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小公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此次清粮则是一方面,咱们的码头集市可以顺便做起来……”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豪路易路威登,京师豪商全入瓮
    张小公爷和勋贵们足足商议到了大半夜,大家才堪堪散去。

    几个勋贵大佬们经此一事亦不由得心下暗叹,难怪人家能得三大学士赞为“天下风云麒麟儿”。

    亦难怪陛下不惜在朝堂当国朝重臣之面,死保麒麟儿、当众赐字以示荣宠!

    为君者若是连这等五百年不出世的奇才揽下护持,使其效力那才是傻子了。

    三大学士亦是眼光一点儿也不差,没瞧见人家小小年纪已是多次搅动这天下风云了么!

    谢玉田的伤势已经大好,甚至回到了京师还得到了牟斌的亲自探视。

    现在领着锦衣卫百户的谢玉田,可真是抖起来了!

    当然,他很清楚自己这身份现在只能是在锦衣卫里面抖一下、心里抖一下。

    干密活儿出身的他很清楚,有些东西得瑟多了得死的。

    比如现在他就不能得瑟,因为在他面前的不是其他人。

    乃是将他的功绩报来、让他升职得赏,甚至名字都被陛下知道的张小公爷。

    “恢复的不错!”

    张小公爷的体统已经是牢不可破了,谢玉田在他面前哪怕是坐着都只敢坐半拉。

    听得张小公爷说话,不由得感激的道“此事需感谢嫣然姑娘她们的照拂,否则标下早死了”

    “嫣然姐姐她们还在回来的路上,到时候她们回来你可来家里坐坐叙旧。”

    谢玉田感激的赶紧连声应是,这是人家给自己机会啊!

    否则他一个锦衣卫百户就想要登英国公府的门!那绝对是想多了。

    “这是这次你要做的事情,具体的小周管家这边会给你协助。”

    张小公爷笑吟吟的一摆手,便见得狗腿王小周管家恭敬的走上来。

    手中拿着一宗卷宗,递给了谢玉田。

    很醒目的谢玉田自然是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要告辞了。

    于是起身拜谢跟着小周管家离开了张家庄子后山的这处草庐,转到了庄子的一处宅院里后。

    这才在狗腿王小周管家笑吟吟的指点下,开始读起卷宗里面的要求。

    数日后京师内突然出现了一位来自于关外的大豪,其人喜穿曳撒长袍腰悬一柄华贵的弯刀。

    却见那刀鞘上镶嵌着绿松石、红玛瑙,还有些许红珊瑚。

    刀柄上的鹰头被打造的根根羽翼清晰,只需看着便知乃大匠水准。

    带着二十余护卫径直买下一座前御史在京师内的大宅住了进去,生活用度甚是奢靡。

    甚至这位大豪因来自于关外北地不喜淡酒,还买下间酒坊青稞酒。

    其号曰“天佑德坊”,酒如炭火钢刀真乃如北地罡风般刺喉冷冽。

    这位大豪似乎身份极为特别,一位锦衣卫小旗见之都退让施礼。

    甚至东厂的番子亦曾因他带刀而来,但见之是他又打马离去。

    若只是如此那顶多亦只是大家的谈资而已,但这位大豪最近却在收购粮食。

    抬手便是几千石、上万石的收,只是结算多以东珠、皮料、玛瑙等等物产。

    亦曾有不知死活的想下手坑骗,第二天就遭了厂卫的清算差点儿一家的狗命都没了。

    顿时这一众粮商们就不好了,卧槽!这神马来路啊!

    其他跟咱没关系可这事儿,就跟大家有关系了。

    旁敲侧击从大豪的随从那里,粮商们总算打听到一些消息。

    大豪姓路,叫路易字威登。

    乃是在关外板升大豪,祖上亦是汉人只是常年在关外几近于鞑靼了。

    这位大豪手眼通天谁也不知道他根底到底有多深,只晓得他上能通鞑靼小王子、亦与厂卫亲厚。

    据说甚至跟一部分的勋贵们,都有牵涉。

    数代经营生意累积下不少善缘,九边上不少将校们都受其好处。

    原本大豪在关外板升rb!玩的是很嘿批!

