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小公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后宫之主,皇家之名。

    张旗亮号,济世安民。

    然后细细写着这“大明帝国皇家济世安民慈善总会”存在的寓意与价值,首先就是要让皇家更为贴近百姓。

    后宫之主本就号之“母仪天下”,既是“母仪天下”取内库财资救济民众岂非本分么!

    以皇家之名、后宫之主身份济世安民、行慈善之事,灾民百姓岂能不心生感念、归心皇家!

    此事当持之以恒,多以皇家之名、后宫身份行慈善之事宜。

    譬如组织义诊、赠医施药、派米施粥、安济孤寡……等等,如此下来天下百姓又如何能不归心皇家!

    看得这段话弘治皇帝还能说什么!咬牙切齿的弘治皇帝一拍桌子这得办,这必须办!

    这可是关系到皇家万年根基的事情,若是依此而行百姓怎能不感念皇家恩惠恩德!

    有百姓为根基谁又能撼动皇家根基半分!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两宫之主皆呆滞,远在车营接圣旨
    但说要搞也得有章程走,比如这章程中第一次亮相就很重要。

    首先这得筹备起来,其次这也是皇家联系勋贵、外戚们的纽带之一。

    由皇家牵头领勋贵家正头娘子、外戚一并,组成这个慈善会专事慈善事物。

    此事可由现在开始筹备,至灾民抵达京师后边隆重亮相以彰显皇家恩泽……

    此事既然获得准许,张皇后自然是和周老太后一并开始筹备了起来。

    既然是两宫主导此事,那么自然是两家外戚来主要负责的了。

    不然两宫之主操心这事儿干嘛,还不是为了给自己家以后多铺一条活路么。

    “此事大好!甚是大好啊!!”

    寿宁伯张鹤龄现在已非吴下阿蒙了,张伯爷原本也就是个骤得富贵的纨绔膏粱。

    自家那国子监的老爹嗝屁着凉了之后,没人管束四处蹦达乃京师大野猪之一。

    但现在人家张伯爷在跟着小周管家混了一段时日后,顿时彻彻底底的改变了。

    “必须好!必然好!大大滴好!”

    周伯爷亦是上窜下跳的支持,他们俩的改变倒是让两宫之主目瞪口呆。

    两宫之主在后宫里自然不知道,改变他们俩的最大原因。

    其实说白了就是——银子!

    原本张伯爷的眼界儿也就那点儿田亩,收个铺子租、带几个帮闲呼喝一下、逛逛青楼。

    一年下来能收个万两银子的就算是不错了,扣了平日里花销实际上也剩不得几个。

    刚开始跟着小周管家的时候张伯爷是战战兢兢的,别看人家小周管家乃是狗腿王。

    可那也得看是谁的狗腿啊!

    英国公家小公爷的狗腿别说一个纨绔膏粱张伯爷了,便是当朝翰林也未必惹得起啊!

    尤其是现在这情况,人家张家庄子里小周管家往来的可都是啥人啊!

    太子殿下、两位解元、新晋喷王《帝国时报》钱福钱与谦……等等,哪个拎出来也足够他喝一壶了。

    好在小周管家也得了小公爷的信儿,带着张伯爷、周伯爷开始了解车行运作。

    也就是这会儿,俩土鳖伯爷算是彻底开眼了。

    正儿八经的是见识到了啥叫银子流水般哗哗的来,啥叫金山银海飘的快!

    土鳖张伯爷对着土鳖周伯爷内牛满面,周家哥哥啊!你说咱俩当年为那点儿地打个屁的架啊!

    那点儿破地一年才几个银子啊,咱俩跟特么恶犬似的当街打……

    土鳖周伯爷拍着土鳖张伯爷的肩膀,亦是泪流满面谁说不是呢!

    哥哥我当年真真是吃了猪油蒙了心了,瞎了狗眼折腾那点儿破地。

    咱俩这打的给人家在朝堂上参了一本,骂的是狗屁不是……

    可到底一年也才那么千把两银子,我俩那跟恶犬似的死斗……

    看看人家!看看人家!!

    笑嘻嘻的就把银子给挣了,那一日下来十万八万两银子哗哗流水似的来啊!

    卧槽尼玛!咱俩这把年纪全特么活狗犊子身上去了!井底之蛙啊!

