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韩城甚重矣!来时声响如雷,倒塌官民房屋五千余舍,报称殆男妇一百七十余……”
“县东八里处遍地决裂,有长一二丈或四、五丈,涌水溢流成河……”
“……蔡家堡、严伯村等亦四处涌水几成河……庄田尽毁,乡野哀鸣,饥民嗷嗷……”
“陛下圣明!先免灾地税赋钱粮,着内库拨付钱粮运转各省、卫所助灾民来京安置……”
“各武职勋戚皆感恩于上且知国朝库困,自发纳捐以助赈抚……”
此报一出顿时两京十三省的百姓、读书人,皆尽交口称赞。
原本还有士绅、读书人腹议,地龙翻身天子失德之类的话。
但这《帝国时报》一出,顿时没了声息了。
升斗小民们听着读书老爷、说书读报人嘴里说的那惨状,不由得心有戚戚感同身受。
又听得陛下爱护子民拨付钱粮,命卫所护送他们来京安置那必然得赞叹。
谁敢保证自己这辈子,就一定不遭个地龙翻身、江河泛滥、涝旱蝗寒!
陛下如此爱民,将来若是自己遭灾了也有个盼头啊!不至于一家老小等死罢。
官宦们交口称赞则是因为国朝免去了钱粮税赋,又将灾民引往京师让他们压力骤减。
阔且沿途花用皆可录于账簿报于国朝拨付,这必然要称赞啊!
士绅、大商、豪族们自然也会称赞,每逢灾年必生大量流民、饥民。
这些人若是在这里不走一直呆下去,到时候人饿着急了啥事儿做不出来啊!
国朝把他们都引去京师安置了,那岂不是说自己就没了风险了么!
还能趁机低价收购这些人的土地,这可是大大滴挣了一笔啊!
顺便啊,自己等人再跟官府勾搭一番于粮食账簿上做些许手脚……
那这大灾中自家的存粮银子,可不还得滚滚而来么!
“此事还需麻烦钱公,夷州粮产一季三熟如今已是第二季可采了。”
御书房内,此时除了弘治皇帝陛下之外就只有钱能、萧敬、牟斌三人。
其余伺候的小太监甚至都被命令离开,外面则是由熊烈山亲自带着可靠的侍卫把守让人不得靠近。
“大批灾民涌入,必然会导致粮价大涨!甚至会有不法奸商,囤货居奇!”
却见张小公爷对着钱能,长长了做了一个揖。
“二十万灾民、京师百姓口粮、陛下威名,全在钱公一人矣!”
钱老太监激动的腿肚子都在打哆嗦,他个老太监何曾有如此之大的脸面啊!
陛下、三大学士甚至朝堂上下、天下举子读书人都交口称赞的风云麒麟儿,如今却对自己行礼致意。
而且人家这不是为私利求自己,乃是为陛下公事!还是在这御书房内、陛下面前!
“小公爷放心,钱能虽是没了根子的人却是也知忠君报国之理!”
老钱激动的面皮都涨红了,对着小公爷一个深深的回礼。
然后转身对着弘治皇帝大礼拜下:“还请陛下放心,内臣就是拼了性命也必然不负陛下所托!”
“多了不敢说,五十万石的粮食是能凑出来的!”
老钱敢说这话自然是有根底的,去岁他还只是牛刀小试那产出的粮食就可以让他收上来十万石了。
土司们缴纳上来的大约是五六万石,余下的则是那些个罪囚家属们耕作产出。
看到了产出后土司们直接把
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书房内布大局,武举诸子将出笼
所以也莫怪很多内官们贪婪古怪,没了是非根又总是被人所蔑视、从事的又是伺候人的职业。
上面很多还有老太监们的欺负、又得遵守各种规矩,还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忧。
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心理问题这几乎是不可避免。
弘治皇帝此着算是对他们付出的认可,尤其是在这个讲究于礼教、名声、身后香火祭祀的大明朝。
为了他们修建一座显忠祠,让后来的内官们专职伺候香火……
这对于他们来说那得是多大的认可啊,而且这身后香火的问题一并帮他们解决了。
从今以后他们就算是真正的入了皇家,以后只要是皇家的内官都得以他们为贤而学!
