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小公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一行人轰然杀入了大内,几个内官凄厉的喊叫着。
看似惊恐的向后跑,然而那样子却更像是给这群人领路。
张升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他浑身的冷汗直冒。
甚至都不顾自己刚刚被推翻在地上浑身疼痛,拼命的跟在了后面。
他已经猜到了这些人打算做什么,他甚至可以预见这皇宫中即将爆发的血腥冲突!
这些人定然是在宫中有了内应,弘治皇帝病情日渐加重此事他亦是知晓的。
但这种消息外界基本是不知道的,尤其是前几日开始宫内御医、随侍随着皇城封闭不得而出。
他们又是如何得知的?!
“护驾~护驾~~”
凄厉的喊叫声在这皇城内响起,不断的有侍卫汹涌而来。
但看着全是官袍、最低五品,且未曾佩戴武器的官宦他们也傻了。
这……这不像是来袭击的装束啊,可他们又确实正在往前冲。
“诸位大人!诸位大人且留步!不得往前!不得往前!!”
侍卫首领见状声竭力嘶的吼着,腰间的刀“啷呛~”出鞘。
身边的那些个侍卫们则是接连成阵势,试图要挡住这些个官宦们。
“此乃大内重地!诸位大人请自重!!冲击大内,满门抄斩!!”
这句话似乎暂时吓住了这些个官宦们,至少看的他们的脚步已经放缓了。
亦是这个时候,几个小太监看似无意的撞了过来。
眼见他们一下子冲乱了这些侍卫们的阵型,其中一个领头的对着那些官宦们大喊。
“不好了!不好了!陛下……陛下晕过去了!”
便见这些个原本已经有些停住了的官宦们,“轰~”的一下就炸开了。
“救驾除佞啊!杀贼!杀贼!!”
几个侍郎振臂一呼,顿时这些个官宦们轰的一下冲向了这些侍卫。
侍卫们也慌神了,大明朝可是重文轻武的。
五品的文官啐一个三品的武官,那也是常事儿。
现在这里站着的最小也都是五品,他们这些侍卫连个五品的都没有。
哪里敢真的对这些个文官们动手啊?!
尤其是看着侍卫头领都假假的挥舞一下刀背,然后就被人群冲开了。
他们这些个侍卫又哪里敢真的动手?!
大明朝现在的侍卫可没有开国时期的强大了,唯一可以称道的大约也就是击技内监。
英宗当时发生过曹钦造反事件,这些侍卫当时的战斗力简直不要太渣。
甚至后来嘉靖帝差点儿都被宫女给嫩死,由此可见宫内的安保其实已经烂成一锅粥了。
“哗啦~”的一下,这些个文官们终究是冲破了侍卫们的阵势。
主要是这些个侍卫们谁也不敢真对他们动手,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冲过去。
眼见几个小太监打着一个古怪的手势,几个侍郎会意颔首。
“走!到陛下的殿内求见!若是陛下真有不测,我等当为国尽忠!!”
冲破了侍卫们的封锁,这些个官宦们顿时胆气剧增!
他们嗷嗷的叫着,甚至有人夺过侍卫们的佩刀便随着人潮一并冲去。
有人第一个下手了,其他人自然也开始抢夺兵刃。
侍卫们开始还有人反抗,但见其他同僚都是半推半就。
那些个红了眼珠子的文官们回身抽刀,顿时也不敢再犟了。
夺了兵刃的文宦们一时间气势暴涨,皇宫大内、御前侍卫又如何?!
他们如今却也不是震慑于我等一身正气,乖乖的将兵刃交出么?!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不知道是谁先开口吟唱起了文山先生的《正气歌》,一时间这些文宦顿感热血澎湃!
那种天下间舍我其谁,那种夺我命不可夺我心之心潮澎湃如涛!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一声声的吟唱,竟是合成一道惊雷一般的巨响。
轰然如滚雷一般回荡在皇城之内,那些侍卫、内监们似乎亦被他们所震慑纷纷避开。
顿时前路一片坦途,远远的已可见大殿前门了。
这个时候,大殿门前竟然站着一个人。
几位侍郎定睛瞧去,眼见竟然是张瑜!
