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村麻辣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宇宇
婆娘重病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搭把手,王大胆也想在婆娘剩余的时间里多照顾和陪伴,无奈闺女长大结婚需要钱,一家人吃喝也需要钱,所以只能出晚归带队下地干工分。
李小琴眨巴眨巴眼,道:“干爹,你是喜欢当干部,还是喜欢钱多一点”
“哎,都喜欢,不过,我嘴巴笨,当干部不太适合,得葛队长他们那类人才有威信,我啊,队里的人偷懒,我说两句,人家都会拿话怼我,这要换做葛队长和郝村长,他们绝对屁都不敢放。”
“那咱就不当干部得了,反正钱也赚不了几块。”
王大胆听李小琴的意思,好像另有打算,他停下清洗猪大肠的动作,看着小丫头,“你这小脑袋瓜,又打什么主意”
古老头听得好奇,站得累人,索性跑去里屋搬来两把凳子,自己做一把,另一把递给李小琴,坐下后眼巴巴看着李小琴,等她往下说。
“谢谢古医师。”李小琴朝古老头感激的笑,坐下来,晶亮的眼里满满都是兴奋,说道:“我是这么想的,咱们的肉供应给国营饭店,可是去饭店里点肉的人少之又少,县城也就这四五家饭店,指望他们带动咱们肉的销量怕是只保证饿不死,赚大钱,难。所以,这些猪肉,我们不如自己也卖吧!”
猪浑身都是宝,每个部分都有不同口感和做法,猪毛还能做毛毡,皮可以做包,等养猪场开起来,毛毡和包包加工厂就得着手准备,猪的排泄物还能收集起来做个沼气池,沼气可以烧水煮饭,免去做饭的干木柴,将粪便晒干还可以当肥料,到时顺便挖个池塘养鱼,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眼下资金不够,开设养殖场和加工厂都是后话,不过要完成这些目标就得利用延续前这一条出路来钱生钱,再生钱,比如,猪下水用来制作卤味,卤味从古代就开始有人学会使用岩盐和花椒制造卤水,发展到现在可分为红卤、黄卤、白卤三大类,但是李小琴要开的店铺绝对不是卖这三类卤
第三百七十章 用酒瓶做漏斗
王大胆眉头仍是皱着,“咱们有桂花酿是好,不过小琴,咱别忘了上头抓投机倒把厉害,只怕是……”
“放心吧干爹,过阵子就放松了,上头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慢慢地做生意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投机倒把的非主流们,过阵子便收获了改革的第一波福利,先富裕起来的就是这帮人。
“放松了”王大胆看着李小琴,疑惑地问,“志国跟你说的啊”
古老头也露出了不解的神色来,李小琴顿时一头黑线,多活一辈子她知道没多久就改革开放,做生意的人会越来越多,但现在这些消息上头都没有张扬呢。
“这个……”李小琴尴尬地摸了摸脑袋,嘿嘿笑了两声,说道:“不是他,我有个同学是沿海地区的,去年转学回老家读书了,我最近收到她的回信,在心里这么跟我说的,还说让我不要错过暴富的机会呢!”
她实在不想撒谎骗他们,可说因为自己多活了一辈子所以知道,这不是纯心吓唬他们吗,只能凭空捏造一个沿海地区的同学了。
李小琴这个解释还真没有谁怀疑,而且他们都知道,沿海地区的发展是比他们这儿要迅速许多。
古老头点头,“嘿!那好!这事好!小琴,你得准备个手推车吧我看县城那些小贩子每个人都有一辆木制的小推车,可方便了。”
王大胆接过话,“小琴,我也懂点打家具的门道,手艺没你爹的好,但粗糙点没关系,能用就成,明天就做一辆手推车。”
李小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需要,干爹,推着卖往返县城和村子,多累人呀,而且我们是做熟食的,吹风日晒的,灰尘进去了不卫生,也容易变质,人吃了闹肚子,严重还会食物中毒。”
“那不卖了,咱不担这个风险!”王大胆脑海里想起前段时间桂花酿肉中毒的事,当真把人逼到墙根下,走投无路啊!