弘治皇帝安抚一番后,才示意张小公爷继续。
“梅东公、牟公,此次依旧需两位多加协助!”
却见张小公爷对着萧敬、牟斌二人作揖,沉声道:“一方面沿途卫所、豪族未必不会趁灾民路过加害之。”
“另一方面,各地官衙、士绅也未必就老老实实的呈报灾民所需粮秣、老老实实的供应粮秣……”
萧敬、牟斌二人听得此言缓缓的点了点头,那些个士绅们肯定是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范的。
以次充好、砂石参杂着霉粮充做好粮发放,甚至强掳孩童女子……
别到时候走到半路,灾民就被他们逼反了。
“萧伴伴、牟斌,你二人需严厉督促此事!该亮牌子的时候,就亮牌子!”
弘治皇帝瞬间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那些个士绅们是什么德行现在弘治皇帝已经不报希望了。
自从上次东厂、锦衣卫查实了豪商、士绅勾结起来,再勾连倭寇袭击沿海后。
弘治皇帝就对这些个士绅、豪商没有丝毫的好感,他甚至觉着太祖当年杀这些人杀的没错、杀的少了。
“证据先收集、确认,最主要是先保证灾民们能够平稳抵达京师。”
张小公爷这个时候连忙拱手道:“此事平稳为先,将灾民们安置好为此时要务!”
“那些豪族、士绅、贪官污吏……陛下可日后再行收拾。”
却见张小公爷顿了顿,对着弘治皇帝认真的道:“也正好借由此事,查探各级官宦中之能吏、廉吏。”
“并查实各地卫所中官佐战将、悍卒,品行上佳者……”
“届时可将其人调往京师,集中就学、考核、调查再行分派于国朝所需处。”
张小公爷笑着躬身拱手道:“届时,这些人皆有陛下所提职岂能不感激陛下恩典!”
“此举亦是给帝国上下官宦、官佐立以表率,只要是为帝国竭尽心力者绝无亏待!”
弘治皇帝听得张小公爷的话不由得两眼放光,不住的点头。
着啊!那些下面的官吏、卫所将校们到底谁靠得住、谁靠不住自己是没底儿的。
正好借由此事一并将他们考察了,痴虎儿也说了。
不是报上来、调来京师就给他们再派官了,而是要先学习、考核、调查。
然后再行分配,那这些被提拔起来的可不都得感激他这个皇帝么!
逐渐用这些可用的官员、将校,再经专门教授后替代掉那些陈腐官吏、将佐帝国岂能不清明!
而且这些人都是朕给提拔起来的,岂能不心向皇家!
如此手法将逐收官吏、将佐忠心,对于皇家、对于国朝有大利啊!
弘治皇帝越看张小公爷越觉得欣赏了,痴虎儿不愧是朕所赞之玉螭虎啊!
看看他提出的这些个行策,哪个不是为朕考虑!哪个又不是为皇家考虑!
哪个又不是站在国朝的角度去考虑!
是日,厂卫侦骑四出京师奔赴灾区沿途。
庞大的大明帝国隐蔽侦缉力量第一次被用在了救灾上,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nbs
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举文进士,同往接灾民
“相信,诸位已从教习处知晓此次考核之法了。”
张小公爷穿着一身的铠甲在那高台上站立如松,那双丹凤桃花竖起之时不再见得丝毫撩人。
凤尾丹朱下只有慑人的威严。
高台下的武举子们亦不再是昔日青涩的模样,此时的他们脸上带上了一丝丝的煞气。
“这次考核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地方,比较简单……”
听得张小公爷的这句话,下面的一众武举子们心里飞奔过无数的草泥马!