他们倒是没有想到这老家伙,居然会站在大门等着他们。
一时间胆气更壮,尤其是几个侍郎。
看来大事定矣!我等只需登高一呼,天下必然从者如云。
到时候京师一乱,再宁王与张忠二人率军回击!
便可彻底将这大明拨乱反正了!
几个侍郎甚至都开始琢磨,如何把几个重要的部署拿到自己的手里。
军械营造局这必须要拿到的,不能再放任军械旁落了。
还有皇家内库、各家货殖会的股子,想到这些年英国公家挣下的金山银海。
一时间几个侍郎心头火热,炒了英国公府!





明朝小公爷 第七百八十六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捌)
“救驾除佞!!”
一群本来就手无缚鸡之力的宦们,居然嗷嗷的叫着抽出刀来。
他们在这一刻那是真把自己当成盖世猛将,常山赵子龙了。
“吱”
猛然间,便见得宫殿后方窜出一支烟花很是突兀的飞窜上了天空!
随后突然在天空中“啪!”的一声,直接炸开了。
烟花升空的尖啸声,还有突然在空中炸开的轰鸣声是十分巨大的。
这巨大的声响甚至一时之间压住了,下面的这些个宦们的声音。
他们愣愣的看着烟花腾空而起,在皇城的天际上轰然炸开。
即便是在大白天,依旧是能够看到烟花在空中绽放的绚烂。
“听说你们想要见朕?!”
一个清冷的声音悄然在那些官宦们前面响起,这道声音他们很熟悉。
甚至可以说是无比的熟悉!
这个声音并不大,甚至都没有带着什么激烈的情绪与语句。
然而这道声音的响起,却让这些个宦们脸色瞬间煞白。
“吱呀呀呀”
他们走进来的宫门不知道何时,居然被一群戴着面甲的黑甲军卒占领了。
这些黑甲军卒缓缓的将宫门关上,随即“咔咔咔”的集结成阵势一言不发。
此时,整个宫殿前的地面“轰轰轰”的抖动了起来。
无数的黑甲军卒,沉默的从大殿周围涌出!
他们沉默如同山岳,而行进如同潮水。
轰然的奔涌而出时,却是那么的竟然有序。
这种井然有序中带着的是一种肃杀,是一种萧索。
这甚至比他们呼喝战号,更让这些个官宦们心悸!
“怎的?!尔等要见朕,言之凿凿救驾除佞”
这道声音,再次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眼见那大殿前站着一位面容坚毅,隆目美髯挺拔如松的中年男子!
这男子气度雍容华贵,身着金色九蟠龙绕百宝镶金丝战铠。
腰间悬着龙胆七星真武百宝镶天子剑,身后站着大内两大高手戴义、萧敬!
大明帝国军部总长、英国公张懋,则是身着他那套百战铠甲。
手按御赐长锏,护持在这男子的身侧警惕的盯着这些个官宦们。
张瑜、刘泰等人尽皆跪在了这男子身侧,整个人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
“说话!朕在问你们话呢!!”
猛然间,在站在大殿前的男子龙目如电闪过寒光。
那大殿前原本气势如虹的官宦们,顿时“扑通”的跪倒了一地。
“怎的?!都以为朕薨了?!都盼着朕薨了?!”
下面的那些个官宦们听的这诛心之言,直接趴在地上话都不敢再说半句。
甚至好些直接当场就给吓的尿裤子了!
“陛下!陛下!臣乃一片赤诚、一腔忠孝啊!臣是担心陛下”
在那台阶上的自然是弘治皇帝,而萧敬他们已经抬出了龙椅悄然的摆在了弘治皇帝身后。
低眉顺眼的,等候着弘治皇帝发落这群人。
弘治皇帝则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些官宦们的表演,心下不住的叹气。
国朝百五十年养士,怎么就养出这样的一帮玩意儿来了?!
让他们担负实事没几个靠得住的,朝堂上争权夺利、耍阴谋诡计一个赛一个的厉害!
