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凤舞隋末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隔壁老黄哥

    这高密县乃是郡城,所以县城的规制属于上县,单城墙的高度就比黄县要高出至少一丈,而且在城门处也加盖了瓮城。所谓瓮城也即是两道城门,战时敌军就算攻破了第一道城门也不需担心,还有第二道城门可以防御,并且瓮城的城墙是四面开口,若是安排好弓箭手来守卫的话,敌军一旦杀尽瓮城被第二道城门阻隔,就会被城头上的弓箭手狙杀,是古代城防中非常重要的设施之一。

    不过,由于眼下高密周边并无战事,城中守卫也没什么防备,所以这瓮




第一百七三章 巧了
    此时黄小刚早换了一身土黄色的隋军号服,领着几个民夫化装成门卒守在后门外,看着飞驰而来的少年一时间也是有点发懵。

    “快快开门!”也就是一愣神的功夫,便也瞧见少年眨眼便来到城门近前,黑着脸一手举着腰牌,一手用长矛一指黄小刚,便也喝骂道:“耽误了小爷的军务,也不怕掉了脑袋”

    胡乱扫了一眼少年的腰牌,发现居然是一枚隋军高级军官才用得起的牙牌,黄小刚脑子一转,忙也指着城内道:“小军爷,城门可万万开不得,可听到城内声音,这是有贼人杀进城来了呀。”

    少年闻言倒是一愣,侧耳一听果真听到了城内方向传开的喊杀之声,不过见他脸色变了一变后,却是瞪眼道:“与我何干你只管开门让我出去,我有紧急军务在身,一刻也耽搁不得!”

    说话间黄小刚仔细看这少年,但见他虽然容貌看着年轻,但却虎背熊腰,手腿粗壮,并且胯下骑的也是极雄壮的军马,来历只怕不凡,当即眼珠儿一转道:“门是万万不能开了,要不把你坠下城去可行”

    开门肯定是不可能开门的,为了方便偷城,打下东门后黄小刚便把全部的驴骡还有大部分的民夫和健妇藏在了瓮城里,这要是一开门岂不是露馅了。而这所谓坠下城去,也就是用大筐子把人和马装了,慢慢放绳落下城头,算是古代一种不用打开城门方便内外交通的方法,如今黄小刚扮演的门卒奉命关闭城门不使人进出,提出用这种方法送少年出城倒也没什么差错。

    少年听了本有些踌躇,可听得城内的杀声震天,他还要犹豫的时候,却听得轰隆隆好些宛如旱雷一般的响声从城内传来,顿时也是惊住了,扭头看向城内自言自语道:“乖乖……怎地打起雷来了”

    随后却是转头问道:“我的马怎办”

    听得少年这么一问,黄小刚便也心中笃定,忙也道:“一并坠下就是了。”

    少年一想,眼下看起来也就只能这么办了,当即便也答应下来,随后黄小刚便也叫他下马,然后装模作样的让他牵马跟着从城门边上的马道上了城头,少年也不疑有诈,便也急匆匆上了城头。

    而在上楼同时,黄小刚也趁少年不注意时,对守在城上的人打了眼色,也就瞧见黄小刚在前引路,少年牵马跟在后面,刚刚转出马道来到城头,便有几个门卒打扮的民夫围了上来,一声不吭便来拿这少年。

    猝不及防间,少年竟也厉害,身子一扭就避开了左右两人的抓拿,跟着一脚踢出便把正面扑来的一个民夫踢得倒飞出去,但即便如此还是被后面扑上来的人给拦腰抱住,少年一时间又惊又怒,竟也大喝一声用尽全力来挣,也在这时黄小刚急忙扑上来,使了手上的刀匣重重在他颈上一击,这也才把他打昏了过去。

    “这小子好大的力气!”在身后拦腰抱住少年的是一个中年汉子,做惯了农活的双臂也是十分粗壮,可此时却是咂舌不已,而被少年一脚踢翻在地的民夫也是哼哼唧唧的惨叫起来,黄小刚忙也上前一看,瞧起来竟是被踢断了肋骨的模样。

    讶异之间,当即黄小刚也不敢怠慢,先用麻绳将这小子来了个五花大绑,随后又怕他力大挣脱,便取了牛筋绳又把他手脚再捆上一道,这也才放下心来。

    随手一搜,倒也从他身上搜出了一面牙牌,一封打了火漆的书信和几百文钱,除此之外也没什么重要的东西,但是黄小刚拿着正面刻有齐郡鹰扬府游骑校尉的牙牌仔细一瞧,便也瞧见牙牌的背面刻有“



