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凤舞隋末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隔壁老黄哥

    “啥远景规划”黄小刚听得一愣,但看着黄娜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好奇道:“咱们现在怎么叫做过一天算一天还有就是,你到底想搞什么飞机”

    黄娜瞪着眼睛盯着黄小刚道:“眼下咱们这样还不叫过一天算一天,你说说你今天一整天都干了什么”

    黄小刚被说得一愣,想了想倒也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今天早上起来领着吕小四他们去南坡砍竹子,中午回来就开始搭咱们现在住着的竹棚,然后咱们现在坐着的床和凳都是下午做出来的……这特么怎么能叫过一天算一天”

    哪知道黄娜却是一脸痛心疾首的嚎叫了起来:“可是……老舅你别忘了,咱们这可是在隋末啊!隋末!”

    “你是犯什么病了说点话莫名其妙的”黄小刚是真没搞懂黄娜为什么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不由好气又好笑的反问:“我就想不明白,这好好的弄个屋子弄个床住住是怎么惹着你了,怎么就叫过一天算一天了咱们是在隋末又怎么了因为是在隋末就不用吃饭了还是说你不想睡床要去跟那些村民睡地铺”

    “这……这……我不是这个意思!”黄娜听了黄小刚的反问,倒也知道刚刚自己的话似乎有些跑偏了,忙道:“老舅,我的意思是……咱们总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浪费在眼下这种过一天算一天的日子上,现在都已经是大业十年的秋天了,而历史上隋朝灭亡和李渊起义都是在大业十三年。”

    “那你到底什么意思”对于黄娜的话,黄小刚当真是听的一头雾水,不由问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黄娜想了想,来了个深呼吸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后,这才慢慢想好了措辞道:“老舅,我刚刚是有些急了,是这样的你听我说,我认为既然我们来到了这个时代,总是应该干点什么的,不说什么拯救苍生之类的大话,咱们俩总要过上点好日子才对吧那么,咱们就不能浪费时间在这里带着一帮人搞什么野外求生,总要有点远景规划,难道说老舅你就没什么想法,不想弄个皇帝当当”

    黄小刚听来好笑,反问道:“黄娜,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第三十章 脚踏实地
    一直以来,的确如黄娜说的那样,黄小刚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买一送一搭便车过来的,对于穿越这事儿没有一点把自己当成是主角的想法,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压力。

    不过,虽然今晚上黄娜在表达上虽然有些语无伦次,不过黄小刚还是听明白了黄娜的压力所在,所以心中还是有些高兴的,因为他也害怕这一个月来舅侄俩的种种遭遇把黄娜给吓傻了,然后直接拒绝当主角把责任都丢给他。

    听得黄娜有些闹脾气的反问什么叫脚踏实地,黄小刚却是一笑,问她:“你看,咱们回到幽幽谷的这十几天,先是建好了十六座竹棚把一百五十多号村民给安顿下来,然后又解决了食物来源让大伙不至于饿肚子,如今又开始给每家每户造竹屋,这就叫做脚踏实地。”

    随后黄小刚话锋一转,又问道:“而我为什么说你想多了,因为这不管招兵也好、练兵也好,打造装备武器也好,首先需要的就是钱,你有钱吗然后光有钱还不行,你还得有稳定的渠道和市场,还得把钱换成粮食、布匹、铁器等等的物资,你现在有渠道和市场吗最后,你要搞事情也得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在你有钱有物资的情况下,你得把人召来,然后管吃管住,还得打造装备武装他们,然后还需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搞训练、搞战略谋划,你有这个环境吗什么都没有,就研究什么‘天命在我鸿鹄志,一剑破灭五十国’”

    随后黄小刚拿出之前跟村民弄到的一张简易地图拿到桌上摆好,指着图上标注着临淄一片区域道:“你瞧,虽然我和你都不记得这隋末有什么左校友、右校友的农民起义,但是你看看,他们一开始展开基地的位置可是临淄,你看看这临淄的前后左右都是些什么城市,拥有的人力物力各种条件可比蹲狗山好多了吧可他为什么待不住被赶到这边来他过来以后,派出队伍去清理乡村,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凑集粮草、钱财还有人力资源,所以这里面有很多道理,你要是想不明白的话,还是跟着老舅脚踏实地的呆在幽幽谷算了。”

    黄小刚的一番话,直接算是把黄娜一家伙给干懵了过去,看着地图久久不语,好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道:“我想不明白不是问题,老舅你想得明白就行了啊!”

