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草莽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海一岛

    凡事朝孩子看,事情或许也就简单了。

    他们也就是不知道钱的事情,否则恐怕就不会这样想了。

    关于此事,李亚军和刘金菊俩人,倒是很有默契的都没透露。

    这天晚上,开完由李亚民和胡秀英共同主持的家庭会议后,时间已经不早,接近九点钟,家人都各自回去休息了,刘金菊也一言不发地走了,唯有李亚军留了下来。

    “小东,陪我出去走走,吃个宵夜,感觉晚上没怎么吃饱。”

    “哦,行。”

    他当然不是真没吃饱,就算如此,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胃口。

    只是因为有些话不太适合在家里讲,找个看似合理的借口出去而已。

    李亚东驱车,亲自载着他三哥,倒也没太走远,来到位于五道口的一家夜宵店——炳哥烧烤。

    没错,正是大炳开的一家夜宵店,规模尚可,一间店铺,上下两层,能有二十几张桌子,门外的人行道上也摆了六七张,主营烧烤,但也有炒菜。

    这个地方其实距离李亚东最早的“一帆风顺”两家公司很近,不过李亚东还是前两天才知道的,当时刚从台市回来,由于大炳行动不便,所以一行人便驱车将他送了一趟,下车地点就是这里,刘珊珊当时在这里等。

    如今的五道口与李亚东当年在此做生意的时候,可谓今非昔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围的民房全被拆了,包括他的那两间,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栋栋造型别致的新楼房。

    而它们又被用来作为商铺、餐厅,以及其他的消费场所。

    依托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周边大学林立,五道口已经逐渐具备了日后“小地球村”的雏形。

    即便是现在,这里也不乏外国留学生,炳哥烧烤店门前此刻就坐了一桌。

    店里的生意非常好,毕竟没什么竞争对手,90年代的首都虽然已经开放不少,不像80年代的时候那样,一到晚上街头基本没什么人,但深更半夜出来撸串喝酒的人依旧不多,类似的宵夜店就更少。

    大炳的这家店算是很好的满足了一部分潮流消费者的需求。

    当然,以他在五道口周边一带的影响力,生意想差也不可能。

    不说别的什么人,单是一帮社会闲散人员,都足以将他的生意照顾红火。

    李亚东刻意低调了几分,将路虎揽胜停得稍远,然后和三哥俩人如同普通食客一样走进店内,倒是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老板娘,你咋说话不算话啊,说好了消费满二十块钱,就送一瓶酒的……”

    “这不是酒吗”

    刘珊珊正站在一个餐桌旁和客人笑着“扯皮”,手里拿着一瓶那种二两装的牛栏山,弄得几名彪熊大汉一脸无语。

    就这点酒,都不够他们几人解渴的。

    “还有位子吗”

    “哟,那可需要等一等,都坐满了。”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刘珊珊头还没扭过来,一句话就飙了出来。

    可等到头到位后,一看来人,话锋却顿时180度急转,连声道:“有有有,那肯定有!”

    没有也得有啊!

    “二毛,你们吃好了没,吃好就赶紧滚,天天晚上弄得这么晚,也不知道回家陪陪媳妇儿!”刘珊珊昂头就对楼上吼了一嗓子。

    所谓的“二毛”,大概是他老公大炳的小兄弟无疑,否则不能这个口气。

    “李先生,来来来,这边请。”

    刘珊珊的殷勤态度,使得在场的好多老食客面面相觑,啥时候见过炳哥烧烤的老板娘这么热情

    这老板娘长得非常漂亮,但凡能搭上两句话,都能极大程度上满足一帮糙汉子的




第九百零三章 旧人,新人
    三天之后,刘金菊走了,携带一张存有188万的工行银行卡,走的很决然,在晚上二宝和小宝都睡熟之后。

    知情的人只有李亚军和李亚东,老李家的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

    李亚东特别留意了一下,她临走之前来到二宝的床边看了看他,表情中有些许的不舍,但是,仅此而已。

    至于小宝,她看都没有看,连一个单方面的告别都没留下。

    人心何以如此冷漠

    李亚东感觉背脊发凉,他居然喊一个这样的人,喊了整整十年的嫂子。

    而如果他都这样的话,就不难想象他三哥李亚军的心情,该有多么沉重。

    他竟与这样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同床共枕的整整十年。

    如今回头一想,只感觉头晕作呕。

    刘金菊到底去了哪里,没有知道,知情的两个人也不想知道。

    她倒是走得洒脱,而李亚军和李亚东俩人,却不得不想尽千方百计来稳定家人的情绪,特别是二宝和胡秀英。

    “咋就突然跑了呢,我们老李家待她也不薄啊”