    然而鬼知道达延汗脑子抽抽跟着那些个晋阳余孽冲击了张家麒麟儿,陛下一怒之下封锁九边。

    并调杨一清往九边任职,一时间九边尽数噤声无人敢动弹。这就让大豪很蛋疼了。

    一下子这茶马粮食可谓是全都断绝了,生意停滞、恰饭困难啊!

    其他东西能不采购,粮食总不能少了罢!

    大豪亦是手眼通天之辈,居然是使尽浑身解数打通了道路许他入关。

    但只许他本人带仆从进来,其他人不得而入。

    大豪自也不放心其他人来,于是亲至京师收购粮食来了。

    顺便见识见识这京师的繁华,结识京师英豪商贾,大家以后好互通有无。

    有了这消息顿时粮商们心思就动弹起来了,这样的大豪结交了没有坏处啊!

    若是以后要出关做生意,抑或是他又至京师采购岂非大金主么!

    大家有心结交大豪却也不矫情,只是要吃酒需往他的院落决计不外出。

    路大豪说了,这是要给帮自己铺路的厂卫们留底子不能太张扬让人家为难。

    开始那是化外野人习惯带刀出行,不知这京师规矩。

    现在知道了,总不能瞎来让朋友难做。

    这话一出口大家心里直挑大拇指,难怪人家能做起诺大的摊子!就这份灵醒劲儿便能看出端倪。

    嘻嘻哈哈的吃喝下这大豪却是应对的滴水不漏,绝口不提自己的根底如何。

    直至大粮商刘掌柜家的独子不知怎的,在万花楼里跟阳武侯家小侯爷闹将起来了。

    闹亦便罢居然还动了手,说是将小侯爷给打了。

    这还了得,刘掌柜家那独子直接便被阳武侯家的家丁亲兵们给扣住了。

    还放出话来说谁来告求都不成,这事儿必须要弄到底。

    刘掌柜这就慌了神了,他们家原靠的是督察院的一位父辈御史。

    可那位御史现在一家子都在清理潮白河呢,再有就是现翰林院的一位翰林。

    但这翰林跟勋贵说个屁的上话啊,人家也不可能为了他的事儿去朝堂上恶了阳武侯家啊。

    求告无门之下刘掌柜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找到了路大豪,这路大豪却也没说马上答应。

    只沉吟了一会儿说自己去试试,但不保证一定成让他在家中稍待。

    要说人家能在关外几代人做起诺大的身家并非毫无缘由的呢,人家答应了马上着亲卫准备礼物。

    然后真的就打马出门了,刘掌柜的在他家心焦着急的等了一个时辰。

    路大豪便将自己那凄凄惶惶的儿子给领回来了,感动的刘掌柜就要给路大豪磕头了。

    虽是路大豪让他拿着五十两金子打个了大鹏展翅送去赔礼,可跟儿子的狗命比起来五十两金子算个屁啊!

    此事传开,京师豪商们顿时对这路大豪另眼相看!

    人家这是真低调,也是真本事啊!

    “入瓮了”



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户籍许本谦,欲行慈善张皇后
    “本谦,辛苦了……”

    许庭光在见到自己的少年恩师的时候,鼻头一酸便是要拜下。

    却被张小公爷扶起,牵着他坐下。

    看着满身尘土为洗便先来见自己,眼眶泛红的弟子小公爷亦是有些感慨。

    “为师无事,莫作此小儿女姿态。”

    许本谦狠狠的点了点头,擦了擦眼角这才把自己在江南办的事情说了一遍。

    “十二万石粮食,弟子是小心翼翼的在周边分散筹收的。粮价未有波动亦无人察觉。”

    却见许本谦拱手轻声道“苏州知府曹鸣岐对弟子协助颇多,许多事情皆有他出面帮弟子办下的。”

    大致把自己在江南的事情说了一遍,许本谦这才口干舌燥的谢过妙安小姐姐的茶水轻抿起来。

    之前那封密信就是小公爷交予他下江南去收粮的,其中还有给曹鸣岐的、给文徵明家人的。

    此次收购是秘密进行而且分散多地,小公爷要求是绝对不要引起任何的注意。

    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收集完了,就马上撤回来。

    许本谦正在江南忙乎着,便看到了京师的《帝国时报》上刊登了小公爷的事情。

    顿时小许吓的是半死,差点儿就拔腿往京师赶。

    但当时粮食已经收购的差不多了,小许这才咬着牙熬到了收集完毕这才匆匆回来。

    回到了一半便看到了《帝国时报》上的消息,自家少年恩师无恙归来、阵斩达延汗长子。

    虎头老国公率京师五千精骑连夜赶赴,会师小公爷部全歼达延汗七千人所部。

    虽然小许不知其真实内情却也猜到,达延汗所部应该只是部分。剩余者约为晋阳大族所聚。

    “本谦,你回来的刚好!”