李小琴笑道:“干爹,你别紧张嘛,听我说完。我的意思是,咱卖猪肉熟食,但不是推小车子叫卖,咱得开一家铺子,前面我不是说明天喊王俊杰去市区购买冰柜吗冰柜就放在铺子里,熟食搁里面,干净卫生,咱们卖得放心,人家吃的也安心。”
“咦!这样好!”古老头猛一拍大腿,道:“我儿子没死前就是在租铺子卖馒头的,铺子租金一个月六块钱,一个月卖个十来块除去成本还能赚五六快呢!”
“才六块钱呀太少了,咱们怎么也得一个月赚三十块!而且每个月都要赚的比上个月多!”
“小琴,你这胃口也太大了吧”古老头惊讶地问。
李小琴笑着,“做生意就得赚的多,小打小闹的几块钱,赚的只够日常吃喝那啥时候才成万元户啊”
“能行吗”
“当然能行了,你们明天就知道了。”李小琴觉得,说得天花乱坠不如明天把熟食做出来,他们品尝过就有信心了。
王大胆按照李小琴的交代反复搓洗猪大肠,再用清水洗干净,完了用桂花酿腌制。
李小琴洗手,找一根干净棍子,不停地搅拌猪血,再拧开保温壶的盖子往猪血中加水调匀,古老头现在没事蹲在旁边好奇地看,李小琴喊他帮忙上后院摘一把野葱,洗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吃出了困惑
王大胆看着李小琴拿碎掉的酒瓶上身走来,更好奇了,道:“你这丫头,拿酒瓶砸了干啥,还没跟我说你到底啥想法呢。”
李小琴拎着碎酒瓶,笑眯眯地望着他,道:“干爹,你猜。”
王大胆被她这笑容弄得鸡皮疙瘩起,过了会儿,才反应过来,他大吃一惊,瞪大眼睛,说道:“你这丫头,该不会拿碎酒瓶当漏斗吧”
李小琴点点头,“用它来装猪血和糯米都很快,就是锋利,危险,得小心别划破手了。”
如果是瓶装矿泉水的话,把瓶子有嘴的那一头割开,底部剪破就行,酒瓶同样的理,用石头砸掉底部,做成漏斗,套在猪大肠的一端,再用勺子舀猪血进漏斗灌进肠里,灌满肠口用线扎紧即可。
古老头真是佩服李小琴的脑子,竖起拇指,夸道:“小丫头,不愧是做生意的啊,脑子好使啊!我信你,就你这脑子肯定一个月赚二三十块!”
李小琴不好意思的笑笑,“我也是从漏斗的形状得到启发的。”
“我怎么没想到”小龙困惑地挠挠头。
李小东倒是习惯了小妹的机灵劲,朝他催促说:“快点看书吧,不认识的字问我。”
“哦。”小龙应声,收回目光,把心都专注在中医书籍上。
李小东收回投在小妹身上的宠溺目光,专心地看起书来,小妹这么聪明,他可不能落后与她,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学到中医基本知识,争取两个月后就能独立坐诊看病。
猪血肠灌完,李小琴着手猪肠灌糯米,先把糯米放锅里蒸熟,再倒入用桂花酿腌制好的猪大肠里。
糯米是蒸熟的,怎么把肠子都填满哈真难为了李小琴,后来被王大胆知道了,立马上厨屋拿一根筷子,用筷子把糯米饭插填到肠里,吃的时候放在锅盖上大火蒸十来分钟就可以了。
几个人一起分工合作,但做完这些杂活时间也到半夜十二点,明天一早还得爬起来做桂花酿肉,可不敢再熬夜了,所以等待的独家秘制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没吃成,大家赶紧回屋补觉。
李家有三间砖头房,小龙和李小东睡一间,王大胆和古老头打地铺,李小琴和王红霞和龙婶睡一间,王俊杰在里屋的太师椅里讲究一宿,累了一天大家洗漱完毕,一挨近床就呼呼大睡。
第二天天未亮王红霞就起床了,她心里惦记着桂花酿肉的事,困是困可一晚上睁眼三四回,就怕睡过头耽搁了制肉。
她爬起来洗脸漱口,推门走进厨屋时,李小琴打着呵欠起来了,洗脸漱口完毕,两个人轻手轻脚地忙活起来。
李家厨屋有两只大铁锅,王红霞负责制作桂花酿肉,李小琴把昨天晚上准备的猪血肠和猪肠糯米放在铁锅上,大火烧水蒸。
“小琴,这个你想怎么吃”王红霞好奇地看着李小琴忙碌。
“蒸就可以了。”李小琴一边应,一边把去后院摘的野葱洗干净,切成碎末放在碗里备用。
&nb
第三百七十二章 哪个泼脏水
龙婶见王大胆只吃不说话,快人快语的她等不及,伸手捏了一片猪血肠和一片猪肠糯米,咬了一嘴,眼前一亮,道:“嘿!好吃!有酒味,有甜味,而且很软!”