第一百七四章 大胜
    实际上,此事说来也巧,并且还偏偏跟舅侄俩和吕家村有些关系。

    大家应该还记得前不久偷偷溜回芦山的吕汉,此人当初带着吕家村的青壮撤走后,故意甩开了老弱妇孺试图断尾求生,结果还是被左孝友的贼军俘虏成了炮灰,不过随着左孝友的败亡,吕汉手下也就还剩下六十多青壮和不足百人的妇女,由于自觉已经从贼肯定逃脱不了官府的惩罚,于是便也跟着退走的贼兵在即墨的山区扎了个山寨做起了山贼。

    如今的情况就是,一支大约两千人规模的府兵由齐郡张须陀手下偏将范景恭率领,正在即墨东部山区清剿一伙山贼,据说这伙山贼的头目叫做吕明星。而这个吕明星是谁,都不用叫别人来问,此人正是吕汉的同支堂弟,也是吕星娇的本支二哥,在族中男丁排行十三。

    然后,这一团二百人的府兵,则是奉命来高密调运粮秣,可是由于如今高密府库里的新粮刚刚入库,并未完全干燥和脱壳,而府兵们又不愿领陈粮想吃新粮,这也才在耽搁下来,驻在府库等着库吏处理粮食。

    话说当时,天凤军赚下城门入城之后,黄娜也就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把城门交给黄小刚领着的民壮看守,然后将全军分为四部,分别由她和曹豹、曹献、吕星北率领分头进攻,黄娜和吕星北各领三个排主攻郡衙和县衙,曹豹和曹献领剩下的人进攻府库和军府。

    结果就是,县衙和郡衙根本就没有防备,加上本就是日暮时分,衙门里的吏员衙役等人早就下班回家,所以轻轻松松就打了进去,把住在县衙的高密县令和住在郡衙的郡太守抓了个正着,然后迅速押着县令和郡守以及正好在郡衙与郡守饮宴的郡通守(主管军务的副职)兵分三路拿下了北、西、南三门。

    而曹豹领着足足五个排的人跑去进攻军府,却没想到竟是完全扑了个空,原本预计应该驻扎有至少二百府兵的军府之内,只有五十余名老弱府兵留守,并且曹豹攻进去的时候这些府兵正好在开饭,手边别说武器了,就只有碗筷可以当做武器,于是也就轻轻松松将这些府兵全数俘虏。

    可是,原本算着最多有几十个库吏看守的府库,却是莫名其妙驻扎了二百府兵,且还是齐郡过来的客军,加上又是参加过实战的剿匪部队,曹献虽然领着四个排足足一百六十人,但猛然遭遇之下,还是犹如撞上铁板一样被怼了回来。

    据说当时这些府兵也是在开饭,可这些齐郡府兵却是把兵器就放在手边,瞧见冲进来的天凤军后,也是稍微一愣便立即拿起武器结阵反抗。再怎么说这些齐郡兵都是正规隋军,战斗力本就不可小觑,结果双方突然遭遇的情况下,天凤军这边虽然靠突袭斩杀了至少二三十人,但本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随后反应过来的齐郡兵便也迅速退入府库的房舍当中,占据房舍进行顽抗,曹献等人一时间失了战机,加上不敢轻易使用火器,居然与之僵持不下。

    后来还是曹献使人报知了曹豹,等曹豹领兵来援后,大着胆子用手榴弹和神机箭对躲在房舍中的齐郡兵进行清剿,又让士兵点燃梨花枪一间间屋子的强攻,最终也才把这二百府兵给全部歼灭,生俘四十四,阵斩一百五十二人。

    然而,也就在曹豹仔细与黄小刚叙述此战的详情之时,有人来禀报说正在救治的重伤员中,又有两人不治身亡,于是截止此时,这一战天凤军付出的伤亡也就变成了



第一百七五章 传檄
    这里要多说一下,隋朝在建立之初继承的是南北朝延续下来的行政规划,地方行政单位的划分不怎么严谨,既有州、县,也有郡、府,或是一州监管二三郡县,或是一府能管几个州县,然后杨氏父子又搞起了朝令夕改,当老子的杨坚搞“撤郡留州”,当儿子的杨广搞“撤州设郡”,最终到了如今施行的虽然是最新一版的郡县制,但其内容还是照抄了秦汉时代的制度,加强了中央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缩减了郡的规模,把地方官员的任职级别大幅度的调低。

