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被那位如此提醒当时的张小公爷才恍然大悟,难怪许多小国不时会爆发战乱。
而且周期几乎都是二三十年一次,而且爆发后双方杀的你死我活。
将一切打成废墟,又会坐下来谈判。
他们终究是无法彻底的消灭掉自己的对手,而和平永远只是暂时的。
一场大乱后,他们会诡异的平静二三十年。
这二三十年间他们会发展的极快,大量的资本涌入。
当抵达一个临界点的时候,他们又会诡异的发生战乱……
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如果需要更长远的利益,那么就需要多赢的局面……”
当年的那位,是这么跟张小公爷说的。
“利益需要适当的分出去一部分,同时保持适当的发展。”
如果有不够聪明的,那就换一些聪明的。
合作者只需要维持住稳定,保持住基本盘即可。
而合作者不能只是一位,得是多位。
他们可以交替,如果出现搅局者就把最合适顶锅的合作者丢出去。
换上更聪明的合作者,将这种合作一直持续下去。
最终形成一个多方得利,所有人默契而根深蒂固的势力。
那位还很随意的给张小公爷举了几个例子,听得张小公爷周身不寒而栗。
当时只能心下叹气,弱小国家果然只是表面上看起来风光。
实际上他们的一切,几乎都取决于大国的态度。
所以当时在船上的时候,张小公爷已经考虑好如何将这一手用在南洋诸国上了。
这个方式在安南等三国用起来时候,非常的顺畅。
杨一清在给弘治皇帝的密奏中,表述了当地那些新生豪绅们的配合情况。
这些人几乎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明人,甚至他们要把这种概念植入到其他当地人的心中去。
“三五代后,此地疆土即便非我大明占名,亦实与我大明疆土无异……”
跟现场的这些个货殖会的会辅们商议完毕,挥退了他们之后。
张小公爷才让海因里希坐下来,对着他一字一句的道。
“海因里希,这是我给你创造的机会!但是否能把握住,可就全看你的了!”
明朝小公爷 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因里希携重宝,流芳百世老钱能(上)
“尊敬的玉螭虎阁下,海因里希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话虽然不知道是别人教他的,还是他自己看书学来的。
但终归是开始学习一些中华知识了,张小公爷欣慰的笑着摆手让他起来。
随后便是低声问他,这回带来了什么种子。
“阁下明鉴!这次海因里希归国,果然看到了不少新鲜物种!且种植的都很成功!”
提到这个海因里希就很高兴了,原本他还担心完不成小公爷交代的任务。
怎知道回去后一打听,那位哥伦布带回来的很多物种不仅种植成活还产量不低。
很多都研究出了种植、食用方法,这让海因里希极为惊喜。
赶紧收集了一番,然后抓耳挠腮的把很多拉丁文记录翻译成了汉字。
可怜的欧罗巴这会儿可没啥像样的纸,他们的纸可是非常贵的。
所以张小公爷看着海因里希让人从自己的宅邸那边,扛来一箱箱的种子。
而拿出来的是一卷卷的羊皮纸,他丝毫没有意外。
欧罗巴的造纸业别说是大明这会儿了,便是到十九世纪初期都渣的一批。
别看他们得到造纸术时间也比较早,但那差了大明不止一个时代。
但这个事实很多时候,被人隐瞒了下来。
每每想到这事儿,张小公爷总是愤恨后世那些瞎编教材的狗杂碎。
譬如某某写的《夏令营里的较量》,张小公爷当时被人怼“垮掉的一代”那怼的是口沫横飞。
可惜多年后他才从乌鸦那里知道,那批写的啥鸡儿玩意儿啊!
简单的几个巨大的漏洞,按说稍微动动嘴打听一下就能知道。
标准的军人负重,是自身体重的1/8。
即便是精锐的作战小队,负重基本也就在自身体重的1/4浮动。
而达到乌鸦那样的精锐,极限负重顶多1/3到头了。
然而那位在《较量》里面,他笔下的扶桑孩子负重能达到体重的1/2!