李小琴不太相信龙婶的话,伸手捏了一片猪血肠放进嘴巴里,这下,一直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不算最好吃,但跟外面小贩做的仍是可以一比。
这时候王大胆开口道:“去年我随郝村长去市区开会,有吃过一次猪血肠啊,味道咋跟这个不一样咧这个软,那个硬,软的这个让人好接受吧。”
“诶哟,既然好吃那就早点说嘛,你瞧,害小琴揪心了。”龙婶道。
“好吃就行。”李小琴心情好比雨过天晴朗,笑了起来,眉眼清清亮亮,她把猪血肠和猪肠糯米都切成薄片,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喊王俊杰今天上市区购买冰柜,盘店铺的事今天她去县城现找,这次的猪血肠和猪肠糯米就不急着卖了。
另一只大铁锅里王红霞已经把桂花酿肉做好了,切成薄片放在瓷盆里盖上,她和王俊杰约好了一起到县城,王俊杰再买票去市区,她留下来卖桂花酿肉。
李小琴暂时不能跟他们两个出门,糯米昨天买回来就洗干净,提前二十四小时浸泡,她用筲箕滤干水分放入蒸笼,大火蒸半小时至八成熟,将糯米饭盛出,拿筷子打散,倒入筲箕放凉。
桂花酿李大奎会做,而且手艺一绝,李小琴学得有模有样,味道跟李大奎的暂时比不了,但是之前酿制的那坛桂花酿大家尝了尝,全都赞不绝口。
等糯米饭凉后,李小琴赶紧把采摘的金桂花倒入糯米中,加入酒曲,再搅拌均匀,装入酒坛,用锅铲压实,在中间掏出一个手臂粗的洞,密封盖好,耐心等待它发酵即可。
李家就两口大铁锅,王红霞做好桂花酿肉后随王俊杰推架子车往县城里赶,她才开始使用那口锅,但两只大铁锅把几十斤糯米全蒸熟仍是耗时耗力,两只大铁锅底旺火从清晨烧到中午,才将糯米全都蒸熟出笼,蒸熟一笼李小琴就将米饭盛出,筷子打散,盛出来放凉,再加入酒曲和桂花搅拌均匀装入酒坛。
龙婶等不及两只大铁锅空出来,就在后院用破砖头支了一个临时灶台,用小铁锅煮粥,粥熬稀巴烂可以出锅,龙婶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朝前院走,看着李小琴在捣鼓最后一笼蒸糯米饭,她回里屋倒一碗凉白开走进出去。
龙婶把凉白开搁到炤台上,心疼地道:“小琴啊,喝点水缓缓劲儿,这天不亮你就忙到现在,累坏了吧。”
李小琴点头,“婶,我累是累,但还能抗得过去,把这笼糯米捣鼓好,我去县城赶紧把铺面找了。”
龙婶点点头,“你这丫头有行动力,去吧,家里有我给你看着,别的我忙不了忙,但做个饭是没有问题的。”
李小琴满眼感激,将最后一笼糯米饭和酒曲、金桂花搅拌,装入酒坛里,用锅铲压实,密封盖好静等发酵,又赶紧把厨屋收拾出来,搬桌子凳子一家人匆匆吃饭。
今天古老头都是在李家院门口的那颗大槐树底下给人看病,院子里娃儿们又是做酿肉,又是制桂花酿,古老头怕再里屋坐诊给李家招致的闲话,这年代农村人家家穷得揭不开
第三百七十三章 买下店铺
生意好坏除了手艺一流和独家秘笈,还得选好铺面,开店做生意,合适的铺面非常重要,人气得旺,也得让顾客更容易记住店铺的地点。
人气旺最理想的位置是汽车站,行人流量大,更有利于经营,不过,李小琴不想选择汽车站附近,考虑到人流量大但都行色匆匆,他们购买食物更倾向于路边小摊子。
李小琴到达县城先去自行车铺子租一辆车,骑着把整个县城逛了一遍,看来看去,最后选择在菜市场附近,早晚客流量大,不过等她确定后骑车赶过去的时候,好的位置已经被租出去了。