    然后,杨广还大力加强了地方官员的权利掣肘,比如县级官员设有县令、县丞、县尉、主薄,其中县令和县尉属于流官,经常要调动,县丞和主薄属于坐官,轻易不会动弹,主要负责地方的实际政务处理。

    然后就是郡级官员设有郡太守、郡通守、郡丞和刺史,作为流官的太守只能搞搞民政工作,兵权下放给了通守,然后还要让郡丞来分摊太守与通守的权利,让刺史来监督前三者的工作情况。

    当然,也会存在强力郡丞喧宾夺主的情况,如雁门郡的郡丞李靖,江都郡的郡丞王世充和齐郡的郡丞张须陀,这些都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厉害角色,一个人就把工作包圆了,也就不需要什么郡守和刺史来掣肘了。

    至于说这高密的郡丞陆良,便是属于这样的一个强吏,据了解此人已经在高密郡丞的任上干了八年,竟不想居然挣下了偌大一份家业。这当初黄小刚他们抄了黄县裴晋的家虽然也得了不少钱粮,可碍于裴晋的官声不错,后来倒也如数奉还了,而这陆良怕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这日一早,黄娜便命昨日俘虏的县郡两级吏员回家的通知城中百姓来郡衙门前聆听训令,并且让昨日下班回家的胥吏衙役回来点卯,待到百姓战战兢兢集中之后,黄娜便把当日在黄县的起义说辞和约法三章又演了一遍。

    当然了,此时与黄县不同,也不需要遮遮掩掩了,黄娜正式宣布天凤军公开起义反隋,将高密作为天凤军的“首义之城”,宣布从即刻起将对高密进行军管,并大张旗鼓的张榜招兵买马,组建义军。

    然后,还派人将一篇由黄娜自己起草,黄小刚简单润色弄出来的檄文传往各地,檄文的内容如下:今有隋帝杨广,好大喜功、苛政害民,致天下大乱,其罪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弑兄篡位,得鼎不正,此罪一也;纳母为妾,有违人伦,此罪二也;繁建离宫,奢侈浪费,此罪三也;苛政重税,不恤民力,此罪四也;东征北狩,穷兵黩武,此罪五也;刚愎自用,拒贤忌能,此罪六也;门阀倾轧,百官贪腐,此罪七也;镇压民愤,生灵涂炭,此罪八也;宦官当道,祸乱朝堂,此罪九也;徙民城居,摧家毁业,此罪十也!

    当今天下,纷乱四起,皆因天下苦杨氏久矣!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本帅不才,不忍见我家乡父老困苦如此,故此兴师讨逆,吊民伐罪,伐无道而诛暴隋,复立华夏之社稷。今布告海内,咸使闻知。

    同时,随檄文一起送出的还有招募兵马的榜文,以及天凤军的均田免税、重工兴商,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的口号详解和“新约法三章”并且顺便开了一场公审大会,给这郡丞陆良罗列了诸如贪污**、巧取豪夺



第一百七六章 功民
    至于逃户,也就不用多说了,便是那些为了逃脱税赋劳役躲入深山老林的百姓,在官方文件上这类人甚至都不算人,打杀他们与打杀野兽没有任何区别,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

    然后,天凤军取消户籍的政策直接对应了“天赋人权”,在此基础上的“男女平等”也即是天凤军治下,女子与男子平权,女子一样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参加军队成为将领,并在执业经商和功民权利上享受同等待遇,可以见官不拜,得受功田,并可世袭。

    对了,这功民权益的出处又在招兵的榜文之中,天凤军的招兵榜文中阐明,凡是天凤军的将士,在服役达到一定年限,并立下相应的功勋后,可获得“功民”资格,功民也即是“有功之民”的意思,成为功民后的福利包括获得可世袭的功田、见官不拜、后代子女优先入学、入军、分配公田,还有养老、医疗保险等等福利好处。

    而为了更好的把政令传到下乡村,黄小刚还顺手把县郡两级政府的官员制度改革了一下,将所有的胥吏、衙役全部更名为公务员!