    这句话已经成了胡秀英的口头禅,每天都要念叨几十遍。

    百思不得其解以前在乡下种田打土都能凑合着过日子,而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穿用度样样不差,为什么却要抛夫弃子、离家出走。

    她却不知道,世上最难揣摩的就是人心。

    而有一种人,他们的心里面更是还有一颗心,叫作“野心”。

    野心一旦膨胀,是很难再收回的,老李家的确富甲一方不假,但大富大贵的,终究只是一个人,那就是李亚东。

    而像李亚军这种,说穿了其实还是一名工薪阶层,每个月也就拿着区区几百块的工资。

    他要是愿意问弟弟伸手要钱倒也好啊,然而他并不愿。

    所以刘金菊说出去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儿媳妇,但实则除了某些家人共享的硬件设施强过普通人外,私人用度方面,其实与普通老百姓也并没有太大区别,甚至还不及类似于刘珊珊那样的阔太太。

    她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样的消费水准,与她当下的高贵身份完全不匹配,**得不到满足,因此才走了极端。

    至少这样,她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一大笔钱,从而过上梦寐以求的奢华生活。

    如果说胡秀英只是有些想不通,那么李二宝,则是根本没有想到。

    他毕竟还小,三两天看不到妈妈倒还好说,老李家也总不缺人照顾他,但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一个礼拜后,他开始了第一次哭闹,随后愈演愈凶,特别是每晚睡觉之前,撒泼打滚的要找妈妈,天天都是折腾到筋疲力尽,才含着眼泪睡去。

    真可谓见者尤怜。

    他需要学会适应没有妈妈的日子,但这肯定有个过程、一段漫长的时间。

    为了使他能更早的走出这个阴影,或是说忘掉那个女人,李亚军连工作都辞了,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他身上,每天接送上学,周末就不会待在家里,变着花样带他出去玩,可谓费尽心思。

    然而,效果却并不明显。

    对于刘金菊的离家出走,老李家不知情的人中,还要数李春兰最没心没肺,她就一句话——走得好!

    得知私底下其实已经扯了离婚书后,更是拍手称快,刘金菊仅仅走了一个月,她就开始替弟弟物色起合适的再婚对象。

    以老李家现如今的高门大宅,即便弟弟还带着两个孩子,她都不乐意挑那种离过异的女人,相中的几个姑娘,全是漂亮大方的妙龄少女。

    照片摆在李亚军床头,让他自己挑。

    李亚军也很是矛盾,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别说他暂时没有再婚的打算,就算有,也不能这么草率。

    然而二姐的一句话,又使得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她说“二宝需要个新妈妈,小宝也一样”。

    于是怀着并不算好的心情,几个月下来,倒也相了几次亲,最终朝阳那边的、一位初中老师家的女儿,约莫有着几分好感。

    &n



第九百零四章 浦东巨变
    时值十二月底,1993年即将过去,寒潮席卷全国。

    原以为离开广袤空旷的北方大地,来到鱼米之乡的长三角一带,应该会好一些,算是避个寒。

    然而,并没有。

    魔都这边一样冷得六亲不认,使得李亚东想要穿一件修身款的黑色呢子大衣出去装个逼,硬是没能装成,最后还是把压箱底的母亲牌毛绒背心找出去套在里面,整个人瞬间就臃肿了。

    走出飞机舱门的那一刻,他苦笑了一声,果然自己还是功力退化,看似年轻,实则垂垂老矣,完全达不到当年那种“要风度不要温度”的高深境界。

    反观身后的齐家兄弟……

    唉,特么的简直不是人啊,两头人形野兽。

    前来接机的退伍很庞大。

    有些人是不得不来——boss空降工作驻地,不前来扫榻相迎,那怕是不想要年终奖了吧

    而有些人则是可以不来,却完全迫不及待。

    “李兄,我和老卢算是盼星星盼月亮啊,总算把你给盼来了,你要是再不来,我们都敢冲去首都绑人了。”