    小周管家则是一脸淡然这算什么!小意思而已,撕撕碎!

    我家小公爷牛刀小试罢了,主要是给太子殿下、伯虎先生他们几个练练手。

    熟悉熟悉这计然之策,否则我家小公爷早做其他项目玩了。

    这话听得两位伯爷差点儿一个趔趄就翻地上了,在他俩看来这已经是神人操作了。

    可人家小周管家却说这不过是牛刀小试,目的还只是给自己的徒弟们练练手……

    接着两位伯爷才看到了关键处,人家发财不是无缘故的啊!

    首先就是人手的培训,从接待小厮再到店堂里弹琴的侍女。

    一举手、一投足,一个拱手、一个万福。甚至连笑,都得露出八颗牙齿咬着筷子练的。

    身上的衣衫更是小周管家专门订制的,每人两身在店里必须穿上!

    甚至领口啥角度,都得仔仔细细的掖好不得凌乱……

    林林总总看的土鳖伯爷们是目瞪狗呆、眼花缭乱,心里直道卧槽厉害!

    再然后便是江潮和小周管家一阵议定,各种名词说的是两位伯爷眼花缭乱。

    最终决定以金陵为点,作为销售中心支撑。

    接着便是小周管家领着他们跑成国公府,两成股子请得成国公的支持。

    再出海一顿狂奔至金陵,持英国公府的帖子拜会了金陵徐国公府拿出了两成股子。

    然后就是铺子的装修,啥也别说砸钱!

    哗啦啦的一顿装潢起来,《帝国时报》上广告一刊……

    刚刚培训出来还不熟练的俩土鳖伯爷,在第一天三大车行金陵分店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二十五万两之巨!

    这差点儿让俩伯爷直接幸福的晕过去,现在就是小公爷说让他俩爬刀山都不带犹豫的。

    “姐姐莫担心,些许银钱而已!家里先给姐姐拿上十万两!”

    兜里有钱了,那日进斗金的金陵车行在手张伯爷说话不由得硬气了几分。

    “陛下帝宠比银子贵重,家里必然全力支持姐姐!陛下给咱题个字儿就行,一款车名!”

    张皇后听得这话不由得目瞪口呆,这狗犊子弟弟转性了!

    同样目瞪口呆的还有周老太后,因为她那弟弟现在上窜下跳的要给她掏银子。

    “十万!姐姐若是不够可再张口,这等好事儿咱们周家不能落下!”

    却见周伯爷蹦达的跟大马猴儿似的,掰着手指头给自家姐姐算账。

    “到时候可得请陛下题几个字儿,就题一款车名!这十万两咱妥妥就挣回来了啊!”

    这……这什么操作,两宫之主呆若木鸡。甚至怀疑自己的弟弟是不是被人夺舍了就……

    “臣,领旨!!”

    难民的营地里,苗逵一脸疲惫的勉强笑着将手中的秘旨交给了张老国公。

    现在营地里做主的是张老国公,虽然老国公很多时候只是乐呵呵的带着老亲兵们打些许野物。

    回来后给这营地里的灾民补补身子,加个菜。

    但虎头老国公在这营地里的威望是方信之他们拍马难及的,只是老爷子不爱管事儿。

    “既然是规划为新军了,那全部训练都要抓起来!”

    对于军务张老国公还是很上心的,沉吟了会儿对着熊烈山道“那些武举子们也别闲着,都动起来!”

    “京营那边的人老夫来办,骑营是不能乱的。步卒还得调整一下,回头再遴选骑营……”

    却见老国公顿了顿,对着方信之道“陛下吩咐之事,还望信之公多多费心了。”

    “还请懋公放心,此事老夫自是一肩承担!”



第二百九十二章 潭拓寺内开坛拓,豪商陈杰谈利忙
    “陈公,此事会不会有些弄险啊……”

    京师,潭拓寺后院一栋特别的厢房内。

    整个京师最大的十六家粮商尽数聚集于此,为首的乃是江南豪绅陈杰陈神义。

    陈家世居金陵,祖上曾在著名的沈万三手下管事。

    后沈家败落祖上便自立门户,亦是看出将来必得出仕放保平安。

    于是挣得银子后砸下大价钱聘请名师,使得家中出了两位进士、两位举人。

    旁族更是秀才十数一时间家族兴旺,而陈杰陈神义则是数十年前支脉来的京师。

    有本家支撑再得家中长辈之门生故吏扶持,更兼乡党帮衬一时间竟有京师粮商之首的姿态。

    “成胜细中取,富贵险中求。”

    却见陈杰眯着那双细眼,捻着自己的须髯冷声道“想取富贵又不肯犯险,怎可能有此好路!”