弘治皇帝双目冰冷,心下叹气。
除了英国公一系他能信得过的,还真就不多了。
如果不是调查局早已经察觉到了些许问题,不是随侍的陈州同疑惑于太医院的一些方剂动作。
弘治皇帝自问,或许现在都已经薨了!
尤其是他从前的身体状态,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从前的身体状态。
那种状态下,再被人以热风火毒强袭之下。
活下来的几率,几乎是没有。
而且这两人还是跟在自己的身边的,他们完完全全的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
只需要用一个“服药治疗”的借口,就能够将自己堂堂正正的毒死在这皇宫大内!
“呵呵呵可真是大明的好臣子啊!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高台上的弘治皇帝发出了丝丝的冷笑,这笑声中下面的那些个辩解再无声息。
张瑜、刘泰都跪在了弘治皇帝面前,这件事情还不够明显吗?!
弘治皇帝如今精神旺盛,完全就没有一丝病倒的模样。
这些,都还不够明显的吗?!
“陛下!臣等冤枉啊!陛下!!”
弘治皇帝看得这些人的模样,一时间不由得有些意兴阑珊。
眼见他缓缓的站了起来,摆了摆手道:“萧伴伴,你且让张伴伴彻查此事。”
“之后转刑部量裁,由大理寺判处便是。”
萧敬缓缓的对着弘治皇帝拜下,声音轻柔而坚定:“内臣遵旨!”
却见他缓缓抬首,看着弘治皇帝眼底中的悲色突然心底不忍。
他是从小伺候着这位陛下长大的,这位陛下有多仁厚他心知肚明。
无论宫内宫外,没有哪个人是真吃过弘治皇帝严厉惩戒的。
即便是说了让他极为不开心的话,他也只是将对方调离但不会降职。
更不会允许其他人迫害。
宫里都很清楚,后宫周太皇太后那是得罪不得的。
可若是无心之失导致老太后震怒的话,就赶紧去找陛下。
多数时候陛下都会帮忙求情,顶多是判罚到金陵去守皇陵。
命还是能保住的。
“陛下!且保重龙体,殿下与大明都不能没有您啊!”
萧敬说着,躬身对着弘治皇帝大礼拜下。
这一拜之下,弘治皇帝亦动情了。
长叹一声将萧敬搀扶起来,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眼见他转过身对着一身戎装躬身待命的张懋,沉声道。
“懋公啊!此间事宜,便交给你了”
“陛下且放心!老臣虽是年迈了,却还可为陛下、为我大明长舞干戚!!”
一门忠良,我大明唯独英国公啊!
弘治皇帝长叹一声,余光再次扫到了这些跪在大殿门前的官宦们。
眼底里闪过了一丝厌恶,这一丝的厌恶亦被挡在了远处的三大学士察觉到了。
三大学士见此,则是浑身冰冷。
他们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些个官宦读书人已经触及到了弘治皇帝的底线了!
由洪武朝始迄今渐渐抬起来的读书人的地位,恐怕要断绝了!




明朝小公爷 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玖)
“查!司设监太监张瑜、掌管太医院事右通政施钦、院判刘文泰和御医高廷和……”
“随堂太监鹿鹤、御马监太监张昭、司礼监郑礼……等,勾结匪类、图谋叛逆、意图弑君!罪大恶极!……”
调查局张诚不知道什么时候缓步站出,却听得他声音冰冷。
不带着任何一丝的感情,对着下面的官宦们念出自己手上的本子。
“查!刑部侍郎钟会、礼部清吏司郎中周胜、礼部员外郎陈德……等勾结匪类、图谋叛逆……”
这一下,那些个原本就在殿前哆嗦的官宦们“扑通~”一声翻倒在地。
眼见他们翻倒在地上全然没有了刚才的气势,满地散乱的他们看着就像是一只只凄惨的癞皮狗。
大殿前的尘土粘满了他们的官袍,一部分的官宦甚至双腿在地上不住的打颤。
甚至好几个还能看到胯下竟然涌出一汪水来,只是这一汪的水带着的更多的是一股腥臊味儿……
“陛下!臣冤枉啊!陛下!陛下!!”
