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草莽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海一岛

    “咦,不对,没关。”他仔细瞅了瞅,发现门其实是掩着的,于是又走近了一些。

    咋还有股香味从里面飘出来

    正准备趴到门缝上看看,这时两扇大木门突然打开,一个手里拿着筷子的年轻人,嘴里咀嚼着东西笑呵呵的望着他。

    “咦,这不是许老板吗,吃了没我们正在吃饭,刚才炮仗烟太大,要不进来吃一口”

    李亚东刚从燕园回来不久,估摸着今天也没生意,干脆中午就给员工们加个餐。

    他说完这话后,还做了个请的手势,许多福顺着他的手指方向一望,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奶奶个熊,今个儿是啥日子呀,能不能上点心,居然在这里涮火锅

    &nb




第七十七章 饭店
    下午的时候,诗社社长萧峰与李亚东碰了个面。

    虽然萧社长用词斟酌、态度委婉,但李亚东还是很快听出了大概。

    得,一个bb机暴露了身价,敢情是来找自己拉赞助的。

    上午那会儿他还在想呢,借来的王霸之气都没显露出来,咋就直接被征服了

    不过李亚东对此并不反感,相反还对萧峰高看了几分,合理运用资源,看来写诗的人也不一定迂腐。

    寻思着以后在诗社也低调不了,索性李亚东干脆准备壕到底,以他现在的财力别说赞助一个大学社团,承包一个都不成问题。

    静园这边向来幽静,除了六座古色古香的院落外,都是树木和草坪,时值冬日,地上的小草泛了黄,在一颗光秃秃的老槐树下,听完萧峰一番明显打磨过的话语,李亚东露出一副恍然表情。

    “萧社长,你看你这么客气干嘛,作为社团一员,这种事情我义不容辞嘛!”

    萧峰欣慰的笑了笑,心想自己的眼光果然没错,这位李同学对诗词的热爱简直日月可鉴。

    “萧社长,我今天没准备,身上就几百块,你等等,我数一下……一共四百三十二,你看够不不够我明天再送过来。”

    “够够够……”萧峰眼睛都看直了,随身携带四百多块巨款,居然还是没准备

    像他们这样的普通大学生,身上何时一次性揣过四块钱

    妥妥的资本家呀!

    就他个人而言,他对这类人其实有些反感,但事到临头,却又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结交一两个这样的人,似乎也不是坏事,因为这位李同学接下来的话就很悦耳。

    “这样吧,萧社长,我估摸着自己的诗才有限,平时大概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如果是资金方面的问题,你以后尽管找我,我觉得诗社要办好,就要经常搞聚会,什么诗词鉴赏会、野外踏青会,时不时的还得弄个会餐,这样不仅能团结社员,情操也能得到陶冶,自然就能写出好的诗词。”

    聚会是必须要搞的,泡妞嘛,气氛很重要。对于李亚东来说,自然多多益善。

    “嗯,李学弟的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我会认真考虑的。”萧峰笑着点头。

    诗社吸纳了一名有资本背景的学员,所有的经济问题倒是迎刃而解,只要这位李同学是真的热爱诗词,萧峰决定以后对他一视同仁,绝不拿有色眼镜看待。

    宫老爷子最近难得的利索了起来,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他,近段时间倒是老往外边跑,门口停着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还是软顶敞篷的那种,也不知道是那位领导的,直接被他征用了。

    这位老爷子活了快一个世纪,那是名副其实的淌过的河比一般人走过的路还多,门生故吏到底有多少,常人估计很难想象。

    别的不说,在这五道口周遭一带,几乎没人能不给点面子,由他亲自出马的事情,大概没有办不成的。

    星期天的早上,李亚东早早来到宫家大宅,俩人今天约好了要去看饭店。

    饭店的地址不算远,就在清华园旁边的一条街上,规模不小,分上下两层,占地足有五百平,只是档次不高,以前是个街道食堂,菜品味道一般,卫生也不干净,多种因素混合在一起,其实就是个赔钱货。

    也不知道宫老爷子是怎么给盘下来的。

    其中细节李亚东懒得管,按照老爷子的意思,饭店得重新装修,里里外外翻个新,看能不能赶在腊月过年前开业。

    宫老爷子下了车后由小花搀扶着,杵在门口也不进去,约莫对这里已经十分了解,李亚东四下瞅了瞅,地方是个好地方,不过要重新装修可不便宜。

    “老爷子,不能等等要现在装修,我可拿不出钱。”李亚东倒也光棍。

    饭店一人占五成,这是早前的约定,他估算了一下,



第七十八章 代理权
    隔壁的二发贸易公司野心勃勃,老板许多福绞尽脑汁想把一帆贸易公司挤垮。

    人家是本地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帆这边的业绩最近确实有所下滑,不过他有他的张良计,李亚东也有自己的过墙梯。