    小公爷看着自己的弟子,笑吟吟的道“正好把一些事情统管起来,熟悉熟悉政务统计。”

    说着,却见痴虎儿让妙安小姐姐拿出三本小册子、三本大册子来交给了许本谦。

    许本谦恭敬的接过来打开一看,大本子是一本户籍本。

    却见大本子内是用框格、活字印好的格式,最顶有字曰“常驻户籍簿”。

    打开来便见得内里分列姓名、户主或户主关系、出生地、祖籍、生辰……等等,皆尽空白。

    而打着“样本”的那个大册子内,则是做了登记样式。

    户主自然为一家之主,关系则是分列夫妻、妾室、嫡长子、嫡次子、庶长子……等等。

    许本谦此时已不再是什么政务初哥了,他自然是知道此时的户籍登记因为太庞杂几近废弃。

    国朝初期洪武年倒是进行过登记,但当时统计的户籍资料近毁半数。

    永乐朝时也曾想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统计,但终因太过庞杂、地方官员又有土皇帝的私心多方抵制。

    以至于最终不得不作罢,甚至连保存于金陵的洪武年户籍文本也多数损毁。

    “恩师,这是……要做户籍统计!”

    许本谦有些不敢肯定,却见小公爷眯着那双丹凤桃花笑了笑“顺天府缺一治中,你可暂代……”

    “顺便此番与为师学一学,何为计然之战!”

    却见张小公爷缓缓起身背着手轻叹道“千百年了,自战国吴越之后计然之战未曾再现却是遗憾!”

    “此番操作尔等需细细观摩、多记心得,有不明之处事后可询于为师。”

    说着,张小公爷点着桌面上的两种册子轻声道“顺便趁着这个机会,把京师的户籍人口统计一番。”

    “大册为‘常驻户籍簿’,登记乃一家、一户之常驻人丁。”

    “一式三份,户主自留一份以待查验。所属地官衙一份,备之比对。并国朝户部一份,留作根底。”

    “小册则为个人户,出本当与大册相合、互为比照随时查验……”

    京师的粮价开始涨的有些厉害了,近来居然涨至二两一石让人瞠目结舌。

    需知月前一石粮食只不过是一两二钱,如今却飙升至二两了!

    此时勋贵家所属之大部分粮铺却突然限卖粮食,每日仅卖二十石便关铺不售了。

    这顿时引发了京师中百姓的些许恐慌,好在顺天府命各坊市寻各家登记丁口、发放新户簿、身份簿。

    衙役、乡老们则是给下面的百姓说清楚,勋贵们是得了陛下诏令准备接应于即将到来之灾民。

    同时亦是为了保障京师百姓们的口粮,是以最近售粮降低。

    这个消息传出后粮价顿时稳定了数日,但随后依旧在缓慢的增长。

    “这是……‘大明帝国皇家济世安民慈善总会’!这是什么……”

    弘治皇帝拿到这份本子的时候有些莫名其妙,却见张皇后笑吟吟的站到了皇帝身后替他捏着肩。

    “陛下忧心朝政、灾民,臣妾与太后亦有所感……”

    张皇后柔声细语的道“那日痴虎儿身边妙安、足利入后宫叙话,亦是说了灾民灾情……”

    “太后与臣妾心有戚戚,想着为陛下、为国朝做些事情。便延请她们与痴虎儿代出章程……”

    弘治皇帝砸吧了一下嘴,朕还说呢!怎的章程口吻与痴虎儿所作,如此相似。

    原来还真是出自于他的手笔啊,如此想着便将这章程打开来细细的往下看着。

    才看得几页,弘治皇帝却不由得猛然击掌叫好!

    为何呀!因着这上面当头便写着一段话
1...979899100101...4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