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宇宇
李小琴完全记不起来,她上辈子压根就没有跟帅知青正面说过话。
更别提喊啥同志了!
钱有为目光越发疑惑。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那天,他在河边练习吉他,抬眼就见一个女娃娃手摸眼泪跑过来。
她太瘦了,营养不良而过于瘦弱的身躯,再加上宽大的衣裳,使她看起来不足一米五。
不过就这样的身子,却有白皙干净的皮肤,仔细观察,会发现她身上那股子干净纯粹的美。
当时钱有为就在想,这样的女娃,以后长大了肯定是个将轻灵与妖艳结合,并发挥到极致的人。
关于李小琴在芭蕉村的传说,钱有为从女知青那里打听到。
可以说,李小琴的可怜身世,和钱有为破有几分相似。
钱有为的父母资本家,因不愿划清界限,成知青队里黑五类子女最黑的一类。
这样的身份,导致男知青们都疏远钱有为。
幸好,钱有为弹得一首好曲,在女知青和芭蕉村的小姑娘们心里收获了暖意。
但这都不能抚平钱有为内心的孤独。
&nbs
第六十二章 各打主意
站在对面的陈玉芬,满眼鄙夷地看着李小琴这边,嘴里说道:”妈,我咋觉得你看上的儿媳妇跟小知青有一腿呢,瞧瞧,那么多女同志都偷偷看着他,他偏偏不理会只跟你儿媳妇说话。“
“瞎咧咧啥,没看到他手里扶李小东嘛,旁边还有王家人呢嘛。”马半仙回头瞪了闺女一眼,可心里还是有点膈应,这小知青可惹村里小姑娘喜欢了,李家姑娘会不会也在他三言两语中魂儿被勾走
正好,陈志国也看到这一幕了。
天不亮他就爬起来叫上郝村长,挨家挨户地召集村干部开会,把大会主题讲一遍。
郝村长播广播那会,他想到李家兄妹俩,小姑娘瘦小的身体怕是架不住她大哥,所以跟郝村长说一声,便朝李家走去。
李家隔村委会不远,隔着五六户人家,四五百米的距离,他部队出来的脚步似生风,五六分钟就到了。
但在篱笆院门外喊了半天都没人回应,暗猜是不是都去村委会了,陈志国又拐回去找,他刚到达,也不知哪来的心灵感应,下意识地一抬头就看到来人了。
陈志国微微眯起眼,隐约觉得钱有为是不是喜欢小姑娘
那么多姑娘偷偷盯着钱有为看,甚至还有几个大胆的跑到他身边主动说话,偏偏被他疏远,就顾着和小姑娘聊。
小姑娘已经怪可怜的,可不能被小知青给拐进湾里了,陈志国想。
这小知青的事,陈志国是知道一二的。
爹妈是资本家,家里还有国名党和汉奸走狗关系,在知青点都没有人愿意搭理他。
当然,这仅限一帮男知青们,女知青还是很乐意搭理的。
陈志国不排斥有污点的知青同志,但前提是他们得遵纪守法,表现良好。
可这知青同志偏偏不合群,态度颇为傲娇,领导找谈话永远一副爱理不理的样,思想觉悟不高。
陈志国觉得,这个知青不是个善茬。
如果他再跟小姑娘套近乎,那么自己就有必要找他谈话了,让他注意言行分寸。
另一边的陈凤霞,远远地看着李小琴等人,心里盘算着怎么让她身败名裂。
她跟李小琴无冤无仇的,但就是看不惯李小琴那副嚣张,目中无人的态度!
陈凤霞是革命烈士的遗孤,平常在村里没有哪个敢惹她。
但就在前两天李小琴给她脸色看了,陈凤霞死也咽不下这口气。
她目光来回在李小琴和钱有为身上扫,脑里尽是阴谋诡计。
选定最佳诡计之后,陈凤霞脸庞挂着得意,趁马半仙跟人说话的空挡,她朝陈玉芬招招手,“玉芬,你过来。”
“姐,你对象是哪个呀”陈玉芬看完钱有为,就把目光放在知青队里扫视,但看来看去,就是猜不透哪个是未来姐夫。
陈凤霞伸手往她脑门弹,“你还小,咋脑子里净想些男人女人的事”
“我这不是好奇嘛。”陈玉芬委屈地嘟着小嘴儿道。
陈凤霞示意她凑近,然后低声在耳边嘀咕,“昨晚,我跟你说哪个事还记得吗我现在想到了一个效果更佳的法子……”
听得陈玉芬双眼蹭亮,不住地点头,“姐,你放心,我肯定会搞定的。”
陈凤霞摸了摸她毛茸茸的脑袋瓜,督促道:“那
第六十三章真不要脸
这时候当当当的声音从村委会门口传来。
大家伙都停止了唠嗑,抬头看过去。
一身中山装的郝村长,右手拿一块尖石头,一下下朝悬挂在树干上的铁片敲打着。
这是在告诉大家,会议正式开始了。
敲完后,郝村长走到几个村干部跟前,大声喊着,“这个,人都到齐了吧”
大家或蹲着,或背靠墙壁手里织毛衣毛裤,或站着嗑瓜子,但都没有人在这时候出声打扰。
郝村长伸手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红本本,里面记载会议的几项重要大纲。
看了一眼后,郝村长说道:“这个,今天就这个……”
刚起头呢,旁边就传来几个娃儿的打闹声,原来是玩弹珠输了哭鼻子咧。
郝村长扬手高声喊,“娃,不闹啊,不闹。”
王大胆迈步走过去,双手掐着腰杆大吼,“喂!闷声玩去!”