此时,赣州,豫章。
宁王府内无数的官员在推杯换盏,一群人其乐融融。
朱宸濠满面红光的带着宁王世子,和这赣州官宦们推杯换盏。
到底他是宁王面子是不能不给的,即便是赣州的镇守太监们亦都到齐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肥硕的朱宸濠一看时辰都差不多了。
便使了个眼色,宁王世子会意的去讲自己的母妃搀扶回了后院儿。
现场的侍女们也都撤离下去,默默的换上了一群人高马大的侍卫、家丁。
首先感觉到不对的是几个武将,到底是有行伍经验之人他们很快的发现了周边气氛不对。
可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也不好做什么,亲兵也都在外头呢。
且兵刃亦没有带,于是只能是暗自防备却不敢吱声。
说起来宁王这一系要造反,那不是没有缘由的。
当年永乐陛下起兵这事儿说到底,也是被迫为之。
追溯上去的话他侄儿要削藩,削藩这事儿也就罢了。
那会儿永乐帝虽说是诸王中最强,但也不太敢直接做反。
毕竟当时大明开国不久,金陵方面那可谓是兵强马壮。
切各家诸王也都各怀心思,若是他们最终拿自己的脑袋邀功可就不好玩了。
可惜方孝孺他们几个似乎不这么想啊,而偏偏永乐陛下他侄儿又非常听这几人的。
削藩也就罢了,这位建文帝居然逼死了好几个皇叔。
这就干的比较过头了,可那会儿永乐帝也没琢磨直接造反。
毕竟差距太大,且资源不足。
想要从贫瘠的京师拼死打到繁华的金陵去,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永乐帝后来起兵折腾了很多年。
最终才凭借着一堆反骨仔,摸到了金陵的门槛上。
那期间知道自己实力不足的永乐帝,不得不拉拢很多兄弟帮忙。
这其中就有宁王一系,而且宁王一系当时收拢了一堆前朝溃兵。
这批人都是没个家的、没了族的,属于打仗不要命的那些。
而且他们还是骑兵,永乐帝那会儿可是非常看重这一点。
于是掏出来的好处有些大,野史记载永乐帝甚至许诺的“共天下”。
宁王这一系也不知是真信了,还是迫于形势。
总之手上的兵是借出去了,彻彻底底的站在了建文帝的对面。
结果打了好几年永乐帝还真成了皇帝了,这下宁王系的就兴奋了。
这相当于你投资二十万的股票涨了十倍到两百万,那你也兴奋的不行啊。
然而永乐帝似乎没有兑付的打算,坐了龙椅意思就不一样了。
当时的宁王也聪明,那些鞑靼骑兵能为了银子跟他混。
自然也能为了银子跟永乐帝混啊,且永乐帝不仅能给银子还能给爵位。
于是当时的宁王就很憋屈的把这笔帐自己销了,然后又被发配到了赣州来……
这相当于你投资二十万的股票涨到了两百万,可对方公司不兑付不说还抢了你北上广的学区房。
一脚把你踹到了赣州豫章,给你一套郊区房。
那你肯定也恨的不行啊,这仇必然世世代代都记着。
永乐陛下这一系自然也知道这事儿办的不地道,于是历代以来都是恩威并施。
一方面削减宁王系的护卫,另一方面也多赐予钱财田亩。
一方面对于御史、地方的弹劾留中不问,另一方面多派镇守太监监视宁王一系。
一手连削带打之下,到了这一代的宁王手上已经没了护卫了。
只不过这位宁王也被养傻了,他居然琢磨靠着结交匪类、山寨流寇来“养兵”。
而且是真以为这帮人是有多能打的豪杰,准备在自己起兵的时候让他们为主力。
其实说到底却也不能怪宁王,赣州的卫所兵卒很多时候确实连匪类的战斗力都不如。
于是没出过远门的宁王认为,这些匪类可以让他横扫天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天下卫所皆如此的话,那他手上的那些个土匪们包打天下也不是不行的……
“诸位!诸位!今日内子小事,竟劳动诸位良才亲至!小王倍感荣幸啊!”