还有行军速度,这特么更夸张了。
大明此时的骑兵奔袭,日夜兼程不过是一昼夜可行百里。
即便是现代化的美军机械化行军作战,推进一日亦不过百公里左右。
然而扶桑孩子,两日徒步行进百公里!
而且还是负重在20kg,近乎在自身体重1/2的情况……
这尼玛……野生奥特曼呢?!
初被学校家里勒令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张小公爷一脸懵懂。
但渐渐长大,再从乌鸦那里知晓这些顿时满心敲塔玛!
然而那位作者不仅没有丝毫羞愧,还引以为傲大言不惭的说是他激发了少年们向上之心。
对此,张小公爷只有口头上暴力与其女性祖先发生非友谊侵入负距离接触关系。
再提到纸,张小公爷就更憋屈了。
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犊子给编的。
忒特么混蛋了!
达芬奇那会儿是十五世纪中期,虽然说造纸术已经传入了欧罗巴。
可当时欧罗巴根本就没有改进造纸术,用的还是华夏汉朝时期的技术啊!
那会儿欧罗巴的纸别太金贵了,甚至只有宗教经典才舍得用纸去印刷。
且他们还造不出特别巨大的纸,16~17世纪原料只限于破麻布而已。
长期只产单一麻纸不说,所造最大尺幅的纸也仅有31x53英寸或2.4x4尺。
可即便是这,那特么产量也有限、价格可不低!
为何那个时期的画作,多数用的是画布?!
一则因为他们做不了那么大的纸张,其次便是画布比纸便宜多了啊。
达芬奇导师让他拿纸去打草稿画鸡蛋,别说是当时了。
即便是后来达芬奇自己,也达不到那么豪遮啊!
羊皮纸、草纸、麻纸……等等这类纸,其实才是现在欧罗巴的真实情况。
张小公爷摊开来,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汉字。
里面竟然提及的有“玉米”,见状他不由得诧异的望了一眼海因里希。
后者楞了一下,颇为不好意思的垂首道。
“此物种子颇大、禾秆较长,色泽如玉、其粒如米。所以干脆译做了‘玉米’。”
张小公爷表面微笑点头,心下却感慨。
转了一圈,它还是叫做玉米了。
“这是……红薯?!”
张小公爷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楞了一下。
海因里希则是垂首低声道:“是的,因为它的皮是红色所以叫‘红薯’……”
好吧,张小公爷翻了个白眼。
然而事实上张小公爷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
大明的轰然垮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为核心的一个缘故,便是小冰河时期的到来。
小冰河时期的到来,让整个大明疆土内大部分的区域温度不断下降。
同时带来的还有后期大量的天灾,这些包括了蝗灾、水灾、旱灾……等等。
然而帝国此时已经没有了初期时候的控制力,更没有帝国初期时的那份悍勇。
士绅的力量根深蒂固,犬儒站满朝堂、争斗不休。
武将难得能打的几个,都难以出头还被牵连到朝堂争斗中。
最终这个帝国,才会轰然垮塌。
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粮食减产下饿着肚子的百姓,不断的奋而揭竿……
这,才是压倒大明的最后一块砖石。
有粮,国方稳、民可安!
饭都吃不上了,那么揭竿而起便成为了必然。
玉米、红薯!看着这两项,玉螭虎缓缓的吐出一口气。
这两项只要操作的当,那么整个大明基本不会有揭竿而起之虞!
“来人!去请钱公来,与他说莫要声张!”
看了一圈海因里希带回来的东西,张小公爷呼吸都有些不稳了。
这里面的东西太多了,想要在大明内铺开来还需要时间。
不过张小公爷对此早有腹案,这便让人将钱能这老家伙找来。
老钱啊!小爷送你这场富贵,恐怕是要让你流芳百世了!