    所谓的胥吏,也即是指衙门里的工作人员,其中的“胥”也即是衙役三班里的班头、捕头、牢头等武职,吏则指文书、录事、佐史等小吏,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正式的编制,属于衙门里的临聘人员,也即是典型的临时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吃的是官府正式财政饭,而大多数没有正式编制,月饷要么靠百姓交的杂捐(保护费)供养,要么靠领导赏赐。

    那么既然天凤军讲究天赋人权,要搞人人平等,自然也得先给这些胥吏、衙役平等一下,于是也就在当众处斩了高密郡丞陆良立了威使了过大棒以后,立马给了比蜜糖还要甜的甜枣儿,宣布高密县郡两级的胥吏、衙役,只要愿意投效新朝便全部简拔为公务员,薪资等级按照正式公务员级别拨给。

    为了显示这个公务员制度的严谨性,黄小刚当然不厌其烦的把公务员薪资评定和分级表公示了出来。

    首先在薪资这一块,公务员的薪酬分为月例和年薪两个部分。

    简单来说,天凤军的新朝公务员等级分为二十一级,与之可以对应的是隋朝九品官制当中的九品至三品官职,本着“粮本位”的货币基准政策,新朝公务员的每级薪资评定都以粮食来具体量化,比如说一级(初级)公务员每月的月例为主粮(指稻麦)两石、二级为五石、三级为十石、四级为二十石、五级五十石、六级一百石、七级二百石……依次类推上去,然后再以所在县上一年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除“n”(n为全县公务员总人数)来作为年薪(也就绩效)。

    对了,这里要多说一句,隋朝民间的谷物计量单位多为“斛”,而政府机关多使用的是“石”,二者的区别也就在“斛”必须用木制的“斗”来称量,规定十斗为一斛,而“石”则有确切的重量标准,一石约为后世的五十四公斤左右。

    要知道,用斗这种容器来称量没脱壳的稻谷和脱了壳的精米或精麦,因为二者的质量不同,重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对于隋朝人而言,二者并不能混为一谈,大致可以这么来看:没有脱壳的稻谷装满十斗为一斛,脱壳后的精米或精麦以五十四公斤的重量为一石。

    而隋朝官员的俸禄是以斛来计算,一品京官(太保、太尉、太傅等)的俸禄是一年四千二百斛,二品为两千一百六十斛,直至最低的九品官员俸禄三百六十斛,所以天凤军的公务员薪俸制度便是以此为参照,五级公务员的总年俸便超过了隋朝九品的官员(县尉、县丞)。



第一百七七章 废奴
    主动投效的高密郡主薄姓高名仲,字西舟,是高密本地人士,有着“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科举人的身份。

    这隋朝的科举制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施行“明经”和“进士”两科取士,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到了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举荐人才),到了杨广的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

    而这所谓“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科,是指在大业五年(609年)正月,杨广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四科举人(推荐人才)。

    高仲当初不过是高密县衙任职的典吏,正是的得了郡丞陆良的赏识被举荐为举人,后升任郡主薄,所以对高密郡的政务可谓是了如指掌,黄小刚与他大致摆谈了一下,便也料定此人绝对是个人才,当场便拍板给他定了七级公务员的资格。

    “敢问监军,天凤军果真要行此‘均田免税’、‘天赋人权’之法么”

    高仲此人如今也就是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但相貌相当的老成,唇下一部山羊胡须长逾半尺,加上眉目也算清秀,看起来倒也是个谦谦君子。对于黄小刚直接给他定为七级公务员,每月食俸二百石,一年下来总计超过两千四百石,堪比二品官员的待遇他倒是不以为意,反倒是问起了即将在高密施行的政策之事。

    黄小刚也不客气,便也直言道:“高主薄可有话说”

    高仲也不客气,便也抚须道:“国朝(指隋朝)本行均田之策,却碍于宽乡狭县之故,乃有不均之患,民众本不虞田赋、庸调,只是苦杂徭与色役而已。监军之新朝行以户均四十亩免税之法,仅限一城一地倒也无碍,若是推及天下,则谬以!只怕日后,田赋杂徭之缺,加之庸调!”

    黄小刚听来好笑,不过倒是觉得高仲的顾虑倒也是真的,他有这般考虑并且当面提出来,境界要比笑而不语的裴晋高明多了,当即便也笑道:“高主薄不必为此忧虑,我天凤军新朝既定的经济运行模式,此时三两句话也还掰扯不清,所以我只能给你一句套话,便是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黄小刚这句套话当然不是套话,因为此时的他当真是没空给高仲说什么“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有什么特点和区别,“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的占比和对反哺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又在哪里,所以也就只能先给他一句套话晾着先。

    听着黄小刚明明白白给了一句“套话”敷衍,高仲也是无奈,却是继续道:“如此,所谓天赋人权,可是要行废奴之政”
1...3435363738...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