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仙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能优斯特
花僧擅长天耳通和他心通,往往耳垂一动,攻向他的敌人有几个,从哪些方向杀来,事无巨细都落到他心里,然后展开反攻。
唐楼这次收徒,算是顺水推舟,因为先前在承恩寺中,唐楼教授三宝的时候,也顺便指点花僧几下。
别看花僧潇洒风流,修炼的神境通,却以金刚神力为主。
唐楼指点花僧,帮助他练成“掷象力”“金刚吼”“无常杵”!
此刻在战场上,花僧可谓是大杀四方。
掷象力出手,地面升起层层土浪,将冲来的武僧席卷在内,神通被接连击散。
花僧连连挥手,一道道气浪化作巨掌,许多武僧神通尚未出手,就被接连击飞。
金刚吼一出声,如同万千铜钟震响,众多僧人们眼花缭乱,都站立不稳。
最后的无常杵更是犀利,黑光一闪,连肉神佛都抵挡不住。
书和尚的他心通,形成一张大网,分担了九寺当中大部分僧人的他心通攻击。
释忘忧和聋哑和尚二人,反击最是平淡无奇,却也更加无迹可寻。
但凡是杀到释忘忧面前的武僧,双目一片茫然,纷纷开口,“我要干什么”
只要是靠近的武僧,好似吃了健忘药般,所有事情都忘得干干净净,不再攻击释忘忧,胸中戾气烟消云散。
但是,只要武僧们离开释忘忧身边,记忆重新浮现,重新杀向释忘忧,但走到面前,却又忘得干干净净。
有些人发现这个诡异的现象,不敢靠近释忘忧,隔得远远的向释忘忧发起攻击,一时间山崩地裂,电闪雷鸣。
奇怪的一幕发生了,但凡对释忘忧起了杀心,不管是罗汉菩萨,还是肉神佛,都会忘记一切,直到杀心消除。
“不要白费力气了,此僧不是凡辈,先不要动他。”有些肉神佛下令。
最后是聋哑和尚,这位和尚耳聋口哑,甚至连双眼都快失明,看上去也不像身怀什么,顿时吸引许多九寺僧人前来攻击。
于是,战场上最奇异的景象发生了,聋哑和尚四周的空间,仿佛化成粘滞的泥潭,只要僧人闯入其中,动作先是变缓,然后干脆静止不动了。
&nbs
第七百五十五章 众生皆苦
承恩寺首座开口,其他八寺的首座、高僧们,原本对来者就有猜测,此刻更不迟疑,果断下拜。
眨眼功夫,地上便跪了一大片光头,齐声叫道,“恭迎檀寻老祖降世!”
大吴国的佛门流传,以檀寻为分界点,自从檀寻取经归来后,虽然历经翻译真经、承恩分裂等大事,但是天下众多教派,都已檀寻为共祖,九大寺虽各有教派,寺内主殿的大厅内,供奉的却是同一尊佛像,那便是老祖檀寻。
如今见到真佛在前,首座们不顾身份,跪拜在尘土中,许多高僧老迈不堪,却激动得热泪盈眶。
承恩寺首座一眼看出,老祖出现的根源,恐怕要落在旁边的色空院主身上,心中不快一闪而过,随即惶恐起来。
“叫他们都住手!”檀寻淡淡说道。
九位首座急忙下令,战场中的僧人苦于久战不下,此刻收到罢手的命令,都开始后撤停手。
唐楼手底压力一松,再看其他弟子那边,僧众接连后退,必定得到统一命令。
所有僧人都撤回后,承恩寺首座谈谈说道,“首座,你好大威风,法旨一下,迎佛城上下景从,想通缉谁便通缉谁,说谁是佛敌,谁就是佛敌!便是老衲掌寺之时,也没你这么大威风”
承恩寺首座扑通磕头,地上泥土松软,被他用力磕落,仍旧发出巨大闷响。
“你先起来,我去和无名僧谈谈!”