    按照原定计划将销售科的人向海淀周边渗透,那些商贩见都没见过这样的好玩意儿,一件财神爷临门的大好事,哪有人能抗拒

    所以不出几天,一帆贸易公司就缓过神儿来,许多福打亲情牌的这套战术,也就不攻自破。

    锦上添花的是,历经小半月的南方之行,田磊回京了,并带回来一个好消息:成功拿下微型录音机的京城代理权。

    那可是市面上目前最畅销的南方货,利润也最高,一部卖出能有四十块的赚头。

    一帆贸易公司率先摸到南方,总归有些优势,一段时间的业务做下来,与工厂之间建立了良好关系,“信任”二字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在工厂领导的眼里,份量自然要高过二发贸易公司。

    “东哥,你是不知道,隔壁那个姓许的倒是贼精,找人把我们的商品一样一样的买过去,然后就按照包装盒上的地址找到工厂,纯粹就是捡现成的,我说他们卖的东西怎么跟咱们一样。”

    田磊还带回来了一些八卦消息,李亚东听罢呵呵一笑,懒得发表意见,一点小聪明而已,难成大器。如果把他和许多福对调,绝对不会耍这样的小聪明,而是应该下大力气去找更好的货源,让公司产品具有绝对竞争力。

    “其他的工厂呢,谈不拢”

    田磊刚从火车站回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灌了一大缸水后,摆手道:“不一样,我大约打听过了,南方那边目前虽然向京城供货不多,但总归有一些,都是老关系,肯定不能说断就断,而这款微型录音机不同,新产品,目前京城除了咱们,也就隔壁拿了一次货,所以费了点功夫总算谈了下来,不过对方也有条件。”

    “哦”李亚东靠在椅背上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讲起来太麻烦,你看看这份协议吧……”说着,田磊从黄褐色的公文包里掏出几张纸递过来。

    李亚东从头到尾捋了一遍,冗长的说明性文字也就直接省略了,只将重要之处认真看完。

    总的来讲对方还算有诚意,没有提出额外的费用,但要求一帆贸易公司每月拿货不得低于1000部,否则视为自动放弃京城代理。

    一部微型录音机的出厂价在一百元左右,1000部也就是十万块,条件其实挺苛刻的。

    这也就是李亚东,换作隔壁的许多福,八成是吃不下的。

    “怎么样,东哥”田磊还有点小紧张,这是他能谈到的最好的结果,人家副厂长说了一句话,其实也挺有道理——既然你们公司有这个野心,就要拿出与野心相匹配的实力,否则我们工厂为什么要因为你们去放弃整片森林

    虽然临行时李亚东跟他说过,后面不会差钱,但不差钱这个概念其实挺模糊的,有多少钱才算不差钱

    他觉得现在的东哥就不差钱。

    要知道十万块的货款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就拿上个月来说,公司的总货款支出不到五万块,而如今这一件商品的进货预算,就抵过去的两倍多。

    他很担心东哥能不能拿出这么多钱毕竟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他十分清楚,账面上其实并没有多少钱。

    而他所说的海蓝那边的生意,真的有这么好赚

    “我就问一句,这个微型录音机好卖吗”

    “当然好卖了!”田磊回道:“公司现在一件存货都没有,前几次进的货不多,基本刚一到店就被那些贩子们瓜分了。”

    “那不就结了。”李亚东摊摊手道:“既然拿下了独家代理,又是紧俏商品,就不要把它当成负担,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咱们要适当调整经营策略,以后就将微型录音机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名声要打出去,至于钱的问题,你就不必操心了。”

    “这样自然最好……”田磊一听乐了,最难的事情就是钱,既然钱的问题东哥信心十足,那他就可以甩开膀子大刀阔斧的干一把了。

    其实还有一件事情他暂时没说,因为对方只是口头承诺,算不算数还不一定。

    人家副厂长说了,只要一帆贸易公司能每月拿货不低于5000部,并且稳定三个月,就将整个北方的代理权交给他们来做。

    这句话田磊可是记在了心上,权当接下来的奋斗目标。

    田磊回京之后,



第七十九章 汽车到港
    李亚东煞费苦心的安排好了诗社的北海公园之行,“合理”的将自己和苏薇分配在一条船上,好容易营造了一场浪漫的二人世界,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活动开始的头一天,蒋腾飞那边传来消息——货轮到港了。

    所以他天生大概就没有追女孩子的命。

    京城这边的事情略微交代了一下,赵无衣虽然感觉他老是请假有些不妥,但总归没有横加阻拦,公司有田磊坐镇也不必担心,让他稍加留意隔壁的二发贸易公司后,当天下午,李亚东就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依旧是漫长的三天旅途,这次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凑,于是在第三天的下午,成功抵达海蓝。