肥硕的朱宸濠哈哈的笑着,对着这满院的文武官宦们举起了酒杯。
见人家如此客气,下面的官宦们自然是连道不敢。
“相信诸位亦知如今陛下病重,按说小王不该如此操办的……”
朱宸濠说着,竟是生生挤出几滴泪来。
眼见他昂首挺胸,一副忠肝义胆的模样。
“只是前几日,接到了陛下密旨!小王不由得心下痛哉!!”
陛下?!密旨?!给宁王?!
下面的文武官宦们全傻眼了,这特么神马操作?!
陛下的密旨给他能做什么?!
不客气的说一句,哪怕是给一个边将也比给宁王有用啊。
“陛下有旨!听宣!!”
刘养正这个时候窜出来了,眼见他浑身激动的不住打抖。
手中的那封“密旨”倒是像模像样的,毕竟宫内有张瑜他们在。
模拟一封密旨,倒是问题不大的。
“臣等接旨……”
已经有人感觉到不对了,但毕竟这宣称是弘治皇帝的密旨。
依照着礼仪,他们还是得跪下听宣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但随着刘养正将这所谓的“密旨”读出来的时候,下面的文武官员们便跟着颤栗了起来。
这道密旨的形制是对的,但特么内容傻缺不说,还特么是造反啊!
什么“敕宁王朱宸濠,领天下兵马大总管入京勤王”这种屁话都能编出来。
特么真当我等是傻子么?!
本来内容也是宫内的张瑜他们制定的,可惜宁王殿下的军师刘养正公一瞅不舒坦。
咋能你们搞呢?!这岂能凸显我刘养正的本事?!
于是拿过来改了,但形制到底是对的。
好赖刘养正公那也是举人,形制还是懂看的。
架不住麻烦的是,他伺候的宁王殿下水平有限啊!
要写的太过半文不白的,这位宁王他看不懂啊。
于是为了照顾这位宁王殿下,不得不把很多话弄白了说。
“大胆!!宁王殿下,请斩此獠!!”
到底是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此人便是如今的赣州布政使孙燧孙德成。
孙德成乃弘治六年进士,十年授刑部黔州司主事。
后来在张小公爷搅动下,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变化中调任到了这里。
这位原本正德十年才迁右副都御史、赣州巡抚,如今莫名其妙的迁成了赣州布政使。
“哼!陛下有旨,乃令我总领兵马勤王清君侧!孙燧!你莫非要抗旨不成!”
眼见朱宸濠冷哼一声,死死的盯住了孙德成。
“宁王自重!安得此言?!请出诏示我,如诏书为真本官甘为前驱!”
这话直接把宁王给问住了,特么这道密旨是宫里搞出来的。
说到底那是不清不楚,谁也没法证明的事儿啊!
“且如今陛下只是患病,京师自有忠良在侧!何须殿下领兵?!”
孙燧得以不饶人,一字一句的直接逼问了上来。
刘养正顿时被问的是哑口无言,朱宸濠更是气的哆嗦。
“毋多言,我往南京!汝当为扈驾!!”
既然回答不了,那就干脆不回答了。
谁知这话直接把孙德成给点炸了,这家伙一个蹦达起来张口就骂。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吾忠良之士,岂从汝为逆哉!!”
朱宸濠原本还琢磨自己登高一呼,能够从者如云呢。
结果尼玛刚开口就蹦达出来一个唱反调的,还特么骂自己是逆贼!
“来人!来人!捆下去,稍后砍了祭旗!壮我声势!!”
恼羞成怒之下朱宸濠也干脆不管这么多了,劝解他个屁啊。
直接不服的全都砍了,反正回头自己做了皇帝让人怎么写都行。
“尔等敢!逆贼!汝曹安得辱天子大臣!!”
这回跃出者却让朱宸濠心下一凝,不敢妄动。
1...416417418419420...4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