上次您也是这么说的,然后我们就被半夜从营房里面踹起来。
人都还是懵逼的、不知道咋回事儿,就被吊起来一顿抽啊!
武举子们想起来就泪流满面,那帮子狗批教习们没一个好东西。
一个二个下手忒狠、忒黑了,上来就是窝心脚连着一个小擒拿人都没反应过来直接挂起来打。
然后开始逼问姓甚名谁、家里住哪儿、跟哪个教官……等等问题,弄的好像外敌入侵似的。
还好众兄弟们没孬种都撑住了,撑住的结果就是放下来后还特么跑了三里地儿……
“真的很简单……”
看着下面的武举子们一脸不信的样子,张小公爷抚着自己的额头叹气道:“怎么就不信我呢!”
我信你个鬼!你个漂亮的坏小子!
“这次真的很简单,首要任务是护送灾民来京、次要任务是沿途剿匪。”
却见张小公爷眨巴着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笑眯眯的看着下面的武举子们道:“以军功论。”
“死了的,以六品武官战死论抚恤。残了的,按六品武官俸禄给养终老。”
看着下面的武举子们,小公爷笑眯眯的道:“但不遵军令、阵前后退者的……斩!!”
“现在,你们可以选择去或者退出。”
退出!您在搞笑!俺们死拼打上了武举子,然后在这校场营房中遭虐了近一个月。
从走路、从吃饭、从床褥、从衣柜、从口杯牙刷子……一切的规矩都得学。
还得被那些个狗逼教习们不时突袭殴打,整日身着铠甲跑的跟野狗似的。
但很快的武举子们琢磨过味儿来了,一瞬间脸色猛然就变了!不对啊!
战死、伤残以六品武官俸禄、抚恤给,那尼玛还说简单!
这分明是要去卖命的活儿啊!
“天子门生,怎么可能如此好得!”
张小公爷眨巴着那双撩人的丹凤桃花,笑眯眯的看着这些个武举子们轻声道。
“还是那句话,接受不了的可以离开。”
看着他们,小公爷轻声道:“向前一步便是!”
“不要勉强,因为真的会死人的。”
没有人勉强,也没有人后退一步。张小公爷低着头,很有耐心的等了一会儿。
而同时,高台下的武举子们已经没有了初来乍到时候的那种鼓噪。
他们都在沉默的等待着命令,来自于高台上那位俊俏公子的命令。
“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卯时起床准备、辰时集合出发!”
张小公爷终于开口了,却见他看着这些个武举子们认认真真的、一字一句的道。
“我不能保证你们都绝对活得下来,我只能保证一件事情。”
看着这些个武举子们,漂亮的小公爷一字一句的道:“上得战阵,厮杀时我第一个上!最后一个走!”
“我说的,天地为鉴!!”
方志方信之现在也在那新贡院中,面对着一众站在自己面前的新科进士们。
这些个进士们现在都换上了七品官袍,弘治皇帝特地没有按照以往一般给他们安排。
按照以往的习惯,他们是会被安排到督察院
第二百四十四章 携粮带御械,车队往复忙
直接派了差事甚至还有稔熟赈抚事宜的老臣们专门开讲,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给他们讲。
这是陛下、是国朝、是内阁,对他们多大的期望啊!
二十万的灾民!这个数字是极为恐怖的,但若是他们能够赈抚好这些灾民那又是多大的功绩!
“多余之语,老夫亦不言!只说此事若成,则国朝大利!”
若败,则老夫与诸位将会彻底被打上大明帝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这话方信之没有直说,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个事实。
“今夜早歇,明日卯时起身、辰时出发!”
却见方信之对着这些个新科进士们躬身便是深深的一揖:“诸位,国朝子民……拜托了!”
清晨,在袅袅雾气中一队队的京营精锐“哗哗哗……”的集合出城。
随着他们一起出城的,还有足足一百五十辆“来百财甲型”货运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