说罢,檀寻消失在众僧眼前,剩下首座们面面相觑,不知未来如何。
唐楼发现九寺阵营局势不对,正运转天眼通,企图避开众僧封锁,看穿内部发生的事情。
突然,一位老僧出现在自己面前,“无名道友,老衲檀寻,可否介意不说话。”
唐楼吃了一惊,身后的六位弟子更不济事,见到当世佛祖,竟连话都说不出来,只剩下震惊神情。
“拜见老祖!”唐楼行了一礼,然后跟着檀寻老祖走开。
檀寻对着唐楼一抓,二人瞬间消失在原地。
剩下的九寺僧众数万,还有唐楼的六位弟子,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形成某种默契,彼此以警戒眼神对峙着。
檀寻带着唐楼,行走在某个城池内,但见人心败坏,世风日下,商贩出售劣货,客人使用假钱,父母生而不养,子女不孝敬高堂,官员受贿枉纵,百姓刁钻诬告。
这一幕幕场景,纷纷闪现在二人面前。
“无名僧,你看清了吗”
唐楼点头,随即听檀寻说道,“老衲取经前,大吴国内,到处都是这幅场景,人心败坏至极,世间如同地狱。”
听得檀寻的话,唐楼看向四周,惊奇问道,“这莫非是”
檀寻点头,“我请无名道友做客,以时间为车轮,看看过往的历史。”
接着,唐楼又听到檀寻说,“当是有人传歌,杀人放火福寿双全,行善积德断子绝孙。天下广为流传,被奉为世间至理!”
唐楼沉默片刻,然后说道,“人心若是败坏,天良必定丧尽,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檀寻说道,“我考中头榜状元,进入国朝为官,本该有大好前程,却依然出家,寻求佛家渡世之道,你知道为何”
“还请檀法师示下!”
“我任刑官后,手下经过无数冤案,良善之人受苦,凶恶之辈逍遥,午夜梦回之时,汗湿全身!就在某天,听到佛寺钟响,顿时大彻大悟,遁入空门,人间自此少了个庸碌官员。”
“可佛门,却多了个人间真佛!”唐楼接着说道。
檀寻笑了笑,没有再说,拉着唐楼往前走去。
第七百五十六章 警示
“众生皆苦!”
檀寻一声佛号,将唐楼拉回现实。
唐楼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脱离历史,回到真实的现世当中。
檀寻缓缓转身,“无名道友,西域本是佛道起源,如今烟消云散,老衲才薄,带回零星的佛门灰烬,勉强在大吴国复燃,本想着度化世人,可直到最后,老衲才发现,佛法如舟,只度有缘之人。何为有缘之人无名道友有何见解”
唐楼想了想,“既然佛法是舟,那么肯上船的人,才是有缘之人。”
“善哉,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檀寻说道,“知道身在苦海、懂的自救的人,才是有缘人。众生皆苦,苦在人心!”
唐楼双手合十,“法师高见!”
檀寻反问道,“唐楼,我听说你自立大乘教派,以现世为此岸,超脱现世为彼岸,是也不是”
“是!”唐楼回答简明扼要。
“你的佛法高明,超过当世众僧,却尚未见性!”
唐楼拱手,“还请指教!”
“若能证如来,此岸和彼岸,又有什么区别”
“受教了!”
檀寻伸手,“拿来!”
“什么”唐楼一时没反应过来。
檀寻说道,“你辩难九寺,不正是为了找我吗”
唐楼恍然大悟,取出怀中那张贝叶经,“请老祖指点,此物事关我的一位尊长。”
檀寻接过贝叶经,摩挲暗金色的表面,叹了口气,“原来你也不是此界之人。”
唐楼全身汗毛竖起,冷汗从毛孔冒出,“法师好眼力!”
“这页经文,我还记得!当初我在西域兴起,向一位路人化缘,他对我说,有一页经文在手,却不要钱财,要的是老衲的左眼。”
唐楼听到这里,看向檀寻的左眼,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老衲当时想到,佛祖割肉喂鹰,没了左眼,我还能以右眼看这世间,果断探手入眼,取了右眼换来经文。
老衲拿着经文,脸上血迹未干,就要回去收好,却碰到一位李姓施主,他问老衲,值得吗
老衲说,值得值得,肉身不过百年,经文却可长存于世,老衲以皮囊边角,换来佛经大义,才是大赚特赚。
李姓施主哈哈大笑,对老衲说,老和尚,这张佛经给我如何!
老衲答应。
李姓施主又问道,这页经文,是你左眼换来,你竟舍得。
老衲说,舍得舍得,经文在老衲无用,若是被施主得了,岂不是又度化了一位世人。
李姓施主哈哈大笑,有趣的和尚,独眼太可惜了。”
说到这里,檀寻抚摸左眼,“李施主弹出一滴露水,落入老衲眼眶,流血止住了,老衲的左眼又生长回来。”
唐楼取出神宗画像,“那位施主,可是此人”
檀寻看后,“真是那位李施主。”
唐楼迫不及待说道,“还请法师说下去。”
“那位施主助老衲长回左眼,老衲也将经文交给他。后来李施主对老衲致谢,说老衲此举,解开他的心结,更帮助他下定决心,要前往一个万分凶险的地方。”檀寻接着说道。
“请问法师,究竟是什么地方”
“李施主没说,却留下这串珠子。”檀寻从左手手腕,取下一串珠子,以黑曜石制成,共计十八颗。
唐楼接过串珠,“这不是佛珠!”