    黄小刚听了直翻白眼,正要那话继续教育教育黄娜的时候,黄娜却是道:“老舅既然你都想得这么明白了,那么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呗!”黄小刚没好气的答了一句,于是再次掰开手指给黄娜算了起来:“黄娜你可真要长点心了!你看咱们现在,表面上是勉强安顿下来,实际上后面要走的路却是越来越难。首先就是粮食问题,咱们目前可是处在没有稳定粮食的来源的状态,虽然眼下大家都能吃得饱肚子,是因为如今天气好好,还处在夏末秋初这么个好时候,一旦等天气入了冬,林间可就没多少野兽和野菜了。还有就是眼下咱们吃用的食盐存量也是不多了,这就需要想办法跟外面去贸易,除了粮食和盐,布匹、铁器、药品这些也都是要操心的。还有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目前看起来幽幽谷是安全了,可谁又能保证这个地方不会暴露,一旦要是暴露了引来贼兵扫荡,我们又该往哪里逃,这些问题你想过么”

    黄小刚的一席话,可以说怼得黄娜直翻白眼,这些问题她显然是没想过的,她就是觉得黄小刚每天乐呵呵忙着砍竹子扎东西盖竹棚的样子就属于典型的过一天算一天,于是回怼道:“我……我脑子笨!所以问题还是老舅你来想就好!”

    瞧着黄娜这都跟自己耍起了赖,黄小刚也就



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
    也就说黄娜大叫一声之后,就屁颠屁颠的不知道跑哪去拣……不,应该说是去做肥皂了!

    结果到了下午的时候,就看见她满脸灰黑抱着个瓦罐又跑了回来,一脸得意的递给黄小刚来看,结果黄小刚拿起来一瞧,发现瓦罐里是一些乌漆墨黑黏糊糊好似果冻一样的东西,纳闷的问道:“你弄出肥皂了就这个”

    “是啊!”黄娜满脸得意的伸手从罐子扣了一坨就抹在了黄小刚的手上,然后也不顾黄小刚脸上像是被人抹了屎一样的表情道:“来来来!别看广告看疗效,你用用就知道了!”

    当即拿起竹水筒就倒水给他洗手,结果黄小刚一洗之下,竟然发现黄娜搞出的这陀黑漆漆的果冻还真有去污的能力,当即也是惊愕了,忙也问道:“你怎么弄出来的用的什么原料”

    “猪油和草木灰啊!”黄娜指着瓦罐里的果冻笑道:“是不是觉得难看别担心,这只是一代产品,猪油和草木灰都没有提纯,皂化反应也不充分,到时候咱们只要提纯再脱色,就跟以前咱们用的肥皂差不多了。”

    “你牛逼!”黄小刚在确定了这看起来像是屎一样的东西真有用后,当即大着胆子又扣了一坨涂在了脸上,他已经有一个多月都没洗脸,所以下意识的就想好好洗上一把脸,虽然这东西弄在脸上搓揉起来没什么泡沫,但冲洗过后脸上的油腻感果真减轻了不少,黄小刚不由笑道:“哎呀!你厉害了,你还真知道怎么做肥皂”

    “废话!当年我理综可是考了一百三十五分!”黄娜很是的得意指着罐子道:“老舅怎么样,项目咱们有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草木灰制碱和制作工艺我包了,猪油你来负责”

    黄小刚一定当即差点炸了,跳起来道:“你干脆杀了我炼油算了!不然你让我上哪给你搞那么多猪油”

    黄小刚说的没错,眼下他们可是在幽幽谷避难,别说养猪了,野猪都难得一见,黄娜如今用来糟践的这一小罐猪油还是村民从芦山村里带出来的,而用动物油脂制作肥皂的技术黄小刚虽然不掌握,但他却是知道这玩意需要大量的油脂。

    结果,一个前途无限光明的好项目,刚刚被研究出来就被宣布夭折了!