    再次来到汽车市场,里面的情形与一个月前几乎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潘记车行。

    早前的潘记车行货源紧缺,生意凋零,门前仅停着两辆价廉利微的菲亚特126p,除非那些内地的倒车贩子,真正上岛购车的老板几乎看都不会看一眼。而如今,那两辆大头鞋车早已不见踪影,商铺外面并不宽阔的空地上,紧凑的停放着十辆崭新的白色丰田皇冠。

    想要买车的人手里提着现金都快把店门给踏破了,潘有利疲于应付的同时,心里也是得意的很,头上挂了好几个月的“低端”、“廉价”的标签,总算可以撕去,市场上同行的态度也热络不少,那些从来不屑于过来串门的“大老板”,现在也会笑呵呵掏出一包红双喜呈上一根,尝试着询问一下是哪里搞到的货源。

    这些车要卖的话早就被人一抢而空,但潘有利不敢擅自做主,再加上蒋腾飞也不会让他这么做,用他的话讲“一切等东哥来了再说”。

    所以潘有利见到李亚东时,那个激动啊,千盼万盼,可算把这位财神爷给盼来了,这几天他可谓度日如年。

    李亚东先看了看车,不愧是“大超”,豪到不行,在这个年代就配备了液晶仪表盘、电动升降车窗,以及电子恒温空调等高端配置,弄得他自己心里都痒痒的想搞一部开开。

    十辆车都是白色的,这跟八十年代日国刮起的“白色风暴”有些关系,其实李亚东个人认为有棱有角的七代皇冠应该配黑色更大气一些,不过黑白永远都是经典,想必国人也不会在意这个。

    与潘有利寒嘘片刻后,李亚东就将视线转移到胡须拉渣的蒋腾飞身上,这家伙穿着白色两根筋,印花大裤衩,脚下是一双人字拖,果真熏陶出了一点海岛风情。

    “怎么弄得这么颓废”

    蒋腾飞哭丧着脸道:“东哥,你要再不来我就彻底废了,天天睡了吃,吃了睡,就跟猪一样,也不敢跑得太远,万一出点纰漏,怕耽误了正事。”

    所以从前浪惯了的他,确实是规规矩矩的在这里守了一个月。

    “辛苦了,这笔买卖做成算你头功。”李亚东拍了拍他的肩膀。

    蒋腾飞嘿嘿一笑,出奇的没有问这个“头功”能抵多少钞票,此刻就想早点回到京城,有生以来第一次,他居然怀念起了那个破破烂烂的家,也怀念里面住着的人,还有他的那帮难兄难弟们。

    “小潘,有准客吗”

    “那还用说”提起这茬,潘有利顿时来了精神,“李老板,不是我吹,只要你点头同意开卖,这十辆车我保证一天之内全部脱手,再花两天时间帮客户弄出岛,到时直接现金提回来,钱货两清。”

    李亚东笑着点头,这些事情交给内行人来办确



第八十章 三亚湾的变化
    大巴到站后,李亚东找到一辆蹦蹦车,抱着怀疑的态度准备前往三亚湾一探究竟。

    而上车后,瘦骨嶙峋的老师傅的一席话,却让他心里的那点怀疑,演变成了惊讶。

    “这位老板是从海口过来的吧,你们这些做大事的人耳朵就是灵,老远的事情没几天就摸准了,这几天我还真拉了几个像你一样的大老板。”

    李亚东很容易从这段话中捕捉到关键信息,不由问道:“摸准了什么”

    “啊”这回该轮到老师傅惊讶了,“你不知道”

    “知道啥”

    老师傅侧头打量他一眼,见他表情不像作假,于是便笑了,“那这位老板你可赶上趟了,我跟你说,三亚湾那边现在老热闹了,你们这些大老板肯定喜欢。”

    李亚东楞了一下,心想你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

    不过如此说来,三亚湾那边还真有了变化偶尔还能把海口的人吸引几个过来

    这时他就在想啊,那姑娘是怎么办到的。

    其实这件事情很有难度,如同他这样的人上岛都是干大事的,时间就是金钱,这个年代只怕没人会放弃赚钱的机会来海边吹风吧,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现在的国人大概也不懂小资情调。除非是某种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令人无法抗拒。

    那能是什么呢

    美食新鲜的海货几乎不可能,这些东西海口那边一样能吃到。

    亏本赚吆喝,为了做样子,搞出某种赔本的买卖

    有这个可能性,不过他觉得颜玮娴应该不会这么傻,因为他也不傻,此举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师傅,三亚湾那边到底怎么了”既然想不通,李亚东索性就开口问。

1...2223242526...3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