人为奴隶,这样也不能怪军人不为国家卖命。冉明痛感由于贱视武人导武人地位低下,以至于军队战斗力每况愈下的教训,于是着意提高武人的地位,将军队的统御之权完全抓在手中,让军队自成体系,不允许文官通过掌握升迁的方式来压低武人的地位。并且,他多次赐予军队中的高官荣衔,以便给他们更有底气维护自己的地位。

    他并不害怕给武人以高地位之后武人会作乱,因为他知道,只要民心军心在朝廷一边,谁作乱都不可能得逞,极少有人会铤而走险——而如果民心军心尽失的话,就算武人不作乱,王朝又怎么能保得住呢

    冉明其实更相信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功高盖主之臣,只有无能之君。就像后世天朝太祖,他从来没有直接打过任何一仗,天朝那么多将帅,谁敢反他至于后代扶不上墙,那也怪不得别人,就算把天下将领都玩废了,可是还有外敌啊,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在汉民族强盛的时期俯首听命,可是一旦中原王朝露出疲软之色,他们就会像见到血的狼一样,一涌而上。对于这一点,冉明更相信,维系统治的基础不是武人乱政,而是朝廷不作为。唐朝形成藩镇的根本原因就是朝廷官僚,大量寒门人才没有出头的机会,所以他们才会依附藩镇,对抗中央。

    要想保持廉洁有效的运转体制,只有在制度上着手,加强透明化管理,让贪腐无处遁形。贪污受贿抓住之后,立即抄家灭族,在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捞钱想上外国跑,门都没有。

    这么一说开,在场的大臣们都明白了,这个首辅和可以说是丞相,而阁员则为左右仆射,虽然名称不同,但是职责却相同。丞相不能兼管军事,否则置皇帝与何地再说首辅拥有了内阁提名权,把人事权和财权都掌握在手中,这个权力已经够大了。这么一改革,其实大臣们也都非常赞同,把六部改为十七部,这样以来就多了十一个部堂尚书,二十二个侍郎,四十八个职司主事,这等于多置了八十一个高官位置,这样也是皆大欢喜。

    王简道“陛下,可如此以来,这皇权。”

    冉明摆摆手道“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朕是人,不是神,也会累,也会疲惫。人也会越来越老,汉武帝年轻的时候是何等的英明,远见万里,可是到了晚年也一样昏庸。朕就像把国事托付给大臣,维持国家的运转,这样以来,朕可以好好歇歇,也可以离开这九重之地,出外面看看朕的这大好河山。”

    “陛下明见万里,臣等不及!”众臣看到冉明这样轻易自动放权,顿时欣喜异常。

    皇位争夺是非常血腥的,这也是天下动乱的根子,谁都想当皇帝,都想享受天下至尊的乐趣。然而,这同样是一个祸根,一旦改朝换代,皇族的下场也是非常悲惨的。除了刘阿斗之外,很少有人可以善终,特别是爱新觉罗氏,那简直就是逆天了。冉明把权力放给首辅,自己把握军权,也不怕首辅想当皇帝,枪杆子里出政权,任谁是再大的本领,也敌不过枪,敌不过军队。

    就在这个时候,秘书郎习辟疆抱着一大叠文件,把所有的文件下放给在场的大臣。这些文件是冉明和王猛制定的责任内阁制度的书面文字文件,上面明确而详细的写明了新成立的部是什么权限,有什么职责,首相的必备条件。

    冉明可不像明朝弄什么非清贵文臣入阁,什么非翰林不得入阁,其实清贵文臣用阁,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漏洞,听上去非常好听,可是事实上呢,那些翰林学士不是状元就是榜眼、探花之流,文章诗词倒样样出众,可是对于地方治理和国家管理绝对会是一头雾水。

    冉明入阁的条件则非常奇葩,首先明确规定,未在边地为官者不得入阁。这一点是冉明想破了脑袋想出来的制度,首先是中国王朝历朝历代对外疆地区治理根本不到位,像朝鲜,在汉朝时期已经是乐浪郡的辖境了,偏偏千年传承,最后在明朝独立了出去,至于交州诸郡更不用说了,哪怕占领的地盘再大,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去治理,仍然无法进行汉化。

    所以,冉明特别指出一点,入阁条件,必须至少在边州为官一任,考校优秀的官员。边州的范围其实就非常广了,像魏国如今幽、并、营、并、秦、凉、宁、广、交州都属于边州,这样就是激励那些有进取心的官员自动下放边州为官,治理边地。这样以来,魏国的边州郡县汉化程度就会加快,成绩也会非常显著。

    你想入阁,去边州吧,边州立功快,很容易出成绩,这样就具备了入阁的条件。弄不好还可以成为天下首辅,这可不比汉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小。

    虽然边州条件差,气候恶劣,也会非常艰苦,可是和远大的前程相比,这点苦倒不至于不能忍受,五年时期为一任期,只要是边州,考校中上,就可以提升一级,这可比中原州郡容易多了。
1...352353354355356...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