而老钱能收到了消息自然不敢怠慢,张小公爷是谁啊?!
那可是他老钱的抬举恩人啊!
若是没小公爷指点,他老钱能顶多是在金陵养老罢了。
哪儿有如今的帝宠啊!小公爷召唤,他老钱能飞也似的就奔来了。
明朝小公爷 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因里希携重宝,流芳百世老钱能(下)
“你想流芳百世、受万世香火么?!”
老钱气喘吁吁的过来,张小公爷当头就给了他这么一句。
顿时这一句话,直接把老钱的心就给扎了。
“狗犊子才不想呢!!”
听得这句话老钱顿时眼珠子都红了,开玩笑呢吧!
若是从前的话,老钱还真就跟他的姓氏似的——考虑钱。
可现在需要考虑钱么?!
不需要了啊!
他老钱这是真有钱了,而且光明正大挣的、陛下赐的!
满朝文武没人能挑出理儿来,还得夸他老钱能干。
为啥?!老钱拿到的越多,说明他为国朝卖命的越狠啊!
实实在在从矿上挣的银子,这些银子回流到的是户部银库、陛下内库去。
咋地?!要跟户部刚一波?!还是跟陛下刚一波?!
绝对没有人想这么干,因为那是找死……
老钱现在有钱,而且是非常、非常有钱!
且他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后路了,这辈子享受就完了。
他现在的功绩,除非他作死造反。
否则的话只需到他乡退休的时候,直接就能退下去。
回京师抑或常驻夷州皆可,每月内库还会给他拨付银子禄米。
身后事也不用考虑了,陛下都亲口说了。
那显忠祠里有他钱能的牌位,那特么还考虑个甚?!
所以现在千古留名,对于老钱来说比啥都重要。
马洛斯需求层次论虽然是后世的归纳总结,但此时拿来参考亦是合适的。
老钱早已经脱离了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求保障,第二层安全方面亦不是问题。
弘治皇帝一直都保障着他的安全,即便是在言官弹劾他最严重的时候。
而第三层的归属,这曾是老钱最迷茫的地方。
他是内官,依礼法而言是不容于自家宗族的。
但他虽然身属皇家,皇家之前却又不会管他身后祭祀。
而这份归属,对于他或者说是对于大多数内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迷茫。
他们看不到任何的出路,所以才拼命的给自己搂钱。
并拼命的往上爬,爬上去的好处除了权力和银子之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权有钱了才能从宗族过继一个孩子来继承自己的一切。
自己的身后,才会有人祭祀。
尽管他们知道很多,在身后根本就得不到过继孩子祭祀的案例。
但这至少是万分之一的希望,总比身后完全没有希望、成为孤魂野鬼强。
当显忠祠建立起来之后,这份后顾之忧基本就没有了。
而情感归属的需求解决了之后,便是尊重的需要。
在这方面的话,显忠祠亦已完美的解决了。
只要他老钱能这么做下去,他显忠祠里的牌位得受皇家香火的。
在大明这个时代,还有比这更高的尊重么?!
这些都满足了之后,老钱自然走向了最高的一个层次:自我价值的体现。
在大明这个封建礼教时代,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什么?!
必然是青史留名、立祠祭祀,受万家香火、万民崇敬啊!
可以说张小公爷这一句话,直接击中了老钱现在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部分。
“种这些粮食!”
张小公爷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的羊皮卷塞给了钱能。
关乎到自己名留青史的事儿,老钱自然是一把抓过来打开便看。
好在里面全都是汉字,老钱自然是看得懂写的是什么。
“……玉米产量,一亩粗耕约可产二石。耐涝耐寒耐旱,多地皆可适宜……”
读卷至此,老钱眼珠子瞪大、呼吸都开始急促了。
亩产二石!要知道,国朝哪怕是上等田亩产不过是一石二斗。
这玩意儿特么直接亩产二石,这啥概念啊!