孩子们吓得撒腿跑开了。
看得李小琴暗暗佩服。
这王叔外貌老实,没想严厉起来还蛮有威力的。
难怪被选了当村干部呢。
村委会四周又恢复安静了,郝村长这才继续高声喊,“今天呢,召集大家开个会!”
然后高举小本本给大家伙看,指着说道:“我这个小本上,那是记得相当清楚,前年,咱村三百多户人,打了一万多公斤的粮食,这还是粮食综合咧,玉米,小麦,稻谷,大豆,全都算在里头咧!就这粮食产量,昨天还有人问我,今年会不会得县里给的粮食锦旗我的老天爷,就这一万多公斤的粮食,还好意思拿锦旗就是县里头给,我还不好意思接咧!”
“乡亲们,晓得我为啥子不好意思接吗大家还记得咱刚拿锦旗的时候,粮食产量是多少吗两万多公斤啊!那时候,县里给的锦旗,准是咱村的跑不了!为啥这两年拿不到咧这得问你们!你们,一个个懒得舍不得出窝,下地也舍不得使劲!别说两万公斤粮食,就是一万公斤,也是白日做梦咧!”
郝村长说到激动处,啪叽把本子往桌子一扔,“具体是哪些人懒得出窝,懒得使劲,我在这里就不指名道姓了!我给他们一个机会,我要说的是,咱们芭蕉村的人往后啊,想偷懒都不成啰!在陈志国同志的带领下,村干部的商讨下,我们决定采取行动措施,那些懒惰的人,你们往后的小日子不好过了!“
蹲地上嗑瓜子的崔狗濑憋不住了,扯着脖子高声喊道:“郝村长,你想说啥就说明白嘛,咋个采取措施的嘛,弯弯绕绕的我们咋听不明白咧!”
郝村长回头看了眼,看到是崔狗濑,顿时眼睛透出愤怒的光,”哦,是狗濑啊,我本来不想说你的,你今天开口了,那我就得好好说你了,你往后再不下地,别怪村里不给你分粮食!“
崔狗濑一听就急了,站起来手指着郝村长,”咋了我咋了你咋说话的是村长也不能这么说话好吧我凭啥分不到粮食“
&nb
第六十四章芭蕉村村花
就在李小琴心中愤愤时,看到陈志国走到高一节的台阶上。
穿的还是灰色的中山装,口袋别一支钢笔,不了解他品性的,怕还以为这人蛮谦和气质呢。
李小琴暗暗鄙视,就在这时听到陈志国发言了,“行了,说要告发的人,我就是咱这片区域的负责领导,想要告发谁,随时来敲我办公室的门。”
短短几句,李小琴也没有听出威胁的成分,偏偏崔狗濑和朱寡妇秒认怂。
瞧瞧那低头缩脑的模样,李小琴真是好奇,这人的话真那么有力度
再看旁的人,也是拉耸着脑袋,没有人再骂咧咧了。
不过,陈志国站在那里,五官倒是一般,但是气势都不同一般人。
而且讲话中气十足,沉稳中带着几分怒气。
李小琴随即就明白,看来威严这种东西不一定得瞪眼大吼的。
有陈志国开口,骂的人乖乖闭嘴了,王大胆端来茶水给郝村长喝,瞧喝下之后面色好多了,李小琴心里的担忧也放下了。
“我们要说的,是出勤不出力这个事。“陈志国看着在场的人,说道:”大家都听说了吧,袁县的袁家庄,今年粮食产量高达两万多公斤,要知道,他们村今年的这个产量,相当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零年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他们村搞的正是奖勤罚懒的制度,因为只有勤劳,才是粮食大丰收的唯一标准。而且,他们的奖勤罚懒制度,已经在不少村子引起反应,而且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一个穿着草绿色的军装,胸前佩戴像章的知青,高高地举起手。
在得到陈志国的同意之后站起来发言,“陈志国同志,你说的奖勤罚懒制度我倒是听说过,说出工多的人家,干活力气大的人家,分的粮食就多,还得到村委会百斤粮食鼓励咧,是不是这个”
这个知青的话一出,顿时惹来大家伙的窃窃私语。
“这怕是不成吧,那像我家,老弱病残的,出工就我跟儿子,我老生病,就儿子这公分,一年能分几个粮食啊。”
“对啊 ,这不公平啊。”
李小琴只觉得这个知青眼熟,搜遍了记忆,也想不起来到底叫什么。
