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仙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能优斯特
唐楼谦虚道,“三位
第八百四十章 放鹤君
一天,火工道士招来灵松、秀柏、青梅和唐楼,“贵客在大年初一来道观,我们要做好准备,灵松、秀柏、青梅,你们三人手头事情不变,务必做好。修竹,你刚才,跟在我身边做事!”
此言一出,灵松三人看向唐楼的目光,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嫉妒,能跟在火工道士身边,可是难得的机会。
相比之下,灵松三人的事务,不管再有油水,都比不上跟着火工道士的好处。
眼下临近春节,致虚观要大肆采买,后厨的大量材料要准备,灵松三位道童过手的好处多多。
唐楼跟着火工道士,看似没有伸手的机会,却能行走各院,认识其他道士和道童。
而且火工道士此举,还有更深层的用意,灵松三人都不带,只带唐楼出去,便意味着对唐楼高看一眼,对他格外器重。
灵松三人退下后,心思百味杂陈。
火工道士看向唐楼,“修竹,你和他们不同,俗事不用多管,安心修炼便是!”
“多谢道长!”唐楼诚心说道。
距离年关越近,火工道士就越是繁忙,唐楼修炼的时间变少,要跟着他身边做事,拜访众多道观内的实职道士。
渐渐地,唐楼也熟悉致虚观的结构。
致虚观内,地位之高的是方丈,方丈常年不出,除非是重大的法事、会客,才会出面。道观内的一切事务,都交由二把手,监院道士掌管。
可以说,监院道士才是实权人物,手下又有几位道士地位高出其他同辈。
知客道士,名义上接待香客,实则是道观的外交官,负责和其他道观联系,以及向香客化缘。
法事道士,则是做水陆道场、法事超度,另外也兼职捉鬼除妖,听闻是道观内法力最强。
戒律道士,掌管道观内刑罚、奖励,非监院的心腹不得担任。
而火工道士,比前几位稍弱,类似的还有药房道士、洒扫道士,前者负责医药,后者负责清洁,虽然油水不少,地位始终不高。
随着唐楼跟着火工道士来来往往,逐渐了解到,致虚观内的五百道士也分派系。
火工道士是半路出家,并非道观嫡系,纵然本领极强,也只能担任闲职。
而监院道士本人,是方丈的师弟,知客、法事、戒律道士,也是方丈同门一脉。
像火工道士这般,半路出家的道士,终身也无法担任要害职位。
唐楼渐渐看出来,火工道士这次办事卖力,还是要在新年初一的时候,贵客来访的时候表现突出。
唐楼感激火工道士的授业之恩,自然诚心卖力。
时间过得飞快,新年很快来临,唐楼度过这辈子最富裕的一个春节,但除夕夜却是通宵准备,等待第二天贵客来临。
大年初一,贵客莅临之日。
致虚观的迎客大殿,众多道士等着,方丈身边站着监院道士,身后跟着知客、法事和戒律等道士,道士们身后,又带着器重的道童。
火工道士处于二流,站在更外一层,唐楼跟在他身后,身边是药房、洒扫等负责后勤的道士。
方丈头戴乌木冠,身穿鹤羽大氅,手上握着一柄玉如意,身后两名道童如玉,分别捧着鹿尾拂尘。
监院比方丈年纪略轻,一副美髯极为醒目,据说他每天晨起,都要花费半个钟头打理。
知客、戒律两位道士,身后带着三四个道童,看上去灵根深厚,唯独法事道士身后弟子最多,足足有七八个人。
迎客大殿空间有限,自然不可能让五百道士齐聚一堂,这次有资格来迎客的,都是有职司在身的,普通道士连入殿资格也无。
唐楼正在观察
第八百四十一章 精元丹
放鹤君皱眉,转向方丈,“清涟,你知道我不喜欢这个!难道是你准备的”
方丈尴尬笑了笑,“下面的人有孝心,我也不好拦着,你还是先看看!不用顾忌我的脸面。”
听到方丈后半句,放鹤君决定,象征性收下一两件礼物,然后十倍回赠,好歹顾全朋友的颜面。
放鹤君虽然是超然物外的炼师,却并非不懂人情世故,这里是致虚观,是方丈的出场,行事总得顾及他的脸面。
“好,我看看!”