增产了近乎一倍啊!
“甘薯、土豆等,亩产可达千斤有余。旱涝可耐,寒暑可当……”
亩产……亩产千斤!!
钱能的喉结都在滚动,眼珠子瞪的巨大。
顿时他的脑海里闪过的,是一亩地就一座小山一样的粮食。
“种子在哪儿!!”
老钱的眼珠子都红了,一回头血红的眼珠子就死死的瞪著了海因里希。
海因里希这是真没有想到,平日里笑眯眯的老钱竟然有如此疯狂的一面。
“在这儿!都在这儿!钱公,扛来的箱子里都是种子!”
老钱能豁然起身,一手竟是把身着重甲的海因里希给推开了。
径直飞奔到了箱子前,眼见他“咔嚓~”一下将箱子打开。
里面黄澄澄一粒粒的,是玉米种子。
还有些发芽的土豆、红薯,看着老钱哆哆嗦嗦的要伸手进去海因里希急了。
“钱公!这土豆发芽是有毒的,吃不得啊!”
钱能听得这话不由得一愣,转过身来:“有毒?!”
“是啊!土豆不发芽可食,但发芽后便生出毒素来。所以都是采收后晒干磨粉……”
海因里希将此事细细的解释了一番,老钱能翻看了一下手中的羊皮卷。
脸色这才稍缓,对着海因里希声音沙哑的道。
“将军为何不早说?!”
海因里希听得这话,不由得满脸委屈:“钱公啊!您也没问啊!”
钱能看到了种子后,脸色总算是好看了些。
便见他苦笑着对海因里希拱了拱手:“将军莫怪,咱家这是有感而发啊……”
说着,便见这老家伙老泪纵横。
缓声将自己的过往说了个清楚,说起来亦是苦命人。
或者说这些个入宫的内官们,哪个说起来不是满腹辛酸?!
老钱能的情况亦是其中之一。
孩童时家里尚好,可少年时一场失收直接让他的家庭濒临崩溃。
最终老钱的父亲不得不将他卖给了一个太监,最后被送到了宫里。
其实若是家里稍微能过得去,谁又肯卖儿卖女啊!
少年时家中的惨痛,让老钱不得不印象深刻。
“若天下百姓无粮之虞,谁家又肯卖儿卖女啊!”
老钱说的是老泪纵横,抹着眼角不住叹气。
“咱家……咱家命苦啊!”
张小公爷听得也是神色黯然,起身拍着钱能的肩膀叹气道。
钱能则是摸着眼角,咬牙切齿的道。
“小公爷且放心!哪怕不是为流芳千古,便是为这天下百姓……咱家亦将此事办的妥妥当当!”
明朝小公爷 第八百一十四章 钱能一手定夷州,远洋之上西夷来
老钱办事那叫一个雷厉风行,转过身就开始招呼夷州各部族族长们赶紧过来。
好在如今他在夷州那威望是杠杠的,一声招呼所有人直接稀里哗啦的跑来了。
这夷州谁个不知,钱公乃仗义之人啊!
咱们夷州大发展,可全仰仗钱公之力啊!
如今夷州种植几乎全是钱公一手扶持,道路修缮那是四通八达。
虽说与京师、金陵、苏杭……等地相比,依旧不如。
但主要直道可比从前,那强了不止一筹啊。
田亩的开垦、农具耕牛,一群群从闽浙南粤而来的耕作好手。
再想想不过数年前,大家在山上吃的是朝不保夕。
看看现在一个个绫罗绸缎,吃穿用度可都起来了。
旁的不说,至少这每月家里咋地都有肉蛋供应。
仅就这点,那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更别说几位头人的家里,还考出去了举人。
秀才那更是夷州多数头人家里的标配,家中子嗣连个秀才都没考到的话。
那特么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钱公找他们来,从来都是有好事儿宣布。
只是这回有些特别,他们到了钱公的府邸发现人没在家。
老管家笑吟吟的把他们往田间地头上领,这让他们满心奇怪。
到了地头上,就看着几个耕作好手在围着地里转悠。
“大人,这家伙什真能一亩长出千斤来?!”