    接下来的两天,黄娜像是着了魔一样到处钻头觅缝的去找什么经济增长点,结果受限于时间、空间和地点所造成的种种原因,自然没有一样能搞得成。

    不过没了她在耳边呱噪,黄小刚的建筑事业倒是得到了蓬勃发展,也就短短几天的功夫,便在原先搭建的十六座竹棚周围,又加盖了十二座竹屋,然后根据村民的意愿和原本的家庭单位进行了重新分配,算是终于完美解决了一百五十多个村民的住宿问题。

    只是,才解决了住宿的问题,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何春作为代表捧着一个布包来找黄小刚商议,说是来到幽幽谷已经快二十天,村民们从芦山村出来的时候所携带的粮食和食盐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虽然眼下有狩猎队和采摘队每日出去搞来食物,粮食的问题倒也不是十分迫切,但食盐要是没了可就是大问题,所以村民们自发的筹集了一些钱财,希望黄小刚这个匠头能拿个主意,设法去什么地方弄点食盐回来。

    打开布包一瞧,发现里面全是各种杂色的五铢钱,总数



第三十二章 制陶
    对于让黄娜跟着何春他们翻山越岭去文登这个事情,黄小刚自始至终就没什么好操心的,毕竟黄娜在后世也都自己一人在帝都上了四年大学。

    虽然这是隋末,有太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但黄小刚相信作为双鱼玉佩的持有人,黄娜铁定是主角的命,自然不担心她会有什么危险。

    所以,在黄娜跟随何春他们去了之后,黄小刚倒也也没闲着,开头两天依旧按部就班的领着人砍伐竹木,给村民们制作竹家具。到了第三天,发现无事可做之后,倒也想起了黄娜之前的建议,便跑到粘土矿边查看了起来。

    对于烧瓷这事儿,黄小刚是真没研究过,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前不久看舌尖中国的时候里面似乎有提到过,但对于全套的技术工艺他是真不掌握。

    不过,烧瓷虽然不行,烧陶倒是简单,黄小刚简单查看了一下山谷底部的粘土矿,大致估算了一下成矿的粘土约有千多方的储量,而矿区向东贴着山谷底部一侧山壁的地方,则有一片不知道具体储量的高岭土,就黄小刚搞了多年建筑的经验来看,这片高岭土用来烧水泥或者烧腻子粉倒是够用了,至于能不能拿来烧陶瓷他还就真不清楚。

    确定了矿区足够大之后,黄小刚一面让之前跟着自己搞建筑的小工们去砍伐竹木来搭建工棚,然后亲自到村民中去探问,看看有没有懂得烧制陶器的人,没想到这一问还真问出两个人来。

    两人都是芦山村的老人,一个叫吕七公,今年已经六十九了,早年因为打猎瞎了一只眼,并且摔瘸了腿,在村民中属于残障人士,论辈分还是前任村正吕义的堂弟。

    此外还有一个七十四岁高龄的老妇人,名字叫做吕尹氏,据说早年间曾经嫁给黄县县城中的一户陶匠,后来夫家和子嗣亡故之后,被娘家后辈接回芦山来养老。

    这两位老人,当初都是跟着逃难队伍来到幽幽谷的,如今听得黄小刚要找会烧陶器的人,便也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当下黄小刚也不与二老客气,一面领着小工们就在粘土矿便修建竹棚工坊,一面请二老演示一下他们是怎么烧陶器的,结果两人施展起来的手段竟是各有不同。

    首先说吕七公,他首先是叫了小伙子就在粘土矿边挖了一个直径四尺,深二尺的土坑,然后挖出粘土绞碎后放在坑里,洒上水用脚踩搅拌,踩上一个时辰后从中选出烂软没有颗粒和杂质的粘土泥,便在石板上摔打密实,在直接用手工搓成泥条,然后用泥条塑形来制作陶锅陶罐。

    至于吕尹氏的方法可就讲究多了,她先叫人挖出一定数量的粘土,经过手工拣选后再用细筛子进行筛选,筛选后得到的细粘土还要上蒸笼用大火蒸上一个时辰,然后还要加入草木灰并用棒槌敲打,最后也是搓成泥条来塑形制做器皿。

    黄小刚来自后世,虽然不是搞这个专业的,但至少见识方面还是有的,不说别的光是二十多年看过的一部《人鬼情未了》,里面怎么做陶器的场景黄小刚至今还是记忆犹新。

    不过,也不谈什么尊老爱幼,反正还在建设工棚,也就由着两位老人用自己的手段去做做看,最终看看成品也就知道两人的工艺谁更好一些。

    前后差不两天时间,两位老人各自做出了二十多件陶罐、陶锅、陶瓮等陶器,不过在烧制方式上两位老人又闹起了幺蛾子。吕七公这边是可以直接架在柴禾上烧,不过他却强调必须要用油性大干燥的松木,这样烧出来的陶器破损率低,烧出的陶器也更耐用