监院道士上前,取出一个八角形的磁盒,通体乌黑哑光,里面发出沙沙声细响。
“八两五钱血纹锡沙!”
听到监院道士说出盒内的东西,众多道士吸了口冷气。
血纹锡沙,轻若微尘,风一吹就会散去,只能以磁石打造盒子装着,能收集八两五钱实属难得。
这种材料,并非从矿脉中提炼,而是以血炼之法,用妖兽灵血淬炼,将至纯的锡块浓缩凝练,最后得到的珍贵材料。
血纹锡沙的价格,超过同等重量黄金的上千倍,唯有监院道士,才有这样的权势和财力,收集到这么些血纹锡沙。
放鹤君本打算虚应了事,见到这些血纹锡沙后,双目放光,随即说道,“你有心了!”示意他放到一边。
监院道士见对方收下,心中大喜,“多谢前辈!”
接下来是知客、法事和戒律等道士,他们的权势虽然比不上监院,在致虚观却排名前列,加上在外面交游广阔,认识不少达官贵人。
知客道士献上的,是一根百年雷击木。
放鹤君见了,摇了摇头。
知客道士脸色通红,低头退了下去。
接下来的法事道士和戒律道士,精心准备的两样宝物,都没能让放鹤君心动,纷纷拒绝了。
旁边跃跃欲试的道士们,被浇了一头凉水。
想来也明白了,放鹤君身为炼师,地位崇高无比,权势更超过他们千百倍,想要什么珍贵的材料不可得,他们能找到的宝物,在放鹤君眼中,不过是唾手可得的寻常之物。
唐楼察觉到,火工道士的身躯有些僵硬。
甚至连唐楼自己,也觉得白狐皮拿不出手,心里有些后悔,低估了这个贵客的来头。
监院道士心中得意,法事道士等人都被拒绝,反而衬托得他的礼物出色,猛然目光落到火工道士身上。
“火工道士,你准备了什么礼物”
监院道士这一嗓子,让火工道士暴露在众人面前。
火工道士大恨,本想着悄悄离开,却被监院道士点名,不得不站出来。
“寒冬腊月,晚辈担忧前辈受寒,特地准备一张白狐皮。”
火工道士硬着头皮,取出那张白狐皮。
监院道士见了,呵呵笑道,“火工道士,你这张白狐皮,连两百年火候都不到吧”
“惭愧!”火工道士说道。
监院道士正要开口,突然发现放鹤君的目光,落在白狐皮上,久久未动。
“白狐皮虽然罕见,却也未见珍奇,为何”监院道士心中奇怪。
许久过后,放鹤君叹了口气,对方丈说道,“清涟,我想起玉茗了。”
方丈也看着白狐,“是啊,当年她拿着一张同样的白狐皮,要为你做皮袄,可惜最后……”
放鹤君惆怅片刻,然后看向火工道士,“你这张白狐皮我要了。”
火工道士虽不明所以,闻言大喜,“多谢前辈!”
接下来,众多道士展现各自的礼物,不出意外,都没能入放鹤君的法眼。
最终,放鹤君只要了两件礼物,监院道士的血纹锡沙,还有火工道士的白狐皮。
众多欣羡的目光,聚集到二人身上,但是看向火工道士的目光,却夹杂几分嫉恨。
监院道士权势远超众人,礼物能得到放鹤君青睐,众位道士都不奇怪。
 
第八百四十二章 心腹
一路上,火工道士默然不语,唐楼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
回到院子后,灵松三人早已得到消息,面带喜色迎上来,齐声说道,“恭喜道长!”
然后,三位道童站在道旁,眼巴巴看着火工道士。
唐楼知道,这几个道童心动了,盼着火工道士能分一杯羹,让他们也能得到精元丹的好处。
火工道士忧心忡忡,轻甩袖口,“你们先下去!”
然后,火工道士转身,“修竹,你跟我进来!”