这些个头人们开始还纳闷,现在一听“一亩千斤”顿时就来劲儿了。
且尔娘之!一亩千斤啊!这啥概念。
那几乎就是现下田亩,产出的好几倍!
“必然有的!且只多不少!”
那金发碧眼的西夷将军他们也认得,叫海因里希。
钱公说他是那位财神爷张小公爷的心腹,刚刚从万里之外回来。
“此物生长起来,成熟时一梭一大串!”
几个头人听得这话,赶紧给凑了过来。
老钱能见他们都来了,一摆手招呼他们来跟前。
然后便让海因里希给他们讲解,同时几个老农也在认真听着。
不时按照书上所载,往地里埋上几个。
“这些农物,都是遥远的大陆所产。据说产量极高,不畏旱涝。”
很快的,几个听了一耳朵的头人们面色潮红。
看着那些个种子,不由得两眼放光。
“小公爷说了,这些先让咱们试种!若是事成,则以我等为基向整个大明推广!”
老钱能比谁都知道,要笼络人空口白话可不成。
人家忽悠人造反好歹给个虚衔呢,这让下面的人卖命得给真金白银啊!
“海因里希带来的种子,可都是好东西啊!”
钱能那张老脸笑出了雏菊模样,他可不是张小公爷说啥他就无条件相信的。
这些种子拿回来,他就问过老农了。
确实乃是这国朝不曾见过的种类,且看着真如果实一般。
海因里希的羊皮卷里,还配了画图。
看着那些细致的描述,这些个老农们觉着应该不假。
毕竟实物种子在手里,他们不知道这是啥但是种子能判断出来。
再有描述图,甚至培植方式都记载了。
他们自然能够初步确定,这玩意儿应该可以种出来。
“只要种出来了,咱们带着良种全都入京!咱家带着诸位面圣去!”
钱能两眼放光,一摆手豪气顿生。
“大家要知道,汉时农务可是位列三卿的!号曰‘大司农’!”
这些个夷州头人们虽然听不懂这个,但不妨碍他们认知道这个肯定很厉害!
“如今户部与大司农同职,而若诸位与咱家能将此粮种出来……”
钱能说着,顿了顿:“这大司农,未必就不能是咱们啊!”
叫老钱这么鼓噪了一番,这些个头人们顿时热血沸腾。
夷州出了几个举人,这谁不艳羡啊?!
那几个娃子去了京师,直接被陛下特批进入政务院修习。
而后观政,还被派到了新立京兆尹内行走。
据说那是陛下为太子熟悉政务而准备的,钱公公可是说了。
这将来可就是从龙之臣啊,只要没犯错前途大大滴有!
且那些个孩子前段儿回来省亲,给他们也都说了。
跟着太子行走,那见陛下简直不要太容易。
且还经常与诸部、内阁打交道,太子亦言将来他们会外放为官。
此时需更加勤力,否则将来出去丢的可是他的脸面。
这话一出口,顿时下面的头人们激动了。
回去就逮自家儿子,二话不说先一顿胖揍。
狗崽子不争气啊!看看那谁谁谁家儿子,人家考上举人了!
如今可是跟着太子行走,回头还要外放为官。
他爹还不如你爹我呢,现在特么都受封了!你个狗崽子不争气啊……
痛骂一番外加男子单打,丢到书房告诉狗崽子下回没考上打断狗腿。
这才悻悻离去。
如今不需要这些个狗崽子了,劳资自己都能去京师面圣了啊!
头人们想想就激动,一个二个拍着胸脯就说了。
钱公且放心!某回去亲自盯着,谁敢偷懒就打断狗腿!
他们可是头人,那在部族里说一不二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