檀寻点头,“李施主说,若后人有缘,见到老僧,便将此物交给他。无名道友,缘起缘灭,因果相承,这串珠子归你,也是了断当年老衲和施主的一段前缘。”
&nb
第七百五十八章 转向南方
这次辩难斗法,以唐楼大获全胜告终,九寺首座尽皆低头,承认了大乘教派的正统地位。
檀寻出现后,罢免承恩寺首座,其他八寺首座高层胆寒不已,终于想起眼前的这位老祖,可是凭一己之力,让佛门席卷整个大吴国的强人。
结局就是,唐楼带着六位弟子,从迎佛城全身而退。
临走前,唐楼面临一个意想不到的来人。
身穿淡黄僧袍的年轻僧人,丰神俊朗,双手合十对唐楼稽首,“大乘教主有礼,小僧慧我,愿拜入教主门下为一走卒。”
如果不知道此人来历,唐楼也就答应了。
可慧我身份不一般,但凡对迎佛城有些了解的,都知道慧我的身份,堪比承恩寺的储君,是继任首座的不二人选。
刚才檀寻还罢免承恩寺首座,根据众人猜测,继任者的人选必然是慧我。
可是,现在慧我却出现唐楼面前,恭敬表示愿意投入大乘教主,而且不是弟子,是行走办事的一般僧人。
这样的姿态太低了,唐楼警惕起来。
“慧我道友言重,您是承恩寺高徒,屈身大乘教派太过委屈。”唐楼一指身后,“况且我大乘教派草创,人不过十,地无半分,不适合招待您!”
慧我语出惊人,“教主,我已被革出承恩寺,如今是野游僧!小僧心慕大乘教义,还请教主念在小僧虔心向道,手下小僧吧!”
唐楼还想拒绝,却听慧我说道,“教主,小僧来此,也是老祖推荐而来,老祖说大乘教义虽然初创,却拥有勃勃生机,未来将成为佛们一枝独秀。”
唐楼听了,默默点头,“既然如此,你就先跟着我。”
就这样,唐楼一行的人数,增加到八人。
他们从迎佛城离开后,三宝大声问道,“师父,我们去哪里”
唐楼手指南方,哈哈大笑,“我听说,在遥远的南方,有一群信奉大乘教义的信徒,深入瘴疠之地,救治山民,开辟荒地,我们就去那里,立大乘祖庭。”
大吴国的南方,从来都是阴湿潮热之地,山林众多,地形崎岖,更有无数山林野族世代居住,抵抗朝廷派驻征税。
那些长年不见天日的山谷、丛林间,枯枝烂叶、鸟兽死尸、毒花毒草堆积**,最后化作浓烈的瘴气,不管是飞鸟走兽,还是虎豹豺狼,沾之则死、触之即亡。
中原之地,有凡事贬责的官员,大都被木枷锁了,被押送到南方。
而许多手头沾血的亡命之徒,为躲王法惩治,也都潜逃到南方,那里官府力量薄弱,根本无力追捕。
山野之地,是隐士高人频繁出没之处,南方的高山丛林间,许多诡异的传说流传,外人贸然闯入,绝对是十死无生。
天长日久下,南方成天下最凶险的地方,行人绝迹、商贩绕道。
大吴国的朝廷,对南方的态度,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鸡肋。
保留南方边境,是政治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土的完整,但具体到民生、经济和兵事方面,南方就是一个大包袱,每年的税收微薄近乎没有,还要调拨大量钱粮赋税赈济。
唐楼听说过,当初他在大觉镇外,解散了数万人的教团后,大部分信徒都流散四方,化作大乘教派的火种。
但也有一群信徒,跋山涉水进入南方,要用大乘经义,度化这片人间恶土。
“我听说,南方之地,如同毒瘤,强如大吴朝廷,都解决不了这个大难题,但我大乘教派偏偏不信邪,你们愿意和我同去,将那片恶土,变成人间净土吗”唐楼对着众弟子说道。
&n
第七百五十九章 新君
大吴国盛德三十七年,也是老皇帝驾崩的倒数第十年,被后世之人称为大乘元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