唐楼跟着火工道士,进入房间。
灵松三人,面面相觑,随即浮起怨恨的表情。
“两位师弟,修竹后来居上,得了道长欢心,怕是这次的精元丹,他也能独享一份。”灵松酸溜溜说道。
虽然唐楼先前贿赂过他,但是自从唐楼成为道童后,灵松便开始戒备,唯恐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怕什么来什么,火工道士果然器重唐楼,对灵松日渐疏远,使得他心中的怨恨与日俱增。
秀柏语气恶毒,“此等贱役,心术不正,道长受其蒙蔽,将来必有一伤。”
青梅听了片刻,转身果断离开。
秀柏看其背影,狠狠骂道,“清高什么,还不是丧家犬一个。”
灵松却若有所思,“别看他眼睛长到头顶上,其实我们三人当中,他才是有靠山的。”
“什么靠山”秀柏问道。
“不可说!”灵松高深莫测摇头。
两人私下发泄一通,然后各自回归本处。
青梅离开火工道士的院落后,专挑僻静的路走,很快便到了一处荒废的小院内。
小院内,已有一位道童等候多时,如果唐楼在场,就会认出此人,正是监院道士身后的一位道童。
“青梅!”
“况兄!”
两位道童见面,竟是四体相拥,耳鬓厮磨温存片刻,享受难得的安宁。
许久之后,二人分开。
况兄对青梅说,“火工道士今日得了一枚精元丹,你见到了吗”
青梅摇摇头,“没见到,火工藏得很严,我们三个都见不知道。”
“这就对了,我注意到,跟在火工道士身后的道童是生面孔,应该是新来的。”
青梅面露轻蔑,“幸进小人而已!”
况兄突然叹息道,“精元丹是仙丹,如果我能吃了,怕是立刻能筑基成功,成为正经的修士。”
致虚观内,虽然有五百道士,其中也有掌握一两手法术的高人,但到达修士境界的,却只有方丈一人。
正是因为修士的发力,方丈虽然常年幽居,却将道观大权牢牢抓在手心,无人敢僭越半步。
况兄提到修士二字,青梅也黯然了,他还比不上况兄,如今只修炼几手粗浅的武功,没机会接触法术。
“青梅,不如你帮我,把精元丹偷出来!”况兄说道。
青梅先是一惊,然后目光转动,“我想想办法!”
况兄感动不已,抓住他双手,“拜托你了!”
两人再度温存片刻,然后各自分头离开。
青梅回到院子内,看到火工道士房间灯还亮着,除此以外,灵松房间已经熄灯,秀柏还醒着,灯也还亮着。
秀柏待在房间内,对着一根木桩用力挥刀,将木桩砍得伤痕累累,仔细一看,木桩上写着修竹二字。
“修竹这贱役,总是往后山跑,我非要看看,你在弄什么名堂!”秀柏自言自语道。
致虚观外,灵松穿着一身黑衣,用黑巾蒙面,只露出一双精光外溢的眸子,悄然行走夜色中。
走出致虚观外,往西行走十里地,灵松来到一块大岩石下,模仿夜枭鸣叫几声。
片刻
第八百四十三章 早课
火工道士传授唐楼的刀法、拳法和步法,都是千锤百炼的母招,能演化出无数精妙招式。
唐楼的桩法已有火候,修炼这三式招数水到渠成,入手快捷无比。
于是,接下来几天,唐楼勤修苦练,灵松三人却深居简出,很少再露面。
就这样过了七天,火工道士叫上唐楼,“跟我去做早课!”
原来,大年过后,方丈竟然重启早课,要各院道士带着道童一起参加。
早课是致虚观废弃多时的传统,众多道士最多在本院诵读经书,不曾大规模念经打坐。
但是现在,方丈要重启早课,虽然许多道士极不情愿,却不敢出言反对。
当天早晨,早课开始了。
唐楼跟在火工道士身后,只听得钟声三下,在方丈带领下,众多道士坐在各自蒲团上。
“笃笃笃!”木鱼声响起。
方丈带头,开始诵念经文,后面道士们跟着诵读起来。
早课要持续两个时辰,许多道士都承受不住,更别提后面的道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