李小琴有些沮丧,推着自行车绕菜市场逛了一圈,发现菜市场附近倒是有几家空铺面,不过周边都是卖鸡鸭鱼的,一股子腥臭味熏得人难受,自己是卖熟食的,要真选择在这里,不仅卫生条件没法保证,连独家秘制特有的香味也会被腥臭味给掩盖过去。
看来菜市场仅有的铺面都不适合做卤味,李小琴决定骑自行车再绕县城逛一圈,实在不行,就只能在汽车站附近找了,客流量的话跟菜市场能比的就只剩下汽车站了。
就在李小琴将自行车推出菜市场,一只脚放在脚踏板上,向前一滑,准备骑走的时候,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个老太太拎着两只空纸箱朝一间闭门的铺面走,拿钥匙开锁,老太太把空纸箱往铺面里一扔,李小琴看到铺面里堆着许多废弃的家具。
这里距离菜市场有两百多米的距离,地段不好,地段是商铺的生命,李小琴选择时肯定会忽略它,只是在看到这家铺面时,她脑子里想起了上辈子改革开放后发生的一些变化,似乎就是这块地段了,服装店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坐拥县城繁华,尽享赚钱机会,可谓是具有恒久旺商能力。
好像这块地段的人家光卖铺面和地基,都卖了一两千块,这里现在客流想不大,但是个潜力股,而且距离菜市场两百多米的距离,说尴尬好像也不尴尬。
李小琴赶紧骑车过去,询问老太太有没有意向出租,问好价格。
铺面的位置不是在菜市场里,面积太大,以前是住人的,后来盖了新房就控制出来了,把靠近马路的一堵墙给推倒修了一个木门,本着要对外出租出去的,不过位置尴尬,很少有人愿意租下来,慢慢地这家人也放弃出租了,改为堆放杂物的地方。
老太太听到李小琴也愿意出租,也愿意买下来,有些为难了,道:“小女娃,你估计才头一回盘店铺做生意吧我不坑你,跟你交心交底的说,这快地方人少,生意不好,这万一赔了家当就不好了。”
“我没多少钱,我不挑,我就看中这个地方 了,你看是愿意租呢还是卖给我,我是希望一口卖下来,不过这个钱先给您定金,余下的我过两天凑集够了再给,你看成吗”李小琴觉得老太太是个实诚人,才能掏心掏底的讲出这些话,她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李小琴都不嫌弃了,老太太便不好说什么了,这间铺面能卖出去自然最好了,自己就一个闺女并且已经结婚盖了新房,这破屋子留着也没什么用途,老太太点头道:“行吧,你不挑剔,我也不占你便宜,我就当时地基价格卖给你,五十块,你看啥时候给都行,别拖到过完年就成。”
李小琴高兴地应下来,老太太没有笔和本子,她骑车
第三百七十四章 问题出在哪里
王红霞怪噌的瞪了王俊杰一眼,抓着李小琴的手臂,满脸高兴地道:“走,小琴,咱不理他。”
从汽车站出发走铺面的路上,李小琴拐个弯,把自行车给修车铺子还回去,她和王红霞手挽手走路,王俊杰用架子车推剩余的桂花酿肉和新购买的冰柜,三个人一边走一边讨论怎么装修店铺,需要做什么宣传活动。
王红军和王红霞认为,把铺面收拾干净,开门直接做生意即可,李小琴并不赞同,小吃店也得需要装修的,适合的装修会给店铺增加不少人气,墙壁得刷新,地板得重铺,七八张独立桌子配凳子得有,这是满足顾客方便用餐的基本要求,桌子还得靠墙排,中间得留有一米多的路便于行走,这是为消防等安全性的布置。
灯光选择比较大的垂挂式即可,得保持店铺干净简约的装修风格,看起来不花哨,因为一般人的心理,装修越是华丽的铺面认为价格都不菲,冰柜就摆在门口的侧位,便于顾客购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