    双方人马刚一照面,刘勇好便大吐苦水,弄得李亚东怪不好意思的。

    他这个甩手掌柜当得确实有些太过洒脱了,银行开业在即,他这个最大股东、兼董事会主席,硬是没来过一次。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实在是家里琐事缠身,不太走得开,辛苦二位了。”

    刘勇好和卢致强相视一望,皆是苦笑不止,摊上这么一个顶头上司,还能怎么办

    几句“不好意思”,得,你还不得不原谅他。

    除了他二人外,杰克和罗叔、包括黑老兄迈克尔等人也都来了。

    魔都眼下也算是集团业务发展的重点城市,有两家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常驻办事处,其中风投公司的总部,更是设在这里。

    对此,李亚东同样有些不好意思。

    风投公司是八月初开业的,而在此之前的几个月,罗叔就已经向他发出邀请,想让他过来参加剪彩。

    结果他显然没来,然后足足小半年不理不管,直到现在快年过月尽的时候,才火急火燎地跑过来。

    “老板,我们也是望眼欲穿啊!”罗叔笑着说。

    “嗯,公司运营一切都还顺利吗”

    亏他还有脸问。

    “还算不错,倒是没遇到什么太大麻烦。”

    “那就好。”

    一行人驱车离开机场,清一色的黑色路虎,长长一绺,引来过路行人纷纷侧头,还有人小声议论着,说是不是哪位中央首长下来视察了。

    在90年代初期,哪怕是魔都这样的大城市中,这样的场面都不多见。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其变化速度之快,只能用“日新月异”四个字来形容。

    而这种感觉,李亚东今天又彻彻底底的体会了一把。

    外滩。

    上次站在这里时,应该还是郭琦出事的那天,李亚东接到苏姑娘的远洋电话,然后从首都包机星夜赶到魔都,在东风饭店里,与郭家父母待了几个小时。

    算算时间,其实也就两年不到的样子。

    然而就是这短短两年时间,外滩还是那个外滩,但它的对面……却几乎已是另一个天地。

    陆家嘴,这个浦东大开发的桥头堡,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犹如枯木逢春,焕发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生命力之旺盛,令人动容。

    李亚东透过车窗望着对面的景象,脑子里不禁浮现出两副画面。

    第一幅画面是他这辈子初次来到魔都的时候,而那时,处在同一个视角上,他看到的是什么

    是江水浑浊的黄浦江,夜色之下,其上摇曳着几条单薄的渔船。视线越远则越黑暗,江对面的陆家嘴上,只能依稀看到几盏昏黄的灯光,在朦胧的夜色中就好比墓地的守灵灯,看着让人心里发毛;也像风中摇曳的蜡烛,仿佛下一刻就会熄灭。

    一片死寂。

    不毛之地!

    当年本地人不是有句口头禅吗,叫作“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

    第二幅画面就是郭琦出事的那次,李亚东来此匆匆一瞥。

    虽未细看,但已经注意到了陆家嘴的



第九百零五章
    浦江饭店。

    倒是与几年前略有不同,约莫做过翻新,门头比以往更大气、也更现代化一些。

    但李亚东从车上下来时,首先吸引他视线的并非这些,而是排队的人。

    密密麻麻,从酒店里面一直排到外面,且沿着人行道至少绵延了一公里。

    这些自然不是排队吃饭或住酒店的人,这时李亚东才想起来,国内第二家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成立之初就设在浦江饭店里,孔雀厅。

    深证那边的深交所他已经去过,也是人流如织,而以眼前的景象来看,上交所与深交所相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兄,听说你集团旗下也有涉及证券和股票之类的业务,对这个行业你怎么看”

    一行人进入酒店时,望着侧门那边比肩接踵的排队股民,刘永好笑着询问。

    他似乎对包含银行、证券在内的所有金融业门类,都非常感兴趣。

    说来好笑,他明明只是一个卖饲料的而已。
1...317318319320321...370
猜你喜欢