可以看出这个知青在知青队占重要位置,这话一出,底下十几个知青都纷纷表示不公平,但因读过书的素质高,没像村里人那样高声嚷嚷。
这会他目光就落在陈志国的脸上,对上他的目光,是一点都不怯场地说道:“陈志国同志,你提的奖勤罚懒制度我是不太赞成的,就芭蕉村十户人家就有一户病残弱的现状,就算天天出工出力,到头也分不到多少粮食,还是照样饿肚子。”
“对对对!“李二奎跟崔狗濑是一类人,就没咋下过地的,如今又废了一条腿就更不可能下地了,这奖勤罚懒制度不是要存心饿死没劳动力的他们吗,所以特别积极地举手发。
&nbs
第六十五章鼓励养猪
“切,我看你眼光有问题,我倒不觉得她哪里好看,浑身都透着一股俗气。”陈凤霞说道。
陈玉芬如梦初醒,赶紧笑着说道:“对对对,我眼光有问题,呵呵,我觉得她没有我姐好看,要不然,哪能十七八岁就有伙子追了呢。”
“你小声点。”陈凤霞回头瞪她眼,这年头虽然比六十年代开放,但订了婚的走在街上也都是保持着距离,何况她这种婚都没定的呢。
陈玉芬意识自己说错了话,忙手捂住嘴巴。
看到李小琴又水灵了不少,陈凤霞心里嫉妒得发狂,转念一想,小丫头马上就要被大家伙指鼻子痛骂,拿石头子砸,狼狈着咧,陈凤霞心里的嫉火稍微散了不少。
她脸庞挂着得意,露出一脸胜券在握的表情。
李小琴看得脸色就微微一变。
这人一定是心里藏着啥阴谋诡计。
她上辈子可就领教过几次陈凤霞这种表情之后的大招,比如抓老鼠塞她书包里,饭盒里塞毛毛虫,李小琴是最怕这些了,每次都忍不住尖着叫跳起来然后逃跑。
这人该不会还想故技重施吧
“小琴,你冷不冷”冷风袭来王红霞连打了两个喷嚏,伸手揉鼻子的时候拿肩膀碰了碰李小琴胳膊,说道:“你把我围脖取下来围着,我看今天这天气怪冷的。”
“我不冷,你打喷嚏怕是要感冒了,自己围紧实了。”李小琴收回视线,脸上又带着娴静笑容回道。
完了转身拉了大哥一把,柔柔软软地问,“哥,你冷不,我给你扶到那边墙角躲风。”
李小东懂得直哆嗦,但抬眼望过去,发现村委会墙角蹲着兄妹俩的大仇人朱寡妇,就摇头拒绝了,“不,哥不冷,我估摸再十来分钟会就开完了,没事的。”
“诶。”李小琴应了一声,想了想,风是从北边吹来的,就站在大哥的北边位置帮挡住风。
因为早上出门就是上山,山里湿气重,冷气更重,所以穿的都是大棉衣棉裤,很抗寒,北风吹过来只觉得脸蛋凉飕飕的,别的还好。
此时,台阶上的陈志国喊了一声,同时抬手示意安静下来,“大家莫着急,听我说。”
他一吆喝,底下纷纷议论的人又停止了。
陈志国双手按着桌子,眸光扫过在场的人,声音平稳,“我们芭蕉村也要搞奖勤罚懒制度的,但我们村干部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好多人还是处在没有收入的状态,我鼓励大家适当的搞一些副业增加收入,比如养猪,养鸡,养鸭,但不允许私自出售,必须统一交给上头,当然,这个鸡鸭猪是由村委会给予奖励,饲料,也是村委会给予奖励,也就是说,如果你够勤快,那么,你即将获得村委会奖励的小鸡,小鸭,小猪仔领回家饲料,这过程中,如果你仍旧勤快,村委会还会奖励有机饲料,甚至,你的鸡鸭猪出栏了,只要你勤快本分,还会再得到村委会奖励的两到三斤的粮食!“
到底是文化人,一说就明白。
“呀,意思我们出工出力,还能拎小鸡仔回家养咧,往后娃儿不就不愁没鸡蛋吃了吗”
“不止咧,小鸡仔长大了生鸡蛋,再拿鸡蛋孵化小鸡仔,家里的鸡可不就成群了吗”
“我看这个好,也解决了咱们没有饲料喂养的情况,只要好好干,就没有吃亏的。”
第六十六章百姓好干部
就在这时候,台阶上的陈志国又平稳地说道:”别的村搞奖勤罚懒制度,那是真的给干活勤快的直接颁发粮食奖励,我们村情况特殊,所以,我和村干部们共同商议出来的这个制度,也是综合各家各户的特殊情况,才下的决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