第三十三章 主角
    由于估算这一趟来往文登,来回差不多有五百里的路程,所以当初何春他们上路的时候,给出的归期是十日左右。

    当然了,虽然沿途多是翻山越岭,但毕竟山间还是有简易的山道连通,以何春他们这些本地人的脚程,一天走上七八十里都算是轻轻松松,也就不知道黄娜能不能吃这住这苦了。

    所以,从八月十九开始,黄小刚在盯着制陶工坊开工的同时,每天下午都会抽时间去幽幽谷外出口的地方眺望,可一连好几天都没见到黄娜他们的人影,直到八月二十四这天中午,随何春他们同去的十三人里的一个小后生满脸兴奋的跑了回来,大呼小叫的要所有人都出来迎接。

    黄小刚正纳闷的时候,便也瞧着老长的一条人马混杂的队伍突然就出现了在幽幽谷的山口,打头领先的人不但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还内里穿着一身大红衣袍,肩上披着一条雪白的披风,看起来十分惹眼。

    待走得近了,也才瞧清楚这队伍除了领头的两骑是骑着马外,后面跟着的多是驴跟骡子,不过这些牲畜背上的驮架都塞满了东西,看起来分量可都不轻。

    待到领头几人走到可以被瞧清面目的地方,也就不难看出那骑着大马,穿一身红袍披着白披风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娜。

    老远迎上来的黄小刚仔细瞧看,陪在黄娜身边的另一骑上,却是一个身穿大袖襦衫,相貌堂堂的青年,瞧他的服饰、头饰看似简约,但隐隐透出了一丝不凡,黄小刚当即不由想到了唯一的一种可能,暗自腹诽道:“叉!娜姐你牛逼啊!你是不是开启主线剧情了”

    却也见得来到近前的黄娜慢慢下马,然后破天荒的抱拳与黄小刚行了古礼,开口用河洛官话唤道:“舅父!二娘自文登转来了!”

    “我叉!”黄小刚听得一愣,不过他马上瞧见了黄娜偷偷眨了眨眼,当即明白过来这丫是要演戏啊!

    当即用手搓了搓唇下最近一个来月因为没修剪而长出的短短胡须,微微点头后,转而望向那青年,也用河洛官话道:“转来便好,不知这位公子是”

    黄娜便也上前,装模作样的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与黄小刚引荐道:“舅父,这位公子复姓宇文,名承瑞,乃是二娘在文登所遇。在文登时,多亏公子屡次援手,二娘这次也才幸不辱命,办得粮货归来。”

    听得黄娜一边装腔作势,一边又偷偷挤眉弄眼,黄小刚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忙也热情来引这宇文承瑞入谷。这个时候,也就瞧得谷口方向还有源源不断的骡马队伍进来,别说黄小刚了,便是谷中的村民也都看傻了眼。

    好一会,直到近百匹驴骡组成的驼队全都进了山谷后,也才瞧见何春他们领着二十几骑人马随后而来,这些人马都做胡服武装的打扮,马鞍上放有弓箭刀枪,人人神色彪悍。待得这些人都入了谷后,便也瞧见其中一人打出了一面旗来,旗上的篆字赫然正是“宇文”。

    不过瞧起来,这些彪悍的骑士都该是那宇文承瑞的下属,压后而来倒也没出什么事端,也就瞧着黄娜当即便指使何春他们安排人手卸载驮架,又让黄小刚组织人手生火早饭安排吃食,也就瞧见驮架上卸下的东西不但有粮食、布匹,还有各种各样的物资,不但连活鸡活鸭都有,甚至猪崽儿都有十几只。

    一时间黄



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
    说起黄娜去文登的经过,三言两语还真是难以说得清楚。

    只说八月初十这天,一行人出发之后,沿途倒也没遇上什么事端,第一日从早到晚一路急行,便行了莫约八十里,到了一处叫做磁山的地界,与当地村民询问得知此地并未遭到贼兵袭扰后,便在村中借宿了一夜。

    翌日一行人再次上路,倒也敢走大道,只是半路遇上几泼骤雨,这日于是才行了五十余里,来到一条名为大沽的河边露宿。第三日直到中午,也才寻得渡船过河,于日暮时分便也来到属于文登县西的四十里驿,在驿站中宿了一夜后,于第四日的中午便进了文登县城。

    一路上黄娜虽然走得辛苦,但看着何春他们脚上用麻草编织而成的草鞋,又看了看自己脚上正牌的运动鞋,自然也就没了屁话,结果四天二百多里的山路走下来,也就左脚掌磨出了两个水泡,右脚的后脚跟破了块皮而已。

    结果一进文登,看着这土里土气的县城,比起后世一些仿古小镇都不如的样子,顿时就没了脾气。
1...56789...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