    京师中东厂番子、锦衣卫四处乱窜,他们这些个京师土著们怎么可能完全不知道!

    勋贵们的确是在囤积粮草,看起来这次应该是户部的存粮不多。

    甚至自己等人去打听,户部的人都讳莫如深不敢多言。

    想来必然是户部存粮不多,偏生那张家麒麟儿好大喜功要将灾民往京师引。

    使得陛下、户部和勋贵们不得不帮他擦屁股,要将不多的粮食囤积起来以备灾民抵达所用。

    “此次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之前九边之事户部去粮甚多!虽有钱通从夷州运粮,却也难以抵消。”

    却见陈杰笑吟吟的对着众人道“即便是吾等发动,国朝从夷州调粮前后岂是一时半会儿能到的!”

    十六家粮商掌柜们低头互相交流了一下,随后便见得一年约六十身材胖墩富家翁模样的老者站起来。

    拱手对着陈杰道“陈公,非我等不想挣银子啊!”

    “可如何断定户部的粮秣就一定不多!勋贵们又是为那麒麟儿屯粮呢!”

    陈杰听得此言不由得嗤笑一声,不屑的道。

    “若非户部缺粮,勋贵们怎会突然屯粮!而且是皆尽屯粮无一例外。”

    “那些个勋贵们如何德行诸位难道不知么!他们一开始也打算从此事中牟利尔。”

    说着,陈杰背着手走到了窗边昂首望着窗外夜色轻叹道“看来,那英国公割利不少啊!”

    “否则即便是陛下,恐也难以说动国朝如此多勋贵一并屯粮罢!”

    十余家粮商皆尽点头,那些个勋贵们的德行大家谁不知道啊!

    都恨不得扣腚眼儿都吮一下手指头,且都是吃着祖上的功勋饭无甚本事。

    君不见他们顶多是收一下铺子的租赁、田里的产出,偶尔吃几个投靠的商户产出为生么!

    若论及这经营之道他们跟自己等人可谓是拍马难及,而且他们是极少干涉铺子情况的。

    这次却突然皆尽限售粮食,若说背后没有人给他们限制才是假话了。

    可这件事情谁能办到呢!

    陛下都难办啊,毕竟这些勋贵们若是真联合闹将起来陛下也得退让三分。

    而且这陛下不可能选择跟勋贵退让,他的身份摆哪儿呢。

    可能会退让的、能够说服勋贵们的,算下来的也只有勋贵。

    且得身份地位足够高、说话足够有效,算下来这样的人大约也就成国公、英国公俩。

    徐国公虽然也有此身份地位,但他在金陵基本不干涉京师勋贵圈子。

    成国公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与此事有任何关联。

    而上表于陛下吹的震天响,说要安置流民的英国公家麒麟儿就不一样了。

    若是粮价暴涨他如何安置流民!

    “还是太年轻了啊!”

    陈杰眯着眼睛转身,对着粮商们笑着道“恐那麒麟儿是去接了灾民,才知十万灾民粮秣用度罢!”

    众粮商们恍然大悟,这样一算就对上了!

    之前可没有什么粮秣限售之事,可这麒麟儿刚刚回京就突然众勋贵们的铺子皆尽限售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是他在背后捣鬼!

    为何要捣鬼!因为灾民要来了,而曾去迎接灾民的他终于知道数十万灾民的吃喝用度是多少了。

    若无粮秣的话二十余万灾民在京师闹将起来,这会是什么后果!

    “陈公的意思是……”

    陈杰笑吟吟的看着这些个粮商们,一副儒者清雅的模样叹气道。

    “孺子无状,多次践踏名教合该教训一番!吾等身为长辈,那便教育教育他罢!”

    却见陈杰说着,对众粮商们道“老夫现今有存粮二十万石,已是不准备售出了。”
1...9899100101102...4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